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356|回复: 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三期聆雨组第二十八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426

主题

778

帖子

306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6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20:1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解语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古典词研三聆雨组第二十八讲评阅老师安排:
评阅:老师10人
学员:22人

评阅-梁迪庄(8-10楼)
评阅-小雪(11-13楼)
评阅-无言(14-16楼)
评阅-清风秋月(17-19楼)
评阅-满天星(20-22楼)
评阅-风泠(23-楼)

评阅-馨溪(替补)
评阅-水榭听香(替补)

评阅~香荃(请假)
评阅-秋水伊人(请假)
——————————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8

帖子

3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0
沙发
发表于 2024-11-9 12:44: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期第二十八讲作业:
聆雨组10—子晨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浣溪沙
晏殊〔宋代〕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阅读翻译:罩着重重帘幕的小楼旁,有飞来飞去的燕子掠过 ,余晖里的花片落在草丛上,曲曲折折的栏杆,倒影在午后的湖面上。一阵舒适的凉风在碧绿的高树边升起,几回零星的小雨滴落在圆圆的荷叶上,这样优美舒适的环境,却因为友人的离去,而陷入淡淡的忧愁……

晏殊的愁是一种美。小阁重帘,晚花红片,曲栏杆影,每一个意象都取的诗情画意,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最打动人心的是他发自内心的真情,古往今来 ,保持一颗朴素而高贵的赤子之心多么难能可贵呀!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解语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解语花    秋游感怀
新境界
萧萧病柳,瑟瑟西风,灯火阑珊道。五更天悄。长堤上、落叶残枝多少。画桥空照。但有几、来听令号。任我游、数里招摇,堪解其中妙。
聚散何曾相告。向江湖路远,人间梦渺。将来谁料。待回头、却是哑然失笑。韶光已老。浑不信、十年一觉。奈怎消、缕缕幽思,都作当年调。

译文:
在残柳萧萧西风瑟瑟,灯火阑珊的大道上,五更天时候非常安静,长堤上有很多落叶残枝,美丽的廊桥被空空的斜照着。但是有几个人能来听号令呢?任由我独自数十里,领略这其中的妙处。
人世间的离别有多少能彼此相告。面对这浩渺的江湖,飘忽的梦境,将来的一切谁能预料?等到回眸,不禁哑然失笑,美好的时光已经老去,总不相信,十年恍如一梦。奈何如今这缕缕幽思,依然是当年的情调。

子晨浅评 : 问号界组!
赏读多遍,发现界组对晨练情有独钟。很多首词都是描写当时的所思所感,描景真实自然,抒情妥帖流畅。这首亦然。开篇前两拍兴起,交代时间地点,为全篇铺下了离别忧郁的基调。三拍四拍人物、事件及时出现,铺叙恰到好处。但“招摇”一词待斟酌。“妙”字入韵不是很理想,因为前面描写的都是愁景,怎会妙的起来呢?
下片虽然没有明显的承接词,但语断意不断,衔接很自然,领字也到位。“将来谁料”这句略白。“韶光”一词不如换做“时人”,或者“廉颇”,引以自喻。因为韶光是不会老的。其余抒情句都顺理成章,一气呵成,点赞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1

帖子

60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0
板凳
发表于 2024-11-9 13:31:31 | 只看该作者
虞美人 秋夕信步
作者:纳兰性德 年代:清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注释】

1.愁痕:青色的苔鲜痕迹。

2.琅:指竹子。唐代杜甫《郑射马宅宴洞中》有“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管青琅开”之句。青琅开,比竹草之苍翠。

3.潇湘:指女子的泪水,此处代指佳人的居所。出自唐代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4.红笺:即唐代薛涛所制红色小笺,又名浣花笺、薛涛笺等。薛涛是唐代著名女诗人,其父曾在朝为官。薛涛自幼通晓琴棋书画,后家道中落入乐籍。

【译文】

满苔痕地无人问津,深重的露水湿透了青翠的竹子。在空荡荡的台阶上站立片刻感觉无限荒凉,只有月色还和以前一样,照在她曾住过的地方。多情的人总是因受到薄情的对待而肝肠寸断。曾挥笔写下的红笺小书仍在,只是字迹已模糊,让人回忆起当初在烛灯下呵着手为她写下的情形。

