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266|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十一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714

主题

1086

帖子

415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5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21:4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前先根据评阅老师的补评,印证补全上周的互评。
作业:
1.分析词牌《高阳台》,(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高阳台》
题一:暮春
题二:柳絮
题三:赠别
题四: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拟题意即可)
四题择其一填之,如有不合题意者视为旧作,评阅老师可拒评

正格:高阳台(刘镇)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灯火烘春,楼台浸月,良宵一刻千金。锦步承莲,彩云簇仗难寻。蓬壶影动星球转,映两行、宝珥瑶簪。恣嬉游,玉漏声催,未歇芳心。
笙歌十里夸张地,记年时行乐,憔悴而今。客里情怀,伴人闲笑闲吟。小桃未尽刘郎老,把相思、细写瑶琴。怕归来,红紫欺风,三径成阴。
中仄平平,中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中中仄平平(韵)中中中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中中仄平平(韵)中中中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

帖子

13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6
沙发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里红@ 于 2025-4-14 07:16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11次作业
风荷33-山里红
一.分析词牌《高阳台》,(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1.基本定义与别名
高阳台是宋代词牌名,又名“庆春泽”“庆春泽慢”“庆宫春”等。其名称可能源于楚辞《高唐赋》中“阳台”意象(巫山神女典故),但作为词牌名时更侧重格律形式而非原始典故。
2. 起源与发展
始兴年代:北宋时期,以刘镇《庆春泽·丙子元夕》为正体。
流行年代:南宋达到鼎盛,张炎等词人创作了《高阳台·西湖春感》等代表作。
3. 格律特征
字数与结构:双调一百字,分前后两段,各十句,以四平韵为主,部分变体为五平韵。
总结:高阳台作为词牌,其核心来历是宋代词调的规范化发展,而非单纯典故衍生。
4.上片一、二句对偶,下篇第二句一字领,后接两个流水四字句。
二.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高阳台》
高阳台*暮春乡愁
杜宇空啼,落红漫撒,蒙蒙柳絮翻飞。无计留春,唯余惆怅凝眉。更兼昨夜凄风雨,待今晨、伤感空枝。燕无心,衔取残英,暂作巢泥。
异乡羁旅年光晚,又暗生花发,无有归期。斜倚栏杆,新愁旧恨伤悲。未知何处潇湘地,却奈何、暗自相思。辨归航,遥对家乡,吟唱清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

帖子

7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8
板凳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高阳台·春暮
文/磐石
落瓣飘阶,繁英褪艳,凭栏暗叹春残。翠减红稀,难留旧日娇颜。氤氲陌上双飞燕,掠晴空、影去如弦。望河池,鹭隐匆匆,波皱微涟。嫩篁摇曳风姿秀,似迎寻芳客,意态清闲。蜓点清波,似期闲逸翁还。人间底事多无奈,看繁华、终化尘烟。念悠悠,岁月如流,梦也阑珊。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16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0
地板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真诚思风@ 于 2025-4-14 12:10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11次作业
风荷17-真诚思风
一.分析词牌《高阳台》,(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1.高阳台是宋代词牌名,又名“庆春泽”“庆春泽慢”“庆宫春”。
2. 双调一百字,分前后两段,各十句,以四平韵为主,变体五平韵。
3.上片一、二句对偶,下篇第二句一字领。
二.试填一首《高阳台》
高阳台·暮春
落絮飘愁,残红泣露,东风渐老芳洲。杜宇啼春,声声诉尽离忧。新荷未展青钱小,映绿波、影自沉浮。叹流光,悄换年华,暗惹羁愁。
凭栏每忆欢游处,正青梅煮酒,桃靥盈眸。逝水难追,繁华恰似云浮。荼蘼架下香痕浅,任蜂儿、来去勾留。望天涯,烟锁重山,梦断归舟。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5

帖子

8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28
5#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风荷组第十一讲作业
新境界
一  分析词牌高阳台
双调一百字。上下阕各十句,四平韵。上阕起二句对仗,下阕第二句一字领。

二  试填一首高阳台

高阳台   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生发
新境界
燕子呢喃,风儿婉转,丝丝春雨敲窗。斜倚阑干,时传几缕芬香。小楼近水花开早,俏桃枝、别样新妆。不堪提、谁与今朝,共读西厢。
些些往事应难忘,更情深几许,泪落千行。怎解幽怀,还惊聚散无常。流光有几能留住,怕只消、满纸荒唐。且由它、风雨声声,身卧高床。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5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8
6#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讲作业:
风荷组31-花妖


一.分析词牌《高阳台》,(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高阳台是宋代词牌名,又名“庆春泽”“庆春泽慢”“庆宫春”。双调一百字,分前后两段,各十句,以四平韵为主,变体五平韵。上片一、二句对偶,下篇第二句一字领。

二、试填一首:

