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838|回复: 9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十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337

主题

672

帖子

267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20:5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燕燕于飞 于 2024-7-1 09:40 编辑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十讲作业帖
作业:
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一斛珠》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左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第十讲论坛评阅安排:
乐淘评阅-新月(8-10)
乐淘评阅-弄月舞影(11-13)
乐淘评阅-君雨墨(14-16)
乐淘评阅-梅朵儿(17-19)
乐淘评阅-山谷幽兰(20-22)
乐淘评阅-潇湘雨(23-25)
乐淘评阅-去疾(轮休)
乐淘评阅-雨蒙蒙(轮休)
乐淘评阅-云儿依旧(轮休)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6

帖子

75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52
沙发
发表于 2024-6-28 21:41:29 | 只看该作者
作业:
乐淘组——宛儿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
作者: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解读:深夜梦回楼台朱门紧锁,宿酒醒后帘幕重重低垂。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记得与小苹初次相见,穿着绣有两重心字的小衣衫。琵琶轻弹委委倾诉相思。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简析: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垂”为第一层。这两句首先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如不仔细体味,很难领会它的真实含义。其实是词人用两个不同场合中的感受来重复他思念小苹的迷惘之情。由于他用的是一种曲折含蓄,诗意很浓的修词格调。所以并不使人感到啰嗦,却能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深意。如果按常规写法,就必须大力渲染梦境,使读者了解词人与其意中人过去生活情状及深情厚谊。而作者却别开生面,从他笔下迸出来的是“梦后楼台高锁”。即经过甜蜜的梦境之后,含恨望着高楼,门是锁着的,意中人并不真的在楼上轻歌曼舞。作者不写出梦境,让读者去联想。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词句的内涵和感染力。那么“梦”和“楼”有什么必然联系呢?只要细心体味词中的每一句话,就会找到答案。这两句的后面不是紧接着“去年春恨却来时……”么?既然词人写的是“春恨”,他做的必然是春梦了。回忆梦境,却怨“楼台高锁”,那就等于告诉读者,他在梦中是和小苹歌舞于高楼之上。请再看晏几道的一首《清平乐》:幺弦写意,意密弦声碎。书得凤笺无限事,却恨春心难寄。卧听疏雨梧桐,雨余淡月朦胧,一夜梦魂何处?那回杨叶楼中。这首词虽然也没有写出梦境,却能使读者联想到,这是多么使人难以忘怀的梦境呀!以上所谈是词人第一个场合的感受。另一个场合的感受是:“酒醒帘幕低垂”,在不省人事的醉乡中是不会想念小苹的,可是一醒来却见原来居住小苹的楼阁,帘幕低垂,门窗是关着的,人已远去,词人想借酒消愁,愁岂能消!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三句为第二层。“去年”两字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有了“去年”二字第一层就有了依据。说明两人相恋已久,刻骨铭心。下文的“记得”“当时”“曾照”就有了着落,把这些词句串联起来,整首词就成了一件无缝的天衣。遣词之妙,独具匠心!“却”字和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却”字一样,当“又”字“再”字解。意思是说:去年的离愁别恨又涌上了心头。紧接着词人借用五代翁宏《春残》“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最后两句,但比翁诗用意更深。“落花”示伤春之感,“燕双飞”寓缱绻之情。古人常用“双燕”反衬行文中人物的孤寂之感。如:冯延已《醉桃源》“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飞”就是其中一例。晏词一写“人独立”再写“燕双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为第三层。欧阳修《好女儿令》“一身绣出,两重心字,浅浅金黄”。词人有意借用小苹穿的“心字罗衣”来渲染他和小苹之间倾心相爱的情谊,已够使人心醉了。他又信手拈来,写出“琵琶弦上说相思”,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的诗句来,给词的意境增添了不少光彩。

  第四层是最后两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两句是化用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宋词选》把“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解释为“当初曾经照看小苹归去的明月仍在,眼前而小苹却已不见”,这样解释虽然不错,但似乎比较乏味。如果把这两句解释为“当时皓月当空,风景如画的地方,现在似乎还留下小苹归去时,依依惜别的身影”。这样会增加美的感受。像彩云一样的小苹在读者的头脑里,会更加妩媚多姿了。 把“在”字当作表示处所的方位词用,因为在吴系语中,“在”能表达这种意思。某处可说成“某在”。杨万里《明发南屏》“新晴在在野花香”。“在在”犹“处处”也,可作佐证。这首《临江仙》含蓄真挚,字字关情。词的上阕“去年春恨却来时”可说是词中的一枚时针,它表达了词人处于痛苦和迷惘之中,其原因是由于他和小苹有过一段甜蜜幸福的爱情。时间是这首词的主要线索。其余四句好象是四个相对独立的镜头(即1、梦后 2、酒醒 3、人独立 4、燕双飞),每个镜头都渲染着词人内心的痛苦,句句景中有情。