【赏析】

七夕的夜晚,原本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期,妇人乞巧的佳节,词人却独自一人在庭院中散步,见到荒无人迹的院落中苔鲜、露珠、竹影,不由怀念起自己的妻子。月亮还是那一轮,依旧照耀在妻子曾住过的旧居,只是人已不在。

上阅写景,下阅抒情,多种意象的组合令词人触景生情,感怀伤逝。妻子就这样薄情地离开了人世,留下多情的词人独活。

由眼前字迹模糊的小笺这一实景,转入自己当初写下小笺时的回忆,使得整首词意境更加悠远,时空更加绵长,情韵更加生动。

解语花·秋思
文/诗梦
寒波不散,断雁频啾,凉瑟清秋节。暮风凛冽,看西山、尽是萧疏林樾。残阳沐血。映衰草、荒洲冷彻。忆旧游、绮梦皆休,听水流呜咽。
怎忍登高伤别。叹故乡千里,归思难绝。羁途长涉。更漂泊、岁月雪霜重叠。亲恩念切。倚舷处、望穿双睫。浪涌来、绪满心头,独对他乡月。

非鱼学评:这是一首怀思乡之作。上景下情,收放自如,文词流畅。学习了。然后说下我觉得不足之处哈,开篇对偶句子也漂亮,凉瑟这个词我觉得不妥,我查了也没查到。再者前面有寒了后面近距离里,凉,就不要用了,二拍我觉得可以接一拍写如何如何,这样也写类似的景,有的没拓展开的感觉。后面还不错进一步铺垫。上片结尾忆旧游,有点转的太急了,我都没回过神。最后一句,听…… 这句没领字,你这个节奏就像领字。然后我想在下片看看啥情况吧,下片接的不太紧密,还是有点痕迹的。下片前面大部分都是情,结尾又回到景,这个处理还是不错的。但是下片也有些我认为的小问题。一句是岁月雪霜重叠,这句可以写鬓角雪霜重叠啊,岁月也和结尾句重月字,就是下句望穿双睫。望我觉得登高才能说望,你写船上用浪费了,如果哪里我观点有误参考补刀老师意见哈!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5

帖子

6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6
地板
发表于 2024-11-9 15:42:09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聆雨组第二十八讲作业
1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解读
新境界
浪淘沙   宋  幼卿
极目楚天空,云雨无踪,漫留遗恨锁眉峰。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
客馆叹飘蓬,聚散匆匆,扬鞭那忍骤花骢。望断斜阳人不见,满袖啼红。
极目楚天空,云雨无踪,漫留遗恨锁眉峰。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
放眼这南方的天空,看到天的边际,云彩和雨水都消失的不见踪影,却到处仿佛都是遗憾和幽恨的氛围,不禁让我紧紧地皱起了眉头。自古以来的荷花都是开的甚晚,辜负了早早吹过的东风。

客馆叹飘蓬,聚散匆匆,扬鞭那忍骤花骢。望断斜阳人不见,满袖啼红。
坐在旅店里感叹你我漂泊不定的人生,聚散又是这样一瞬之间,看着你挥起马鞭猛地抽打你那匹骏马,让它飞奔起来。我看着你随着傍晚的夕阳与我渐行渐远,直到我看不到你,哭湿了那被夕阳映红了的衣袖。
新境界点评斜阳下微笑(附原玉)
2:解语花
风消木叶,露湿黄花,寒意侵庭户。一年秋暮。几翻又、滴落织愁暗雨。倚窗久伫。空极目、尘香旧路。怨别来、人隐天涯,后约成轻负。
教心安防何处。叹回文小字,枉写纨素。断魂无主。怅韶华、翠幔曲屏虚度。离情最苦。相思翦、柔肠千缕。更怕听、阶下鸣蛩,夜夜凄凉诉。
3:解读
西风吹落树叶,寒露湿透了黄花,冷气透过窗户铺面而来。又是一年秋天要结束了。更几回、滴落无边细密忧愁的凉雨。
久久的倚窗而立。放眼看不过毫无用处、那曾经开满鲜花的小路浑不见有人来。怨恨自分别以后,都到什么地方藏身了,重相聚的约定就这么轻易放弃了。
让我把心思放在何处呢?叹当初写了那么多回文的小情书。整个人失魂落魄的,精神都不好了,青春岁月一去不复返分外惆怅。
别离的情绪是最折磨人的。丝丝缕缕,剪不断理还乱。尤其怕听见,阶下荒草中的蟋蟀夜夜悲伤的鸣唱。
4:境界学评
问好同学!
小词格律无误,脉络较清晰,衔接还算流畅,结句亦不错。惟有以下几处,愿与同学探讨:
a  上阕一二句风和露怕是有些不谐。
b上阕第五句暗雨是指阴雨天气天色昏暗,滴落不妥。只怕是无边丝雨细如愁化用不太成功,季节亦不对。
c 下阕首句是安放吧?又不太符合马蹄韵。
d 断魂句有些费墨。
e 翠幔句有些费解,转折亦大,与整体不谐。
f 相思句化用不太成功,有些滞涩。
g  “更怕听”显直白,不如“又怎消”
水平有限,胡言乱语,勿怪!具体以老师点评为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1

