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1306|回复: 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雪烟组第八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995

主题

1377

帖子

515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1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25-3-22 21:26: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洞仙歌》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洞仙歌》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下一楼评上一楼的点评基本要求:
01.格式:《词牌名  题目》,按阕分行。即单调一行,双调二行。(不主动分行。)
02.格律检索:按搜韵,有无出律之处。
03.有没有明显生涩之词。
04.有无前后不必要的重复啰嗦之处。
05.有无对偶或者对仗的要求,做的如何。
06.能不能看出明确的立意?立意如何?
07.有没有不符合自然规律或者违反伦理或者基本逻辑的?
08.有没有意脉断裂?断在何处。
09.有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句子。是哪一句?
10.有没有运用典故。(不要求一定能看出。)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29

帖子

670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00
25#
发表于 2025-4-10 09:42:33 | 只看该作者
第八讲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
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洞仙歌》
的分析。
1.阅读: 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
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洞仙
歌》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
的。

洞仙歌•野鹃啼月(宋•张炎)

野鹃啼月,便角巾还第。轻掷诗瓢趁流水。
最无端、小院寂历春空,门自掩,柳发离离如此。

可惜欢娱地。雨冷云昏,不见当时谱银字。
旧曲怯重翻、总是愁思,泪痕洒、一帘花碎。
梦沈沈、不道不归来,尚错问桃根、醉还醒未。

译文:在月光和野鹃的啼声中,我便取下了头巾归家。轻轻扔下诗篓,让它随着流水飘荡。最无端的是,小院中寂寞度过了整个春天,门自然而然地关上,柳树叶儿飘落纷纷,如此凄凉。
可惜那些欢乐时光的地方,雨水冰冷,云彩昏暗,看不见曾经谱写的银色文字。旧曲怕重新翻看,总是想起愁思,眼泪滴落,一帘花影已破碎。
梦境沉沉,知道它们不会再回来,还错将问桃花根,醉魂醒来尚未。

简析: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同时,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如野鹃的啼叫、柳树叶的飘落、雨水的寒冷,诗词给人一种凄凉的氛围。整体上,诗词情绪深沉,意境悲凉,寄托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洞仙歌•题一:春景、春情(苏轼格)

文/雪烟05-明世之瞳

珠城春色,正烟光阿娜。岸圃芳花万千朵。
碧波遥、遥接波上烟天,天外见、流彩云霞似火。

停车留恋处,临渚观涛,一路风情醉游惰。
瀚海有人家、击楫归来,渔歌把、晚风吹破。
趁此际、能消暇时怀,且放纵、行藏世间由我。

译文:珠城的春色,(注:珠城,即北海市的别名)正在云霭雾气下的风光中展现出柔美的姿态与景象。岸边的花圃遍开春花,呈现万千之数。在岸上望着海面碧波伸延无际,已遥遥连接烟天,天之外可见到流溢缤纷的彩云红霞如火。
停车留恋之处,站立渚边观看波涛,一路的风景使人沉醉,游情也变得懒散了。无边的大海深处隐隐有船家,击拍着桨橹而归,唱着嘹亮的渔歌,穿破了晚风。趁着这时,才能消得闲暇时的情怀,暂时放纵一下,今天的行藏,世间上才是由我作主。

自评:作者以春景入情,开篇描绘了珠城岸边的繁华春色,通过春游所过之处,及描述了当前所见到的当地风景,以舒缓的节奏展现出一幅辽阔的海城自然景象。下片由景入情,作者珍惜当前的忙里偷闲的时间,通过春游,释放自我的感受。在自然环境下,享受着当天春游所带来短暂的快乐,消解工作上的压力,才感觉到了真正的自由,才算做回了世间的主人。唯一遗憾的是,作者在首联就出现了组词不当,以及上阕没有为下阕承转的铺叙,就成了全篇词章的不完美。

