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1805|回复: 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十九初级班浣花组第十讲作业

[复制链接]

282

主题

845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964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21-10-15 21:0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
1、思考题,从这节课学习中,我们对词的起拍写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意在笔先的时候,对起笔是否都有充分的考虑呢。
2、填一阙《好事近》,主题重阳。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49

帖子

23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32
14#
发表于 2021-10-22 08:22:28 | 只看该作者
采莲-潇湘雨
好事近·重阳(宋祁体)
雁断北长空,帘卷院中金簇。提笔念亲天远,问双亲牵腹。
登高望远插茱萸,香盈酒杯簇。一份信笺情意。祝安康福禄!

点评

【风华旧影老师评】 情真意切,平朴流畅 看过作者多期作业,唯这一首为佳 两个“簇”重韵了,估计是写的上头,没有注意,而且这两个簇字用的都不如意,建议日后再酌  发表于 2021-10-24 23:1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07

帖子

198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88
13#
发表于 2021-10-20 23:15:59 | 只看该作者
好事近·重阳感怀
文/沧海一粟
佳节又重阳,老酒一壶频酌。数载天涯漂泊。叹人心险恶。


多年宿愿尽成空,愁字眉间落。梦里家山如昨,有亲人相约。

点评

其他还好  发表于 2021-10-24 23:14
【风华旧影老师评】 整体比较四平八稳 只说一点“人心险恶”是作者嘴里说出来的,前后有些孤立无援,加之“险恶”属于比较凌厉的用词,猝然抛出,更加显得突兀 这里作者可以自酌  发表于 2021-10-24 23:1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71

帖子

424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48
12#
发表于 2021-10-20 16:51: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十九初级班浣花组第十讲作业

好事近.重阳探母
子夜茉莉
风急满重阳,吹落樨花多少。见母经年倚榻,竟不知昏晓。
沉疴尚恨客居中,那得太平觉。若得承欢膝下,许秋光长好。

点评

作者可以多读一些古人作品,我也可以肯定的说,古人作品里,这种纯叙述事件的小令,几乎没有 还是要找到词感,词体裁行文的感觉  发表于 2021-10-24 23:14
总结一下吧,就是叙述感过强,小令是不太适合以文为词的 整体流水账,意义明了但起伏蕴藉稍欠  发表于 2021-10-24 23:13
【风华旧影老师评】 这首词您说毛病吧,还真没什么大毛病,条理也很清晰,叙事也没有滞涩的地方 但就是没有什么词味儿  发表于 2021-10-24 23:1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97

帖子

304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44
11#
发表于 2021-10-19 20:02:08 | 只看该作者
好事近·重阳郊游
文/婳兮紫若
木叶染金风,斑驳高山平陌。时值重阳佳节,正天蓝云碧。
驱车载酒向村郊,胜景悠然觅。拂面清香缕缕,醉一篱秋色。

点评

另:虽有秋意,但重阳味道略欠,可选择一两常用的重阳意象解决 这世上没有什么“重阳”不是一个“登高”就可以轻易解决的……  发表于 2021-10-24 23:12
“斑驳”二字和“佳”字稍有抵触,如果是想用“佳节”的意境,就要想法设法去美化事物,以烘托“佳”字 明显“斑驳”略显凋敝,有些撤色,作者可酌  发表于 2021-10-24 23:12
【风华旧影老师评】 很精致的一首作品,遣词考究,没有什么太苛求疵的地方 说一下自己的感觉  发表于 2021-10-24 23:12
下片驱车载酒不用更好!前后无关联。  发表于 2021-10-20 17:16
问好若若!小令景多了些,而情少了,没突出重阳的主题。  发表于 2021-10-20 17:1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0

帖子

216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0
10#
发表于 2021-10-19 11:01:29 | 只看该作者




好事近·重阳

小小草

佳节正重阳,点染新霜枫醉。绿水秋山明净,更云悠空碧。
邀朋且趁良辰日,携壶上高地。一霎金风落帽,惹豪情又起。


点评

单独的句子都还可以,只在结构安排上有些不尽意,试作一个调整: 佳节正重阳,绿水秋山明净。一霎金风落帽,惹豪情又起。 邀朋且趁良辰日,携壶上高地。点染新霜枫醉,更云悠空碧。  发表于 2021-10-19 20:15
正重阳表示一个时间,后面应该是状态的描述,点染这个动作与正的关系不明确。而且染与下一句的明净也有矛盾,不染才更符合净的状态。高地,这个词少些巍峨的感觉,与豪情配起来不太协调。  发表于 2021-10-19 20:1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2

帖子

119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94
9#
发表于 2021-10-18 23:02: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好事近   重阳登高述怀
文/若蓝
何日是归期?争奈秋山岑寂。风过飘蓬如许,便茫然望北。
遥知此际萱堂上,把盏也相忆。不问江南游子,问寒鸦踪迹。

点评

过片跳宕很好。结拍两句显矫情,首先说是谁在问?如是远方萱堂,此拍似嫌不恭,同时前有忆字,此处也不能再问。如是自己在问,那么起拍已经问过秋山了,也不可再问,而且也没有如此自己问自己的道理,自然取意就好。  发表于 2021-10-19 00:28
问山山不语,以此扣题,见巧。下一句的飘蓬说的就是自己了,实无必要于此处点出,因为登高题目已将自身暗含其中了的。以为此句写自己失落的心情会更合理一些,上可为问山做结,下可为茫然做铺垫,承前启后之益。  发表于 2021-10-19 00:26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2

主题

845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964
8#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8 09:20:14 | 只看该作者
好事近   重阳     
文/雨后柳
佳节正重阳,菊意枫声添色。
踏向云巅深处,放襟怀飘逸。
良辰休问有谁同,乘兴向高碧。
但得余生江海,尽风流行迹。