帖子

112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28
5#
发表于 2024-11-10 09:12:57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聆雨组第二十八讲作业
聆雨组06号玲苒
一、找一首古人词阅读翻译并解析

解语花·云容冱雪
施岳   宋代

云容冱雪,暮色添寒,楼台共临眺。翠丛深窅。无人处、数蕊弄春犹小。幽姿谩好。遥相望、含情一笑。花解语,因甚无言,心事应难表。
莫待墙阴暗老。称琴边月夜,笛里霜晓。护香须早。东风度、咫尺画阑琼沼。归来梦绕。歌云坠、依然惊觉。想恁时,小几银屏冷未了。

翻译

冬云冻凝成雪片,为黄昏增添了几分寒冷,我们登上楼台一起望远。远方无人的绿草丛中,有几枝小小的梅花在召唤着春天。它挺着自己幽清娇美的身材与我们遥遥相望,含情一笑似乎懂得人的语言。为什么它默默无语?大概它有心事难于表达。不要待在墙阴处暗暗地等着自己衰残,你最适宜于开在月光下,立在瑶琴边。在人们赞美你的笛声中绽放,在晨霜清冷中露出你的笑脸。喜爱梅花就要及早观赏,东风一吹,你便会发觉它已在身边围着画栏的池塘边出现。登高归来你又在我的梦中绕缠,歌声让我从梦中跌落下云端,突然惊醒后才发现只是一场虚幻。想到这个时候,入画的你应该在茶几旁的屏风上正经受着风寒。

注释
窅(yǎo):深远。
数蕊弄春犹小:指梅花迎春绽放的细小花蕊。
花解语,因甚无言,心事应难表:梅花善解人意,但它却不说话,一定是有难传的心事。
莫待墙阴暗老:不要等梅花在墙角老去凋谢。
称琴边月夜,笛里霜晓:指与赏梅相称的雅事唯有月下弹琴,凌晨吹笛。
东风度、咫尺画阑琼沼:东风很快就会来到楼阁池塘边,意指梅花也渐凋谢。
恁时:那时候。


简析
《解语花·云容冱雪》是一首咏梅词。词的上片略去对梅的形体描写而突出它的含笑多情,在词人眼中,梅花是真正的“解语花”;下片写词人趁着冬雪未消,快意地弹琴吹笛,与梅花共舞。他还时时提醒自己要早早护花,不要等到春风来临,梅花凋谢,才恍然失落,坠入相思之苦。这首词似有寄托,或是咏梅,或是借以怀人。
作者介绍

施岳(约1247年前后在世),字仲山,号梅川,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淳佑中前后在世。精于音律。卒,杨缵为树梅作亭,薛梦珪为作墓志,李彭老书,周密题,葬于西湖虎头岩下。可见他在当时是很受文人推重的。但他生平的事迹已经不可考。岳因通音律,故作词声元舛误;又因多读唐诗,故词语多雅淡。所作今仅见存于绝妙好词中的六首。


二、互评。
解语花·闺怨
聆雨组言虑所终

初升小月,挂上珠帘,弯弯娥眉浅。别情绻绻。任东风、片片和云牵绾。罗巾画扇。正愁掩、芙蓉人面。玉指纤、红袖长笼,闲了银筝雁。
案上灯花谁剪。看朱颜青鬓,幽怀深眷。久听箫晚。远楼人,也是不胜清怨。阑干拍遍,君何处,天涯蓬转。算此朝、辜负春宵,花深浓香软。