高阳台  暮春感怀
风荷31-花妖

杏雨生烟,梨云吹雪,阶前春意阑珊。杜宇声中,风絮凌乱西园。东君似解芳心苦,且还留、碧草连天。又凭栏,极目天涯,思绪无边。
征鞍万里人何处,叹江南塞北、两地相悬。独卧深宵,孤枕怎奈清寒。三杯两盏迷蒙后,醉复醒、憔悴朱颜。问何时,燕蝶双飞,花月同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帖子

7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4
7#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11次作业
风荷—风雨兼程

一.分析词牌《高阳台》
(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1.基本定义与别名
高阳台是宋代词牌名,又名“庆春泽”“庆春泽慢”“庆宫春”等。其名称可能源于楚辞《高唐赋》中“阳台”意象(巫山神女典故),但作为词牌名时更侧重格律形式而非原始典故。

2. 起源与发展
始兴年代:北宋时期,以刘镇《庆春泽·丙子元夕》为正体。
流行年代:南宋达到鼎盛,张炎等词人创作了《高阳台·西湖春感》等代表作。

3. 格律特征
字数与结构:双调一百字,分前后两段,各十句,以四平韵为主,部分变体为五平韵。
总结:高阳台作为词牌,其核心来历是宋代词调的规范化发展,而非单纯典故衍生。

4.上片一、二句对偶,下篇第二句一字领,后接两个流水四字句。

二.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高阳台》
高阳台· 柳絮
文/风雨兼程
素影浮烟,冰绡掠水,因风散作云沙。谢女楼台,暗惊一霎芳华。依稀误入离人眼,怕沾衣、泪点梨花。最牵情,野渡莓苔,曲岸蒹葭。
残魂莫问孤蓬远,纵烟蓑落拓,空泛浮槎。但系游丝,几番栖老檐牙。人间惯识相思苦,却偏将、万点横斜。看年年,弹入筝弦,冷锁窗纱。
格依晏殊‘细草凝愁’。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4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8
8#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风荷27-独钓寒江雪

一,分析词牌——高阳台
高阳,词牌名,又名“庆春泽”“庆春泽慢”“庆宫春”。 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四平韵。上片一、二句对偶,下篇第二句一字领。曲中多三、四、七字句相连,则需脉络紧凑连贯,情节不得松散。韵字前接平声字,声情宜偏低沉,或轻松。


二,填一首高阳台


高阳台.柳絮
碧玉妆成,东君曲尽,青丝倾刻如霜。自叠层云,阴笼暮雪微凉。萦回不见黄鹂处,旧鸣声、望却迷茫。此行长、难忘枝头,往日晴光。
曾怀暖意含苞睡,有莺声惑梦,摇曳南塘。唯别方知,抛家傍路寒凉。流云亦有风回日,念凄凄、暗自成殇。恨当时、染了心思,一舞颠狂。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4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8
9#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第十一讲
风荷组:妮妮
分析词牌:高阳台
1. 字数与句数:全词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
2. 押韵规则:前段和后段各押四平韵,即押韵的位置是固定的,且押平声韵。
3. 句式:句式多样,有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等,长短交错,节奏富有变化。
4. 平仄要求:严格规定了每个字的平仄,以保证音韵的和谐与优美。

高阳台·暮春
文/妮妮
落蕊飘阶,残红坠径,暮春渐去难留。杜宇啼悲,声声诉尽离愁。东风无力芳菲尽,望天涯、芳草幽幽。黯凝眸,烟霭沉沉,独倚危楼。
韶光易逝情何限,叹繁华如梦,岁月如流。旧迹堪寻,当初携手同游。如今只剩相思意,把幽怀、付与箜篌。盼归舟,心向桃源,梦绕扬州。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8

帖子

21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36
10#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杏 于 2025-4-16 04:01 编辑

词研四第十一讲作业
风荷组23-阿杏

一解析词牌高阳台
解析词牌 高阳台
《高阳台》,又名《庆春泽》,双调一百字,前后片各十句四平韵(亦有变体)。此调始见于北宋,南宋后成为咏物抒怀的经典词牌,以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最为著名。其声情舒缓悠扬,宜写感怀、咏物、羁旅之思,既有婉约的缠绵,又可承载深沉的人生感慨。
核心要求:
上片一、二句多对偶,下篇第二句一字领,后接两个流水四字句
四声协调:平仄相间,忌“三平调”或“三仄尾”。
对仗灵活:首二句可对仗,但非强制。
过片连贯:下片首句需承上启下,不可断意。
二 试填高阳台

高阳台·柳絮

雪影辞枝,霜绒舞径,籍风自拟飞花。喜趁斜阳,穷追一缕春华。沾衣暗共离人恨,倩游丝、系住灵槎。最销魂,点染青丝,困殆窗纱。
身如萍叶凭何主,纵余生可待,归梦难赊。倦影徘徊,争知将堕谁家。空伤不尽飘零苦,误几番、月淡风斜。剩苍凉,渡口波浮,陌上烟遮。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4-20 00:22 , Processed in 0.1309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