  下阕写词人的回忆。词人想到是“两重心字”的“罗衣”和“曾照彩云归”的地方,还有那倾诉相思之情的琵琶声。小苹的形象不仅在词人的心目中再现,就是今天的读者也不能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字字情中有景,整篇结构严谨,情景交融,不失为我国古典诗词中的珍品。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一斛珠》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一斛珠.春游
文/冷若
青山闲步,嫣红一片开无主,莺歌阵阵随人语。许是心扉,陶醉清香趣。
二三游客皆停处,浮桥铁索惊心渡。斜斜夕照穿山去,浑忘归途,可是桃源故?
试解读:在这幽静的青山中漫步,看那一片片美丽的花朵烂漫开在这青山绿水之中,阵阵黄莺的叫声夹杂着游人的话语之声。也许这心扉,也陶醉在这阵阵清香,莺声软语之中,享受这其中的乐趣。
有三三两两的游客停行之处,架在幽涧的浮桥铁索,让人胆战心惊的渡过。天边的斜阳在这黄昏里穿山而去,让人浑然忘却回家的归途,可是因为这世外桃源的缘故?
试点评: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作品,首句直切主题,写在山中游玩的所见所闻,点明时间地点人物,莺声软语,花开烂漫,让人陶醉在这美景之中。许是心扉,应该是个反问句,也许心扉也陶醉了,清香趣,个人感觉,也许清欢趣还恰当点。
下片接着铺陈写景,二三游客,浮桥铁索,斜阳夕照,感觉景铺陈的有点繁复,最后一句由景入情,让感情升华,渲染主题。此篇行文流利,一气呵成,是一篇不错的佳作,向同学学习了,若有不当之处,敬请见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6

帖子

5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46
板凳
发表于 2024-6-28 21:42: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鱼儿 于 2024-7-1 13:38 编辑

词研三第十讲作业
乐淘组20-鱼儿
1、赏析一首自己喜欢的词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
作者: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解读:深夜梦回楼台朱门紧锁,宿酒醒后帘幕重重低垂。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记得与小苹初次相见,穿着绣有两重心字的小衣衫。琵琶轻弹委委倾诉相思。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赏析:这首词抒发作者对歌女小苹怀念之情。比较起来,这首《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在作者众多的怀念歌女词中更有其独到之处。全词共四层:“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为第一层。这两句首先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如不仔细体味,很难领会它的真实含义。其实是词人用两个不同场合中的感受来重复他思念小苹的迷惘之情。由于他用的是一种曲折含蓄,意很浓的修词格调。所以并不使人感到啰嗦,却能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深意。如果按常规写法,就必须大力渲染梦境,使读者了解词人与其意中人过去生活情状及深情厚谊。而作者却别开生面,从他笔下迸出来的是“梦后楼台高锁”。即经过甜蜜的梦境之后,含恨望着高楼,门是锁着的,意中人并不真的在楼上轻歌曼舞。作者不写出梦境,让读者去联想。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词句的内涵和感染力。至于“梦”和“楼”有什么必然联系,只要细心体味词中的每一句话,就会找到答案。这两句的后面紧接着“去年春恨却来时”。既然词人写的是“春恨”,他做的必然是春梦了。回忆梦境,却怨“楼台高锁”,那就等于告诉读者,他在梦中是和小苹歌舞于高楼之上。请再看晏几道的一首《清平乐·幺弦写意》:“幺弦写意,意密弦声碎。书得凤笺无限事,却恨春心难寄。卧听疏雨梧桐,雨余淡月朦胧,一夜梦魂何处?那回杨叶楼中。”这首词虽然也没有写出梦境,却能使读者联想到,这是非常使人难以忘怀的梦境。以上所谈是词人第一个场合的感受。另一个场合的感受是:“酒醒帘幕低垂”,在不省人事的醉乡中是不会想念小苹的,可是一醒来却见原来居住小苹的楼阁,帘幕低垂,门窗是关着的,人已远去,词人想借酒消愁,但愁不能消。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三句为第二层。“去年”两字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有了“去年”二字第一层就有了依据。说明两人相恋已久,刻骨铭心。下文的“记得”“当时”“曾照”就有了着落,把这些词句串联起来,整首词就成了一件无缝的天衣。遣词之妙,独具匠心!“却”字和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却”字一样,当“又”字“再”字解。意思是说:去年的离愁别恨又涌上了心头。紧接着词人借用五代翁宏《春残》“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最后两句,但比翁诗用意更深。“落花”示伤春之感,“燕双飞”寓缱绻之情。古人常用“双燕”反衬行文中人物的孤寂之感。如:冯延已《醉桃源·南园春半踏青时》“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飞”就是其中一例。晏词一写“人独立”再写“燕双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篇盖袭用成语,但翁宏诗作不出名,小晏词句却十分煊赫。这里也有好些原因:(一)乐府向例可引用诗句,所谓”以诗入乐“,如用得浑然天成,恰当好处,评家且认为是一种优点。(二)诗词体性亦不尽同,有用在诗中并不甚好,而在词中却很好的,如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无可奈何“”似曾相识“一联。(三)优劣当以全篇论,不可单凭摘句。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为第三层欧阳修《好女儿令·眼细眉长》:“一身绣出,两重心字,浅浅金黄。”词人有意借用小苹穿的“心字罗衣”来渲染他和小苹之间倾心相爱的情谊,已够使人心醉了。他又信手拈来,写出“琵琶弦上说相思”,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的诗句来,给词的意境增添了不少光彩。 第四层是最后两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两句是化用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宋词选》把“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解释为“当初曾经照看小苹归去的明月仍在,眼前而小苹却已不见”,这样解释虽然不错,但似乎比较乏味。如果把这两句解释为“当时皓月当空,风景如画的地方,现在似乎还留下小苹归去时,依依惜别的身影”。这样会增加美的感受,像彩云一样的小苹在读者的头脑里,会更加妩媚多姿了。 把“在”字当作表示处所的方位词用,因为在吴系语中,“在”能表达这种意思。某处可说成“某在”杨万里《明发南屏》“新晴在在野花香”。“在在”犹“处处”也,可作佐证。这首《临江仙》含蓄真挚,字字关情。词的上阕“去年春恨却来时”可说是词中的一枚时针,它表达了词人处于痛苦和迷惘之中,其原因是由于他和小苹有过一段甜蜜幸福的爱情。时间是这首词的主要线索。其余四句好像是四个相对独立的镜头(即1、梦后,2、酒醒,3、人独立,4、燕双飞),每个镜头都渲染着词人内心的痛苦,句句景中有情。

