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170|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九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662

主题

1030

帖子

396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96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前先根据评阅老师的补评,印证补全上周的互评。
作业:
1.分析词牌《八声甘州》,(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八声甘州》


正格: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中仄平平韵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仄中中、中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11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1
24#
发表于 昨天 21:55 | 只看该作者
词研四第九讲作业
风荷08-闲得慌
1.        分析词牌《八声甘州》,(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2.        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八声甘州》

1、        分析词牌《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唐代教坊大曲《甘州》演变而来,原为西域龟兹国传入的边塞曲,以地名“甘州”(今甘肃张掖)命名。在柳永手中完成从曲到词的转型,改制为长调慢词,因全词共八韵而得名“八声”,属仙吕调。其“领字+铺叙”技法深刻影响慢词发展,至今仍是词体研究中解读音乐文学互动的典型样本。
正体: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结尾倒数第二句是特殊句法,中间两字多相连属。领格字并宜用去声。前片一、二句亦有作上五、下八者,也有首句不用领格字,用第三字豆,结尾倒数第二句不用特殊句法。
乐章集注“仙吕调,主题不限。宜写疏放、慷慨、沉郁、恢宏之情景,不可婉约绮丽,但亦不属豪壮,或可谓之高旷。
上片:首节总起。起句有三:八五式(一字领)八五式(三字逗)五八式(一字领)第二节,脉络承前。一字领下三句,有三种组法,其中以二合一式较多见。第三节,换笔。末节,由前一节进一步说,或收束上片,或为过片张本。
下片:首节,注意过片连接。第二句须一字领格。二节,续前节演进。注意两五字句式不同,前一句为一字领格。第三节,换笔。七字句必作前三后四,八字句必作前三后五,须整体一气贯下。末节,绾合全篇,或宕出。柳词本两句,也有写作三句者,即以读作句。有论“倚阑干处”须作“一三”式,非必如此。
每节为律诗之一句,结构仿佛律诗之起承转合。当然,这只是基本的结构方法之一,好的作品需要更多的布局构思和技巧变化。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小结:
1、句式:分为上下两片,前后段各九句,上下不一致。上片一、三句,下片二、四句为领字格;下片六、七、八句为逗句式。依次为(85或58)5446554;654557(34)8(35)7(34)4。注意各领字处,宜用去声
2、押韵:前后段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3、对仗:上片三四五句为领格鼎足对。
4、意境:宜写疏放、慷慨、沉郁、恢宏之情景,不可婉约绮丽,但亦不属豪壮,或可谓之高旷。主题不限。
5、韵律:可根据词谱灵活调整,保持平仄相间,保证词的韵律感。

2、试填一首《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春行
闲得慌
过清明、疏雨洗湖山,锦浪浣花溪。看桃蹊故径,几番开谢,渐送春归。忍见落红飘翠,缱绻惜芳菲。倚槛东风破,独立烟湄。
忍对春江流水,叹岁来年往,物是人非。念当时行处,并足赏斜晖。问别柳、缘谁折尽,旧时光、闲绪总相随。无端是、涛声依旧,愁满春池。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3

帖子

10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12
23#
发表于 昨天 14:16 | 只看该作者
词研四第九次作业:
风荷22.清心
一.分析词牌《八声甘州》。
《甘州》,仙吕调,有曲破,有八声,有慢,有令。”按此调前后段八韵,故名“八声”,乃慢词也。
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 ,以柳永为正格。
上片第三句一字领,三个小分句,分句尽量对仗。
下篇第二句一字领,第三句一字领。
八声甘州句子比较短,领字较多。

二.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春日归故里
记昔时此地尽农田,春日里寻芳。正麦苗青翠,野花灿烂,油菜金黄。是处蜂飞蝶舞,风暖带清香。柳笛花冠弄,快乐收藏。
卅载匆匆逝去,再相逢却是,已换新妆。叹车来人往,不识旧同乡。枉对着、高楼座座,再难寻、那美好时光。徒留我、水泥净路,独自彷徨。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

