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358|回复: 8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八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426

主题

778

帖子

30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7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20:03: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燕燕于飞 于 2024-11-8 20:52 编辑

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解语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古典词研三第二十八讲论坛评阅安排:

乐淘评阅-梅朵儿(8-10)
乐淘评阅-山谷幽兰(11-13)
乐淘评阅-潇湘雨(14-16)
乐淘评阅-晒月亮(17-19)
乐淘评阅-去疾(20-22)
乐淘评阅-雨蒙蒙(23)
乐淘评阅-云儿依旧(轮休)
乐淘评阅-君雨墨(轮休)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7

帖子

7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68
沙发
发表于 2024-11-9 22:32:54 | 只看该作者
乐淘组——宛儿
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清平乐
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解析:微微的秋风正在细细吹拂,梧桐树叶正在飘飘坠下。初尝香醇绿酒便让人陶醉,在小窗之前一枕酣眠浓睡。紫薇和朱槿在秋寒里凋残,只有夕阳映照着楼阁栏杆。双燕到了将要南归的季节,镶银的屏风昨夜已微寒。
赏析:这首词的特点是风调闲雅,气象华贵,二者本有些矛盾,但词人却把它统一起来,形成表现自己个性的特殊风格。晏殊以相位之尊,间为小歌词,得花间遗韵。刘攽《中山诗话》说:“晏元献尤喜冯延巳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乐府。”也就是说他的词风酷似冯延巳。但从这首词来看,它的闲雅风调虽似冯词,而其华贵气象倒有点像温庭筠的作品。不过温词的华贵,大都表现词藻上的镂金错采,故王国维以“画屏金鹧鸪”状其词风。晏词的华贵却不专主形貌,而于精神。“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惟说其气象,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见吴处厚《青箱杂记》)这首词中所写的风,正与上举两例相似。它所塑造的形象,借用晁补之评论其子晏几道词的说话,一看就知道“不是三家村中人”,而是一个雍容闲雅的士大夫。
词的上阕是写酒醉以后的浓睡。起首二句在写景中点明时间,渲染环境。此时庭院内是秋风落叶,画堂中的主人公因饮了几杯绿酒,一会儿便醉眠了。用笔轻灵,色调淡雅,语气仿佛在与一位友人娓娓而谈。其中“细细”“叶叶”两组叠字,首尾相接,音律谐婉。以“细细”状金风,就没有秋风惯有的那种萧飒之感,而显得平静、悠闲。以“叶叶”这两个名词相连用,展开一片片叶子飘落的景象,显得很有次序,很有节奏。向来写梧桐经秋而落都是较为凄厉的,如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经过一代又一代词人的染笔,以至于使人一听到秋风吹拂梧桐,就产生凄凉况味。而像晏殊写得如此平淡幽细的,却极为少见。下面“绿酒”一句,因为用了“初”“易”二字,就觉得主人公的酒量不大,浅尝辄醉,虽是淡淡的一笔,但却是陪笔;至“一枕小窗浓睡”,才写出此阕的主旨。小饮却“易醉”,浅醉却“浓睡”,原来词人有一点闲愁。然而以酒浇愁愁更愁,愁深故易醉,醉易故睡浓。此意于下阕尤能见出。
如果说上阕是从昨晚的醉眠写起,那么下阕则是写次日薄暮酒醒时的感觉。主人公一醉就睡了整整一个昼夜,睡极浓矣。浓睡中无愁无忧,酒醒后情绪如何,词中没有言明,只是通过主人公眼中所见的景象,折射出心情之悠闲,神态之慵怠;不过在结句中仍然透露出一丝丝哀愁。过片中的紫薇朱槿,是两种花。上阕说金风吹得梧桐叶坠,分明是秋季了,所以主人公从小窗望出去,此刻这两种花都已凋残。值得注意的是,前阕的梧桐叶坠,为耳中所闻;后阕的两种花残,乃眼中所见。词人正是通过对周围事物的细微体察,来表现此际的情怀。“斜阳却照阑干”,紧承前句,描写静景。晏殊在《踏莎行》词中云:“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情境皆相似。两处都用了“却”字。却者,正也。此处是说抬头望去,一抹斜阳正照着阑干,颇有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神韵,然而主人公所见者不是南山,而是残花、斜阳,其中似寓有无可奈何的心境。日暮了,斜阳正照着阑干,也正是“双燕欲归时节”。此意平平说来,似不相干语,没要紧语。可是词不比诗,它往往用这样的语言,来调和气氛,缓冲节奏,烘托情感。吴衡照《莲子居词话》云:“言情之词,必借景色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感。”“燕子欲归”,乃系景语,它对下旬“银屏昨夜微寒”,正好起了一个铺垫和烘托作用。双双紫燕即将归巢了,这个景象便兴起主人公独居无聊的感觉。于是他想到昨夜醉后原是一个人独宿。一种凄凉意绪,落寞情怀,不禁油然而生。但词人不用“枕寒”“衾寒”那些用熟了的字面,偏偏说屏风有些寒冷。寓情于景,含蓄蕴藉,令人低徊不尽。
此词之所以受到评论家们的一致称赏,主要在于它呈现了一种与词人富贵显达的身世相谐调的圆融平静、安雅舒徐的风格。这种风格,是大晏深厚的文化教养、敏锐细腻的诗人气质与其平稳崇高的台阁地位相浑融的产物。在这首词里,丝毫找不到自宋玉以来诗人们一贯共有的衰飒伤感的悲秋情绪,有的只是在富贵闲适生活中对于节序更替的一种细致人微的体味与感触。抒情主人公是在安雅闲适的相府庭园中从容不迫地咀嚼品尝着暑去秋来那一时间自然界变化给人之身心的牵动之感。这当中,也含有因节序更替、岁月流逝而引发的一丝闲愁,但这闲愁是淡淡的、细柔的,甚至是飘忽幽微若有若无的。词人通过对外物的描写,将他在这环境中特有的心理感触舒徐平缓地宣泄出来,使整个意境十分轻婉动人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解语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解语花.秋夜思
乐淘组08一翠花
窗涵雁影,木染霜华,漫卷珠帘眺。夜空浩渺。出门外、花径风轻月姣。竹丛深窅。楼远处、琴声飘缈。桂树摇、缕缕清香,幽境烦音扫。
廊桥水浅静悄。忆青葱岁月,逸兴谈笑。功名需早。光阴逝、淡看桑榆夕照。何人不老?顺常态、心情自好。听碧流、濯足林泉,向五湖游钓。