1格式
2格律检测无误,符合格律要求。
3存在生僻组词:阿娜,原为婀娜才正确,作者为了避免出律,才出此下策,不可取也!按词林正韵:婀娜皆为仄声。
4前后无重复之处。
5无对偶要求。
6以春景春情为立意,符合要求。
7没有不符合违反规律与违反伦理的地方。
8没有意脉断裂之处。
9唯一亮眼的句子:行藏世间由我。
10没有运用典故之处。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6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0
24#
发表于 2025-3-29 15:58:02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八讲作业:
雪烟07-深谷幽兰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洞仙歌·中秋
向子諲    宋代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净。何处飞来大明镜。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无遗照,泻出山河倒影。
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

译文
澄碧的天空如绿水一般,将秋天的污浊一洗而清。明月如飞镜一般,仿佛突然飞到天边。谁曾说把月中的桂树砍倒,明镜似的月亮会更加光辉流溢,便会无所遗漏地覆盖大地山河,使它们的倒影完整地映照出来。
夏日的酷暑虽退,但馀热还时而袭来,令人烦闷。只想移去仙山蓬莱、方丈、瀛州仙山躲避。问那月宫中的嫦娥:到底因为什么事,竟然出现让月亮时而圆时而缺的现象。麻烦吴刚挥动手中忽忽生风的玉斧,把缺月重新修整,教它夜夜年年光洁饱满,普照大地,无遗露地映照出统一的山河和繁华的人间。甘愿等待这么多年,就算是借酒浇愁以后仍要醒来继续杀敌。

简析
《洞仙歌·中秋》是一首咏颂中秋明月的词作,借“月有盈亏”的现象,抒发“烦玉斧、运风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圆”的豪情。这首词词语洗炼精熟,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富有哲理,较之轻浮、侧艳的儿女情,以及粉饰太平的利禄语高出很多,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是词中上品。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洞仙歌》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洞仙歌·樱花开》
雪烟-凝思
东皇授意,著霞云凝艳,翠影摇红暗香泛。意悠悠、烟暖十里樱园,风细细、花舞千层锦毯。

浅红匀粉白,如幻仙姿,纷沓游人意酣酽。望处尽芳华,心醉情迷,时光里、恁般潋滟。欲撷缕、春心鬓丝簪,却争惹、三千落花怜念。


互评:问好同学。本词格律无误。
上阕以"东皇授意"起笔,将樱花绽放归因于春神意志,赋予自然现象以神话维度。从"霞云凝艳"的宏观视域到"暗香泛"的细腻感官,空间层次由远及近渐次展开。"烟暖十里樱园"与"花舞千层锦毯"形成空间蒙太奇,虚化的暖雾与具象的花毯相映成趣。下阕"浅红匀粉白"的色相晕染,暗合中国画"随类赋彩"之法,将时间凝固于花瓣渐变的过程性瞬间。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5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0
23#
发表于 2025-3-28 14:21:45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八讲作业:
雪烟35-不可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洞仙歌·毗陵赵府兵后僧多占作佛屋
宋代  汪元量
西园春暮。乱草迷行路。风卷残花堕红雨。念旧巢燕子,飞傍谁家,斜阳外,长笛一声今古。
繁华流水去,舞歇歌沉,忍见遗钿种香土。渐橘树方生,桑枝才长,都付与、沙门为主。便关防不放贵游来,又突兀梯空,梵王宫宇。

译文
暮春赵府庭园,园中杂草丛生,路径难辨。微风吹来,落花漫天飞舞。曾寄居于此的燕子,如今又要飞到哪里去呢?傍晚残阳下,从远处传来阵阵笛声。
繁华已逝,歌舞消歇之后,只能在故城旧址,遗落的花钿之中依稀可想当日的繁华。而今,橘树正茂,桑叶正长,大自然一派勃勃生机,可惜这一切都被四大皆空的僧人占领。而且寺院之中,戒备森严,不准俗人随便进入。只能在外面依稀窥见里面高大的楼阁,发现楼阁全做了佛堂。

