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1496|回复: 1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27期创作班清扬组第十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1251

主题

1754

帖子

632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3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25-8-13 21:2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试填《满庭芳》一阕并简述立意布局,题目自拟,韵限词林正韵。
填词要点:
1. 平仄格式 用搜韵来检查作品的平仄格式是否正确
2. 句式:4464567345 5443667345
3. 起句,最好兴起,就是景起
4. 领字 本词牌无领字
5.用韵,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6.要点  上下阕第七句第三字句处有顿,上三下四的句式
7.对偶 上阕的一二句(两个四字句(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下阕的二三句(两个四字句中平中仄,中仄平平。)宜对偶。
8.换头 这首词牌上下阕格式不一样,要注意字句格式
9.脉络是否清晰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

帖子

2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0
32#
发表于 2025-10-8 13:10:45 | 只看该作者
满庭芳•往事如风
文/清扬26-雨曦姐姐
宦海追名,商场逐利,世人唯有奔忙。
匆匆劳碌,何以惹痴狂。
懊恼皆缘欲望,惘然里、谁慰愁肠。
失眠夜,万千乱绪,执念更刚强。

途艰心愈韧,冲开险阻,打碎彷徨。
纵然是,曾经遍体鳞伤。
直面平生最痛,悲无泪、怅别红妆。
卿虽在,参商两别,云雨忆巫阳。


白话释义
人在宦海之途他追逐的是浮名。而在商业领域,那他追逐的就是商业利益。世人在这浮世的规律下,只剩下为此奔波忙碌了。劳碌一生的人在成熟以后回看当初是那么的匆忙,到底是什么让他如此痴迷疯狂?因为每次失败所产生的懊恼皆来源于一个人内心的欲望。当人深陷迷茫之中,却又有谁来安慰他愁苦的心情?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所有的愁绪纵然积压心头,但一个人却凭着自己心中的执念,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当初的信念。

回看这一生所经之路固然举步维坚,但初心不改。誓要冲破一切困难束缚,要有当即立断果断作出决定的勇气(把忧柔寡断砸得粉碎)。哪怕是曾经所历让人遍体鳞伤。也要直面这辈子对我伤害最大的你,心纵然隐隐作痛,但我不想流泪。可真到了分别的时刻,纵有万般不舍,也只能忍着泪转身。你虽然仍在,但我们却再也不能回到从前了,只是在一个人的时候经常会想起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立意
①对"世俗困局"的清醒审视
②对"抗争与创伤"的坦然接纳
③对"往事与回忆"的温柔和解
从"看清世俗的迷",到"接纳抗争的痛",再到"温柔对待回忆的痕",整个立意像一条弧线:起点是"向外看世界",中点是"向内看自己",终点是"与过往握手言和"。
所谓"往事如风",最终指向的不是"风过无痕" 的虚无,而是"风过留痕却不困于痕" 的通透 —— 承认人生有欲望、有挣扎、有伤痛、有遗憾,但正是这些"不完美",共同构成了独一无二的"往事",而回望的意义,就是在这些"不完美" 中,找到继续前行的勇气与温柔。

布局
"由外及内、由浅入深"的典范,从"世相描摹"到"个人剖白",从"欲望挣扎"到"创伤追忆",层层递进,形成闭环,具体可分为"三层六步":
①铺展"世俗群像"—— 以普遍现象为引(上阕前四句)
a起笔破题,点出世俗常态。b设问反思,引出核心矛盾。
②聚焦"个人挣扎"—— 从群体到个体的收缩(上阕后四句 + 下阕前四句)
a揭示根源,连接世相与个人。b深化矛盾,凸显执念强度。
c转折蓄力,展现抗争姿态。d承认代价,让抗争落地。
③落脚"往事核心"—— 从抗争到追忆的收束(下阕后四句)
a直击痛点,聚焦最深创伤。b收束于念,呼应"往事如风"。
布局核心:“广角 — 特写 — 聚焦"的镜头感。
开篇用广角镜头拍"世人奔忙"的全景;
中段切换到中景,拍"个人在欲望中挣扎、在困境中抗争"的过程;
结尾用特写镜头,定格在"最痛的离别"与"最深的思念"上。
从"外"到"内",从"群"到"己",从"行"到"情",层层收缩,最终让"往事"从模糊的"风",变成具体可感的"痛与念",结构严谨又余韵悠长。