2、点评学友上一讲作业一斛珠

一斛珠   荷
文/潇湘妃子原玉
        荷塘雨过,粉腮噙露些儿个。凌波翠盖低声和。一霎风来,一霎香无那。
        许是前生情不堕?今缘偏得佛前果。出泥不染亭亭个。若有来生,并蒂卿和我。

释读:刚下过雨的池塘里,有一些噙了露的粉色荷花。回旋着水波的荷叶低声应和着。一阵急风吹来,淡淡清香的荷花也拿她《风》没办法。
也许是前世的情并不懒怠,今生有缘作了佛前的莲花台。生长在淤泥中却不被淤泥所污染亭亭玉立。如果有来生,和你永结连理卿卿我我。

试评:这首词开篇点题荷,咏物词写好,不容易。释解过程中,对于香无那,不太理解。我理解是不是一阵风吹来,花香被吹散。记得李后主的词有娇无那,引用的好!一斛珠一韵到底,本首词用了两个字,这里我不太懂,得请教评阅老师是否可行。上阙景起介绍了荷花的特点,下阕抒情提现了荷花的特性。整首词都是赞美荷花。冷不丁的转到了卿卿我我永结连理。本人才疏学浅,不太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是借助荷花思人吗?如果有来生和你永结连理卿卿我我?理解能力有限还请评阅老师赐教。
还有就是佛字出律了。
一首好词,但是本人才疏学浅有的读不懂,评阅的不到位,有不当之处还请见谅。也请评阅老师指点不足之处!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8

