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397|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十九期高级班思齐组第三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789

主题

1171

帖子

444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4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10 20:5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级班七律第3讲,还是找朋友或者同学的一首诗做详细点评,不过杜绝与上周的雷同,切记。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5

帖子

45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52
15#
发表于 2025-3-17 18:30:22 | 只看该作者

高级班七律第3讲,
试评同学佳作
七律·雪
文/竹轩小筑
枕上初惊冽冽风,细闻剥啄叩窗蓬。
推门原野消歧路,极目人间现大同。
粉蝶如知空作恨,红梅始解自含功。
腊前已是平三白,便晓来年麦尽丰。

试评如下:
        这首诗从听觉入手,描绘风雪初至的情景,营造出寒冷的氛围。继而转向视觉,展现雪后原野的壮阔与宁静,寓意雪带来的和谐。颈联借粉蝶与红梅的对比,表达雪对自然的影响,红梅因雪更显坚韧。尾联总结全诗,预示雪对来年丰收的积极意义。
       整首诗对仗工整,意境开阔,通过丰富的意象既描绘了雪景,又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
        作者文学功底深厚,思想很有深度。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0

帖子

47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78
14#
发表于 2025-3-17 16:57:16 | 只看该作者
思齐-31天外歌者
七律  勿谓言之不预也
沸反盈天不可消,八荒贼氛起招摇。
无知赖绿甘奴狗,狂妄菲佣衅圣朝。
万里东风传快递,一群西盗莫喧嚣。
神州已铸凌云剑,能报世仇能斩妖。
歌者自评:这个七律是鉴于最近的国际形势写的,首联总写了当前我国面对的整体国际形式,反华势力,喋喋不休,步步紧逼,忘我之心不死,反华势力动作越来越嚣张。
第二联具体的点出了对着我们跳的最欢的两股势力。一个是挟洋自重,甘当美国狗奴才的台独势力,一个是把美国当亲爹试图通过反华投机捞好处的菲律宾,并对他们的嘴脸进行了讽刺。
第三联笔锋一转描写了我们使命必达的大国神器,已经做好了摧强敌的准备,警告西方强盗集团不要欺人太甚。
最后结尾,正告世界,今日之中国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我们爱好和平,但我们已经再也不是那个1840年的贫弱之国,再不收手,新账旧账一起算!
存在问题:首先是第三联转的太急,以至于和颈联出现了脱节现象,其次是个别地方炼字有待加强,如 万里东风传快递的传字,总感觉不够精当有力,神州已铸凌云剑的已铸,也感觉不够切切传神,需要加强推敲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80

帖子

314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48
13#
发表于 2025-3-17 12:27: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十九研修班第三讲思齐作业
思齐23-上官崔
七律·过邳州咏怀
流光溢彩映蟾宮,楚汉之邦盛世荣。
银杏婆娑摇倩影,桃花缥緲惹萍踪。
侠肝义胆先贤雅,碧血丹心武圣忠。
古邑千秋披锦绣,沧桑历尽再峥嵘。
游记,楚汉相争之地。银杏,桃花都是邳州特产。古城历尽沧桑,岁月峥嵘,还是一个让人留恋忘返之地。
平仄合理,对杖较工整,但语句有待再生华精练。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1

帖子

116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62
12#
发表于 2025-3-17 09:14:43 | 只看该作者
七律. 雾
思齐-小草悠悠
野径弯弯薄霭频,凝眸何处觅红轮。
瑶池尽展轻纱舞,玉树难教啼鸟巡。
笼罩危楼遮市景,闲游古迹浥埃尘。
日升化作珍珠聚,润泽清秋草木新。
自评:格律正确,平水韵一韵到底,立意一般,笼罩,闲游对杖比较宽松,个别字词有待打磨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2

帖子

144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45
11#
发表于 2025-3-16 19:59:49 | 只看该作者
七律·早春忆友
作者:冰嫣
自评
万物皆灵旧复新,踏青故里又重巡。
谁知命运非由我,惟有东风不负春。
彩蝶双飞桃绽蕊,柴扉半掩袖沾尘。
辞家旅梦未曾见,犹记当年酬唱频。首句是多余的,万物都灵是众人皆知的,二分句又重巡没切入主题。颔联还可以,颈联单飞,不如双飞,更能衬托出独自赏花时的遗憾,尾联首分句再打磨下,与二分句脱轨了。重新构思下,故里看花忆友的情景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1

