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诗雨后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二十期听雨组初级班升创作班考试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105

帖子

4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2
11#
发表于 2022-4-20 09:48:29 | 只看该作者
古典二十期初级班结业考试卷
听雨组----25   天野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计20分
(l)这里的“词",是指一种( 文学体裁 )  是(调有定字 )(字有定声)(句中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
(2)词起源于《诗经》为代表的(远古民歌)。
(3)词来自于(近体诗)或(唐时)的(绝句)。
(4)词起源于《古乐府》
就词而言,关于它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
(5)过片是下片的(开头),即下片的(起拍)。它具有( 承上启下)及(过渡转折连结两片)的作用,也称(过变)。
(6)词调是词的(格调),中国古乐中共有(八十四)宫调,而唐宋词所用只有( 二十八)个宫调。

(二)选择题:共两题,每题五分,共计10分
(1)下面哪个句子是隐喻( A  )
A.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
B.霜叶红于二月花
C.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D.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七阳韵属于四呼中的哪种发音方式?(D)
A.齐齿呼
B.搓口呼
C.闭口呼
D.开口呼

(三)填空:每空2分,共计10分
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前两句写(秋景 ),有悲凉意。后两句写(悲秋多病),以(哀景)写(哀情),是( 正衬)的名句。

(四)简答题:每题十分,共计30分
(1).词的对仗要求与特点?
答:词的对仗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境相对。
词的对仗特点有相连两句字数相同时,经常对仗;是否对仗,灵活性较大可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可不拘平仄;可同韵相对;一般采用流水对。没有固定的对仗位置;不限于上、下句平仄必须相对;允许同字相对;有“领字”时,去掉“领字”大多也是对仗。
(2).小令的结构布局特点?
答:起句要精炼,不能铺陈渲染;快进快出,三四句话内完成意思表达;结句要意在言外,重笔点题;结构模式有上景下情式、对比式、时间式、并列式、错综式。
(3).什么是反衬?具体举例说明
 答:反衬是利用事物的对立面来衬托另一事物。这种手法在借景抒情诗中运用十分广泛而典型
一般分为:以乐景写哀情和以哀景写欢情。
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噪一鸣,反显得“林逾静”、“山更幽”(以响衬静),这是反衬。

写作部分:共计三十分
以《暮春》为题
词牌:自选,
限韵:词林正韵第二部(三江七阳通用)
临江仙   暮春
小径残花霁雨,前庭归鸟斜阳。无端幽独自思量。暮春罗帐梦,犹带旧时香。
又是别离滋味,沉沉倚罢疏窗。几番风絮几番凉。飘零无尽处,一念更情伤。

点评

合计:67+18=85分  发表于 2022-4-26 17:14
天青老师点评:情多而景少,过片的又是稍显突兀,总体还不错,【18分】  发表于 2022-4-26 17:12
合并得分:67分  发表于 2022-4-25 12:00
(四)简答题:每题十分,共计30分 (1)得分:8分。意境当相谐 (2)得分:10分。 (3)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2-4-25 12:00
(三)填空:每空2分,共计10分 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2-4-25 12:00
(二)选择题:共两题,每题五分,共计10分 (1)得分:5分 (2)得分:5分  发表于 2022-4-25 11:59
十一楼阿凉给分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计20分 (1)得分:4分 (2)得分:2分 (3)得分:3分 (4)得分:3分 (5)得分:5分 (6)得分:2分 (二)选择题:共两题,每题五分,共计10分 (1)得分:5   发表于 2022-4-25 11:5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7

主题

204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392
12#
发表于 2022-4-20 14:06:43 | 只看该作者
古典二十期初级班结业考试卷


听雨组30——山花红紫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计20分
(l)这里的“词",是指一种( 文学体裁       )  是(    调有定字       )(   字有定声     )(    句中定格     )的独特的格律诗体。
(2)词起源于《  诗经     》为代表的( 远古民歌      )。
(3)词来自于( 近体诗    )或(    唐时   )的(  绝句    )。
(4)词起源于《   古乐府    》
就词而言,关于它的(起源     )有(  很多种    )说法。


(5)过片是下片的(  开头      ),即下片的(    起句    )。它具有(   承上启下       )及(      过渡转结两片               )的作用,也称(      过变    )。
(6)词调是词的(   腔调        ),中国古乐中共有(   84      )宫调,而唐宋词所用只有(   28     )个宫调。