帖子

113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30
地板
发表于 2024-6-29 01:11: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映雪评阅静思 于 2024-6-29 01:13 编辑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十讲作业帖
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1082年3月7日)
北宋 ·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翻译:
莫要去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高声吟诗长啸,一边悠然自在前行。有这手里的竹杖、脚上的草鞋,这样的步行可以轻捷得胜过骑马,怕什么!披着这一身蓑衣,就在这风雨中过上一生又何妨。
还带着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刚感觉有点冷,那山头上初晴的斜阳却又殷殷相迎。回头望望那曾风雨萧瑟的来路,我信步归去,哪管它是刮风下雨还是天晴。
(2)简析: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 ,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 ”,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 ,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一斛珠》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一斛珠
乐淘11-风若兮
雨霁薄雾,晨晖脉脉穿朱户。徐娘倦卧深深处,牗外红英,一夜辞高树。
冉冉春光留不住,梁间燕子呢喃语。懒妆晓起添愁绪,漫卷珠帘,又见纷飞絮。
静思试读:雨后天气放晴,有一层薄薄的雾气升起。晨辉静静地蕴然了朱红色的院门。一个风韵犹存的中年女子慵懒地躺在深院的房间,看到窗户外面的红色花瓣,因为一夜风雨洗礼落了满地。
(可叹)这美好的春光逐渐远去,想留也留不住。屋梁上燕子还在鸣叫。她早晨起来也懒得梳洗打扮,反而平添了诸多的愁绪。她起身卷起珠帘,又看到了屋外纷纷飘落的花瓣。
简评:通读全文,感觉作者是想通过对人物的行为刻画来表达一个中年女性青春已逝、花不再红的哀愁。有点借了晏几道那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意来造景。
(1)首先是标点符号,建议最好在韵字处画句号。句与句之间可以用暗含的逻辑关系相连,估计能增加词作的空灵度。
(2)上阙第一句和第二句,交代了时间和地点。第三句人物出场,这里场景有变化,“深深处”不好理解。第四第五句是通过人物的视角看到的场景还是作者用自己的视角看到的场景?我理解是后者。
空间变化外——内——外,有点无序。
(3)下阕第一句,过片句,由红英辞树而来的感慨,也是下阕情感生发的根基。第二句没有看出与主题的关系,败笔。第三四五句均为行为描述,作者是想借景升华主题,这里“絮”字凑韵了不准确。
(4)总体看作者用了第三人称视角,代入感不强,情感上也缺乏共鸣。不建议这样写。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5

帖子

3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4
5#
发表于 2024-6-29 11:05: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风若兮 于 2024-6-29 20:26 编辑

望江南·梳洗罢
唐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析义:梳冼好了,一个人倚靠望江楼栏杆眺望。一艘又一膄船只驶过,所盼望的人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思念的柔肠在白蘋洲上。

注释:词以江水、远帆、斜阳为背景,截取倚楼眺望这一场景,以空灵疏荡之笔塑造了一个望夫盼归、凝愁含恨的思妇形象。全词表现了女子从希望到失望再致"肠断”的感情,从热到冷的情感转变,为其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寂寞氛围。整首词情真意切,语言精练含蓄而余意不尽,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风格清丽自然,是温词中别具一格的精品。


一斛珠
乐陶28-有梦梅雪
陌阡花好。与君约在行人少。沉沉暮色星河渺。那个他呀,怎地还迟到。
香气袭人人入抱。新蝉莫要来相扰。晕红双颊谁知晓。有月偷窥,躲在垂杨杪。

风若兮浅评:这首词写恋人约会的过程、周围环境及心理活动。描写细腻、情感充沛,语句通顺,文字通俗,表意清晰。析义环节偷个懒。
上阙前两句,与你相约在行人稀少花儿盛开的田间小路。阡陌为了平仄颠倒过来,不符合语言习惯,慎用。行人少显直白,词贵婉约,再炼句。夜幕低垂群星渺渺。他呀怎么还不来啊!口语入词,调皮可爱,女子的嗔怪刻画的栩栩如生。
下阙两人见面的场景,拥抱....。少儿不宜,自行脑补。过片稍有断痕,新蝉建议用鸣蝉。尾结留有余味。佳作,学习了。不当之处请见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8

帖子

7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80
6#
发表于 2024-6-29 12:49: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稻花 于 2024-6-29 15:40 编辑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十讲作业帖
乐淘11-悠悠
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眼儿媚
宋代,王雱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译文
杨柳在风中摆动着柔软的柳丝,烟缕迷漾织进万千春愁。海棠的花瓣还未像雨点般坠,梨花的白色花瓣已经如雪花般纷纷飘落。由此知道,原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了。
而今往事实在难以重忆,梦魂归绕你住过的闺楼。刻骨的相思如今只在那芬芳的丁香枝上,那美丽的豆蔻梢头。