脉络
从"外"到"内",从"群"到"己",从"痛"到"念"
全词像一条河流:
源头是"世人奔忙"的宽阔河面(群体共性);
中游收窄,变成"个人欲望挣扎"的湍急水流(内心矛盾);
下游遇到礁石,激起"抗争与创伤"的浪花(行动与代价);
最终汇入"离别追忆"的深潭(情感归宿)。
每一段都与前一段紧密相连,又层层深入,让"往事"从模糊的"风",变成可触可感的"痛"与"念",脉络清晰且余味悠长。


途艰心愈韧,冲开险阻,打碎彷徨。
纵然是,曾经遍体鳞伤。
直面平生最痛,悲无泪、怅别红妆。
卿虽在,参商两别,云雨忆巫阳。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

帖子

14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0
31#
发表于 2025-9-14 17:21:02 | 只看该作者
满庭芳

麦浪翻金,风梳翠色,蝉声暗度芳林。
凭栏遥望,阡陌织晴阴。
谁遣人间尘事,算来是、难得闲心。
前尘断,回头怅惘,歧路阻千寻。

躬耕经几载,汗沾衣袂,意倦神愔。
到头来、徒留一枕清砧。
恰似竹篮汲水,空嗟叹、梦影难寻。
浮生里,虚名误我,何处觅知音。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

帖子

5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2
30#
发表于 2025-8-27 14:50:31 | 只看该作者
清扬02-剑卿歌

满庭芳·秋
红叶敲寒,暮云追影,远岑淡抹微茫。芦花酿雪,征雁破新霜。闲倚玉阶朱槛,远眺处、野水新凉。西风紧,青芜谢尽,尤是费思量。
流光。空自转,客心半卷,菊盏斟黄。题笺抱恨长,翰墨流香。莫问莼鲈故事,蛩声碎、月叩疏窗。休言寂寂,清秋亦有,风骨自昂藏。

点评

“题笺抱恨长,翰墨流香”又添几分文雅,整体情感丰富且层次分明,笔调细腻婉转。  发表于 2025-9-4 15:59
下片由景及情,“流光。空自转,客心半卷,菊盏斟黄”,将时光流逝之感与客居情怀融合,  发表于 2025-9-4 15:59
起句“红叶敲寒,暮云追影”,用词精妙,动静结合,绘出一幅清冷的秋景图。“芦花酿雪,征雁破新霜”,进一步渲染秋意。  发表于 2025-9-4 15:5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36

帖子

432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28
29#
发表于 2025-8-23 15:15:30 | 只看该作者
满庭芳*写在九-三大阅兵前夕
/待月西窗


云淡天高,风清气爽,京都辉洒秋光。天安门外,胜利阅兵场。大炮飞机坦克,雄纠纠,士气昂扬。九三日,八年抗战,鬼子跪求降。
不忘家国恨,山河破碎,民族存亡。救危难,英雄血写华章。亡我之心不死,今日又,欧美猖狂。狼来了,中华儿女,迎接手中枪。

点评

上片对阅兵场景的描写细致,“大炮飞机坦克,雄纠纠,士气昂扬”,气势恢宏。下片回溯抗战历史,情感真挚浓烈。  发表于 2025-9-4 15:56
开篇点明时节与背景,“云淡天高,风清气爽,京都辉洒秋光”,寥寥数笔勾勒出阅兵前夕的清朗氛围。  发表于 2025-9-4 15:5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

