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1107|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十七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954

主题

1332

帖子

500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24 20:1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
1.分析词牌《六幺令》,(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六幺令》,要求以“端午”为背景填写。
六幺令 正体 双调九十四字,前后段各九句、五仄韵 柳永
澹烟残照 摇曳溪光碧 溪边浅桃深杏 迤逦染春色 昨夜扁舟泊处 枕簟当滩碛 波声渔笛 
中平中仄句中仄中平仄韵中平中中平仄句中仄中平仄韵中仄平平仄仄句中仄平平仄韵中平平仄韵
惊回好梦 梦里欲归怎归得 
中平中仄句中仄中平仄平仄韵
辗转翻成无寐 因此伤行役 思念多媚多娇 咫尺千里隔 都为深情密爱 不忍轻离拆 好天良夕 
仄仄平平平仄句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仄平平句仄仄平中仄韵中仄平平仄仄句中仄平平仄韵中平平仄韵
鸳帏寂静 算得也应暗思忆 
中平中仄句中仄中平仄平仄韵
(注意:上下片第三句不可四连平和四连仄。)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主题

500

帖子

167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674
24#
发表于 2025-6-12 00:24:14 | 只看该作者
六幺令   端午
风荷02---小溪
黄昏庭院,几阵黄梅雨。星团彩线缠玉,更臂缚红缕。翠铺蒲香艾绿,风物依荆楚。沈江人去。龙舟丹碧,哽咽断肠未成句。
欸乃渔歌应远,依旧朝更暮。谁信千载游魂,复醒为角黍。别恨离愁剪断,黯行杯无语。醉乡深处。江头卧石,只有画船叠喧鼓。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8

帖子

52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4
23#
发表于 2025-5-30 18:39:26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4第17讲作业
风荷35-兔狼
1、《六幺令》是宋代流行的词牌名,词风婉约细腻,多用于描写闺情或抒发缠绵悱恻之情,此词牌源于唐代琵琶曲,别名《绿腰》《乐世》《录要》,因曲拍“无过六字”得名“六幺”。王灼《碧鸡漫志》载其“或云乐工录曲中要点,故称《录要》”‌。
‌格律正体为双调九十四字,前后段各九句、五仄韵(以柳永《澹烟残照》为代表)。变体较多,如贺铸词多押三韵,辛弃疾词句读变化,但均以音节繁急、婉转为特点‌。《六幺令》以音节宛转、句式灵活为特点,适合表现细腻情感。

2、六幺令
碧烟萦户,蒲剑当门列。‌‌檐前风铃摇影,香艾凝芳洁。‌‌记汨罗江旧事,佩结湘娥月。‌‌素心千叠。‌‌红丝系处,似有仙人踏歌彻。‌

‌长是端阳时节,独抱冰魂冽。‌‌谁把一缕丝愁,吹作琼箫咽。‌‌漫道原公去后,遗韵终难绝,暗香犹烈。黄昏院落,如伴榴花照深缬。‌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8
22#
发表于 2025-5-30 17:46:43 | 只看该作者
风荷27-独钓寒江雪

六幺令,唐时琵琶曲名,后用为词调。正体双调九十四字,前后段各九句、五仄韵。以柳永《六幺令·澹烟残照》为代表。注意,上下片第三句不能四连平或四连仄。

六幺令.端午
悠悠汨水,默默清波漾。忽闻蕙心兰质,故事中传唱。香溢千年未淡,今昔当无恙。渔樵江上。前人有问,唯有涛声枉回荡。
举世难逢君子,九曲何人唱。。忠骨无觅人间,百姓从今怅。皆把年华枉顾,世路迷深巷。屈言原响,应随流水,声振红尘百般相。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帖子

28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4
21#
发表于 2025-5-30 11:45: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书香 于 2025-5-30 11:51 编辑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十七讲作业:
风荷组16-书香
1.分析词牌《六幺令》,(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词牌起源
《六幺令》又名《绿腰》《录要》《乐世》等,原为唐代琵琶曲名,后用作词牌。
格律特点
字数与句数:双调九十四字,前后段各九句、五仄韵。
韵律:以仄声韵为主,节奏明快,韵律和谐。
句式结构:句式长短错落,富有变化。
情感表达
此词牌适合表达多种情感,既可以写得欢快活泼,如描写节日庆典、欢快场景等;也可以抒发沉郁感慨之情,如怀古伤今、思念亲友等。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六幺令》,要求以“端午”为背景填写.                                                                                                                                                                                                                                                                                      六幺令·端午
风荷组16-书香
菖蒲欲老,争与柴门著。匆匆又逢重午,鬓雪添萧索。记得当年此际,彩缕缠香萼。榴花如灼。龙舟竞处,浪溅罗衣笑相谑。  
数载光阴飞逝,人事都成各。空对浊酒黄昏,夙愿更谁托。唯有梁间燕语,宛转浑如昨。梦随花落。醒来还见,新月依稀探檐角。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

