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731|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创作实验班第2讲白雀组作业

[复制链接]

46

主题

1904

帖子

485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5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9-18 21:1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试着按照今天学习的点评方法,点评一首七律(可以是古人的,也可以是诗友的)。温馨提示:作业截至下周二,本次作业不用评阅。
另外,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听风杯。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2

帖子

207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76
推荐
发表于 2024-9-21 20:19: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落月 于 2024-9-21 21:01 编辑

落月作业:

送王专推官赴任河中
〔宋〕 魏野
声华籍籍祖风存,况佐风流谢使君。
健笔想无诗债负,漏卮应少酒知闻。
趣装剑懒从人借,谒庙香非为己焚。
好对前山思节俭,夷齐饿死舜耕耘。

  本诗是宋朝诗人魏野送朋友赴任的一首送别诗。诗多“理性”,而非一般送别诗表达的不舍之情。
     首联,上联直接夸赞王专的名声和良好家风;下联扣题目中“赴任河中”,在一个有才华的使君手下任职,暗示其应该能更好发挥才能。
     颔联一赞友人“健笔”,即笔力雄健;二赞其“漏卮”,即酒量大。诗句为前二后五结构,上联形成因果关系。下联【可能】是转折关系,酒量虽大,却很少酒友知道,暗示其不嗜酒,人品可靠。
     颈联转写出行。句式倒装,“剑懒从人借”,即“懒从人借剑”,“香非为己焚”,即“非为己焚香”。文人佩剑,多藉此展示自己的文化修养、武艺和勇气。 但王专无剑,也懒于借取,是因为仓促?因为清廉?还是因为性情中有无拘的一面呢?按第一句“祖风存”来看,应取清廉朴素之意。下联,不为自己焚香,又是为谁呢?既是赴任之时,为公为民,当可解。
      尾联,用典,希望王专能像伯夷、叔齐那样坚守节操,效仿舜帝的勤劳耕作,体现出对友人品德操守的期许。
    总之, 这首诗既是对王专的赞美,也是对他赴任后的良好祝愿。作为一首古人诗,尚可。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4-9-21 21:0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7

帖子

25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2
21#
发表于 2024-10-17 16:14:2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讲作业
旧书摊淘来千家诗一本有寄
白雀组小胖
书摊惊喜得千家,扉页翻开日已斜。
蝶舞旧名留白处,墨香批注泛黄些。
读来慰我尘心澈,应感时君清夜嘉。
若有时空鉴证者,一轮明月共窗纱。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7

帖子

37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8
20#
发表于 2024-9-25 19:27:27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创作实验班第二讲作业

白雀25-云裳


听话丛台
李远〔唐代〕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
云遮襄国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
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
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

对仗:
颔联对仗工整。
立意:
以朋友游丛台之事,将朋友眼中见到的荒凉萧索丛台景象加上自己的感慨,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情。以景作结,立意鲜明,留有余韵。
布局:
布局合理,脉络清晰。首联起,点明写诗缘由。颔联、颈联承接首联,頷联从远望的角度来写自然之景,颈联则从变化入手巧妙地把过往繁华与如今回归自然荒芜相衔接。尾联完成转合,第七句正面写过往繁华无踪无迹。第八句以景结,情景交融,写出了如今丛台的寂寞荒凉。
表现手法:
颈联用弦管、绮罗借代修辞来指代古丛台的歌舞升平,同时用对比的手法更加衬托出今昔对比
语言:比较淳朴,说得不好就是有些直白吧。一、四句有“地”字重复了。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4-9-25 19:2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

帖子

14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9
19#
发表于 2024-9-25 14:34:23 | 只看该作者
白雀组宇斯第二讲作业

绝命诗
身世浑如水上鸥,又携竹杖过南州。
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
两脚踢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
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

赏析:
这是清朝嘉庆年间,一个冻死街头的乞丐身上发现的诗句。被世人称为永嘉诗丐。

首联点明作者身世,化用杜甫《旅夜书怀》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形容自己身世飘零。又携的又字,说明了不止一次这样。加深了凄怆感。同时也有一种无奈之情。

颔联承接上联,细化作者心酸日常,饭囊傍晚盛残月,说明饭囊的空,才能有残月映照。歌板唱秋,也是萧瑟至极。但隐含了一种精神,作者乐观豁达的本性可以感受到。

颈联最是精彩。抒发作者的胸襟气度。也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不满。又有豪气又有悲情。

尾联一转,表达作者不受嗟来之食的风骨和对权贵小人的蔑视。

整首诗对仗工整,大气豁达,风骨凛然。读时可以想象一个傲骨文人的不屈与心酸。有一种出世的清绝感。令人动容。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4-9-25 18:4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6