点评

谢谢百年老师指点。谢谢若蓝老师提点。雨后柳还得在遣字上再努力,再次感谢二位老师。  发表于 2021-10-19 08:51
结拍的江海在意上与整篇相合,但形上有不谐,如能形神兼顾是为最佳。风流行迹,略显虚,也因为歇拍有了飘逸的缘故吧,此处稍稍落实一些或者更好。  发表于 2021-10-19 00:11
结构完整,章法合理,只是在个别字词的使用上略显刻意了,巅,应该是指高处,接的却是深处,可琢。乘兴就是放襟怀了,高碧就是云巅了,这一句建议接着休问去深入展开。  发表于 2021-10-19 00:10
欣赏柳师好词,上景下情,立意与众不同,重阳独自登高,襟怀豁达,读来行云流水,颇有苏轼江海寄余生之感,赞。鸡蛋里挑点骨头,向高碧和云巅深处似有雷同。瑕不掩瑜,真的是一首好词,我很喜欢这种风格,学习了。  发表于 2021-10-18 23:27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213

帖子

51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184
7#
发表于 2021-10-18 08:47:34 | 只看该作者
第十讲作业:心雨
好事近•重阳
风雨过重阳,愁望篱边金菊。更忆儿时兄弟,已不能亲睦。
多年离别各东西,音信却如束。折取一枝小朵,作寒香泪曲。

点评

一个不太成熟的建议,把歇拍和结拍互换,各别字词再调整一下,气脉会觉顺畅一些。  发表于 2021-10-18 23:57
如束,大约是被限制的意思,为什么被限制?可能会引人入歧途,建议采纳柳师意见。结句用意不明。折一枝之意应是寄远,然而寒香泪曲是回收的姿态,没能发送出去。  发表于 2021-10-18 23:57
亲睦,是一种心理状态,人虽然分离不能团聚,但心还是可以在一起的,感情还是亲与睦的,所谓不能似乎言之差矣。离别各东西,赘语,后三实可以再丰富内容的。  发表于 2021-10-18 23:56
风雨过重阳,有两个含义,一是人世风雨,一是自然风雨。如是前者,歇拍易接即时人事变迁展开,而非更忆所跳如此之远可行。如是后者,当接菊花表现而写,以菊喻人。两种情况都宜在下片做转换,眼前回忆各居一片较好。  发表于 2021-10-18 23:55
挑一下刺,感觉在遣字上可再作斟酌,如“已”尽量用去声来引。不能亲睦,可再细斟。下片的“音信却如束”是否可以“音信期难卜”,个见未必适合,若有不妥,见谅。  发表于 2021-10-18 09:33
问好心雨师。读罢顿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之感,人生之路分分合合,几多悲欢又岂是心意所能期。上片以物起兴,感而动,动而生情,自然引入下片,以滴滴清泪寄托尽在不言中,学习了。  发表于 2021-10-18 09:3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52

帖子

3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57
6#
发表于 2021-10-18 06:56:25 | 只看该作者
好事近·重阳
文/秋叶
篱落菊花黄,正值九阳时节。玉露坠枝如泣,更飘零秋叶。
茱萸醉配梦君回,舟逐浪惊雪。菊酒饮来相望,有窥窗明月。

点评

针对整体的气脉安排,建议把歇拍与过片对调,过渡也许会更自然流利一些。  发表于 2021-10-18 23:33
结尾复又饮酒,过片的梦怎么处理呢?因为并没有说到是夜半梦醒。即使醒了,恐怕也是残酒、冷酒更合适,而非菊酒。  发表于 2021-10-18 23:33
舟逐浪惊雪,这五个字一是断句似乎是一带四,如此就不合词调格律了;如果是二三断,语意又似乎不完整了。第二个问题是物象的选用,舟和浪虽然是梦中情景,但也要兼顾与上下文的协调,不可单纯的求实,以致孤立。  发表于 2021-10-18 23:32
下片茱萸又回到重阳的题目上,也重回热烈,与歇拍亦是隔断了。醉配,不如醉插更自然。  发表于 2021-10-18 23:32
起拍菊黄,一派欣欣向荣,扣题。但从正值到歇拍的更飘零之间隔断了,没有体现出转换。因为重阳是赏菊的最佳时间,并不会飘零的,即使凋了也是花瓣而不是叶。  发表于 2021-10-18 23:31
问好秋叶师!学习欣赏,请教茱萸和菊花取一可以否?  发表于 2021-10-18 08:5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87

帖子

65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84
5#
发表于 2021-10-17 19:49:56 | 只看该作者
好事近 重阳登高有感
风起的地方

梧叶正飘零,风送黄花开遍。霜冷露浓人瘦,渐罗衣不暖。

彩笺纸上红痕多,是离情流漫。未若登高酹酒,任红尘变幻。

点评

下片抒情比较得味,为何纸上红痕多呢,与小山词“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眼泪惹得。结拍借酒消愁,看似看开,实是暂时求得一时解脱。“红尘变幻”觉空洞浅滑了些。  发表于 2021-10-19 14:32
以梧叶,黄花描景开篇,一衰一荣,也是有见,用语泛泛,可再追求艺术美些,比如井梧堕无声,篱畔黄花开遍是不是读来入味些,风送二字刻意了些。继而感官入笔,环境烘托, “罗衣不暖”不复古雅。  发表于 2021-10-19 14:31
起拍,一,二句写景,三句人物出现,结拍承上启下,为下阙做好铺垫。写作手法不错。  发表于 2021-10-18 07:03
问好风师,小词上景下情,语句顺畅。立意明确,布局合理。  发表于 2021-10-18 06:5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4 09:24 , Processed in 0.141602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