聆雨组玲苒点评:
言虑所终友友好。我不太会点评,点评不到位还请多多包涵。
首先我说说我的看法啊。纯属个人意见。你的这首词设置场景有问题。再就是三个地方重复一个美人。跳跃太大。前面扇子掩面,后边红袖长笼不符合逻辑。还有就是“任东风,片片和云绾”,片片是什么?我完全看不懂。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

帖子

2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2
6#
发表于 2024-11-10 11:39:43 | 只看该作者
词研三二十八讲作业
聆雨27-斜阳下微笑
1.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一阵阵轻轻的春寒袭上小楼,清晨的天色阴沉得竟和深秋一样,令人兴味索然。回望画屏,淡淡烟雾,潺潺流水,意境幽幽。
飞花轻舞如虚无缥缈的梦境,丝丝细雨落下如同我的忧愁。再看那缀着珠宝的帘子正随意悬挂在小小银钩之上。
这首词写主人公在春天的闲愁。
2.解语花》
解语花  落叶
聆雨17-风雨无阻
翻腾失力,进退无凭,身心渐疲弱。几多萧索,西风里、愁绛惨黄摇落。暮秋冥漠,何曾料、此时寒薄。记昔时、夏雨春阳,相与殷勤托。
送翳伴花一诺。更灵禽与护,千里翠幄。繁华成昨,不堪叹、尘事总循复剥。无妨淡泊,荣枯里、思心顿觉。奏与听、簌簌潇潇,是我天音作。

翻译:翻飞已让失去了力气,没有可以凭借的东西,身心感到疲惫柔弱。多少次摇落在西风里。暮秋不曾料此时寒薄。还记得和夏春殷勤相托。
浓阴许诺陪伴花儿,更把鸣禽保护。如今繁华已成过去,感叹尘间的事循序渐往复。荣枯里让人顿时醒悟。瑟瑟的声音好像是天上的音乐让我倾听。
简析:这是首咏物词,上片写落叶的凄凉,下片写作者的感受。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1

帖子

9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93
7#
发表于 2024-11-10 19:18:12 | 只看该作者
二、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解语花》
聆雨10-子晨
解语花~梅
冰澌欲泄,冻雪犹存,寒柳鸦声悄。倦枝风扫。凝眸处、唯有斜晖晚照。幽香袅袅。倚修竹、嫣然一笑。似翠禽、千里烟波,醉把春来报。
满目荒芜枯槁。对层峦未醒,黄云飘渺。忧思难表。应知那、飘谢玉魂尤早。山前古道。便把这、尘寰萦绕。细算来、朵朵枝枝,都做深情调。
言虑所终:作者通过词作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对春天的向往。文辞优美,立意高远。不足之处对梅花的描写太笼统了,而对环境的描写细致。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2

帖子

152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22
8#
发表于 2024-11-10 19:26:01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第二十八讲聆雨组作业贴:
聆雨-诗梦

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解语花·上元
周邦彦【宋代】
风销焰蜡,露浥红莲,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译文:
蜡烛在风中燃烧,夜露浸湿了花灯,街市上灯光交相映射。皎洁月光照着屋瓦,淡淡的云层散去,光彩照人的嫦娥飘然欲下。衣裳是多么精致素雅,南国少女个个都细腰如掐。大街小巷箫鼓喧腾,人影攒动,条条路上幽香阵阵。
不由想起当年京城的灯夜,千家万户张灯结彩如同白昼。姑娘们笑盈盈出门游赏,香车上不时有人丢下罗帕。有缘相逢的地方,必是打马相随尘土飞洒。今年的京城想必依旧,只是我旧日的情怀已全衰谢。钟漏轻移时间不早,赶快乘车回去吧,任凭人们去尽情歌舞玩耍。