帖子

8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04
10#
发表于 2025-3-16 10:06:09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十九研修班第三讲作业
思齐29-怀谷
七律·三一五有感
曝光假货惹人惊,百姓蒙羞怒气盈。
监管如何能起效,商知咫尺欲思明。
重拳直捣尘心尽,铁腕长驱暗处清。
愿得轻松消费日,真诚服务是民生。
怀谷简评:
一、主题。紧扣"打假维权"时代命题,以"曝光假货"为切入点,构建"愤怒-反思-期许"的三段式主题架构。尾联"真诚服务是民生"升华至社会治理高度。
二、用韵。采用平水韵下平八庚韵部惊盈清生韵脚贯通,符合押韵规则。
三、格律。平仄基本合律(首句仄起平收),对仗工整处如"重拳直捣"对"铁腕长驱","尘心尽"对"暗处清"。
四、章法。遵循@起承转合”传统章法,首联“曝光-蒙羞”起兴,颔联“监管-商知”承接,颈联“重拳-铁腕”转折,尾联“消费日-民生”合拢。
五、句意。意象选择精准,"尘心尽"喻造假欲望,"暗处清"状治理效果,具象化抽象概念。
六、练字。捣字有力,驱字显势。蔽字若用"障"更合平仄。
七、整体意境。形成乌云压城-雷霆万钧-霁月光风的意境演变,符合沉郁顿挫的风格。
需改进的地方:转联可增设"转"的过渡句,如"昔年市井赝品横"勾连古今,使"转"部更自然。尾联宜用"结"的余韵手法,如"但使诚光昭日月"以景结情。尾句用"童叟无欺"典故,作"童叟欢颜市井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7

帖子

79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96
9#
发表于 2025-3-16 08:16:22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讲作业:
思齐—爱追梦
七律 初冬枫树
文/若惜
落叶纷纷几万重,凄零一片意相通。
争燃烈火皆迷梦,添彩云霞尽入瞳。
倒影婆娑增韵味,飞声清脆助诗功。
初冬犹有枫林趣,有幸留连咏不同。
点评:
整体符合七律的格律规范,颔联和颈联对仗较为工整。不过,语言上稍显华丽雕琢,可能会让诗句略显晦涩,比如“争燃烈火皆迷梦”中“皆迷梦”的表述相对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85

帖子

207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79
8#
发表于 2025-3-15 22:05: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十九高级班第三讲思齐副组—竹轩小筑作业
友人诗
【七律】疫后·以后


虎年未展虎雄风,镇日惶惶郁闷中。
何异锦鳞频缺水,直如哀鸟每惊弓。
历经劫难番番苦,始悟修为路路通。
揭过从前谈以后,一张笑脸比花红

评诗友诗:此诗符合格律。
首联写虎年的不如意,这不如意来自疫情。
颔联承接首联继续写怎样的不如意。这联用的修辞方式是拟人和比喻。龙失于水很困顿,无法施展。人如惊弓之鸟一样,处处小心躲藏。
颈联写遇到困难怎样对待的态度。
尾联前分句起到了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后分句没有起到升华的作用,有些平淡。
这首律诗里重复的字有些多。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33

帖子

126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61
7#
发表于 2025-3-14 22:32:37 | 只看该作者
七律•咏竹
不计贫腴个叶长,青枝郁郁向穹蒼。
虚心铸就高风劲,韧骨矜成血气刚。
意笃寒梅迎凛冽,情牵翠栢任炎凉。
约来墨客分襟坐,流水高山醉羽觞。

这首七律《咏竹》以竹为主题,通过描绘竹子的形态与品格,表达了作者对竹子高风亮节、坚韧不拔的赞美之情。以下从结构、谋篇及修辞手法三个方面进行点评:

1. 结构
全诗遵循七律的格式,共八句,分为四联,每联两句,平仄对仗工整。首联点题,描绘竹子的外在形态;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深入,通过拟人手法表现竹子的内在品格;尾联则以竹为媒介,抒发作者与墨客共赏自然之美的情怀。整体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2. 谋篇
- **首联**:“不计贫腴个叶长,青枝郁郁向穹蒼。”开篇即点明竹子的生长环境与形态,突出其不择地而生、枝叶繁茂的特点,为全诗奠定基调。
- **颔联**:“虚心铸就高风劲,韧骨矜成血气刚。”通过“虚心”与“韧骨”两个意象,表现竹子的内在品格,既虚心谦逊,又坚韧刚强。
- **颈联**:“意笃寒梅迎凛冽,情牵翠栢任炎凉。”将竹与寒梅、翠柏并提,进一步烘托竹子的高洁与坚韧,赋予其人格化的情感。
- **尾联**:“约来墨客分襟坐,流水高山醉羽觞。”以竹为媒介,抒发作者与友人共赏自然、畅谈人生的雅趣,结尾含蓄隽永,余韵悠长。

3. 修辞手法
- **拟人**:全诗多处运用拟人手法,如“虚心”“韧骨”“意笃”“情牵”等,赋予竹子以人的品格与情感,使其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 **对仗**:颔联与颈联对仗工整,如“虚心”对“韧骨”,“高风劲”对“血气刚”,“意笃”对“情牵”,“寒梅”对“翠柏”,既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又深化了主题。
- **象征**:竹子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寒梅与翠柏则象征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精神,三者共同构成了一幅高风亮节的画卷。
- **用典**:尾联“流水高山”化用《列子·汤问》中“高山流水”的典故,暗喻知音相惜、志趣相投的情怀。

总结
这首七律以竹为主题,通过严谨的结构、巧妙的谋篇与丰富的修辞手法,既描绘了竹子的外在形态,又深入挖掘了其内在品格,表达了作者对竹子高洁坚韧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佳作。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5-17 01:39 , Processed in 0.14153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