试解读:窗棂上还包涵着大雁远去的背影,树木上沾染着严霜,卷起珠帘眺望远方。夜晚的天空广阔浩渺。漫步走出门外,落花铺满的小路上风儿轻轻月儿姣姣。竹林丛幽静深远。小楼远处,琴声婉转飘渺。桂树摇动,缕缕清香,这样的幽静中烦恼的声音一扫而空。
走廊的小桥下水清而浅,静静悄悄。回忆青葱的岁月,超逸豪放的高兴谈笑。留取功名应该趁年少。光阴逝去,淡看这桑榆晚照。谁人不老呢?应该顺应常态,心情自然就好了。听碧水淙淙,清除世尘,保持高洁,向五湖泛舟游钓。
试点评:学友词通篇立意明确,整体融会贯通,写出了秋天夜晚的所思所想。紧扣题目。开篇点明时间,雁影,霜花。但是夜晚能看见这些物象吗?就算月儿姣姣,晚上也看不见大雁的影子吧?出门外走在花径上,这个楼远,我觉得这个方位有点奇怪。下片回忆,桑榆晚照,人也会老,相互烘托,结句立意高远,是一篇不错的佳作,像学友学习了,自我见解,点评不当的地方,请多包涵。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1

帖子

6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44
板凳
发表于 2024-11-9 23:32: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鱼儿 于 2024-11-9 23:44 编辑

古典词研三第28讲作业
1.赏析古人的作品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译 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那黄鹂千百遍地宛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词,表现作者惜春的心情。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下片惜春之无踪影可以追寻。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后,仍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未尽。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奇。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2.试解读点评学友作业
乐淘组20-鱼儿宛儿原玉
解语花   花的故事
将烟就梦,逐月成诗,妆点清明后。雨栖霞覆,柔风袅,扶我簿衫衣袖。拾光酿酒,酿一纸、繁华邂逅。浓烈时,许上眉间,执笔轻轻叩。
捻露分云入句,对笼云虚阁,芬香暗嗅,相思停逗。回眸处,故事参差依旧。因谁等候,心湖水、涟漪微皱。是此情,更做多情,与你殷勤扣。

试解读点评:
将烟织就梦里,把月写进诗中,花儿正在梳妆打扮,在清明后将要绽放。这个小节,属于平铺直叙。倒装句,花说,我在清明后轻轻绽放,用烟织梦,逐月成诗。说一下哈,一般我写词的时候就不爱用成诗,成词之类的词语。每个写法不同。个见成诗可以换个更好看的词儿,不过这都不是毛病!
接下来,雨停了天边的云霞翻覆,袅袅的清风轻轻拂我衣袖。再看,拾取时光酿一场佳酿,来一场美丽的邂逅,这里 的 酿一纸感觉是多余的。但是看后面,酒浓烈也可以说是感情浓烈时,深情许上眉间,执笔轻轻叩,这就对应了那一句酿一纸。