简析
词的上片首三句,词人从眼前赵府花园之景写起描绘出一片荒废、凄凉的景象,表达出其自身的迟暮之感和亡国之悲;下片再回到对赵府府邸、花园的描写。首句“繁华流水去”,总述赵府昔日繁华不再,过去再美好,转眼都成过往,流露出词人亡国的哀怨之感。结尾三句,接续僧人侵占之意,借此暗示元人对百姓的严酷统治,再想宋朝的覆灭,真令人感慨万千。这首词以赵府府邸为依托,从园、宅两处进行描写,由园到宅,再由宅到园,跌宕起伏地寄托了词人思国恋旧的情感。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洞仙歌》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洞仙歌    柳
雪烟03-山水一壶
长堤望处,见柳垂金缕。翠影娉婷弄朝露。舞轻柔,恰似纤手罗衣,风拂处,摇曳千般媚妩。
依稀堤上别,折取长条,欲系山云与卿驻。奈意总难如,去雁无踪,空留下、相思满路。叹岁岁、荣枯自循环,任春去,平添几多情愫。

解读:站在长堤远远望去,只见柳树垂下金黄如丝缕般的枝条。翠绿的柳影姿态优美,在清晨的露珠间舞动。柳丝轻柔地飞舞,就好像女子纤细的手指和华丽的罗衣。微风吹拂的地方,柳枝摇曳生姿,展现出万千妩媚的风情。

模模糊糊地回想起在长堤上分别的情景,当时折下长长的柳枝,想要用它系住山间的云彩,把你也留在身边。无奈事情总是不能如人所愿,离去的大雁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空空地留下满路的相思之情。感叹着年复一年,柳树的繁茂与枯萎自有它的循环规律,任凭春天离去,又平白增添了许多的情感思绪。

互评:问好同学。小词格律无误。
这首词整体意境优美,情感表达到位,部分语句在语言的凝练度上有提升空间。“翠影娉婷弄朝露。舞轻柔,恰似纤手罗衣” 表述稍显繁复,不够简洁精炼;还有就是结与柳远了点,不似咏物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2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6
22#
发表于 2025-3-28 13:41:01 | 只看该作者

    1.阅读
洞仙歌   李元膺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词的上片写春回大地时的情景,充满意趣,如柳叶以青眼待人,梅花轻颦浅笑的描写,尽显作者轻倩诙谐的笔风。下片写赏春须早,莫待浓芳馥郁之时的主张,深含作者对于盛衰转换的参悟,扣合主题,让人在惬意舒松中获得启示。全词以梅柳为主要状物对象,巧妙运用比拟的手法,寓理于景中,歌咏初春时节的美好景致达到极致。
2   互评
洞仙歌      春情
楚云
壶中山色,且斟银杯满。草舍疏篱夕阳晚。望溪桥,隐隐青黛横斜,霞如锦,叠落一池萍乱。
偏爱春时节,弦月无声,忽闻苏堤弄箫管。许是故人来,露冷香浮,轻折取,簪花鬓畔。薄衫寒,独自莫凭栏,怕闻得、黄莺几声啼啭。
简评:起句且斟处,尽量用领字。上篇三六句式处如果用扇对,更显味道。上篇总体还是比较好的。
下篇偏爱句与忽闻总觉得偏爱有点多余。与忽闻衔接生硬了。许是故人来仿佛就是词眼。黄莺啼啭这可是夜景啊,似乎有点不太客观了。感谢分享,仅代表个人浅见。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6

帖子

7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86
21#
发表于 2025-3-28 11:58:24 | 只看该作者
研四第八讲作业
雪烟-小卒
互评:

洞仙歌·郊游
文/轩辕剑谱

燕天莺树,紫玉辛夷落。青径花飞瓣寥寞。踏柔莎、凝露梅粉菲菲,薰风细、日暖云轻衣薄。
丽人临水照,对影徐妆,鬌鬓珠璎面琼若。柳岸坐旃茵,斗草拈芳,扑蛱蝶、有如凤跃。纵纸鸢、扶摇上霄元,兴尽矣,归来一囊红萼。