帖子

15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8
22#
发表于 昨天 10:58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九讲作业
风荷组29~紫玉
1.分析词牌《八声甘州》,(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正格: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中仄平平韵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仄中中、中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1.格律特点:双调九十七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九句四平韵。一般上片多写景,下片多抒情。在押韵方面,平声韵脚有严格规定,韵律和谐。
2.情感表达:常用来抒发羁旅愁思。如柳永的“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通过描写深秋的景色,烘托出羁旅之人的孤寂与思乡之情。也可表达思古之情等复杂情感。词人可以借景抒情,将历史的沧桑感与当下的情绪相融合。

3.结构布局:上片起句往往点明时间、地点或者环境氛围,然后逐步展开景色描写。下片在情感上有所转折或者深化,从写景到抒情,情景交融,最后收束全词,余韵悠长。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秋思
风荷组29~紫玉
对西风漫卷碧云天,黄叶舞清秋。渐西风送冷,山河飘絮,草木凋收。大雁南回归去,呼侣结朋游。岁月如江水,无语东流。
信步登高临远,望他乡杳杳,情总难收。想去年今日,送你去交游。你走后,登高长望,日日思,不见晚归舟。料和你、无由相见,梦里萦愁。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

帖子

50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2
21#
发表于 前天 23: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鼹鼠-薇儿 于 2025-4-2 23:18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九讲作业:

风荷36~小鼹鼠
一.分析词牌《八声甘州》。
1.《甘州》,仙吕调,有曲破,有八声,有慢,有令。”按此调前后段八韵,故名“八声”,乃慢词也。
2.与《甘州遍》之曲破,《甘州子》之令词不同。《乐章集》亦注“仙吕调”。周密词名《甘州》。张炎词因柳词有“对萧萧暮雨洒江天”句,更名《萧萧雨》。白朴词名《宴瑶池》。
3.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 柳永为正格。
4.上片第三句一字领,领三个小分句,分句尽量对仗。
5.下篇第二句一字领,第三句一字领。
6.八声甘州句子比较短,领字较多。

八声甘州•西风落叶近黄昏
对西风落叶近黄昏,素笺旧啼痕。顾年时遗约,平生况味,都付芳樽。拼得残宵酒醒,灯暗掩重门。最苦多情客,别是销魂。
冷落秋千残梦,看烟云尽处,过了青春。又几翻风雨,一笑忘红尘。歇芳心、蝉冠谁误,到如今、倦眼不知人。空回首,雍门莫作,是梦难真。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6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0
20#
发表于 前天 20:54 | 只看该作者
风荷组第九讲作业帖幽兰梦蝶
作业1.《八声甘州》词牌全解析
一、起源与流变
1. 唐代边塞曲,源于盛唐教坊大曲《甘州》,属龟兹乐体系,与《伊州》《梁州》同为西域传入的慷慨悲壮之音。 唐玄宗时期已流行,杂曲《甘州子》为雏形,多用于边塞题材。
2. 宋代改制为慢词
   -北宋文人突破小令限制,以唐大曲《甘州》为基础创制慢词,形成双调九十七字定格(柳永词为正体)。  
   因全调共押八韵,故名“八声”,属仙吕调(见王灼《碧鸡漫志》)。
二  格律特点: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为典范)      
上下片四平韵,严守平仄交替规则  
作业2.
《八声甘州》
文/幽兰梦蝶
又一年春柳拂江边,紫燕下帘钩。渐杏花吐蕊,夭桃含笑,鹦鹉鸣喉。陌上花繁蝶舞,鸟雀树间啾。唯有清溪水,依旧东流。
谁料锦书难托,对云楼缥缈,惆怅难收。叹朝朝暮暮,苦作玉冠囚。负佳人几多牵念,剔银灯,归梦绕秦楼。嗔瞧见,衣单影只,愁思悠悠。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21

帖子

14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36
19#
发表于 前天 18: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水木生 于 2025-4-2 20:35 编辑