美丽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美好的故事,因谁而停留等候,让心湖泛起涟漪的又是什么原因呢,是这片深情而又多情的情怀,与你殷勤的相扣。
换头入句和上片煞尾执笔衔接紧密,不过换头处感觉有点虚。领字用的恰到好处。后面都没问题,下片比上片更好看,尤其喜欢  是此情,更做多情!
总结:组座整首词用词老道,脉络清晰顺畅。以花喻人,拟人手法。一场花的邂逅一场美丽动人的故事深情款款,表达的淋淋尽致!
有些个人见解,不当之处敬请谅解!向组座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7

帖子

7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68
地板
发表于 2024-11-10 10:04:02 | 只看该作者
第28讲作业
凡川
二互评
《解语花·梅》
冷若
一枝覆雪,小朵凌霜,冷艳寒风舞。暗香盈缕。罗浮梦、似有仙魂轻语。琼枝漫举。对冷月、幽情谁诉?但倚栏、独抱冰心,静守相思处。

一任芳姿楚楚。念繁华过眼,皆化烟雨。谁能长驻。清癯影、只与骚人相慕。花笺欲赋。怎写尽、此般风度?待春来、瘦却花身,亦把春心付。

简评:
1,一枝覆雪,小朵凌霜,冷艳寒风舞。暗香盈缕。赋笔起。描画委婉清奇
2,罗浮梦、似有仙魂轻语。琼枝漫举。用典进一步描赋
3,对冷月、幽情谁诉?但倚栏、独抱冰心,静守相思处。由境入情,准备过片。自然耐品味。

4,一任芳姿楚楚。念繁华过眼,皆化烟雨。谁能长驻。过片承上启下,自然流畅。
5,清癯影、只与骚人相慕。花笺欲赋。怎写尽、此般风度?梅千古文人墨客吟诵
6,待春来、瘦却花身,亦把春心付。结拍回扣上片结句,又拓开一笔。
总评:脉络清晰,主旨明确,自然流畅。好词学习。庆幸有此好邻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35

帖子

57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70
5#
发表于 2024-11-10 11:35:25 | 只看该作者
作业:
乐淘30~羽君

1.阅读:自选一首友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御街行:十一月令
文/林登会

晴空万里云浮降。半岭枫红浪。
小桥溪水去匆忙,一步一回惆怅。
霜徘山谷,花残小径,萧索谁能挡。

倚栏眺望山峦宕。侧听风清唱。
三秋四季辗寻常,又是凛冬造访。
画眉蝶衣,折枝蹈舞,亮相乾坤上。

@阅读解析:

开篇描绘了晴空万里、浮云下降的开阔景象,随后聚焦于半岭上如浪般的红枫,色彩鲜明,极具视觉冲击力。接着视角转向小桥下匆忙流去的溪水,“一步一回惆怅”,以人的情感赋予溪水,生动地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愁绪。霜徘徊于山谷,花残落在小径,萧索景象扑面而来,凸显出初冬的冷清与寂寥。

“倚栏眺望山峦宕”,展现出作者远望的姿态,“侧听风清唱”,以风的“清唱”增添了一丝灵动。“三秋四季辗寻常,又是凛冬造访”,感慨时光匆匆,季节更替平常,如今寒冬又至,透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结尾“画眉蝶衣,折枝蹈舞,亮相乾坤上”,突然出现的活泼之景,与前文的萧索形成对比,或是作者在寂寥中对美好与生机的一种渴望和想象。

从整体来看,这首词意境开阔,既有初冬的萧索之景,又有对时光流转的思考,情感起伏,先抑后扬,给人以丰富的感受。用词精准,如“浮降”“惆怅”“宕”等,增强了词的表现力。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解语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解语花
文/有梦梅雪

山庭渐暖,岸柳初柔,春逐东风悄。客心先晓。旅经年、总盼青阳来早。桃开南杪。会有燕、衔泥飞绕。过水山、歇我门前,能带乡音到。
笔底总成离调。对光阴迢递,云程渺渺。诗笺长稿,能书这、人世别愁多少。他乡景好。留不住、合风吹老。立夕霞、借尽篱笆,拾取人家笑。

a、解析欣赏:

山庭渐暖,岸柳初柔,东风悄然带来春的气息。客居在外的人心先知晓,长年在外游历,总是期盼春天早早到来。桃花在南边的树梢绽放,会有燕子衔泥飞来环绕。经过水山,停歇在门前,似乎能带来家乡的音讯。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写,烘托出思乡之情。

面对时光的漫长流逝和前途的渺茫。写下的长长诗笺,也难以书尽人世的别离愁苦。他乡的景色虽好,却留不住,被合风吹老。站立在夕霞之中,借尽篱笆,拾取人家的欢笑,却更添孤独和思念。