帖子

40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8
18#
发表于 2024-9-25 13:38:16 | 只看该作者
白雀组宇斯第二讲作业
手机
一机在手连天下,不累飞鸿啄断肠。
苏武离情归梦涌,信禽远道寄书翔。
而今万水屏相向,从此千家何所伤。
若使征夫有尔伴,深闺哪得怨茫茫。
1.格律正确。
2.首句不入韵,押七阳韵。
3.对仗:对仗稍欠缺,加油。
4.立意:本诗通过写手机给现代人带来的便利,同时联想汉朝苏武牧羊时跟朝廷的联系方式不便,古代征夫千里服役让家中妻儿联系不上所带来的哀怨,表达了手机在当前的各种便利。
5.内容:首联交待手机连天下,颔联补充第一联二分句鸿雁传书的不易。颈联是第一联第一分句的补充。尾联通过反问句说明手机的便利性,勾联第一联第一分句。
6.布局:首联起,颔联颈联承,七句转,八句合。中二联对仗,流水对,但有些粘了。
7.遣词造句:通过用典及今夕对比说明时代的进步。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5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0
17#
发表于 2024-9-24 05:58:04 | 只看该作者
白雀组10---听雨眠
记梦
梦里慈严笑正欢 春携紫燕旧巢磐
灶前老父频频炒 座上阿娘细细观
抚面轻呼今又瘦 怜儿远走泪偷弹
唧啾绕耳归魂恼 不见亲容难枕安

这首七律记叙的是一个梦一个梦里回到老家见到父母的场景,这样的场景 也由衷的突出了一份浓浓的思念父母的心怀。
独在异乡 ,与家里的父母相隔万水千山 ,父母对于儿女的思念 ,儿女对于父母的思念 ,这是一份浓浓的情怀 ,借助梦的表达来诠释这份真情立意清晰可见。结构布局流畅自如, 开篇点题完整, 同时运用借喻技法 ,写出春与燕子的关系 ,暗喻并且铺垫了回到老宅 这样颔联承接就一气呵成。
颔联突出父母对于归来的儿女心境激动喜爱这里表达细腻感人,颈联进一步打开 ,展现出父母对于儿女的那份牵挂与惦念, 深情的表达感人至深。
尾联扣题, 应该是梦醒伤怀 ,伤怀在于这是一个梦自己目前还没有回到父母身边 ,渴望回到父母身边,
这样的结句是正确的 扣题首联梦里 而在表达上,没有完全明显的突出梦醒,唧啾绕耳归魂恼, 这里表达梦被惊醒不够细腻有仓促之嫌 ,同时归魂恼用的含义不清,想表达被鸟叫吵醒了很不开心,想表达被鸟叫吵醒了很不开心==唧啾绕耳归魂恼 二者搭配不够严谨 揭示不够吻合。

       奈何晨鸟惊魂至 失见亲容难枕安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4-9-24 20:0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76

帖子

3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2
16#
发表于 2024-9-23 23:47:38 | 只看该作者
夏日梅雨中寄睦公
唐·齐已
梅月来林寺,冥冥各闭门。
已应双履迹,全没乱云根。
琢句心无味,看经眼亦昏。
何时见清霁,招我凭岩轩?