(二)选择题:共两题,每题五分,共计10分
(1)下面哪个句子是隐喻(    A   )
A.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
B.霜叶红于二月花
C.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D.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七阳韵属于四呼中的哪种发音方式?(  D     )
A.齐齿呼
B.搓口呼
C.闭口呼
D.开口呼
(三)填空:每空2分,共计10分
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前两句写(    秋景    ),有悲凉意。后两句写(    悲秋多病          ),以(   哀景      )写(  哀情     ),是(   正衬       )的名句。


(四)简答题:每题十分,共计30分
(1).词的对仗要求与特点?
(2).小令的结构布局特点?
(3).什么是反衬?具体举例说明


(1)
答:词的对仗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境相对。
词的对仗特点是:可以同字相对,不拘平仄,同韵相对。


(2)
答:小令的结构布局特点是:蓦然而来,悠然而逝。起句迅速带入,结句意在言外,重笔点题,言尽意不尽,留有回味余地。


(3)
答:反衬是利用事物的对立面来衬托另一事物。这种手法在借景抒情诗中运用十分广泛而典型,一般分为以乐景写哀情和以哀景写欢情。具体举例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噪一鸣,反显得“林逾静"、“山更幽"(以响衬静),这就是反衬。


写作部分:共计三十分
以《暮春》为题
词牌:自选,
限韵:词林正韵第二部(三江七阳通用)


采桑子
牡丹开尽珠帘暖,绿隐斜阳,燕舞泥香。溪水淙淙涨碧塘。
蜂稀蝶倦青芜茂。短暂春光,旖旎深藏。谁见花红百日长。

点评

合计70+15=85分  发表于 2022-4-26 17:16
天青老师点评:总体看是感叹时光流逝,上片除了起拍,其余都与主题无关,下片略好,【15分】  发表于 2022-4-26 17:15
十二楼阿凉给分.合并得分:70分。  发表于 2022-4-25 12:02
(四)简答题:每题十分,共计30分 (1)得分:10分 (2)得分:10分。 (3)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2-4-25 12:02
(二)选择题:共两题,每题五分,共计10分 (1)得分:5分 (2)得分:5分 (三)填空:每空2分,共计10分 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2-4-25 12:01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计20分 (1)得分:4分 (2)得分:2分 (3)得分:3分 (4)得分:3分 (5)得分:5分 (6)得分:3分  发表于 2022-4-25 12:0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4

帖子

6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2
13#
发表于 2022-4-20 16:02: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希望燃烧 于 2022-4-23 20:11 编辑

古典二十期初级班结业考试卷
听雨27-希望燃烧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计20分
(l)这里的“词",是指一种(文学体裁)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中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
(2)词起源于《诗经》为代表的(远古民歌)。
(3)词来自于(近体诗)或(唐时)的(绝句)。
(4)词起源于《燕乐》
就词而言,关于它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
(5)过片是下片的(开头),即下片的(起句)。它具有(承上启下)及(过渡转折连结两片)的作用,也称(过变)。
(6)词调是词的(腔调),中国古乐中共有(84)宫调,而唐宋词所用只有(28)个宫调。
(二)选择题:共两题,每题五分,共计10分
(1)下面哪个句子是隐喻(A)
A.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
B.霜叶红于二月花
C.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D.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七阳韵属于四呼中的哪种发音方式?(D)
A.齐齿呼
B.搓口呼
C.闭口呼
D.开口呼
(三)填空:每空2分,共计10分
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前两句写(秋景),有悲凉意。后两句写(悲秋多病),以(哀景)写(哀情),是(正衬)的名句。
(四)简答题:每题十分,共计30分
(1).词的对仗要求与特点?
答:
1、词的对仗要求有:1)凡是规定要对仗的位置就必须对仗。2)凡是可对仗可不对仗的位置,尽量使用对仗。3)凡是起首两句字数相同,就考虑使用对仗。4)凡是词中某上下两句字数相同,平仄相反,就尽可能考虑使用对仗。5)除规定需要对仗的位置外,如果用散句比用对仗能更好地表达词意,就可不用对仗。
2、词的对仗特点有:1)没有固定的对仗位置。就整体来说,词没有固定的对仗位置。2)不限于上、下句平仄必须相对。3)允许同字相对。律诗对仗中,同字是不允许相对的,但词的对仗允许。4)因为词中有“领字”的用法,所以有些对仗,看上去两句的字数不相同,但去掉领字后,字数就相同了。
(2).小令的结构布局特点?
答:1)小令要快进快出:起句要能使读者迅速进入你的情感,结句则要意在言外、重笔点题。2)小令起句要精炼,不可铺陈渲染。3)小令还要注意,有一句直语、粗语、铺排语、说尽语,便索然无味了。笔不能转,则意浅,浅则薄;句不能炼,则意卑,卑则靡。4)同时小令一句一字闲不得,要放得开,最忌步步相逢;又要收得回,最忌行行愈远。5)小令写法上不适宜细水长流,只要抓住一个情景,物境,心境,把要抒发的或要描写刻画的事物放映出来就行了。6)小令应该注意先立意,把握要描写的事物或要抒发的感情,一情 一景一事足矣。
(3).什么是反衬?具体举例说明
答:反衬就是情与景调子相反,通过反衬更加鲜明地表现主题。举例如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词中"悬崖百丈冰"更加反衬出"花枝俏",把梅花不畏严寒、敢于斗争、笑对一切困难的精神,形象地表现出来。
写作部分:共计三十分
以《暮春》为题
词牌:自选,
限韵:词林正韵第二部(三江七阳通用)
鹧鸪天·暮春
文/听雨27-希望燃烧
几朵残红绿叶藏,容颜暗淡已无香。风吹落瓣甘从命,日晒低头似怕光。闲踱步,偶凭窗。枯荣迭运亦寻常。春深何苦愁花事,远处禾田正盛妆。

