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66
|
古典词十九初级班浣花组第十讲作业 |
| ||
| ||
点评
下片主要描写玻璃栈道,进入正题,尚可,夺人魂魄,意在彰显栈道之高,气势之逼人。然总觉有些吓人,可再推敲。
“石径”地点刻意言之多余,玻璃栈道才是主体,鸟音齐,齐字可斟酌,恐难一致。松林虽为实景所见,于一山秋色,秋意有欠,枫林就有所勾连了。枝杪如雨师所言可有可无。
本期作业主题重阳,本章小标题一笔带过,正文中似乎未见其痕,所描之细景也非秋色。大概可读为过玻璃栈道时所见所闻所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有登高远眺,才能有这样的感受,不错。
下片写过栈道的情景,感同身受,悬在空中,摇摆不定,惊心动魄,但是却又是那样刺激,让人流连忘返。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好一派闲适时光。就是觉得枝杪一词有些浪费,再斟酌一下。
上片写秋景,鸟音撩动,拟人手法,运用得很有画面感。不是秋色自己来,而是鸟音撩动的。不错。
| ||
| ||
点评
针对整体的气脉安排,建议把歇拍与过片对调,过渡也许会更自然流利一些。
结尾复又饮酒,过片的梦怎么处理呢?因为并没有说到是夜半梦醒。即使醒了,恐怕也是残酒、冷酒更合适,而非菊酒。
舟逐浪惊雪,这五个字一是断句似乎是一带四,如此就不合词调格律了;如果是二三断,语意又似乎不完整了。第二个问题是物象的选用,舟和浪虽然是梦中情景,但也要兼顾与上下文的协调,不可单纯的求实,以致孤立。
下片茱萸又回到重阳的题目上,也重回热烈,与歇拍亦是隔断了。醉配,不如醉插更自然。
起拍菊黄,一派欣欣向荣,扣题。但从正值到歇拍的更飘零之间隔断了,没有体现出转换。因为重阳是赏菊的最佳时间,并不会飘零的,即使凋了也是花瓣而不是叶。
问好秋叶师!学习欣赏,请教茱萸和菊花取一可以否?
| ||
点评
一个不太成熟的建议,把歇拍和结拍互换,各别字词再调整一下,气脉会觉顺畅一些。
如束,大约是被限制的意思,为什么被限制?可能会引人入歧途,建议采纳柳师意见。结句用意不明。折一枝之意应是寄远,然而寒香泪曲是回收的姿态,没能发送出去。
亲睦,是一种心理状态,人虽然分离不能团聚,但心还是可以在一起的,感情还是亲与睦的,所谓不能似乎言之差矣。离别各东西,赘语,后三实可以再丰富内容的。
风雨过重阳,有两个含义,一是人世风雨,一是自然风雨。如是前者,歇拍易接即时人事变迁展开,而非更忆所跳如此之远可行。如是后者,当接菊花表现而写,以菊喻人。两种情况都宜在下片做转换,眼前回忆各居一片较好。
挑一下刺,感觉在遣字上可再作斟酌,如“已”尽量用去声来引。不能亲睦,可再细斟。下片的“音信却如束”是否可以“音信期难卜”,个见未必适合,若有不妥,见谅。
问好心雨师。读罢顿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之感,人生之路分分合合,几多悲欢又岂是心意所能期。上片以物起兴,感而动,动而生情,自然引入下片,以滴滴清泪寄托尽在不言中,学习了。
| ||
点评
谢谢百年老师指点。谢谢若蓝老师提点。雨后柳还得在遣字上再努力,再次感谢二位老师。
结拍的江海在意上与整篇相合,但形上有不谐,如能形神兼顾是为最佳。风流行迹,略显虚,也因为歇拍有了飘逸的缘故吧,此处稍稍落实一些或者更好。
结构完整,章法合理,只是在个别字词的使用上略显刻意了,巅,应该是指高处,接的却是深处,可琢。乘兴就是放襟怀了,高碧就是云巅了,这一句建议接着休问去深入展开。
欣赏柳师好词,上景下情,立意与众不同,重阳独自登高,襟怀豁达,读来行云流水,颇有苏轼江海寄余生之感,赞。鸡蛋里挑点骨头,向高碧和云巅深处似有雷同。瑕不掩瑜,真的是一首好词,我很喜欢这种风格,学习了。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1-3 20:04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