简析:
《解语花·元宵》是词人元宵节在他乡感怀故人旧事而作。上片描绘了元宵夜灯月交辉、丽人多姿的欢乐景象,创造出一个美妙神奇的境界;下片追忆京城“千门一昼”灯节欢腾的场景,抒写节日依旧而情怀衰谢的抑郁之情,蕴含着词人潦倒不得志的悲愤之意。全词设想新奇,构思巧妙,语言精练优美。
这是词人飘流他乡,逢元宵节的忆旧感怀之作。先写元宵夜的灯节花市,巨大的蜡烛,通明的花灯,露水虽然灯笼纸打湿,可里面烛火仍旺。月光与花市灯火互相辉映,整个世界都晶莹透亮,嫦娥也想下来参加人间的欢庆。苗条的楚地姑娘在花市嬉戏,箫鼓喧闹,满路溢香。又写“昔日”京都的元宵。着重从大处着笔。“钿车罗帕”突出都市特点,与上阕“楚女纤腰”及“箫鼓”形成对照,脉络井然。“暗尘随马”写夜市繁华。从“年光是也”开始抒情,抒发今不如昔的际遇和伤感。此作结构缜密,厚重顿挫,极具匠心。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解语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解语花》秋晚感怀
文/聆雨37-隐香雪
​灯明影薄,室暖炉红。帘动窗虚设。隐星透月。霜寒夜、杳渺云波天阔。篴音闻切。谁又是、声声愁煞。细数来、许几芳残,不与时光刷。
孤倚藜床沉郁。忆阳春时序,恣情浓烈。翠烟初滑。茵茵草、席地齐肩投契。莺俦柳别。恁是那、铜钿摧杀。算此间、冷雾凝霜,秋恨凉心彻。

译文:
灯光明亮,身影单薄,室内温暖,炉火通红。帘子晃动,窗户如同虚设。隐隐的星光、透出的月光,寒夜降霜,天空中云雾渺茫辽阔。笛声急切可闻,又是谁吹出的声音如此哀愁。细细数来,有多少芳华残败,时光也无法将其洗刷。
孤独地倚在藜木床上,心情沉郁。回忆阳春时节,那时情感浓烈奔放。绿草如烟初现,和友人一起席地而坐,情投意合。与好友分别如同黄莺离开柳树,就是那金钱(世俗之物)破坏了这美好的情谊。想来在这寒冷有雾有霜的秋夜,秋的愁恨让人心寒彻骨。

诗梦学评:
这首《解语花·秋晚感怀》写得很有韵味。
上阕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从室内的灯光、暖炉与室外的寒夜星空等环境对比,到凄凉的笛音,都渲染出愁绪。“细数来、许几芳残,不与时光刷”一句,将对时光流逝、美好消逝的感慨巧妙融入。下阕通过“孤倚藜床沉郁”承接上文,回忆阳春的美好欢乐,“莺俦柳别。恁是那、铜钿摧杀”以独特比喻体现美好被破坏的遗憾,结尾“算此间、冷雾凝霜,秋恨凉心彻”回扣秋晚主题,把秋恨的情感推到极致。整体用词典雅,情感真挚深沉,情景交融,只是个别字词稍显生僻,从用词角度,个别词语如“铜钿”在古雅的氛围中稍显突兀,与整体偏古典雅致的风格协调性略有欠缺。不过不影响整体意境传达。

点评

另一个方面,意象的选择与运用,对主题的表达有些隔,入题有些迟或晚,这是上阙的暇疵,以上个人观点,不足凭。  发表于 2024-11-14 10:27
上阙下阙词脉的衔接有裂痕,结构方面,上阙现在下阙过去,没问题,但情感的倾诉欠融洽,有跑调的感觉。是【恁是那、铜钿摧杀】的原因。  发表于 2024-11-14 10:27
     从立意去剖析,作者通篇表达的主题亦或思想有多重性,上阙叹时光荏苒,万物萧条,愁绪袭来,下阙悲朋友聚散如时序轮回,荣来衰去,世态炎凉伤心。  发表于 2024-11-14 10:26
梁迪庄老师:隐香雪词友这阙《解语花》,我细读了数遍,也许个人水准欠缺,总抓不到点,不知从何下手去评析。说佳作找不到亮点,说一般找不到原由,感觉有些零散。  发表于 2024-11-14 10:2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

帖子

14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9
9#
发表于 2024-11-10 19:33:32 | 只看该作者
互评;

2.解语花
斜阳下微笑
风消木叶,露湿黄花,寒意侵庭户。一年秋暮。几翻又、滴落织愁暗雨。倚窗久伫。空极目、尘香旧路。怨别来、人隐天涯,后约成轻负。
教心安防何处。叹回文小字,枉写纨素。断魂无主。怅韶华、翠幔曲屏虚度。离情最苦。相思翦、柔肠千缕。更怕听、阶下鸣蛩,夜夜凄凉诉。