简析:
    这首词触眼前之景,怀旧日之情,此词为王雱怀念妻子所作,表现了伤离的痛苦和不尽的深思。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上片第一句“杨柳丝丝弄轻柔”,柳条细而长,可见季节是在仲春。“弄轻柔”字写杨柳在春风中轻摇的柔美,分外点出垂柳初萌时的细软轻盈、盎然春意。以“烟缕”来形容轻柔的杨柳,大概是由于四月的时候,垂柳的顶端远远望去,宛如一抹浅绿的烟云。杨柳如烟这个比喻并不新鲜,但“烟缕织成愁”,则出语新奇,耐人寻味。如烟的垂柳和心中的愁思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却用一个“织”字将二者绾合,仿佛杨柳能通晓人性。“愁”字的出现.为整首词披上淡淡哀愁的羽衣。然而这忧伤从何而来,词人并未解释。只是在写完垂柳之后,他将笔触转向春日的另两种花朵:海棠与梨花。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雨”“雪”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这句的意思是说,海棠的花瓣还未像雨点般坠,。梨花的白色花瓣已经如雪花般纷纷飘落。由此知道,原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了。在韶华易逝的感喟中,词人不禁触目生愁。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原来有一段值得留恋、值得追怀的往事。但是年光不能倒流,历史无法重演,旧地又不能再到,则只有凭借回归的魂梦,围绕于女子所居的值得怀念的地方了。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词人的相思之情,只有借丁香和豆蔻才能充分表达。这分明就是在感叹自己心底的深情正像丁香一般忧郁而未吐,但又是非常希望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像豆蔻一般共结连理。整个下片的意思是说,尽管一切的梦幻都已失落,然而自己内心缠绵不断的情意依然专注在那个可人身上,真是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境界。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一斛珠》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一斛珠.咏荷(李煜体)
乐陶08-翠花
芬芳十里。清姿绰约罗裙翠。熏风缱绻红腮醉。雨过轻盈,碧绿连天际。
滟滟凌波香细细。尘埃不染虚怀寄。藕塘僻静鸣蛙脆。独守青圆,自在开无昧。

悠悠试解:
美丽馨香的花儿有十里绵长。姿态清新而柔媚婉约,身着青绿的罗裙。南风柔柔轻拂着,缱绻缠绵,犹教红腮微醉。一番风雨过后,翠绿无边,恍若连到了天际。
水光滟滟,荷花凌波微步,轻盈飘逸,且暗分着细细的馨香。有出尘不染,胸襟宽大而谦让的品质。幽静偏僻的荷塘,阵阵清脆的蛙声。独守着色青而圆的荷叶,还是独守着青天?自由自在的绽放着。

悠悠浅评:
问好翠花老师!这一首词咏荷,立意比较高,上景下情,架构总体上是合理的。

1)上片造景很好,主要描述荷花的环境与外貌形状,起拍“芬芳十里”表达了强烈的香气和美好的氛围。
第二、三拍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借势而下,行文流畅,荷花宛如一位从诗经里走来的女子,“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秀丽美好,秋波顾盼流转,婉约动人,非常有画面感,让人眼前一亮。
只是歇拍“雨过轻盈,翠绿连天际”,感觉“轻盈”与“雨过”没多大关系,而且既然是雨过后的环境,还能芬芳十里吗?这里有待商榷。“碧绿连天际”是指荷叶,而第二拍罗裙翠,也是指荷叶,感觉有些意重了。

2)下片的过片没能宕开一面,还是继续描写荷花,“滟滟凌波香细细”与上片的芬芳也有重复之嫌。
接拍“尘埃不染虚怀寄”,写出了荷花的出尘、清雅、高洁的气质,但是“虚怀”是指胸襟宽大而谦让,形容荷花,感觉有些不太贴切,这里可再斟酌。
第三拍“藕塘僻静鸣蛙脆”,鸣蛙脆的出现,起不到渲染烘托作用,还大煞风景。藕塘出现的位置迟了点,这一拍在这里有些废墨,而且与前后拍关联不上,或许放在上片会比较合理一些。
煞尾“独守青圆,自在开无昧”,这里表达有些不够清晰,“独守青圆”是独守青天还是独守着荷叶?如果是荷叶,那就是整首词第三次出现了,表达上稍显累赘。另“自在开无昧”,无昧还是无味?恕我理解力有限,翻查也没能解出词意。如果是指因果无昧的话,也不合荷花的幽淡,恕我知的有限,只是个人观点,有说不对的可直接忽视。

总结:这一首词,上片比下片要好,下片谋篇方面很是松散,层次比较混乱,脉络不够清晰,个别地方也需加强遣词炼字,才会让作品圆融一些。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2

帖子

3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0
7#
发表于 2024-6-29 14:11:24 | 只看该作者
乐淘组26-冷若

山中问答①

李白
问余何事栖碧山②,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③。

有人疑惑不解地问我,为何幽居碧山?我只笑而不答,心里却一片轻松坦然。
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

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以问答形式并暗用典故抒发了作者隐居生活的自在天然的情趣,也体现了作者的矛盾心理和无奈。下二句写山中幽景,实即是答,云“笑而不答”者,盖栖隐原非本怀,然难为俗人道也。

一斛珠.江滨散步(李煜体)
文/乐淘01-凡川
阳晖岸暮,渔人一叶苹洲坞。依依杨柳轻烟雾,偶尔蛙声,提醒春光去。
雀吵黄昏摇落絮,歌闻亭榭悠哉步。月移渡口星星数,尽享清欢,悄与良人语。

冷若试评:

阳晖岸暮,太阳的光晖照在岸天色暮了,渔人驾一叶小舟行到洲坞。依依的杨柳轻轻的烟雾,偶尔有蛙声传来,提醒春天已去了。

麻雀吵到黄昏摇落了飞絮,歌声在亭榭悠闲漫步。月亮移向渡口把星星数,享尽了清欢,悄悄与良人说话。

1.阳晖岸暮,是病句,岸怎么暮?
2.提醒春天的风光去了,这句也不行,前面的描述没有说春天去了的景色。
3,下片第一句 ,前四和后三无关联,黄昏能摇落絮吗?