​问好学友:词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与美人梳妆,还刻画了丰富的游乐场景。“斗草拈芳,扑蛱蝶”是传统春日游戏,充满生活气息与童趣。“纵纸鸢、扶摇上霄元”描绘放风筝的场景,“扶摇上霄元”形象地写出纸鸢高高飞起的姿态,也体现出郊游者欢快的心情。全词以郊游行程为线索,先写郊外景色,再描绘丽人形象与活动,接着叙述众人游乐场景,最后以“兴尽矣,归来一囊红萼”收尾,交代郊游结束,带回一囊红花,既呼应开篇落花之景,又给人留下余韵,使整首词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5

帖子

117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78
20#
发表于 2025-3-28 08:17:29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八讲作业:
雪烟01-梅欣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宋代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坠叶 一作:堕叶)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译文
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铺满残花的石阶上,寒夜一片寂静,只听见那寒风吹动落叶发出断断续续的声音。珍珠的帘幕高高卷起,玉楼空空无人迹。夜色清淡,烁烁闪光的银河直垂大地。每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见到那如绸缎般的皎月,而每年今日的夜里,心上人都远在千里之外。
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使自己沉醉。酒还未喝,却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泪。残灯闪烁,枕头歪斜,尝尽了孤眠滋味。算来这相思之苦,积聚在眉头,凝结在心间,实在没有办法可以回避。

简析
此词上片以写景为主,景中寓情,以寒夜秋声衬托词人所处环境的冷寂,突出人去楼空的落寞感,并抒发了良辰美景无人与共的愁情;下片以抒情为主,通过写词人长期客居他乡,不免被如素练般的月光感发出阵阵思愁,将怀人相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全词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思”字,但字字句句都是“思”,有评词者称此词情景两到,堪称情景俱佳的名篇。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洞仙歌》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洞仙歌·春情
雪烟-风起的地方
夭桃秾李,被东风呼起。夹岸杨丝翠如洗。望平湖、蛱蝶莺燕迎人,春乍泄、满眼花明柳媚。
时光闲拾取,堤畔林间,总有新痕绕苔砌。又折竹为竿,欲钓鱼儿,波心荡、野凫戏水。者景色、年年自相宜,试约度、期期不教分袂。

梅欣评阅:问好同学。小词格律无误。
这首词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日湖畔的生动画面。诗人通过对“夭桃秾李”、“东风”、“平湖”、“蛱蝶莺燕”等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时光闲拾取”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而“折竹为竿,欲钓鱼儿”则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闲适恬淡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洋溢着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49

帖子

452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28
19#
发表于 2025-3-28 08:10:46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八讲作业:
雪烟-慕容瑞西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晏几道    宋代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荫深驻。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译文
街南绿树浓荫,春天多柳絮,柳絮如雪飘满游春的道路。树顶上杂映着艳花交织的娇云,树荫下是居住人家的朱红门户。闲懒地登上北楼,疏散的珠帘向上高卷,一眼看到遮护艳女朱户的城南树。
倚遍栏杆还懒得离去,经过了几度黄昏细雨。记得暮春时她曾骑马徘徊踏过青苔,曾靠在绿荫深处停马驻足。昔日落花今犹在,华美的屏风却空掩,谁知桃花人面在何处?


简析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是一首写单相思的词。词的上阕写春日美景;下阕表达物是人非的怀旧之情和万般感慨。全词以含蓄有致的笔触,从眼前景物咏起,渐渐勾起回忆,将词人对佳人的眷恋之情缓缓引出,抒写了故地重游中的恋旧情怀,感情含蓄而浓烈。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洞仙歌》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洞仙歌     春宵
雪烟29  楚三叔
初三初四,正一弯新月。梨落风裁止蛙聒。拾香阶、提起裙摆婆娑,折柳带、绾作花环清绝。
相将溶春去,春若多情,应许同心到华发。夜阑人悄悄,灯火幽微,无穷梦、如何成别。玉钩隐、大抵入云怀,南飔静、荷塘碎声听不。


解读:初三初四的夜晚,天空中挂着一弯细细的新月。风儿吹拂,梨花飘落,耳边的蛙鸣声也渐渐停歇。我轻提裙摆,在散发着花香的台阶上缓缓拾级而行,随手折下柳枝,把它们编成一个无比清雅美妙的花环。

