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6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十五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779

主题

1157

帖子

440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前先根据评阅老师的补评,印证补全上周的互评。
作业:
1.分析词牌《粉蝶儿》,(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粉蝶儿》
题一:初夏
题二:榴花
题三:小满
题四: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拟题意即可)
四题择其一填之,如有不合其一者视为旧作,评阅老师可拒评。

粉蝶儿 双调七十二字,前后段各八句、四仄韵 毛滂
  雪遍梅花 素光都共奇绝 到窗前 认君时节 下重帏 香篆冷 兰膏明灭 梦悠扬 空绕断云残月 
  中仄平平句中中中中中仄韵仄平平读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句中仄仄句中平平仄韵仄平平句平中仄平平仄韵

  沈郎带宽 同心放开重结 褪罗衣 楚腰一捻 正春风 新著摸 花花叶叶 粉蝶儿 这回共花同活 
  中中中中句中中仄中平仄韵仄平平读仄平中仄韵仄平平句平仄仄句中平中仄韵仄中平句中中仄平平仄韵
(注意,本词牌词谱单句中较多之处不可四连仄或四连平。)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4

帖子

87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70
沙发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散步跑的新境界 于 2025-5-11 16:14 编辑

古典词研四风荷组第十五讲作业
风荷新境界
一  分析词牌粉蝶儿
调见毛滂《东堂词》。因词有“粉蝶儿,这回共花同活”句,取以为名。金词注“中 吕调”。《太和正音谱》:“中吕宫”。
系统共收录 2 体:毛滂 曹冠
粉蝶儿(钦定词谱)    双调七十二字,前后段各八句、四仄韵——毛滂
二  试填一首
粉蝶儿   初夏

凋落残红,还消满城飞絮。过当街、翠添如许。沐南风,循柳岸,声声莺语。客同行、鲜绿薄衫寒否。

笑靥盈盈,犹传几分和煦。正怡然、岂堪轻负。纵回头,不必问,春归何处。最宜人,此时爽舒温度。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

帖子

16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6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07: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里红@ 于 2025-5-12 08:24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15讲作业:
风荷33-山里红
1.分析词牌《粉蝶儿》,(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粉蝶儿 双调七十二字,前后段各八句、四仄韵。调见毛滂《东堂词》,因词有“粉蝶儿,这回共花同活”句,取以为名。金词注“中吕调”。《太和正音谱》:“中吕宫”。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粉蝶儿》
粉蝶儿*小满
小满时光,一树海榴花绽。透芸窗,诵吟悠远。少年郎,怀壮志,几番磨练。待登科,长安菊花看遍。
小满又逢,仍是海榴花颤。手挼香、鬓霜凌乱。倚栏杆,追往昔,宏图未展。奈何如,空余一声长叹。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帖子

6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4
地板
发表于 前天 14:39 | 只看该作者
妮妮作业
《粉蝶儿》词牌分析
句数与分段:双调,意味着该词牌有上下两片。前后段各八句,总共七十二字。
押韵规则:前后段各押四仄韵,在规定的位置通过押仄声韵来体现韵律美。
平仄规律:从给出的例词和词谱来看,平仄安排较为复杂但有规律。每句的平仄有具体要求,且特别强调单句中较多之处不可出现四连仄或四连平,以保证诵读时的声调和谐变化。
比如:雪遍梅花,
中仄平平,到窗前,仄平平,这些平仄组合使得词在音韵上错落有致。
节奏特点:句式长短相间,节奏上富有变化。短句如三字句下重帏“褪罗衣”等,使节奏紧凑明快;长句如“梦悠扬 空绕断云残月,粉蝶儿 这回共花同活”等,舒缓了节奏,增加了词的韵味和表现力。

2. 粉蝶儿·初夏
文/妮妮
雨润榴花,浅红渐染枝绝。入园林、夏初时节。柳丝长,荷角嫩,风摇香屑。燕呢喃,轻剪绿杨烟月 。
小径苔深,幽怀欲寻难结。倚阑干、暗愁千捻。忆前欢,如梦影,丝丝缠叶。盼归期,同赏这春余活 。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帖子