点评

第一题误评1分,合计总分:69+19+1=89分  发表于 2022-5-1 15:39
天青老师点评:先抑后扬,煞尾宕开一笔,脉络可以,用字不太考究,【19分】  发表于 2022-4-26 17:18
十三楼阿凉给分 合并得分:69分。  发表于 2022-4-25 12:04
(四)简答题:每题十分,共计30分 (1)得分:10分 (2)得分:10分。 (3)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2-4-25 12:03
(二)选择题:共两题,每题五分,共计10分 (1)得分:5分 (2)得分:5分 (三)填空:每空2分,共计10分 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2-4-25 12:03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计20分 (1)得分:4分 (2)得分:2分 (3)得分:3分 (4)得分:2分燕乐扣1分 (5)得分:5分 (6)得分:3分  发表于 2022-4-25 12:0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

帖子

2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0
14#
发表于 2022-4-21 06:43: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三秋树 于 2022-4-24 04:49 编辑

古典二十期初级班结业考试卷
听雨37-三秋树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计20分
(l)这里的“词",是指一种( 文学体裁  )  是(  调有定字   )( 字有定声 )( 句中定格 )的独特的格律诗体。
(2)词起源于《 诗经  》为代表的( 远古民歌 )。
(3)词来自于( 近体诗 )或( 唐时 )的(绝句 )。
(4)词起源于《  燕乐   》
就词而言,关于它的(   起源  )有(   种种   )说法。
(5)过片是下片的(   开头     ),即下片的(     起句   )。它具有(   似承    )及(   似转   )的作用,也称(  换头 )。(6)词调是词的(  腔调 ),中国古乐中共有( 84 )宫调,而唐宋词所用只有(28 )个宫调。

(二)选择题:共两题,每题五分,共计10分
(1)下面哪个句子是隐喻(   A    )
A.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
B.霜叶红于二月花
C.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D.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七阳韵属于四呼中的哪种发音方式?(    D   )
A.齐齿呼
B.搓口呼
C.闭口呼
D.开口呼

(三)填空:每空2分,共计10分
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前两句写(    秋景    ),有悲凉意。后两句写(  悲秋多病    ),以(  哀景   )写(  哀情  ),是(    正衬  )的名句。