整首词以景衬情,借春天的美景抒发了客居他乡的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漂泊的感慨。在表达上,用词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深沉。学习同学的文笔,受益匪浅。

b、简评:

此词立意鲜明,以春景为引,抒发思乡与离愁,情感真挚动人。

从写景角度看,笔触细腻,“山庭渐暖,岸柳初柔”等词句生动描绘出春天的悄然来临,富有画面感。

在抒情方面,含蓄深沉,借“客心先晓”“笔底总成离调”等直白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情愁和对漂泊生涯的感慨,情景交融,感染力强。

结构上,上下阕过渡自然,上阕写景铺垫,下阕抒情深化,层次清晰。

语言优美典雅,用词精准,如“青阳”“云程”等,增添了诗词的韵味和文化内涵。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好词。

说得粗糙鲁莾之处,请同学谅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9

帖子

19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54
6#
发表于 2024-11-11 13:20:39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八讲作业
乐淘组08一翠花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玉楼春  春恨
作者 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离愁 一作:离情)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翻译:
在杨柳依依、芳草萋萋的长亭古道上,年少的人总是能轻易的抛弃送别之人登程远去。楼头传来的五更钟声惊醒了离人残梦,花底飘洒的三月春雨增添了心中的愁思。
无情人哪里懂得多情的人的苦恼,一寸相思愁绪竟化作了万缕千丝。天涯地角再远也有穷尽终了那一天,只有那相思是没有尽头,永不停止。

简析:
此词抒写人生离别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无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生发出来的感慨。整首词感情真挚,情调凄切,抒情析理,绰约多姿,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作者抒发人生感慨时成功地使用了夸张手法,更增添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上片首句写景,时间是绿柳依依的春天,地点古道长亭,这是旅客小休之所,也是两人分别之处。
 “绿杨芳草长亭路”,上片起句写春景、别亭和去路,用以衬托人的感情。因为就是在这芳草连天、绿杨茂密的长亭外、古道边,那年少的游子与自己的心上人告别了。无边的“绿杨芳草”所描绘出的一派春光春景,给离别愁怨的抒发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年少”句叙述临行之际,闺女空自泪眼相看,无语凝咽,而“年少”的他却轻易地弃之而去。年少,是指思妇的“所欢”,也即“恋人”,据赵与时《宾退录》记载,“晏叔原见蒲传正曰:‘先君平日小词虽多,未尝作妇人语也。’传正曰:‘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岂非妇人语乎?’叔原曰:‘公谓年少为所欢乎,因公言,遂解得乐天诗两句:欲留所欢待富贵,富贵不来所欢去。’传正笔而悟。余按全篇云云,盖真谓所欢者,与乐天‘欲留年少待富贵,富贵不来年少去’之句不同,叔原之言失之。”这是晏几道为其父此词“年少”语所作的无谓辩解。实际上,此词写思妇闺怨,用的的确是“妇人语”。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二句,极写相思之苦,哀怨之切。残梦依稀,钟鼓伤情;细雨迷蒙,离情更苦,这正是那被抛弃的真情的悲哀。这两句不仅有着音节对仗工整之妙,更表现了幽咽婉转的意境之美。缠绵含蓄的轻歌低叹,真切浑成的着意抒发,把暮春三月的细雨,五更的残梦,楼头离人花下的寂寞,连同所有的相思都勾连成一片,缥渺轻飏,茫茫无际。
 下片用反语,先以无情与多情作对比,继而以具体比喻从反面来说明。“无情”两句,用反语以加强语意。先说无情则无烦恼,因此多情还不如无情,从而反托出“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深衷:“一寸”指心,柳丝缕缕,拂水飘绵,最识离怀别苦。两句意思是说,无情怎似多情之苦,那一寸芳心,化成了千丝万缕,蕴含着千愁万恨。词意来自李煜“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蝶恋花》)。末两句含意深婉。天涯地角,是天地之尽头,故云“有穷时”。然而,别离之后的相思之情,却是无穷无尽的,正所谓“只有相思无尽处”。这里通过比较来体现出因“多情”而受到的精神折磨,感情真切而含蓄,对于那个薄幸年少,却毫无埋怨之语。此词写闺怨,颇具婉转流利之致,词中不事藻饰,没有典故,除首两句为叙述,其余几句不论是用比喻,还是用反语,用夸张,都是通过白描手段反映思妇的心理活动,亦即难以言宣的相思之情,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解语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解语花:省悟
文/羽君
枫红半岭,草露霜花,风浸云迷路。桂香飘处。与纤尘、浅绕篱笆曳舞。芸窗翘楚。侧影对,梧桐疏雨。曾几时,静倚棂门,好景依成暮。
慢拾青阶移步。叶落肩飘过,离枝普渡。丘亭惆顾。终难解、十二杆栏省悟。知音已故。却惹得、悲从中露。负此生,半截书笺,载满千千赋。
解读:
枫树染红了半岭,草上的露珠凝成霜花。风浸云迷路。桂花飘香,空气中弥漫的纤尘轻轻地绕着篱笆摇曳。书房环境幽雅。侧影处,梧桐叶落如雨。曾几时,静静地倚着门框,感叹好景终成了过去。
沿着青阶漫步。落叶在肩头飘过,离开树枝竞自普渡。在上亭惆怅地顾望。终是难解,十二杆栏省悟。知音已故,但惹得,悲伤之情由然而生。用此生,半截书笺,写满千千赋。