整片意可以,但个别句要修改。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14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0
8#
发表于 2024-6-29 17:16:03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十讲作业
乐陶组29–潇湘妃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满庭芳·南苑吹花
宋  晏殊
南苑吹花,西楼题叶,故园欢事重重。凭阑秋思,闲记旧相逢。几处歌云梦雨,可怜便、汉水西东。别来久,浅情未有,锦字系征鸿。
年光还少味,开残槛菊,落尽溪桐。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风。此恨谁堪共说,清愁付、绿酒杯中。佳期在,归时待把,香袖看啼红。
译文:
       南苑吹花嬉戏,西楼题叶传情。故园里,多少美好的光阴。秋日里凭栏凝思,尚能记起旧时相聚。多少次如梦般美妙欢娱,换来的却是,流水般的各自东西。太久的分别,淡漠了当初的情意,竟不见归雁将锦书传递。
      时光悄逝,栏菊枯败,溪边桐叶飘尽,只留下苦酒一杯,伴着疏月凄风。离愁别恨,又能与谁诉说?且把一腔愁绪,消磨在绿酒之中。只盼佳期到,那时一定要他看看,衣袖上点点泪痕。
简析:

此词是一篇怀远人之作,开片三句,写凭栏遥望所回忆起的往事:“南苑吹花,西楼题叶”“故园”里的种种欢娱的事。“南苑吹花,西楼题叶”是一个对句,对的及其工整。
凭栏遥望,不禁回忆起往昔的欢乐,由此想到现在:往昔欢聚的那些人,现在都如“流水”一样各自“东西”,由于分别得久了,感情渐渐的淡漠了,由此引出“未有”“锦字系鸿雁”。

下片继续上片因回忆而引起的伤感。“年光还少味”,因形单影只,故觉得日子没有什么意思。“开残槛菊,落尽溪桐”是一个完美的对句,同时也是“槛菊开残,溪桐落尽”的倒序,且不仅对应“年光还少味”,而且遥应开篇的“南苑吹花,西楼题叶”,一处乐景,一处悲景,乐景衬哀,而悲景写哀,都指向了词人的寂寞。菊花开残,桐叶落尽,就只剩下“尊前淡月西风”了。“尊前淡月西风”又呼应上片之“几处歌云梦雨”,一哀一乐,复增其哀。而自己的这种凄凉悲哀又能向谁诉说呢?这种无可倾诉的悲哀,只能都付与酒中了。尽管满腹悲哀,词人在最后还是发出了内心的期待:等他日重逢时,一定要让你好好看看我衣服上的啼痕。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一斛珠》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一斛珠•听闻河南旱灾岭南水灾感怀
乐陶16~静姝
时逢夏至。北南天气言殊异。中原久日枯新翠。粤海银河,频降南溟水。
料得辰年诸顺意。而今欲哭还无泪。莫将生态当儿戏。道法坤灵,物我方和美!
潇湘妃子简评:问好学友!
解读:
        时序夏至,北方与南方的天气很异样。中原久旱使植物干枯,广东省频频降大暴雨,(致涝灾害)。
       原想龙年诸事顺意,而今却欲哭无泪。莫要将生态当儿戏。道法神灵,保佑我们家园平安和美。
解析:
      词题“听闻河南旱灾岭南水灾感怀”,此词属即事感怀类。通篇围绕南涝北旱这一特殊气候,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引发感概。警示人们别把生态当儿戏,(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并祈求神灵保佑我们的家园。通篇上记事,下抒情,布局合理,层次清晰,行文流畅。格律无误,符合词牌声情。
      
      上片:叙事。前两拍“时逢夏至。北南天气言殊异”点明时间,地点及环境。殊异,差异极大。接下来两拍“中原久日枯新翠”“粤海银河,频降南溟水”具体描写北旱南涝的景象,层层递进。银河,白色的河。“粤海银河”广东一带像银河一样,后面 “频降南溟水”意思重复,可考虑更换“银河”一词。
       下片:抒情。“料得辰年诸顺意。而今欲哭还无泪”,欲哭无泪,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题词“闻”说,可能作者不在灾区)。紧接着“莫将生态当儿戏”,深层意思是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结拍“道法坤灵,物我方和美”,无奈中,一种美好的精神寄托。全词意思明了,易懂。
        评的不到之处,还望海涵。