(四)简答题:每题十分,共计30分
(1).词的对仗要求与特点?
答:词的对仗不象近体诗那么严格,什么地方用对仗也不那么固定。
词的对仗应是词律的要求,宋人多数是遵守词律这个规矩的。
词在何处对仗,不同的词调有不同的要求,但一般遵循前人的名作,前人用了对仗,后人沿用,才成了常规。
词对仗的特点,相对于律诗,词的对仗主要有以下不同的特点:
1、没有固定的对仗位置。
2、不限于上、下句平仄必须相对。
3、律诗对仗中,同字是不允许相对的,但词的对仗允许。
4、因为词中有“领字”的用法,所以有些对仗,看上去两句的字数不相同,但去掉领字后,字数就相同了。
词的对仗要求,概括地说就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境相对。
词的对仗特点,概括地说,就是可以同字相对,不拘平仄,同韵相对。
(2).小令的结构布局特点?
答:小令因其篇幅短、用笔少,应该注意一些要领,一般而言,小令言简意赅。因此对小令来说,要的是快进快出:起句要能使读者迅速进入你的情感,结句则要意在言外、重笔点题,万不可将意思说尽,要使读者读罢仍能情思缭绕。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小令须蓦然而来,悠然而逝”。
(3).什么是反衬?具体举例说明
答:反衬是利用事物的对立面来衬托另一事物。这种手法在借景抒情诗中运用十分广泛而典型。一般分为:以乐景写哀情和以哀景写欢情。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噪一鸣,反显得“林逾静”、“山更幽”(以响衬静),这是反衬。

写作部分:共计三十分
以《暮春》为题
词牌:自选,
限韵:词林正韵第二部(三江七阳通用)

鹧鸪天·暮春

绿柳轻盈喜荡飏,春光明媚入花乡。碧溪流水轻轻淌,吟鸟传声嫩嫩腔。
心切切,意彰彰,暮春行旅好时光。香花羡我知情趣,结伴清风送令芳。


点评

总计得分:67+18=85分  发表于 2022-4-26 17:21
天青老师点评:这词如果换个初春的题目还真是不错的作品,主题多少有点跳脱【18分】  发表于 2022-4-26 17:20
一、填空题18分 (1)4分,(2)2分,(3)3分,(4)3分,(5)2分,(6)3分 二、选择题10分 (1)5分,(2)5分 三、填空题10分 四、简答题30分(1)10分 (2)10分 (3)10分 一到四题得分:67分  发表于 2022-4-26 11:0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6

帖子

7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46
15#
发表于 2022-4-21 10:09:48 | 只看该作者
听雨29/心悦
古典二十期初级班结业考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计20分
(l)这里的“词",是指一种( 文学体裁 ) 是( 调有定字 )( 字有定声 )( 句中定格 )的独特的格律诗体。
(2)词起源于《 诗经 》为代表的( 远古民歌 )。
(3)词来自于( 近体诗 )或( 唐时 )的( 绝句 )。
(4)词起源于《 燕乐 》
就词而言,关于它的(起源种种说法并无定论 )有(敦煌 曲子,古乐府,碧鸡漫治,梦 溪笔谈,找到 )说法。


(5)过片是下片的( 开头 ),即下片的( 起句 )。它具有( 承上启下 )及( 过度转结两片 )的作用,也称( 过变 或换头 )。
(6)词调是词的( 腔调 ),中国古乐中共有( 84 )宫调,而唐宋词所用只有( 28 )个宫调。


(二)选择题:共两题,每题五分,共计10分
(1)下面哪个句子是隐喻( A )
A.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
B.霜叶红于二月花
C.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D.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七阳韵属于四呼中的哪种发音方式?( D )
A.齐齿呼
B.搓口呼
C.闭口呼
D.开口呼
(三)填空:每空2分,共计10分
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前两句写( 秋景 ),有悲凉意。后两句写( 悲秋 多病, ),以( 哀景 )写( 哀情 ),是( 正衬 )的名句。


(四)简答题:每题十分,共计30分
(1).词的对仗要求与特点?
答词对仗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境相对。对仗特点,可以同字相对,不拘平仄,同韵相对。
答:词的对仗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境相对。
词的对仗要求,可以同字相对,不拘平仄,同韵相对。
(2).小令的结构布局特点?
答:蓦然而来,悠然而逝,起句迅速带入,结句意在言外,重笔点题,言尽意不尽,留有回味余地。


(3).什么是反衬?具体举例说明
答:反衬是利用事物的对立面来衬托另一事物,这种手法在借景抒情诗中运用十分广泛而典型,一般分为,以乐景写哀情和以哀景写欢情,如“蝉噪树逾静,鸟鸣山更幽”。一噪一鸣,反显得“林更静”“山更幽”以响衬静,这是反衬。
写作部分,共计30分,以《暮春》为题,词牌,自选,限韵,词林正韵第二部(三江七阳通用)
忆江南·暮春
听雨29/心悦
残红退,浓绿果瓜藏。莫叹春光容易逝,需知秋到满园香。何必为春伤。