简评:
问好学友羽君,格律正确,词意贯通,词风婉约,上景下情,布局合理,学习了。
枫红半岭,草露霜花,对句漂亮。风浸云迷路,有点费解。桂香飘处。与纤尘、浅绕篱笆曳舞。这句写得漂亮。芸窗翘楚,芸窗为书房的意思,翘楚是名列前茅,厉害的意思,结合起来我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侧影对、梧桐疏雨,这句我很喜欢。曾几时,静倚棂门,好景依成暮。上片结句,引出下片。
慢拾青阶移步,开始渐渐入情。知音己故,悲从中露。结句:负此生,半截书笺,载满千千赋。留下余味。读后感叹不已。最后问一句,题目为什么是省悟呢?感怀是否更妥点?以上个见,不对之处,请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4

帖子

117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78
7#
发表于 2024-11-11 22:10:01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第28讲作业:乐淘13-静思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原玉】
望海潮
北宋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山献(音yǎn)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翻译】
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简析】
这首词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通过对杭州自然景观和人文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作者抓住具有特征的事物,用饱蘸激情而又带有夸张的笔调,寥寥数语便笔底风生,迷人的西湖与钱塘胜景便展现在读者面前。前片,主要勾画钱塘的“形胜”与“繁华”,大笔浓墨,高屋建瓴,气象万千。写法上由概括到具体,逐次展开,步步深化。如,开篇三句点出了“形胜”、“都会”与“繁 华”,但终究是概括性的直陈,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继之而来的下面九句,便紧紧围绕这六个字,做形象的铺写,境界立即展开:“烟柳画桥”三句写的是“都会”,“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等则侧重于刻画“形胜”,而“市 列殊玑,户盈罗绮”则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下片,侧重于描绘西湖的美景、欢乐的游赏与劳动生活。写法上着眼于“好景”二字,尤其侧重于“好景”中出现的人。“重湖”三句描绘西湖美景,其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天生的好言语,是千古迷人的丽句。“羌 管弄晴”三句写的是下层人民,“千骑拥高牙”三句写的是州郡长官。结尾又以赞美的口吻收束。
  除饱满的感情与适度的夸张以外,词的语言,音律,词调也与词的内容结合得恰到好处。《望海潮》也是柳永首创的,词牌与词的内容以及地域性特点密切结合。上片写形胜之地和钱江潮的壮观,词中用“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有气势的语言,词句短小,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而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时,文字优美,词句变长,节奏平和舒缓,终于出现了“三 秋桂子”这样干秋传诵的佳句,继之又用“羌管弄晴”等句不断地加以点染,美丽的西湖就更加使人心旷神怡了。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解语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原玉】
解语花     文/豆包
青山隐雾,落落清辉,危楼又秋暮
薄衫独伫,正风来,月下衰杨白露。
年华逝去,少年梦,蹉跎无数。
悲中来,风月千番,皆是空辜负。
佛说人间皆苦,死生怨求事,千古谁悟。
莫听钟鼓,经书长,难解世间愁绪。
唯余自度,笑半世,虚名所误。
算此身,一梦浮生,归去阑珊处。
【读解】
青山覆盖了层层雾霭,高楼伫立在清冷的暮秋时节。我身穿薄衫独自站在月下,一阵凉风吹来,稀疏的杨树叶在冷露中透出白色的霜华。岁月逝去,我少年的梦想,已经随这蹉跎岁月而逝,不由得悲从中来,这千番的美好都被辜负了。
佛说人生这辈子充满了痛苦和苦难,千百年来,生死、追求、怨怼等诸事谁又能感悟到?莫说听听寺庙里的钟声,就是看看长长的经卷,也难解这世上那么多的愁绪。唯有我自己超度自己了,可笑的是半生都被虚名所困,也算是浮生一梦,在灯火阑珊处归去吧。
【简评】
本篇作品意境开阔,情感抒发深沉悠远,从层雾入笔,通过对大自然暮秋的描述,引申到人生的秋景,进而引发人生的几多感慨。从造景和创设情节再到情感抒发上看构思的很巧妙,很值得学习。用词也很讲究,感觉看不懂的地方是,1.梦想一般都是固定和长远的,这里用了数量词“无数”令人费解。2.既然“自度”了,那与浮生若梦是不是有点矛盾?个见,不足之处请点评老师指点。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2

