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2| 129
|
古典词二十四期初级班第九讲瑶华组作业贴 |
| ||
| ||
| ||
点评
这昨夜比较明了的叙述相思,因何而起,借景抒情,但是你看古人的词,虽然说词要求不严格,但是还是少些重字,还有词是婉转的,用景来求情的,不是直接表达的,读一读古词,看看古人用什么表达伤心
| ||
点评
这阙词从风,雪,梅为骨,来叙述脉路还算可以,但是词运用的还是生硬些,还有,落,字,斟酌一下,
| ||
点评
问好词友!格律自检。上阕前面的铺垫为歇拍和过片做准备,但在这里却从过片处断了,没有表达到你内心想要表达的情感出来,草草收笔。
| ||
点评
问好词友。格律自检。上下阙都没什么大问题,但在过片处少了衔接和过渡,同时少了一些跌宕的情绪在里面,总体给人四平八稳,说了就过了那种。
| ||
点评
“伤”、“不”两处出律。
该句读处无句读。
“忍看芳华流逝入芳尘”。“芳华”如何得“看”?“芳”重字。
“愁肠揉碎皆成寸,谁解心头恨。”下笔过重,词味全无!
上片尾句的写法有些混乱:“偏又”、“无端”、“何处”三个虚词的连续使用,使句子软弱无骨,亦使意境虚无。“清箫”是指一种文艺和优雅的音乐形式,它还象征着纯洁、清明、高雅和廉洁的品质。所以此处引用不当。
问好学友。副标题是《赏落梅》,我觉得有些许的不妥当,“赏”本意带有明快、欢快的情感,比如:欣赏、赏心悦目、观赏等。正如词中所表达的情感那样,落梅是伤感的,悲情的物象,怎能用“赏”呢?
| ||
| ||
点评
整体谋篇有余,步局不足,遣词造句还需努力,加油!
煞尾写到烹饪美食,但后面又写到穿着新衣,前后词意基本没有什么逻辑性,作者应该是由“新春”联想到“着新裳”,但是词脉上面不够贯通圆融,基本就是想到哪写到哪。
枝头→竹里,前面应该是树,这种前后物象的变好在空间腾挪上稍有间隙。“竹里”应该是“竹林”为了协律,但句意不是很通顺。
“燕来”“冬尽”点明时令这种组合基本没问题,但是值得注意一点自然现象是,有“残雪”所以“水并不暖”。
注意标点符号,一韵一个句号,或者一个意群一个句号,另外煞尾九字句是句读“顿号”不是逗号,注意语气变换。
评:这首没有副标题,看内容写的应该是“初春”之类题材,词情闲适惬意,其实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种风格的词,后面可能拍的有点狠,不对地方可以小窗讨伐。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10 20:30 , Processed in 0.12491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