我们相伴着一起融入这烂漫的春光中,如果春天也懂得人间情意,想必会应允我们能够心意相通、携手相伴,一直到头发都变得花白。夜深了,四周一片静谧,人们都已安睡,远处的灯火隐隐约约、闪着微弱的光。我心中有着数不清的梦境和期许,怎么忍心和你就此分别呢?那弯弯的月亮像玉钩一样,渐渐隐没,大概是躲进了云朵的怀抱里。南面吹来的风也安静了下来,池塘里荷叶轻摇,那细微的声响,似有似无,几乎听不见了。



互评:问好楚三叔。小词格律无误。这首词词味浓,上景下情模式铺排,情景交融,遣字造句颇为用心,整体营造出了一种清新、婉约且略带惆怅的氛围。学习了。
楚师的作业难挑毛病,等评阅老师补刀。

点评

问好:互评很好,技巧娴熟,文笔细腻,‘’提起裙摆‘’略觉直白,可酌。  发表于 2025-3-29 16:27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0

帖子

127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78
18#
发表于 2025-3-28 06:41:02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8讲作业:
雪烟17-十七
1、诗词赏析
洞仙歌  江南腊尽
北宋  苏轼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赏析:咏物词,上片写柳的体态标格和风韵之美,下片写对垂柳不幸遭遇的感叹。通篇拟人手法,是柳也似人,笔触含蓄婉曲,饱含感情。

二、
洞仙歌
御风
夜凉如水,透湘帘清浅。风约梨云过庭院。正销魂、半幅鲛泪啼痕,春睡起、钗坠鬓丝零乱。
步阶寻旧迹,苔印弓鞋,冷落秋千影犹颤。试问梦中人,去岁相逢,海棠下、并肩私愿。便忘了、更深露华浓,任银汉、斜沉晓星偷换。
简评:问好御风。这是一首闺怨作品。讲的是女子春睡起后去院子里遛遛,回忆梦中人的情感。词风含蓄婉约,紧扣题目,布局合理,欣赏。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575

帖子

58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81
17#
发表于 2025-3-28 05:50: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凝思 于 2025-3-28 05:52 编辑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8讲作业
雪烟组-凝思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洞仙歌·雪云散尽
北宋·李元膺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翻译:
雪云散去,清晨的阳光照着庭院。杨柳舒展着新芽,仿佛对人投来青睐的目光。更美妙的是,梅花的芳心,与远处杨柳相映成趣,似含颦笑,风情无限。
一年中最美的春光,不在繁花似锦地方,而是那稀疏的花朵最显娇柔。到了清明,百花争艳,却已错过了春风最动人的时刻。不如趁早抓住美好尽情游乐,莫要顾虑春寒料峭,醉酒红颜自能温暖心间。

简析:
上片聚焦早春的“小艳疏香”,下片转向清明“花正乱”,通过时间推移,凸显春光易逝的哲思。“醉红自暖”将饮酒赏春的行为与内心温暖感受结合,以实写虚,深化主题。全篇以景贯穿“早占韶光”的劝诫,将哲理融入自然意象。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洞仙歌》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洞仙歌
倾城
潺湲溪涨,正婆娑春好。细柳梳妆水中俏。绾青丝、眉叶颦处飘烟,吟紫陌,缱绻东风侧帽。
绿裙行缓缓,暖日新晴,且趁新晴拥花鸟。玉笛曳柔波、公子鸢肩,欲偷眼、黄莺调笑。入侯门、沧海不如深,且归去、斜阳已沉山了。

问好城师,学习老师的这首习作耐读,有味,上片写景,由小溪初涨写起,接着嫩柳绾丝,陌上东风缱绻,用孤独信将军侧帽的典,俏皮的东风让画面灵动起来了。并为下片的鸢肩公子的出现做足铺垫,这种方法学习了。
下片人事入情,下片起拍“绿裙行缓缓,暖日新晴,且趁新晴拥花鸟”且趁新晴拥花鸟如此美景顺势引出了人物,玉笛柔波、公子鸢肩:我想到了李贺的“鸢肩公子二十馀,齿编贝,唇激朱。”接着辅以偷眼调笑的黄莺(多么俏皮又惬意的画面啊!)一种闲适,惬意之情油然而生。还是莫入侯门,毕竟“侯门一入深似海”啊!不如归去,且与斜阳共西山。
城师的这首词写的古香古色,笔法细腻老道,多处引典化典,点赞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0
16#
发表于 2025-3-27 23:46: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楚云 于 2025-3-27 23:49 编辑