帖子

9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07
8#
发表于 2024-11-12 07:24:38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第二十八讲作业
乐淘21-红叶
一,阅读
水调歌头·中秋
米芾  宋代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①译文:
中秋的时候,捣衣声混杂着风声,蟠蟀好像在思索高爽的秋天。我面对着这样的景象,是不会学宋玉去纾解悲愁的。把凄凉的心意收拾起来,给每个酒樽里都倒上美酒,内心更加觉得抵不过这样的幽静。明月挂在南楼正是我觉得充满情趣的地方所在。
怅惘这样的胸怀,于是拿起笛子吹奏,笛声的韵律悠悠扬扬。在这清平之时,良美之夜,就把这块地方借给我让我痛饮。看着这一天可爱的风景,我倚着曲曲折折的栏杆,宇宙在我眼里也只是小小的浮萍。喝醉困乏了就靠着枕头临江而睡,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醒来。
②简析
 米芾写中秋赏月,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撇开月亮,上片先写自己晚来的秋意感受。
通过蟋蟀声,砧声,风声,这些物象,才感到时已高秋了,然而,不会像宋玉悲秋。这刚劲之笔使文气为之一振。接着他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了。可是“凄凉兴况”偏不那么容易收拾,酒后反而心里加倍感到不胜其幽僻孤独。才说“不学宋玉解悲愁”,强作精神,是一扬,这里“倍觉不胜幽”,却是一跌,如此一来,作者闻秋声而引起的内心感情上的波澜起伏,就充分表露了出来。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就在这个时候,一轮明月出来了。月到中秋分外明,此时,明月以它皎洁的光辉,把宇宙幻化为一个银色的世界,也把作者从低沉压抑的情绪中解救出来,于是词笔又一振。至此,词人才托出一轮中秋月点明题意。

多情”二字是在词人的感情几经折腾之后说出的,极其真切自然,使人感到明月的确多情。在反复渲染中秋节令的秋意,从反面为出月铺垫,以“自有”二字转折,使一轮明月千呼万唤始出来,用笔颇为奇妙。
下片写赏月时自己在月光下“横玉笛”、“倒金瓯”、“倚栏干”乃至“醉困不知醒”的情景。“怅襟怀”的“怅”字承接上下片,巧妙过渡,既照应上片“不胜幽”的“凄凉兴况”,又启下片的赏月遣怀。“横玉笛,韵悠悠”,玉笛声本富有优美情韵的,而在大放光明的中秋月下吹奏,那更是妙不可言,可是词人马上想到要借此清时良夜,痛痛快快大饮一场。

  “遍倚栏干十二”,说明他赏月时间之长,赏览兴致之高,于是他不由神与物游,生发出对宇宙对人生的遐想。

  “宇宙若浮萍。宇宙如此之大,作者却视之若浮萍,不只见出他心胸神思飘逸,更是物我合一之际内心的真实感受,读来令人心弛神往。境界如此之美,兴致自然更高,于是词人不觉豪饮大醉。结句“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不再写赏月饮酒之后的种种,以不结之语收束了全词,给人留下巨大的想象余地。确有其独特的妙处:赏月不写月华,偏道个人“对景”之感,清景之中见出清趣,颇值用心玩味。

二互评
解语花-春恨
鱼儿
舟摇碧柳,日隐乌云,将近黄昏雨。画桥闲步,偶花落、更惹伤春情绪。燕双归处,凭添了、愁思无数。望远帆、寄语千般,总为相思赋。
哪堪离别之苦,叹落花流水,两不相顾。芳心曾许?但求得、记取旧时归路。风中独伫,湿衣袂、无人呵护。算此时、除却巫山,亦是青春误。
①译文
风摇岸柳,小舟驶过 ,太阳渐渐被云遮住,黄昏十分,天欲雨。一个人在桥边散步,偶尔看到落英飘过,惹起伤春情绪。更看到双归燕,愁丝更多。望远帆,寄语千般,都是相思。
离别最苦,落花流水无言,两不相顾。芳心曾相许,但求记得归路。风中立多事,雨打湿了衣服,有谁怜惜呢?只道是痴心一片,空负了青春。
②试评
这是一篇春日怀人之作,
上片:通过柳、舟、归燕、落英景物描写奠定了词的基调,伤春怀人。为下片抒怀做了铺垫。
下片感叹,离别最苦,落花流水无言两不相顾,烘托相思无人懂。芳心曾许是回忆过去,但求记取旧事归路,是写自己的期盼。风里立多时,雨湿衣䘧,又回到眼前,感叹无人怜惜  ,使离别之苦更进一层,更具体化。煞尾感叹一片痴情空负青春。
整体语句通顺,脉络清晰,一气呵成。上下片过度自然,个人感觉“伤春情绪”和“愁思无数”虽然一个是伤春,一个是怀人,但略显重复了。说得不对请原谅,不会评,还请老师补刀吧!

