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诗雨后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十九初级班第二讲采莲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20

帖子

13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0
35#
发表于 2021-8-5 01:03: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采莲孔乐 于 2021-8-7 14:49 编辑

浣溪沙 文/采莲27一东土大唐
夏夜晴空雨忽来,殷雷闪电绕楼台。一城士女半惊呆。
天意阴晴何可料,人生风雨更难猜。安然小酌待云开。

点评

下片好于上片,表现出豁达情怀。士女是指宫女,现代社会貌似没有宫女了吧?  发表于 2021-8-14 21:04
问好同学,平仄无误,下片首二句对仗不工稳  发表于 2021-8-14 20:5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0

帖子

6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2
34#
发表于 2021-8-5 00:20: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简一 于 2021-8-5 00:26 编辑

浣溪沙•回老家
文/简一
又见花开道两旁,即移脚步近家乡。恼人思绪午风扬。
院里分瓜甜味重,庭前望月笑谈忙。而今却怨为非常。

点评

铺景和想要表达的主题不一致,景和情隔了。加油  发表于 2021-8-14 20:56
问好同学,平仄无误,下片首二句对仗欠工整  发表于 2021-8-14 20:5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

帖子

2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0
33#
发表于 2021-8-4 12:39:57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十九第二讲作业

采莲23余生

浣溪沙.夏夜

夏夜雨生梦又迟,一人窗下煮茶思,闻鼾声入耳神移。

手把砂壶呆目郁,忙工论仕久身疲,碎银几两有生时。

点评

神移,呆目郁,有凑字之嫌,整体脉络很好,贴近生活,缺乏的是炼字功夫  发表于 2021-8-14 20:37
问好同学,平仄无误,下片首二句最好对仗  发表于 2021-8-14 20:3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0

帖子

189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92
32#
发表于 2021-8-4 08:24:5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讲作业,采莲25-香荃

浣溪沙  夏夜
溽暑初宵月影斜。奈何无寐听鸣蛙。蕙风慵懒过篱笆。
窗外千家摇烛影。楼头万点闪星花。路边呱噪上枝桠。

点评

位置的转换也很快。个见。  发表于 2021-8-4 21:39
星花,应是凑韵,结没有提升,意向。与鸣蛙重复  发表于 2021-8-4 21:38
上片首句写景,紧接着奈何来的突然,然后知道结都是在描景,景物堆积。  发表于 2021-8-4 21:35
问好香师,小词夏夜特征明显,下片对仗工整,赞。  发表于 2021-8-4 21:3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

帖子

48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5
31#
发表于 2021-8-3 22:41:02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十九初级班第二讲
采莲32----沙场点兵

浣溪沙  夏夜农家院

夏夜风轻茉莉香,
铺张薄席院中央,
一团蒲扇话家常。
父母爱唠牛女事,
银河总缺燕鹊梁。
人间何处不潇湘。


点评

整体看,还是不错的,夏夜家人月下乘凉,平常事中。感悟颇深  发表于 2021-8-4 21:30
潇湘,一是地名,二是泪水,这里应该取第二种解释吧。  发表于 2021-8-4 21:27
整首词铺陈较多,下片结生发感慨。用词缺乏美感。  发表于 2021-8-4 21:26
问好兵师,首先排版不正规。  发表于 2021-8-4 21:1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9

帖子

2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2
30#
发表于 2021-8-3 09:02:38 | 只看该作者
采莲17-晓燕第二讲作业
浣溪沙.夏夜
文/晓燕
门外流萤点烛光,篱边蟋蟀曲悠扬。竹梢摇动有微凉。
月上高林消暑气,风吹碧水荡荷香,身闲心静绕池塘。

点评

觉得上片结还可以提升。  发表于 2021-8-4 21:18
上片布景,流萤,蟋蟀,风动竹林,这些景物并不是夏夜独有的,下片继续写景,真正感受到了夏夜。结到自身,不错。  发表于 2021-8-4 21:16
问好小燕师,小词语言流畅,画面感强,点赞。  发表于 2021-8-4 21:1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2

主题

843

帖子

297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76
29#
发表于 2021-8-2 23:02:10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十九基础班第二讲作业采莲组长-云淡风清