点评

合计总分:70+22=92分  发表于 2022-4-26 17:23
天青老师点评:小令写的不错,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可以【22分】  发表于 2022-4-26 17:22
一到四题总得分:70分  发表于 2022-4-26 11:08
一、填空题 20分 (1)4分,(2)2分,(3)3分,(4)3分,(5)5分,(6)3分 二、选择题10分 (1)5分,(2)5分 三、填空题10分 四、简答题30分(1)10分 (2)10分 (3)10分 一到四题   发表于 2022-4-26 11:07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9

帖子

37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0
16#
发表于 2022-4-21 10:23: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蒲公英168 于 2022-4-23 22:44 编辑

古典二十期初级班结业考试卷听雨40—踏雪寻梅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计20分
(l)这里的“词",是指一种(    文学体载    )  是(      调有定字     )(     字有定声   )(       句中定格  )的独特的格律诗体。
(2)词起源于《   诗经    》为代表的(    远古民歌   )。
(3)词来自于(   近体诗  )或(   唐诗    )的( 绝句     )。
(4)词起源于《  古乐府     》
就词而言,关于它的(    起源 )有(   很多种   )说法。

(5)过片是下片的(    开头    ),即下片的(     起句   )。它具有(        承上启下  )及(        过渡转折    连接两片         )的作用,也称(     过片  )。
(6)词调是词的(     腔调      ),中国古乐中共有(       84  )宫调,而唐宋词所用只有(    28    )个宫调。

(二)选择题:共两题,每题五分,共计10分
(1)下面哪个句子是隐喻(    A   )
A.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
B.霜叶红于二月花
C.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D.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七阳韵属于四呼中的哪种发音方式?(    D   )
A.齐齿呼
B.搓口呼
C.闭口呼
D.开口呼
(三)填空:每空2分,共计10分
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前两句写(  秋景      ),有悲凉意。后两句写(    悲秋多病          ),以(    哀景     )写(    哀情   ),是(  正衬        )的名句。
(四)简答题:每题十分,共计30分
(1).词的对仗要求与特点?
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境相对。
特点:可以同字相对,不拘平仄,同韵相对。
(2).小令的结构布局特点?
暮然而来,悠然而逝。起句迅速带入,结句意在言外,重点点题,言尽意不尽。留有回味余地。
(3).什么是反衬?具体举例说明
反衬是利用事物的对立面而来衬托另一事物。分为乐景写哀情和以哀景写欢情?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噪一鸣,反显得林逾静。山更幽(以响衬静),这是反衬。
写作部分:共计三十分
以《暮春》为题
词牌:自选,
限韵:词林正韵第二部(三江七阳通用)
听雨40—踏雪寻梅
十六字令、暮春
殇,饮泪无言闭绣窗,任凭是,花谢与泥香。

此帖仅作者可见
1元抢购
点评举报
收藏收藏
1元抢

点评

合计总分:70+17=87分  发表于 2022-4-26 17:25
天青老师点评:首字下的过于沉重,个人觉得还是因景起兴比较符合一般的审美标准【17分】  发表于 2022-4-26 17:24
一、填空题 20分 (1)4分,(2)2分,(3)3分,(4)3分,(5)5分,(6)3分 二、选择题10分 (1)5分,(2)5分 三、填空题10分 四、简答题30分(1)10分 (2)10分 (3)10分 一到四题得分:70   发表于 2022-4-26 11:0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

帖子

2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6
17#
发表于 2022-4-21 14:46:06 | 只看该作者
古典二十期初级班结业考试卷
听雨组49一君子兰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计20分
(l)这里的“词",是指一种(   文学载体,     )  是(    调有定字       )(  字有定声      )(   句中定格的     )的独特的格律诗体。
(2)词起源于《  以诗经     》为代表的(  远古民歌     )。
(3)词来自于( 起源“古乐府”    )或(   近体诗或唐时    )的(   绝句   )。
(4)词起源于《   燕乐    》
就词而言,关于它的(   起源  )有(  种种    )说法。