点评

结句用典,待人深思,炼词炼句上下功夫,力求精准到位为盼。  发表于 2024-11-14 16:50
下片“落花流水”和上片的花落不仅意重,和下句衔接也不顺,不如改为“天涯路远”,两不相顾才对吧,接下来的“?”事出无由。  发表于 2024-11-14 16:49
“将近黄昏雨”,不如“将欲黄昏雨”,这样才可以接下来“闲步画桥...”。“燕双归处”这句也不顺,不如“归来双燕”如何?  发表于 2024-11-14 16:48
不足之处就是多处用词欠斟酌,比如开篇“舟摇碧柳”,舟只会摇碧水,只有风摇碧柳,一评老师翻译的时候,改的很准确。  发表于 2024-11-14 16:48
问好两位诗友!通读全篇,原作立意清晰,结构布局合理,意脉顺畅 ,一评老师翻译的很美,点评也认真,点赞学习了!  发表于 2024-11-14 16:47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3

帖子

27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40
9#
发表于 2024-11-12 09:20:55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第二十八讲作业
乐淘33-清影
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一斛珠·晓妆初过  [ 五代 ] 李煜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翻译:
晓妆只粗粗理过,唇边可还得点一抹沉檀色的红膏。含笑未唱,先露一尖花蕾般的舌尖,于是樱桃小口微张,流出了婉转如莺的清歌。
到了场下的酒会,就又娇爽多了。小盅微啜似乎还不够过瘾,换过深口大杯拼醉,哪在意污湿罗衣?最传神的是,笑嚼着红嫩的草花,唾向心上的人儿。
简析:
上片描写了歌女为情人唱歌的情景。从早上起来的梳妆打扮开始,细致描写了化妆的过程,然后是唱歌的动作情态,从侧面描写了歌女优美动听的歌声以及娇憨美艳的姿色。
下片描写了歌女与情人在一起欢会时的热闹兴奋和歌女醉酒时的骀荡姿态。全词围绕歌女的“口”作了细致的描写,形象生动的描写出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子形象。
二、互评《解语花》
解语花   又见桃花开
红叶
清溪叠皱,弱柳匀黄,桃点红腮俏。暖阳恰好。黄莺啭、满是怡人春调。粉盈树杪。见双蝶、逐芳飞绕。当此时、暗自思量,愉悦随风扫。
记得香园逢巧。正春风桃面,低眉浅笑。幽丝空袅。悔当初、心事未曾言表。凭添懊恼。都怪得、天缘未晓。惊梦回,几度花飞,依旧情难了。

清影试解读:清澈干净的溪水微波荡漾,堤柳吐出了嫩黄的新芽,桃花露出了俏丽的双腮。温暖的眼光恰到好处,黄莺婉转的歌声满是让人感到愉快和舒适的音调。粉色的花朵缀满枝头,一双双蝴蝶围着它们尽情的飞绕。这个时候我却暗自想起了往日的时光,所有的愉悦都随风飘走了。
还记得我们在香园的相逢是多么的巧妙。那时候正好看到你满面春风,低眉浅笑。悠悠的思绪空自袅袅。懊悔当初我对你的心意未曾言表。现在却凭添懊恼,怪只怪当时不懂姻缘。现在想起来依然旧情难了。

试评:一首相思怀人词。采用今昔对比手法,通过描写又看到春天桃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美丽春光,却不见当初一起赏花之人,懊悔当初没有大胆表白而暗生愁绪。表达了对美人的无比思念之情。写景细致、感情真挚;写春景而抒伤情,景情流转自然;对偶、领字、顿豆处理恰当。
有待商榷的是:一“粉盈树杪”与第一拍的“桃点红腮俏”疑似意思重复;二是“幽丝空袅”不好理解,是形容女子呢?还是说你的思绪。如果是你的思绪那应该用“思”更好理解;三是“惊梦回”这个“梦”稍显突兀。其他不错,学习了。