这是齐已与好友修睦二人同居庐山时的寄酬之作。首联扣题,写诗人梅雨时节居留庐山东林寺,因为阴雨绵绵,昏暗不已,大家都闭门不出;颌联写雨中之景,泥泞的地面,人过则留履迹,雨水又填满了这些足迹,也淹灭了地面的乱石;颈联写诗人自己的状态,写诗没有心情,读经又眼睛昏花;尾联是诗人想像雨过天晴之后,与睦公登轩望远。
梅雨时节,“淫雨霏霏,连月不开”,深山古寺,老僧各自闭门。禅房之中,香灯昏暗。诗人在吟诗啄句,焚香诵经。而雨霁之后,诗人与朋友,共凭岩轩,纵目千山万壑,谈诗论佛,自是其乐无穷。
在诗的布局上,此诗先抑后扬,先写眼前景,再写心中所期待,予人以想像的空间。于平淡中见诗人与修睦友情的真挚。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4-9-24 20:0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6
15#
发表于 2024-9-23 20:00:59 | 只看该作者
白雀-27闲梦第二讲作业
天涯
          李商隐
春日在天涯,
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
为湿最高花。
1 格律
本诗格律无误
2 用韵
9佳韵,第三句不入韵
3 对仗
未发现有较为工整的对仗,硬算的话春日为名词对名词天涯
4.立意
诗人借物抒情,通过寥寥20字的描写,借莺啼、晚春、日暮等形象以悲伤的曲调贯穿全诗。
5.内容
首二句说:春光美好,但自己在天涯,而且又是日落时分。遥远感、落寞感满满,春日虽美好却无缘消受,遗憾。进一步看,“天涯日又斜”的一个“又”字,既是上句的递进,也是对“日斜”的强调,暗示诗人每日此时都在遥远的“天涯”观看日落,其中隐含着春光易逝、人生迅疾的意味,以及诗人百无聊赖、愁苦困顿的情思。
由于有了这些铺垫,所以“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就水到渠成了。这两句意思是说,黄莺的啼叫如果有泪的话,就会把最高处的花打湿。为什么说是最高花呢?因为最高枝头的花是最后凋零的,也最为孤独,将最高花打湿,所展示的悲剧感最为沉重。
6.布局
李商隐的这首诗,一唱三叹,情感层层递进,从眼前景到悲身世遭遇、及痛生死别离、最后感伤人生处境。短短四句,仅用二十字,字字句句之间,伤感与悲痛尽掩藏其中。
7.遣词造句
这句诗中的“最高花”,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暮春花落纷纷,只有开在最高处的花还残留着。第二是指代当权者。“为湿最高花”——为了打湿开在最高处的花。
另外最高花在句式上还有两个作用,第一,“最高花”与第一句“春日在天涯”都是在说春日迟暮,有着前后照应的效果,妙在有头有尾。第二,这句诗歌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仕途不顺,希望得到当权者的赏识与重用。
8.表达技巧
比兴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4-9-24 20:0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8

帖子

7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44
14#
发表于 2024-9-23 19:22: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白雀组07-柳之眉第二讲作业
重寄荔枝与杨使君时闻杨使君欲种植故有落句之戏(819年)唐 ·白居易
七言律诗
摘来正带凌晨露,寄去须凭下水船。
映我绯衫浑不见,对公银印最相鲜。
香连翠叶真堪画,红透青笼实可怜。
闻道万州方欲种,愁君得吃是何年。

1.格律正确。
2.首句不入韵,押先韵。
3.对仗:对仗工整,颜色亮丽。
4.立意:本诗通过写杨使君喜欢荔枝并要亲自种植而自己寄给杨使君荔枝这件事,表达了自己和杨侍君的相亲厚谊,并把杨使君调侃了一番。
5.内容:首联交待自己摘荔枝寄的经过,颔联颈联写荔枝颜色鲜红可爱,尾联扣题对杨使君欲种植进行调侃。
6.布局:首联起,颔联颈联承,七句转,八句合。中二联虽对仗漂亮,但有些粘了。
7.遣词造句:用语通俗易懂,夸张对比的手法运用得当。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4-9-24 20:0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13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4
13#
发表于 2024-9-22 16:33: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夕阳红 于 2024-9-24 04:24 编辑

白雀30一夕阳红二讲作业
评诗
七律*黄州道中
元朝/张养浩
濯足常思万里流,几年尘迹意悠悠。
闲云一片不成雨,黄叶满城都是秋。
落日断鸿天外路,西风长笛水边楼。
梦回已悟人间世,犹向邯郸话旧游。

张养浩的《黄州道中》是一首借景抒情的七言律诗,通过描绘旅途的所见所感,表达所者对官场的厌卷和为民请愿高尚情操。
  诗中具体意象如”濯足长常思万里流"表达了作者的对远大理想的追求,颔联的闲云一片不成雨,黄叶满城都是秋"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作者的孤独和落寂。而而落日断鸿天外路和西风长笛水边楼则通过比兴手法,将孤雁比作自己,进一步强化了孤独和感伤的情绪。最后"梦回已悟人间世,犹向邯郸话旧游"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深刻理解和感悟!

总的来说:张养浩的《黄州道》通过细腻情感描写和深刻意象运用,表现了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作!

黄州道中的文学持色
1,借景抒情:通过景物表达情感。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比兴手法:用自然物象比喻情感。
4,深刻意象:反映复杂的内心世界。

诗中的情感表达
1,对官场的厌倦
2,为民请愿的高尚情操
3,对这大理想的追求
4,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中的象征意义
1,孤独的象征:孤独与感伤
2,自然景色象征:孤独与落寂

与其他文学作品比较

与其他文人墨客的比较:我认为张养浩虽是元朝诗人,但他的诗,就文学水平来讲:决不逊色于唐宋时期诗人的文化素养。真有唐时诗人的雄浑沉郁,更有忧国忧民,为民请愿的博不情怀是一位很值得我敬佩学习的好诗人!V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4-9-22 21:3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1-5 08:12 , Processed in 0.140262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