2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0
5#
发表于 昨天 14: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书香 于 2025-5-13 14:22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十五讲作业:
风荷16-书香
1.分析词牌《粉蝶儿》,(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粉蝶儿》
题一: 初夏
题二:榴花
题三: 小满
题四: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拟题意即可)
四题择其一填之,如有不合其一者视为旧作,评阅老师可拒评。

一.分析过程:
词牌溯源:
调名始见于北宋毛滂的《东堂词》,因句中“粉蝶儿,这回共花同活”而得名 。本意咏带粉的蝴蝶,唐韩偓诗已提及"粉蝶"意象 。
格律特征:
正体:双调72字,前后段各8句、4仄韵,以毛滂《雪遍梅花》为典范  。
变体:曹冠词为72字,前后段各7句、4仄韵,第四至六句改为五字两句 。
辛弃疾词突破常规,如长句读、白话入词,体现灵活创新 。
艺术特色:
题材:多咏物写景(如落花、蝴蝶),辛弃疾词以拟人化手法抒惜春之情。
语言:白话词风格,自然音节与严谨词调结合。
结构: 常对比递进(如“昨日”与“而今”),柔韧中见清劲。
二.分析结果:
起源: 北宋新声,毛滂首创,南宋仍有创作。
格律:以72字仄韵为主,正体与变体并存 。
代表词作:辛弃疾《和晋臣赋落花》以新颖构思和口语化表达著称。
地位:虽非主流词牌,但艺术性高,尤以辛词突破传统为亮点。

三:
《粉蝶儿·初夏》  
书香
绿暗红稀,匆匆又逢春暮。  
卷重帘、燕雏飞去。  
柳绵轻,榆荚小,漫随风舞。  
渐池塘、荷盖半遮烟雨。  

午窗睡起,茶瓯对饮谁与?  
倚阑干、碧云千缕。  
晚凉生,新月上,乱蝉高树。  
最关情,醉听数声蛙鼓。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10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0
6#
发表于 昨天 22: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幽兰梦蝶 于 2025-5-13 23:10 编辑

词研四幽兰梦蝶作业帖
作业一:词牌分析
《粉蝶儿·雪遍梅花》是北宋词人毛滂创作的词作,也是“粉蝶儿”词牌的正体代表作。以下从词牌沿革、格律结构、艺术特色及后世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词牌沿革与调名起源
1. 起源背景
   “粉蝶儿”为北宋新声词调,调名取自毛滂词中“粉蝶儿,这回共花同活”一句,原意咏带粉的蝴蝶(翅带白、黄或橙色斑点,蝶身覆粉)。唐代韩偓诗中已有“粉蝶”意象的描写,但作为词牌定型于北宋。

2. 发展脉络
   该词牌以毛滂《东堂词》中的《雪遍梅花》为正体,南宋辛弃疾、蒋捷等人依此填词。另有曹冠的变体,调整句法结构,形成前后段各七句的格式。

二、格律结构与平仄分析
1. 正体格律
   句式:双调七十二字,前后段各八句、四仄韵。  
   句法特点:以三字句与四、六、七字句穿插,如“下重帏,香篆冷,兰膏明灭”为上三下四结构,节奏疏密相间,调势平稳,适于咏物抒情。
   平仄示例(以毛滂词为例):  
     
     中仄平平,中中中中中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中仄仄,中平平仄。(韵)仄平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如“雪遍梅花,素光都共奇绝”句,平仄错落,声韵清越。

2. 变体对比
   曹冠《绕舍清阴》变体将正体的第四、五、六句合并为两个五字句(如“问留春不住,春怎知人意”),调整节奏,但仍保持七十二字总字数,体现词牌创作的灵活性。
作业二
粉蝶儿    初夏
文/幽兰梦蝶

高树新蝉,薰风横塘南路。嫩荷清,柳阴飞絮,杜鹃红,莺语碎。黄昏风雨,见河鸥,银羽凭空归去。
豆蔻词工,一场寂寞谁诉。恁多情,只期相聚。岁华空,宵烛冷。倦游乱绪,正凝眸,怎忍倚栏千度。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5-14 05:31 , Processed in 0.1240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