点评

“幽丝空袅”我也同意一评老师的意见,改为“幽丝”更好。都是小问题,作品真的很棒!  发表于 2024-11-14 17:41
2、准备过片转的有些急了,这种喜景衬哀情,最好有明确的转折词,才会使读者感觉顺畅自然。  发表于 2024-11-14 17:41
提两点建议:1、部分用词待斟酌,比如“弱柳”不如“翠柳”,“逢巧”是“巧逢”的意思吧,此处有凑韵之嫌。“桃面”不如“拂面”,桃重字了。尽量不重字为好。  发表于 2024-11-14 17:40
问好两位老师!通读全篇,红叶老师的词非常棒!语言通畅,描景自然贴切,全词上景下情结构布局合理,主题突出。一评老师翻译点评都精准到位,点赞学习了!  发表于 2024-11-14 17:3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

帖子

2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8
10#
发表于 2024-11-12 10:08:54 | 只看该作者
乐淘16~静殊
研三  二十八讲作业
一、自选一首词作赏析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一、解读:天还没亮,西风呼呼的刮着,满天银。月亮还未离去,大雁鸣空。我们已经出发了,马蹄声踏破拂破,军号声壮烈。关卡的险道真是如铁一样坚不可破。但我们还是又辗转到这是,从头一一击破。激烈的战斗结束时,已是残阳西下了。
二、赏析:词作开篇用了西风、雁鸣、霜月一系列的物象点明了季节(秋天)和具体时间(破晓),定下了感情基调。紧接着用马蹄声和军号声表现行军急,斗志昂扬。下片描写了关卡的险峻、战斗困难重重,做好流血牺牲准备,和必胜无疑的信心。苍海如海,残阳如血,以景作结,含蓄又耐人寻味。通篇气势磅礴,鼓舞人心。


   楼上原玉
解语花·初冬随吟
碧天云外月
    清霜满径,落叶侵阶,寒影如浮鹜。苇旁留步。云天上、点点宾鸿南度。唳声相顾。红袖敛、晨烟小驻。意淡然、闲倚廊桥,暗送残秋去。     初见冬临庭户。 念昔时踪迹,此间幽愫。俊游同路。别离后,曾恨芳心未吐。空言悔悟。魂梦里、时常归附。怎奈何、纵有嘘唏,可叹人迟暮。
一、解读:路边铺上了一层浓浓的霜,落叶飘到台阶上。寒影像野鸭一样,在芦苇旁停了下来。天边,归雁声声。(我)掖了掖衣袖,晨烟袅绕。寂寥地倚在廊桥的(栏杆)上,放眼望去,(才发现)秋天已渐行渐远。
冬天来了,想起那美好的过往,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但是离别后,时时懊恼没对你表白。后悔也晚了。只是在梦里,还有你的温存。又能怎样呢?就算惋惜,只能感叹芳华已逝,往昔不可追了。
二、赏析。①这是一首怀人的的小词。
②开篇对偶工整。用霜,落叶点明季节。既然是初冬,清霜用在这里不太合适。“浮鹜”查了查,没查到。“孤骛”可否?二、三、四拍写在芦苇旁停下来,看见了归雁和雁鸣,这里从视觉和听觉,以“雁”的相顾和“我”孤独的寒影形成强烈的对比。“点点”形象生动。5拍视觉移到自身,引出主人翁。6拍移步法写在桥上的见闻。
③下片由室外向室内过渡。过片直白,不防用物象表达冬到庭户。2拍3拍进入回忆。这里最好落到一件具体的事。仅“同路”不能把在往日在一起快乐的时光拉满。4拍以后写
别离后的懊恼和美人迟暮的感慨
④通篇上景下情。整体来说是一首很不错的小词。学习了。

点评

通读全篇,虽然行文不算流畅,但结构布局合理,立意清晰,情景交融度也不错。一评老师解读的非常到位!点赞学习了。  发表于 2024-11-14 18:44
下片第二拍开始回忆是对的。“空言悔悟”这句显啰嗦,其他都好。看出是初学,词通理顺非一日之工,宝宝加油!  发表于 2024-11-14 18:43
过片“初见”不如“又见”,领字后的两个四字句和上一句有些隔,没有顺承下来,第一句后不是句号,所以这一长句应该表达一个意思。  发表于 2024-11-14 18:42
2、上片的“径”“阶”“晨烟”都给人是庭院内的感觉,“苇旁”就显得突兀,芦苇是长在野外的植物。不如改成“凭栏遥望”,也能和下句自然衔接。“度”应该是“渡”字。  发表于 2024-11-14 18:41
提几点建议,1,开篇兴起,借景抒情是最好的选择,但描景最好用实笔,给读者一个明确的境,这里“寒影”就显得表意不清,使读者迷糊,下片就无法和你共情。  发表于 2024-11-14 18:40
λλ  发表于 2024-11-14 18:3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1-5 16:34 , Processed in 0.15389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