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3| 129
|
古典词十九初级班第二讲浣花组作业贴 |
| ||
| ||
| ||
| ||
点评
金风几度又临秋”这句的话,咱们题目是“夏夜”,这里的“又”的时间点偏肯定化,感觉还有推敲余地,至少也应该是“欲”这个级别的词,就是把“金风”定在未来时
其他的不求疵了,小词不错滴~
这句修改的话是很难的,建议“淡淡”和“稠”保留其一,来进行演绎,省大了事了
这句如果想把“淡淡”和“稠”两种状态圆融为一,笔力关键点在于,体现出少而多,薄而厚的视觉积累感,
这种转换和积累,才可以实现“淡”→“稠”的词力过度。
风华旧影老师点评:
构架没有什么问题,遣词小细节几乎,都是细节。
随手拿一个
“淡淡芙蕖红尚稠”的“淡淡”和“稠”这两个纸面上词力相冲的词汇,使用上要慎之再慎,一旦驾驭不当,很容易矛盾
另外晚上尽量避免颜色词,个见。
过片的残花和上片起句的红尚稠互相矛盾,无论是芙蕖陂塘还是蛙鼓整个环境应该是在池塘边,虽不排除有楼阁等建筑,个人意见不如用水榭自然一些
本次作业以夏夜为题,起句描景不错都属于夏天物象,准备过片的金风是秋风,这里老师大意了。
问好,学评中,说错处莫怪,更欢迎与我探讨交流
| ||
点评
因为“恐惊夜色温柔”这六个字就很完整了,这种情况,多的这一个字,是要话狠功夫来斟酌的。
这里作者私下可以在狠狠推敲。
两个结句的小问题,可再花些功夫
结句“恐惊夜色倍温柔”这里有一个字异常多余,就是这个“倍”
感觉这个字真的是,反正偶感觉是最大的败笔,它虚不虚实不实,在这里非常扎眼
粉腮紧闭似含羞”顺承“荷”意而下,这种写法当然可以,如能在这句把前两拍之境,束起而收,效果或更佳。
对偶句转到自身,用词比较平实,无功无过,章法稳健。
“柳树”有没有,有,一般用在“树”做韵字时,或者【句】的最后一个字时,可以把“树”字垫进去。
“梢头”、“枝头”好像任何一个都比“树”好些
“小塘风过藕香流”的“流”字下得极好,必须得点赞。
风华旧影老师点评:
偶喜欢这种氛围的词。
作者也是个老手了,遣词熟稔
“玉镜初悬柳树头”在这里涉及一个经验问题,“柳树”,一般写词的情况下,一个“柳”字足够了。
谢谢紫若老师点评。
拜读佳作,学习了。
有虫子,用语偏口语化。
| ||
点评
一蛩鼓瑟百蛙眠”这句的话,“蛩声”的词力稍弱,压不住“蛙声”的气场,这里是偶的个人看法,作者自酌
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小问题出现在下片:
“老柳凌风新月探,一蛩鼓瑟百蛙眠”
“老柳凌风”气场过于凌厉,且和后面的“清闲”构不成关系,这里的筹措上可以再行斟酌
风华旧影老师点评:
很见心境的一首,大有“长恨此身非我有”的感觉
上篇多用实笔,根基打得比较扎实,“阑珊”这个词在偶眼里属于比较奇怪的词,一般来说,读的没有天差地别的意思时,我都会放过,这次也一样。
一蛩鼓瑟,有些失真,不太适宜!蛙的生活习性是白天眠,晚上活动,夏夜晚上应该有蛙声,这里有些牵强
问好茉莉老师!小词把水乡夏夜写的极美,欣赏学习了!
| ||
点评
只说后面这句,“月华→窗纱”的词力更贯通一些。
只是举例说个意思,作者勿怪。
其他还好,我这人不爱求疵,这首很棒滴~
偶临时诹几句,咱们比一下:
夏夜长空展月华,小楼独倚透窗纱(作者原句}
夏夜幽幽客意遐,月华缕缕透窗纱(本人胡诌)
继续看词:
“夏夜长空展月华”这个起句其实不错。
“小楼独倚透窗纱”这句衔接前句,由于“月华”的光感被划分到了前句,“透窗纱”的词力淡了不少,“小楼独倚”有些切断词力
这首词来说,基本能和偶契合,没什么太可说的。
“十载归心无限意,一襟清泪湿天涯”这个对偶句非常好,尤其是“一襟清泪湿天涯”很合偶的胃口,赞~
风华旧影老师点评:
夏夜思归,整体上还是不错滴。
基本上咱们这个群的老师,都是明白人,写作的纰漏很少,多数都是属于作者和读者的角度和想法之间的差异
下片过拍,流水对,无限意让情感升华。湿天涯用了拟人夸张手法,漂亮!结拍景结,有味!学习了。
问好心雨姐!上片起拍点题,长空展月华远景,小楼独倚近景,层次分明。主语应是我,但透窗沙衔接不上了。歇拍,前是独倚,现在怎么一下就梦残呢?露生花晚上看不见吧?
| ||
点评
再加上全篇写景,这区区一个“月”就更显得有些单薄无力。
景厚情薄也是一个问题。
画面感强,心境感弱,谋篇略有失衡。
风华旧影老师点评:
还是很见文字能力的,词汇量颇丰,这应跟作者平时广览博记游一定的关系。
物象比较丰富,但是“夜”的感觉,除了起拍的“月”后面几乎就没有什么渲染力度了
所以下片和上片没有关联,下片都是很美的对偶句,但是你的立意不清,继续加油啊!
但是浣溪沙的写作方法是:一二句并列有关联,三句的前四字小结前两句后三为下片做铺垫,这样下片顺承而下!
问好潇湘雨师,学习欣赏佳作!心雨学习中说错莫怪哦!
①格律正确,
②本词牌题目是:夏夜
首句点题,但是“芍药娇”和月、岚山搭配组合有点远吧?二句翠莲挺美,可是与一句没有关联。三句与二句有关联
| ||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11-13 15:18 , Processed in 0.18945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