帖子

2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2
20#
发表于 2025-5-29 10:29: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 《六幺令》词牌分析
句式特点:句子长短交错,灵活多变。例如上片首句“澹烟残照”为四字句,接着“摇曳溪光碧”五字句,随后“溪边浅桃深杏”六字句等,长短句的组合让词的节奏富有变化。同时,上下片的第七、八句采用上三下四的七字句形式(如“波声渔笛”“惊回好梦”;“鸳帏寂静”“算得也应暗思忆” ),读起来顿挫有致。
结构分析:上片多写景,通过“澹烟残照”“溪光碧”“浅桃深杏”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春日溪边的美景,进而引出“惊回好梦”,以景衬情,为下片抒情做铺垫;下片则侧重抒情,从“辗转翻成无寐”的失眠状态,到“思念多媚多娇”的相思之情,再到“鸳帏寂静”的孤寂,层层递进,将情感逐步深化。

2. 六幺令·端午
风荷13/墨玄枫
艾香盈户,蒲酒倾杯碧。街前彩绳角黍,香溢古城陌。遥想当年屈子,抱石投江碛。龙舟争击。
波翻浪涌,似诉怨魂恨难释。

追忆忠魂无寐,悲叹伤今昔。千载遗风犹在,角鼓喧天迫。江畔人潮如织,笑语声相啧。榴花红赤。
雄黄频酹,愿佑世间永安康。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26

帖子

148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88
19#
发表于 2025-5-29 08:03:05 | 只看该作者
风荷水木生作业
《六幺令》词牌分析
1. 格律分析
字数与分段:《六幺令》为双调词,全词共九十四字,前后段各九句。这种结构使得上下片在内容表达上既相互关联又有相对独立性,上片可以侧重写景叙事,下片适合抒情议论 。
平仄规律:整体平仄格式较为规整,多使用“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仄”等格式,其中“中”表示可平可仄,给填词者留有一定创作空间。但需特别注意上下片第三句不可出现四连平或四连仄,这是为了保证词句在吟诵时的音律和谐,避免单调。
押韵方式:前后段各五仄韵,韵脚字需为仄声,通过仄声韵的使用,使全词读起来节奏紧凑,情感表达更加深沉有力。如柳永原词中“碧”“色”“碛”“笛”“得”等仄声韵脚,增强了词句的韵律感。
2. 句式特点
词句长短交错,上片首二句为四字句,接下来两句五字句,然后两句六字句,再是一个三字句,最后以七字句收尾;下片句式与上片基本相同。长短句的结合,使词的节奏富有变化,能够更好地适应情感的起伏,长句适合铺陈叙述,短句则用于强调情感或转折。
3. 情感基调:从柳永的原词来看,《六幺令》适合表达羁旅愁思、相思离别等较为深沉的情感。通过写景与抒情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细腻而缠绵的氛围。


六幺令•屈子复归
风荷水木生
楚魂归处,惊目人间异。轩窗广厦林立,巷陌繁花地。超市琳琅物满,店铺欢声沸。岁丰时利。三餐丰裕,老少同欢笑声脆。
远看星河宏渺,火箭凌霄际。航母蹈海巡洋,战舰惊魑魅。北斗高悬碧宇,国器彰奇势。九州雄起。梦今得见,盛世如吾宿心寄。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2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6
18#
发表于 2025-5-28 22:48:32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十七讲风荷组作业
风荷01-秋窗雨
《六幺令》词牌分析过程
1. 句数与韵脚:双调九十四字,前后段各九句、五仄韵。这意味着全词分为上下两片,每片都是九句,并且每片都有五个韵脚,押仄声韵。
2. 平仄格式:从给出的柳永词《六幺令》可以看出,整体平仄有一定规律。句首、句中多有“中”字标注,代表此处可平可仄,为填词者在遵循基本格律的前提下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
3. 特殊要求:特别提到上下片第三句不可四连平和四连仄,这是对词的声律和谐性的细致要求,避免音韵上的单调,使整首词读起来更加抑扬顿挫。

六么令  端午感怀
文/秋窗雨
檐悬艾草,今又逢端午。
叠青角黍依旧,更与雄黄煮。
纵使流年易逝,佳节仍如故。栏前踱步。
香囊在手,赠予谁人可相辅。
忆里龙舟争渡,心系新昌鼓。
怎奈羁旅他乡,未踏归来路。
空惹千般思绪,往事无从数。晚风微抚。
凝眸望却,唯有倾杯兑愁诉。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5

帖子

59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94
17#
发表于 2025-5-28 13:41: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鼹鼠-薇儿 于 2025-5-28 13:50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十七讲作业:
风荷36~小鼹鼠
一、《六幺令》词牌分析过程
1.句数与韵脚:双调九十四字,前后段各九句、五仄韵。这意味着全词分为上下两片,每片都是九句,并且每片都有五个韵脚,押仄声韵。
2.平仄格式:从给出的柳永词《六幺令》可以看出,整体平仄有一定规律。句首、句中多有"中”字标注,代表此处可平可仄,为填词者在遵循基本格律的前提下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五仄韵。上下片第三句不可四连平和四连仄。

六幺令•端午
彩绳绕腕,艾草插庭户。粽香萦溢街巷,佳节又端午。堤岸旌旗猎猎,锣鼓穿天宇,龙舟争渡,棹飞浪涌,凝望远岑楚天赋。
料想湘南当日,眉蹙猩红炬。感叹忘国之殇,涕泣汨罗处,无奈怀沙一别,抱石沉江赴,吟传千古,涛涛江水,朝夕难平屈原怒。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8 15:20 , Processed in 0.10934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