(5)过片是下片的(  开头      ),即下片的(   起句     )。它具有(   承上启下       )及(   过渡转结两片                  )的作用,也称(    过变      )。
(6)词调是词的(   腔调        ),中国古乐中共有(   84      )宫调,而唐宋词所用只有(    28    )个宫调。

(二)选择题:共两题,每题五分,共计10分
(1)下面哪个句子是隐喻(   A    )
A.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
B.霜叶红于二月花
C.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D.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七阳韵属于四呼中的哪种发音方式?(   D    )
A.齐齿呼
B.搓口呼
C.闭口呼
D.开口呼
(三)填空:每空2分,共计10分
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前两句写(   秋景     ),有悲凉意。后两句写(    悲秋多病          ),以(    哀景     )写(  哀情     ),是(   正衬       )的名句。

(四)简答题:每题十分,共计30分
(一).词的对仗要求与特点?
答:一:没有固定的对仗位置。因为词是长短句形式的文体,必须在上下句字数相等的才可能对仗。不同调的词,如有对仗,位置不一定相同。由字而定对仗。
二:不限于上、下句平仄必须相对,如周密《唐多令》:“丝雨织莺梭,浮钱点细荷。”(前片)“官柳老青娥,题红隔翠波”(后片)平仄不全对,这种情况在词的对仗中称为“字面对”。
三:允许同字相对。律诗中同字是允许相对的。如: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相思一度,秾愁一度。(史祖达《解佩令》等等。
四因词中有“领字”的用法,行以有的对仗看上去两句的字数不相同,但去掉领字后,字数就相同了。如:吴文英《高阳台》:在灯前敧枕,雨外熏炉,去掉“在”一字领,就是四言字对仗。
词的对仗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境相对。
词的对仗特点:可以同字相对,不拘平仄,同韵相对。
(2).小令的结构布局特点?
答:蓦然而来,悠然而逝。起句迅速带入,结句意在言外,重笔点题,言尽意不尽,留有回味余地。
(3).什么是反衬?具体举例说明
答:反衬是利用事物的对立面来衬托另一事物,一般分为:以乐景写哀情和以哀景写欢情。如“蝉燥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燥一鸣,反显得“林逾静”、“山更幽”。
写作部分:共计三十分
以《暮春》为题
词牌:自选,
限韵:词林正韵第二部(三江七阳通用)
  古典词二十期初级班考卷
画堂春* 暮春吟落花
听雨组一君子兰
一帘风雨动情伤,小园花落轩窗。霓裳离乱半残妆。谁惜群芳。
庭寂廖空相忆,绿杨荫里徜佯。卿卿模样怎相忘,柔骨遗香。

点评

第一题误评1分,总计得分:69+15+1=85分  发表于 2022-5-1 15:44
天青老师点评:咏物在似与不似之间,但是我没见到有落花的描写,【15分】  发表于 2022-5-1 15:42
第四题:一二三小题全对,得分三十分。 文言知识部分共计得分:69分  发表于 2022-4-26 19:28
第三题:全对,得10分。  发表于 2022-4-26 19:17
第二题:(1)5分 (2)5分 共计得分:10分  发表于 2022-4-26 19:13
第一题:每空一分,共20分。 共计得分:19分 (1)得4分 (2)得2分 (3)得3分 (4)得2分 (5)得5分 (6)得3分  发表于 2022-4-25 14:0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8

帖子

176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64
18#
发表于 2022-4-21 18:04: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语儿 于 2022-4-21 18:20 编辑

古典二十期初级班结业考试卷
听雨08~语儿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计20分
(l)这里的“词",是指一种( 文学体裁) 是( 调有定字 )( 字有定声 )( 句中定格 )的独特的格律诗体。
(2)词起源于《诗经 》为代表的(远古 民歌)。
(3)词来自于( 近体诗)或( 唐时)的( 绝句)。
(4)词起源于《《敦煌曲子词》《古乐府》《碧鸡漫志》《梦溪笔谈》 》
就词而言,关于它的(起源 )有( 种种)说法。
(5)过片是下片的(起句 ),即下片的(开头部分 )。它具有(承上启下 )及(过渡转折连结过片 )的作用,也称(过片或过变 )。
(6)词调是词的(腔调 ),中国古乐中共有(84 )宫调,而唐宋词所用只有(28 )个宫调。