浣溪沙*夏夜
字/风清
暑气未消夜已阑,两三蛙鼓隔栏杆。一轮明月半空悬。


桌上酒杯沉故事,签中小字湿春姸。清愁点点上眉弯。


点评

桌上酒深沉故事,灯前泪冷湿春颜。是不是稍微好于原词?要加强形容词和虚词的使用,避免名词的过多堆积,让作品看起来更轻灵,富有感情色彩。  发表于 2021-8-9 16:18
两三vs蛙鼓,细想一下,两三只青蛙的叫声,一起一落,似有若无,在寂静的深夜里才会听得见。而蛙鼓呢?是一大群青蛙此起彼伏的叫声,聒噪、急促、连绵不绝,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发表于 2021-8-9 16:0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20

帖子

176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66
28#
发表于 2021-8-2 22:44: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采莲-潇湘雨
浣溪沙·夏夜
月上岚山芍药骄。翠莲罗袂舞天娇。
清香淡淡做文瑶。

蛙鼓跃池花叶动,柳帘吹露玉萍飘。
锦鳞游戏抱卿腰。

点评

结句没有收住全词,并且不是夜晚的景象。抱卿腰,是鱼吗?再好好斟酌一下吧!  发表于 2021-8-9 16:01
蛙鼓是声音的代称,怎么会跃池呢?还引起了花叶的晃动,合理吗?  发表于 2021-8-9 15:59
骄字显然是不通的,并且与第二韵撞韵。  发表于 2021-8-9 15:56
问好学友,格律自检。 起拍的芍药是春天的物像,放在夏天来写是不对的。二句应该承接首句,与首句形成递进关系。翠莲与罗袂都是指荷叶,如果形容荷花,不宜用翠字。  发表于 2021-8-9 15:55
дд  发表于 2021-8-9 15:5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5

帖子

95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50
27#
发表于 2021-8-2 21:10: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芒果 于 2021-8-2 21:47 编辑

采莲45-芒果

浣溪沙    夏夜  (一)
谁念南塘并蒂莲,斜阳影下一只鸳。陈词老调笛声单。  天气乍凉人寂寞,画笺留白意阑珊。沉思往事夜无眠。

浣溪沙    夏夜  (二)
眼似微波面似霞,朝来锄豆晚牵麻。浮瓜沈李小农家。柳外疏星三两点,溪头圆叶半层纱。只听蛙鼓不识花。

点评

我也在学习中,评的对与否,见谅!  发表于 2021-8-9 15:40
第二首起拍写人物,二句写日常,三句写职业,四五句写夜景,六句结的和前面几乎没有任何关联,再美的文字组织有用吗?  发表于 2021-8-9 15:39
下阕天气乍凉,也很莫名,如果写的是初秋还好。结句的往事来的没有由头,前面一点也没有交代,突然出现,真的要好好构思一下整个的框架。  发表于 2021-8-9 15:30
第一首,起拍便与题目夏夜有了冲突,斜阳实是不妥。一问一答,鸳字太实了,没有提示是在比喻人,接下来这一句缺少词的味道,陈词老调用在这里真的是无语了。笛声寒,比笛声单更能贴近此时的内心感受。  发表于 2021-8-9 15:08
作业交了两首,看来是两首都中意,两首都不舍得藏起来,好吧~_~,咱依次点评。  发表于 2021-8-9 14:56
问好学友,新面孔,新朋友,祝学习愉快!  发表于 2021-8-9 14:5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4

帖子

300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03
26#
发表于 2021-8-2 19:52:08 | 只看该作者
浣溪沙•夏夜
采莲03/白梅
入夜无风过柳门,些些粉汗透湘裙。
无心蝉唱乱吾魂。
影舞才知蚊结阵,灯昏不觉月蒙尘。
子时还再唤街邻。

点评

个见,不当处见谅  发表于 2021-8-5 10:15
下片表意不是很清晰  发表于 2021-8-5 10:15
按歇拍,过片应接乱吾魂的缘由,解释一下,不然无理由。  发表于 2021-8-5 10:14
小词上片好于下片。描写的是无风而燥热的夏夜。歇拍应该为下文铺垫。  发表于 2021-8-5 10:1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6-8 19:10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