帖子

10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4
28#
发表于 2025-8-22 20:27: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满庭芳   雨                     文/拾月 雨落芭蕉,声疏檐瓦,风铃摇曳窗台。黄昏独坐,何事托香腮?小阁轻烟淡澹,朦胧处、雨润莓苔。别离久,一帘幽梦,却是为谁裁? 飞鸿犹未至,乍凉秋意,暗坠桐阶。漫相望,那人依约重来。雨霁云催浅月,归来矣,莫让人猜。潇湘径,风回竹影,似慰我愁怀。

点评

这是一首婉约清丽的闺情词。.全词笔触细腻意境朦胧。情感真挚。颇有易安词的韵味。  发表于 2025-8-25 18:21
氛围营造的成功。  发表于 2025-8-25 18:16
转句有点跳脱。  发表于 2025-8-25 18:16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36

帖子

432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28
27#
发表于 2025-8-22 11:32:07 | 只看该作者
满庭芳·牡丹
清扬19-一生何求
翠幄围香,红绡笼艳,洛城独占春光。玉盘承露,娇靥醉朝阳。风拂霓裳微动,仙姿展、仪态无双。凝眸处,花王焕彩,绮梦韵悠长。
情殇,思旧事,武皇诏令 ,独守孤刚。任霜雪欺凌,志比金刚。笑对炎凉世态,心无悔、逸韵流芳。千秋慕,倾城国色,美誉永传扬 。

点评

词格工稳,辞藻华美。  发表于 2025-8-25 18:13
转折突兀略显生硬,上下文情感与逻辑衔接的不够流畅。  发表于 2025-8-25 18:11
语言富丽有余,凝练不足。上i阕意像有些重复且缺少新意。  发表于 2025-8-25 18:09
这首词以浓墨重彩描绘牡丹国色,并融入历史典故,.试图展现牡丹外在美与内在品格,立意明确,语言华美。  发表于 2025-8-25 18:0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33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0
26#
发表于 2025-8-21 06:10:16 | 只看该作者
满庭芳·秋日登高怀远
新亚舟  清扬20
枫染寒山,雁横暝岫,暮云暗锁层楼。半篙秋水,孤影立兰舟。忍忆青衫旧事,空怅望、玉簟烟收。西风里,残荷倦柳,俱作鬓边秋。
凝眸。惟见有,苍葭漠漠,去橹悠悠。叹驹光箭如,谁共沉浮?欲寄相思寸缕,却无计、越涧穿丘。清宵畔,冰轮漫转,冷彻一江流。

点评

孤影立兰舟与开篇暮云暗锁层楼有视角转换。“立兰舟”更象是平视或近视与“登高”略显蔬离。 瑕不掩瑜,挺漂亮啊加油吧  发表于 2025-8-25 17:57
若要一定说点不足之处是意象密集可稍做蔬朗。虽然营造出浓厚的氛围但也压缩了读者想像空间。  发表于 2025-8-25 17:50
是一阕不错的秋怀词作。很难.得。  发表于 2025-8-25 17:46
在炼字上也有一定功底。  发表于 2025-8-25 17:44
同学好,全词善用典型秋意象,织就浓重的悲秋氛围,时空安排错落有致,远近视角交替,今昔情感交织,强化了情感张力。语言清雅而凝练,至深之情寓于澹远之景。  发表于 2025-8-25 17:4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2

帖子

5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76
25#
发表于 2025-8-21 04:51:06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27期创作班第十讲作业
清扬31-金珠一枚


满庭芳·暴雨成灾
文/金珠一枚
溽暑将消,乌云漫长,中华大地泱泱。泥流时有,百姓转他乡。南北灾情频报,银屏览,泪目军章。三更醒,寻鞋无处,却见水侵床。
平时多有怨,岁华空付,俗事难扛。始醒得,风轻鸟语花香。幸有余年不短,珍惜住、往后时光。
闲情日,诗词畅咏,任他雨多狂。


立意布局:
本词主题是通过经历水灾,方才知晓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我们要珍惜好时光。
布局:上阕描写水灾情况,同时赞美子弟兵舍身保护老百姓。下阕抒情,表达心声。