点评

新月老师点评  发表于 2024-7-2 19:10
但是前提是铺垫不够,衔接不是很自然,空间跨度太大,不免显得有点空洞。  发表于 2024-7-2 19:09
简评:脉络基本清晰,但整首有点泛泛而谈,情感不到位,作者是想表达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发表于 2024-7-2 19:0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18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8
9#
发表于 2024-6-29 22:01:57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十讲作业帖
乐淘16~静姝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行香子·树绕村庄
宋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围墙 一作:苔墙)
①解读
绿树环绕着村庄,春水满池塘,迎着暖暖春风,安闲自在地来回漫步着。小小的院子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越过围墙远望,隐约可见几间茅草房。溪水的小桥旁,青色的酒幌子在风中飞扬。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只见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②赏析   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写景抒情朴质自然,语言生动清新。唐、五代、北宋的词一般都是描写男女之情夫妇之爱,像这样用朴素的语言、轻快的格调描写农家风景的,可谓异类,与秦观的一贯词风也不大相同。词的上片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描写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下片则描写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儿翻飞的迷人春色。词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反词人其他词中常有的哀怨情调,变为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全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上片先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平凡而优美。“树绕村庄,水满陂塘。”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
  开头两句,先从整个村庄着笔。这正是春天来到农家的标志,也是词人行近村庄的第一形象。它使人联想起孟浩然笔下的那个“绿树村边合”的农庄,平凡而优美。
  “倚东风,豪兴徜徉。”接下来的两句是说,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这两句,出现游春的主人公——词人自己。“东风”点时令,“豪兴”说明游兴正浓,徜徉则显示词人只是信步闲游,并没有固定的目标和路线。这一切,都在下面的具体描写中得到体现。这两句写出词人怡然自得的神态。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梨花白,菜花黄。”这是说,小园虽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在信步徜徉的过程中,词人的目光忽然被眼前一所色彩缤纷、春意盎然的小园所吸引,不知不觉停住了脚步。这鲜明的色彩,浓郁的香味,组成一幅春满小园的图画,显出绚丽多采而又充满生机。
  下片“远远围墙”四句,作者的视野由近放远。围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动静相生,风光如画,而又富含诗蕴,引入遐想。这几句也颇似辛弃疾《鹧鸪天·和子似山行韵》词中:“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的意境。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照应上文的“豪兴徜徉”,进一步写其怡然自得情状。“正莺儿啼”三句,仍是特写春之一隅,地点却已经转到田野之中。与上阕对应部分描写静静绽放的开花植物不同,这里集中笔力写的是动感极强、极为活跃的虫鸟等动物;“啼”、“舞”、“忙”三字概括准确,写春的生命活力,更加淋漓尽致。比起小园来,是别一种春光。

  全词写景状物,围绕词人游春足迹这个线索次第展开,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结构方面上节片完垒对称,组成两副相对独立的活动图画,相互辉映而又和谐统一。在艺术创新上,是自有其特色的。词人运用通俗、生动、朴素、清新的语言写景状物;使朴质自然的村野春光随词人轻松的脚步得到展现。全词下笔轾灵,意兴盎然,洋溢着一种由衷的快意和舒畅,如此风格情调在秦观的词中并不多见,但崭然一出便别开一番天地,对后代词曲在题材和意境的开拓方面有较大影响。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一斛珠》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原玉:乐淘06-江小鱼
一斛珠    湖畔闲步
朝风夕雨。无妨湖畔闲闲步。芙蕖绽放承清露。玉蕊仙姿,引得金蜂舞。
一晌凭栏烟水渚。诗心禅意流云妒。醉红弄影惊苍鹭。极目舒怀,偶得裁佳句。
①解读:(六月的天气)一会晴,一会雨。浮生偷得半时闲,去湖边散散步。荷花已经开了,晶莹的余珠落在荷花上。花蕊像仙女一样,引来了小蜜蜂。
过了一会儿站在渚边的栏杆旁,美妙的诗心(恐怕)连云朵都羡慕嫉妒爱吧。妍红的荷随风娉婷惊动了可爱的苍鹭。放眼望去,深深地松了一口气,偶然间想到了很多精美的诗句。
②赏析  此词作描绘了湖畔观荷的美丽画卷,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上片写近景,下片写远景兼抒情。
1)词作上片前两拍,作者交待了天气状况,就算时雨时晴,也不防碍去湖边散步。三、四指写在湖边所见:荷花承余珠,花蕊婀娜多姿的样好,把蜜蜂都引来了。细节描写很好。
2)下片视角转换,前两拍写凭栏而立,风吹云动。三拍荷花娉婷,云苍鹭惊飞。结拍把目光推向更远。整个下片由近到远,由静至动。多方位多维度地描绘湖畔闲步之美景。
3)如果非要鸡蛋里挑骨头,“诗心禅意流云妒”句,表意有些含糊,仅仅凭个栏,诗心禅意就引起流云羡慕嫉妒了?又有怎样的禅意呢,前面无铺垫。个见。还是一起来听听评阅老师的精彩点评吧,拭目以待!

