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6| 73
|
古典词27期创作班清扬组第五讲作业帖 |
| ||
| ||
点评
“认”字含审视之意,既认明月,也认当下的自己,比“看”“望”更添一层自省。很不错的作品,点赞学习!
此前的“错付”在此处释然:缺憾与圆满本就相生,不必执着。“错付”二字凝练,将梅花对春天的期待与春的“负约”写得拟人化;
上片“错付春思”“有何知”是对“荣枯不由己”的怨叹,带着不甘;下片“认冰轮”的“认”字,是从迷茫到清醒的转折,终以“花落后、月圆时”收束——花谢与月圆本是时序循环的两面,
人却已非当年,时空的错位感直击人心。
下片“落木舞云旗”以“落木”喻年华凋零,“云旗”却赋予萧瑟以动态感,似写自然,实藏对生命韧性的暗许;“霜华染鬓丝”直白点出岁月刻痕,与“冰轮犹照当时”形成强烈对照——月亮还是当年的月亮,人却已非当年,
开篇“风雪旧梅枝,年年向晚迟”,“旧梅”既是实景,更喻“故我”——梅“年年迟开”,暗合人对时光的固执等待;“风雪”则强化环境的凛冽,为“荣枯、错付春思”铺垫怅惘。
| ||
点评
通篇不用浓墨重彩,如“坐对闲云舒又卷,花自绽,自悠游”,“舒又卷”“自悠游”皆为白描,却似一幅水墨小品,留白处尽是自在。
蝉鸣送晚秋”,以“唤”“送”赋予季节主动感,暗含“万物自有节律”的认知;结句“心自静,梦长留”,将外在的“岁序流转”与内在的“心境恒定”对照,显露出“不以物喜”的通透,“闲吟”二字名副其实。
起句“荣谢任沉忧”,“任”字开篇便定调——不抗拒忧愁,而是接纳其自然存在;“数十年、霜上青眸”写岁月痕迹,却无悲戚,只如陈述事实。下片“冰泮唤春柔,
其中“松立山幽”尤妙,在“叶飘零”的动态中,以松的“立”凸显静气,暗合“心自静”的主旨,刚柔相济。
全词以“岁华如水流”为纲,串联起“荣谢”“霜上青眸”“闲云”“花绽落”“冰泮”“蝉鸣”“叶落”“松立”“潮生潮落”等意象,从微观(霜染眼眸)到宏观(四季流转),全景式铺展时光轨迹。
| ||
点评
上片“雨后”“风前”两句短促,如急雨惊风;下片“阅遍了枯荣”“冷眼看”则放缓节奏,显从容;结句“为你作、护花铃”语气轻柔,似低语,节奏随情感起伏,读来有摇曳之美。
为你作、护花铃”——从“冷眼看、不定阴晴”的旁观者,转为主动“护花”的行动者,于豁达中添了一份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情感从“出世的通透”落到“入世的温情”,更显真挚。
“笑无常、莫惹心惊”的“笑”,是看透世事的洒脱,消解了对“无常”的恐惧;“阅遍了枯荣,谁能淡送迎”看似反问,实则是对“坦然接纳”的肯定。最妙在结句“心事对花相寄语,
“香一缕、更关情”则从花的形之衰,转到香之存,以“香”的持久对抗“形”的短暂,立意巧妙。
开篇“雨后正娉婷,风前已半零”,“雨后娉婷”写花的盛放之美,“风前半零”写凋零之速,两句对比强烈,如同一幕微型戏剧,直击“无常”的核心。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17 06:47 , Processed in 0.10926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