春衫:这首词描述的是秋末十分怀人之作。由秋寒又洒秋雨的外景,转到室内,面对萧萧秋意思绪翻飞。上片造境还是比较成功的。语句也流畅。唯后约一词,没查到。旧约还是什么?
下片皆是情感渲染。表达出一个幽怨的女子伤感落寞,待人不归的情怀。下结景结,留余味。整篇词情景交融,脉络清晰。要是有个题目最好。

点评

如:风消【木】叶,露【湿】黄花,【木】较实较硬,更【故或晚】形象些。【湿】程度较轻浅,更【冷】生动些。【翻】应是【番】,【后约成轻负】,更【信约成违负】则意思明了。  发表于 2024-11-14 10:30
不管热恋中的短别也好,失恋时的叹惋也罢,能写到这种刻骨铭心的地步,希望是身心释放后的坦然与轻松,这也是词言情的魅力。        这阙词在言辞方面,若加强准确性、稳妥性的表达   发表于 2024-11-14 10:30
       上阙景入,意象的选取与铺垫和主题或立意融洽,下阙情承,【教心安防何处】,衔接贴切、自然、紧密,有特色。  发表于 2024-11-14 10:29
梁迪庄点评: 斜阳下微笑词友的创作,我好象点评过一二次,这阙词走心,情感真挚,词脉清晰,题材现实,规避了假大空的毛病,是不可多得的作品。  发表于 2024-11-14 10:2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

帖子

24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5
10#
发表于 2024-11-10 20:18:16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第二十八讲聆雨组作业贴:
聆雨37-隐香雪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解语花·梅花
吴文英【宋代】
门横皱碧,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暮寒如剪。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飞霙弄晚。荡千里、暗香平远。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
酥莹云容夜暖。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冷云荒翠,幽栖久、无语暗申春怨。东风半面。料准拟、何郎词卷。欢未阑,烟雨青黄,宜昼阴庭馆。

译文:
碧水荡漾横于门前,苍烟茫茫迷糊了小路,江南岸边春光溶溶。夜来春寒恰似剪刀,剪出溪畔梅影在清浅的水中斜浮。雪花故意在晚上飞闲自得,梅花的幽香亦随之向千里外飘去。仔细看它绝似兰昌宫里的三个美人,琼树三枝多有风度。
梅枝晶莹酥软像体态婀娜的张云容,夜里给人送来温情香暖。它插戴在头上与刘兰翘一样清瘦,又如萧凤台那般柔婉。它久栖于枯寒荒冷的幽涧,春来了它默默无语独自抱怨。东风吹过只留半面,想何逊一定打算把它写入诗卷。人们观赏它的兴致未尽,天空又布满了青黄的烟雨,应让它安放于白天阴凉的庭馆。

简析:
  《解语花·梅花》是一首咏梅词,此词先从地理环境和天气写起,次写梅花的形态,后写梅花的凋残孤独,结写词人的惜梅之情。这首词从梅影、梅香、梅色、梅雪写起,词笔幽艳,颇多波折,词境丰富,颇堪玩赏,词中写梅花由盛极而衰残,也似是托意于人才落拓,是词人身世的自我观照。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解语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解语花•偶题
文/聆雨组06号玲苒
乡寒路远,径冷更深。幽户冷门悄。酒楼客少,谁家信?小院菊花没了。荒宅寒道,见石小,无卿环绕。当此时,倚几低吟,好景都成杳。
曾过香山枫道,对红床锦账,亲逢一笑。人间年少,多情子,惟恨相逢不早。如今见了,却又惹,许多愁抱。算此情,除是良缘,为我殷勤报。

评:这位小姐姐 东一榔头西一棒。不过对红床锦帐道特有联想…。愁就让愁吧,不抱了。

点评

我们学习古人作品,可学其结构,布局,用韵,甚至借其立意。本来创作词很难,而中长调更难,难在意蕴少而言辞缺,有时勉强凑篇。希词友奋发提高。  发表于 2024-11-14 10:33
     作者下阙整段引用宋词大家秦观的原文,引用一二句尚可,以化用为致高之境,或许此情此景于古代此词的意境高度契合,故意为之,这应不是作者的水准,因我评阅过其作品。  发表于 2024-11-14 10:33
梁迪庄点评:模仿古人,是习词的捷径,大部分作者有这样一个阶段,我也不例外,无可非议,但到词研毕业的水准,还是创作为好,模仿终究难以提高。  发表于 2024-11-14 10:3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1-3 18:16 , Processed in 0.10909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