点评

上阕刚抒发对灾情的关切、对军人的敬意,下阕突然转入“平时多有怨”的个人抱怨,情感转折过于突兀,且“怨”的负面情绪与灾情背景下的“忧”“敬”“悟”衔接不畅,易割裂词的情感主线。  发表于 2025-8-26 10:57
评阅-夕落: 立意切题,情感真挚。紧扣“暴雨成灾”的核心事,立意有层次,从“忧灾”到“悟生”的情感转变自然,细节真实,共情力强。  发表于 2025-8-26 10:5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4

帖子

115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56
24#
发表于 2025-8-20 01:07:26 | 只看该作者
满庭芳   春日堤畔行
   文/玉瑶
小草初萌,迎春绽蕊,如烟杨柳重重。清波漾漾,碧水映晴空。几处娇声软语,寻声看、三五孩童。惊呼起,频传雀跃,觅得叶芽踪。
微风轻拂面,一怀自得,双颊飞红。最可贵,绿轻香淡情浓。此景只须眉展,笑颜付、欣对清容。呢喃处,南归紫燕,两两庆相逢。


立意:以春日漫步堤畔,遇孩童寻春为意,描述对春归的欢欣之情。
布局:以漫步赏景起笔,听到声音发现孩童,为他们寻春所感染,继而引出下阕欢欣之情。

点评

首句“小草初萌,迎春绽蕊,如烟杨柳重重”虽写春景,但未明确“堤畔”这一核心地点,直至“清波漾漾”才暗示临水,开篇场景感稍弱。  发表于 2025-8-26 10:52
下阕“双颊飞红”“呢喃处,南归紫燕”分别从人的情态、燕的动态切入,一动一静间,堤畔春日的灵动与温情跃然纸上,“绿轻香淡”更是以简笔勾勒春日特有的清新质感,炼字精准。  发表于 2025-8-26 10:49
评阅-夕落: 细节生动,画面感强。上阕“寻声看、三五孩童”“惊呼起,频传雀跃”以动作、声音刻画孩童觅芽的鲜活场景,“觅得叶芽踪”的细节让春日生机更显具体  发表于 2025-8-26 10:4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7

帖子

149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96
23#
发表于 2025-8-19 20:30: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花月正春风 于 2025-8-19 20:34 编辑

满庭芳•疏雨荷塘
清扬18-梨花
摇曳迎风,卷舒有致,青荷兀自蹁跹。 粉妆珠缀,恰似有余潸。 临水照花不语,隐逸在、水际轻烟。 纤茎引,玉盘珠落,疏雨滴清泉。
幽怀当此际,闲斟玉露,漫理冰弦。 只听得,风过雨细声圆。 一霎驹光过隙,且留取、翠盖红钿。 归来处,泠泠月下,独对影婵娟。
上片立意:以动态笔法勾勒荷塘雨景。突出荷花灵动风韵。构建疏雨滴荷的视听交响,尾句“疏雨滴清泉”余韵悠长。
下片转合:以「幽怀」二字转向文人雅士的超逸心境。构建品茗抚琴的情境,完成物境到心境的升华。结句人荷相望,暗合相看两不厌的意味。

点评

评阅-夕落: “潸”指泪水,以“粉妆珠缀,荷与雨珠恰似有余潸”喻荷带雨如含泪,虽有比喻巧思,但“潸”的“悲情”意味与全词“闲逸、清幽”的基调略有冲突,下阕“闲斟”“漫理”均为闲适情态,易让情感指向模糊。  发表于 2025-8-26 10:45
评阅-夕落:立意鲜明,景中藏意。上阕生动描摹疏雨打荷的景致,暗衬荷塘的清幽,也隐含词人超然物外的心境。下阕将人的闲逸情态融入荷塘景致,末句收束于月下独赏的画面,景与意贴合紧密。  发表于 2025-8-26 10:4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10-16 11:25 , Processed in 0.15586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