古典词研四作业
雪烟~楚云
一:赏析一首古人诗词
千秋岁
宋/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翻译
浅水边,沙洲外,城郊早春的寒气悄然尽退。枝头繁花,晴光下的倩影,纷乱如坠地颠颤微微。流莺在花丛,轻巧的啼啭声,听来太急促,太细碎。啊,只身飘零,消愁的酒盏渐疏,难得有一回酣然沉醉。日复一日的思念,心身已煎熬成枯灰。相知相惜的挚友,迢迢阻隔,眼前,悠悠碧云,沉沉暮色,相对。
想当年,志士俊才共赴西池盛会,一时豪情逸兴,华车宝马驱弛如飞。不料风云突变,如今,看携手同游处,剩几人未折摧啊?秉舟绕过日月,那梦已断毁,镜中容颜已非。春去了,落花千点万点,飘飞着残败的衰颓,牵起一怀愁绪,如海,潮涌潮落。

赏析
开篇以景起兴,描写了暮春花影凋零繁乱,莺声急促细碎的场景,来衬托寂寞失意的情怀。歇拍推出词人现状,离别,飘零只有和暮云独自相对。
过片回忆了曾经的美好,结尾直抒胸臆。此词运用今夕对比手法,语言含蓄蕴藉,一咏三叹,缠婉悱恻,巧妙地把政治失意和爱情的失落柔和在一起,感人肺腑。结尾以景结情,令人回味无穷。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洞仙歌》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洞仙歌  春情   
/痴心不改
夜凉如水,正月光铺地。帘影摇波梦无际。忆春风、十里曾遇卿时,花绽处,人面娇如粉蕊。
别来音信杳,魂绕情牵,寂寞愁肠夜难寐。念往昔欢娱,浅笑轻颦,都化作、相思滋味。盼再度、相逢画楼西,把离恨抛开,与君同醉。  

简评
这是一首很婉约的怀人词,清丽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都表达了作者对往日情意的不舍和对重逢的期盼,情感朴实,真切。
此词一波三折,现在-过去-现在-过去又现在,让我不自觉的顺着作者的思维去揣摩,去理解一二。
题目是春情,首先是春啊,写春的笔墨少之又少,基本就一个春风和花绽处。
起句夜凉如水句感觉不出是春天还是初秋来,就是交代了某一天晚上,夜凉如水,月亮的光辉洒在地上,词人在窗前,帘影摇动,想起了初次见面的情景。帘影摇波,窗帘的影子摇动起来那里的波纹呢,理解不了。下面就是回忆了,遇到佳人时的样子。
过片接的很好,别来音信杳杳,魂绕和情牵感觉一个意思,寂寞和愁肠也表达了差不多的意思,太浪费字了。下面又是回忆,感觉虚笔太多,现在过去来回的让人看着头晕。洞仙歌偏中调,这种跌岩起伏的手法安排不怎么赞同。
不怎么会评,说的不对之处请海涵。

点评

“念往昔欢娱,浅笑轻颦”,很容易读成 念/往昔欢娱,浅笑轻颦。把“念”当成领字。  发表于 2025-3-30 09:10
起句“夜凉如水,正月光铺地。帘影摇波梦无际”,正像互评师友所说感觉不出是秋还是春,夜凉,更像是秋天。夜凉如水,这句可以调整一下,题目春情,还是由春景引发春情好点。  发表于 2025-3-30 09:10
问好两位老师。互评到位。整阕词非常流畅,可见功底深厚。  发表于 2025-3-30 09:0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18 08:57 , Processed in 0.12484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