风荷水木生作业
一,试分析词牌八声甘州
1,词林正韵平韵一韵到底。无重韵叠韵。
2,换头。
3,无对偶。
4,多领字,领字宜用去声。

二,试填
八声甘州
对落桃冷翠暗斜阳,又是一春休。看繁英无主,漫扬粉雪,乱舞芳洲。长记欢嬉花下,私语醉心头。相约余生里,风雨同舟。
遥念些些往事,若黄粱梦杳,醒后添愁。叹刘郎别后,谁为独凝眸。算花期、年年能复,奈旧缘、一去不重游。徘徊久,望云归岫,只剩幽幽。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2

帖子

2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6
18#
发表于 前天 18:27 | 只看该作者
一、《八声甘州》词牌分析
1. 词牌溯源
   本调原为唐边塞曲,因全调八韵,故称"八声",属慢词长调。
   柳永《乐章集》注"仙吕调",后世多依此体。

2.格律特征:
   双调97字,上片46字四平韵,下片51字四平韵
   领字运用:上片首句、下片次句等领字宜用去声
   

八声甘州·秋日登黄鹤楼
蓦然云归
望苍茫楚水接天流,危栏倚高秋。见烟横三镇,霞飞九派,云没沙鸥。是处残碑断碣,默默说沉浮。唯有晴川树,依旧青稠。

不忍重翻旧事,叹鹤归辽邈,笛怨空楼。念当年崔颢,题句至今留。想仙人、应怜尘劫,误几回、江月照归舟。谁知道、这千年后,我更凝眸。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6
17#
发表于 前天 16: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书香 于 2025-4-3 09:30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9次作业:
风荷组16-书香
一.分析词牌《八声甘州》,(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1.《甘州》,仙吕调,有曲破,有八声,有慢,有令。”按此调前后段八韵,故名“八声”,乃慢词也。
2.与《甘州遍》之曲破,《甘州子》之令词不同。《乐章集》亦注“仙吕调”。周密词名《甘州》。张炎词因柳词有“对萧萧暮雨洒江天”句,更名《萧萧雨》。白朴词名《宴瑶池》。
3.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 柳永为正格。
4.上片第三句一字领,领三个小分句,分句尽量对仗。
5.下篇第二句一字领,第三句一字领。
6.八声甘州句子比较短,领字较多。

二.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 ·游园偶感
书香
恰暮春独自访幽园,风送暗香残。见樱飘雪径,扁舟远去,雾锁溪湾。紫雁轻飞低啭,青豆隐枝间。忧思浮流水,一抹汀兰。
倚杖危亭北望,忆苍茫冰雪,灌莽群山。叹白驹过隙,霜鬓蚀华年。空负了、纱窗明镜,几匆匆、风雨下江天。残釭下、酒过三盏,孤影高悬。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16#
发表于 前天 11:52 | 只看该作者
风荷27-独钓寒江雪

一,
八声甘州,词牌名。亦另有有《萧萧雨》《宴瑶池》名传世。《碧鸡漫志》:“《甘州》,仙吕调,按此调前后段八韵,故名“八声”。既上下片各四平韵。以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为正格。
词以首句单领字起,第三句单领字承并有对偶意,第六句双领字续之,为一上片。连绵细致顺畅圆融。
过片仍以领字为主引导词的进度,使脉络连绵不绝,或直言或转折,且勿有断。下片后半段三四三五字的句子组合更是考验牵连手法思维,却不可拘于一处,填此,需开合有度,大处可有,但宜偏于细腻,具体多读正格词细致体会。

二,
八声甘州
正春风举步玉门关,暖意迫黄沙。过残垣断壁,荒丘漫道,竟自长嗟。去后千年遥望,枉别竟天涯。今绿依青帝,塞外人家。
拂过炊烟袅袅,惜蒙尘杨柳,萧瑟篱笆。问千秋往复,何处觅琵琶。到如今、前尘飘缈,梦回时、犹自念繁华。箜篌起、绕来庭院,染向红霞。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4-4 01:59 , Processed in 0.11297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