点评

新月老师点评  发表于 2024-7-2 19:07
第三,上下片句意重复,整首比较凑、可读性不强。  发表于 2024-7-2 19:06
第二,句子质量有待提高,衔接松散,比如下片第二句这种组合纯属于主观思维,多用形象思维,比如多用描写叙述之类的手法;  发表于 2024-7-2 19:03
简评:这首词感觉问题还是挺多的,第一,起拍突兀,“朝风夕雨”感觉和整首词关联不大,费墨,情感过早带入;  发表于 2024-7-2 19:0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1

帖子

9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01
10#
发表于 2024-6-30 10:11:03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 第十讲作
乐淘21-红叶
一、阅读
一斛珠·洛城春晚
苏轼  宋代
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
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①译文:
洛阳已是晚春时节,垂丝的杨枝杂乱无章地遮盖了华美楼房的一半,那小池中轻风吹起的波纹都成了条条花样图案。曾记得,夫妻二人,烛光下共读,梅花前欢会,多么浪漫!尤其那以歌劝酒,由饯而醉而别的热情还在心田。
而今面对着的是离别之后风流云散的现实。纵然关隘山岭阻隔我俩的身子,但爱情则是无法隔断的。我们总有一天能度关山。等到你我重在“烛下花前”见面,踏青游赏美景再次结伴同行,不分别了。你要我说相思得如何?只有一句话,那就是望呀望呀,一直望到看不见我们昔日居住的西楼前,你那身轻如燕的倩影。

②简析:上片即景生情。开头点名时间地点,洛城,春晚。
“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写眼前景物。 “乱掩”二字绘形绘色,“如篆”二字恰切传神。仿佛苏轼心灵上蒙上了一层层不完美的阴影,似有“人散曲终红楼静,半墙残月摇花影”的孤独味。“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触景生情,即由眼前的“红楼”引出了与远在千里关山外的贤妻别离前之幽情。当年夫妻二人可谓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刻骨铭心。上片五句27字,即景生情,体现了苏轼登高远眺、遥思爱妻的心态。
下片由情入景,情景交融。“自惜”二字统帅下片,一气贯通。“自惜风流云雨散。”写苏轼特别珍惜昔日的风韵美好动人的幽情,比如妻子陪伴自己挑灯夜读。
关山有限情无限。”写苏轼与王弗的贞情。“待君重见寻芳伴。”写苏轼的幻情。 “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写苏轼的相思深情所照应的景。天各一方,心愿难圆,情丝绵绵。下片五句30字,由情融景,将苏轼与妻子那恩恩爱爱,一往情深,注入字里行间,令人回味。

二、互评
乐淘组-宛儿
一斛珠         晚春寄怀
晚风悄送,轻些葬个花儿冢。眉间故事微微痛。有道相思,从此无人共。
谁有柔情千万种?丁香结与蓝桥梦。月光如果留条缝,且寄鱼书,哪怕终无用。
①读解:
晚风幽幽的吹,落英堆积,心事写在了眉头,有一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感觉。最伤情的是离别,天各一方无人相伴。
即便有柔情千万种,有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可事实也是像丁香花蕾一样,丛生如结。愁苦难消。月华如瀑,一泻千里,可不可以留一条缝隙,让我把思念寄出去,虽然知道可能是无果的,但也算是一种期盼吧。
②简评:
问好友友!
这是一篇暮春怀人之作,开头景起,触景生情。上片第一拍,晚风吹来落英堆积,第二拍,心事由此而生。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感觉。第三拍,春将归人未归,天涯海角不能相守,相思满满。
下片第一拍,纵有柔情千万种,也怕是像丁香花蕾一样丛生如结,能像蓝桥梦中仙人那般美满吗(用典),第二拍,对应上面晚风,是夜晚,有月华千顷,幻想如有一条缝隙,(虚写)让我把书信寄出,即便是无果的,但也是一种期盼和精神寄托。
用词委婉,通顺,脉络清晰,框架稳妥,过渡自然,用典贴切,我的水平挑不出毛病,还是等评阅老师吧!

点评

新月老师点评  发表于 2024-7-2 18:59
简评:小词思维不错,语句轻盈婉约,哀而不伤,唯觉得下片起句和结句有点随手,相比有点拉垮,结拍过实。  发表于 2024-7-2 18:5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11-13 09:56 , Processed in 0.12695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