(二)选择题:共两题,每题五分,共计10分
(1)下面哪个句子是隐喻(A )
A.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
B.霜叶红于二月花
C.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D.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七阳韵属于四呼中的哪种发音方式?( A)
A.齐齿呼
B.搓口呼
C.闭口呼
D.开口呼

(三)填空:每空2分,共计10分
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前两句写(秋景 ),有悲凉意。后两句写(抒情 ),以( 哀景)写(哀情 ),是(正衬 )的名句。

(四)简答题:每题十分,共计30分
(1).词的对仗要求与特点?
答:词的对仗要求是:一是:在两句相对时,相对的字词,其词性要相同或者相近;二是:在两句相对时,两句的句子组成情况要相同和相近。
词的特点是(1)字数不定。(2)平仄不拘。(3)不避重字。

(2).小令的结构布局特点?
答: 多于三十字、有上下两片的小令,其全篇结构可分为三大类:二元结构、序列结构、叠加结构。
二元结构这种结构主要受诗体传统的影响,上片写景,下片言情。
序列结构如果说二元结构在近体诗占有统治地位,那么在词体之中已走向式微,线性的序列结构则开始占据中心位置,大量词作以序列式结构联结上下两片。
叠加结构:叠加式结构指的是小令中,上下片相似然而不完全一样的联结关系。

(3).什么是反衬?具体举例说明
答:反衬是利用事物的对立面来衬托另一事物。这种手法在借景抒情诗中运用十分广泛而典型
一般分为:以乐景写哀情和以哀景写欢情。
例如: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噪一鸣,反显得“林逾静”、“山更幽”(以响衬静),这是反衬.

写作部分:共计三十分
以《暮春》为题
词牌:自选,
限韵:词林正韵第二部(三江七阳通用)

行香子*暮春
文/语儿
流水堤旁,细柳丝长。闪明眸,别样风光。呢喃莺语,风送芬芳。有梨花垂,杏花艳,菜花黄。
落红几瓣,飘逸轻扬。起思弦,绪漫心房。韶华易逝,岁月匆忙。对一杯茶,一庭绿,一芸窗。


点评

总计得分:52+19=71分  发表于 2022-5-1 15:48
天青老师点评:下片好于上片,上片疑似初春之景,且过于明快【19分】  发表于 2022-5-1 15:47
一二三四题共计得 52分。  发表于 2022-4-26 22:53
第三大题得8分。 第四大题:(1)得8分 (2)得3分 (3)10分  发表于 2022-4-26 22:50
第一大题填空题得分:18分,第二题选择题5分,第二小题应选D  发表于 2022-4-26 22:2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

帖子

67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72
19#
发表于 2022-4-22 00:28:19 | 只看该作者
初级班试卷,听雨组07-书单
古典二十期初级班结业考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计20分
(l)这里的“词",是指一种( 文学体裁)  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中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
(2)词起源于《诗经》为代表的(远古民歌)。
(3)词来自于(近体诗 )或(唐时 )的(绝句)。
(4)词起源于《古乐府》
就词而言,关于它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
(5)过片是下片的(开头),即下片的(起句)。它具有(承上启下)及(过渡转折连结两片)的作用,也称(过变)。
(6)词调是词的(腔调 ),中国古乐中共有(84)宫调,而唐宋词所用只有(28 )个宫调。
(二)选择题:共两题,每题五分,共计10分
(1)下面哪个句子是隐喻(c )
A.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
B.霜叶红于二月花
C.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D.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七阳韵属于四呼中的哪种发音方式?(d   )
A.齐齿呼
B.搓口呼
C.闭口呼
D.开口呼
(三)填空:每空2分,共计10分
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前两句写( 秋景 ),有悲凉意。后两句写(悲秋多病  ),以( 哀景  )写(哀情),是(正衬)的名句。
(四)简答题:每题十分,共计30分
(1).词的对仗要求与特点?
答:1、没有固定的对仗位置;2、不限于上、下句平仄必须相对;3、允许同字相对;4、因为词中有“领字”的用法,所以有些对仗,看上去两句的字数不相同,但去掉领字后,字数就相同了。
(2).小令的结构布局特点?
答:1、上景下情式,我们以上下两片词为例,词作中最为常用的结构是上景下情式。这种结构是人们最熟悉也最易理解的正向直线模式,也方便作者安排铺陈。
2、对比模式、时间模式对于两片之调,容易发现其上下片往往是一样的,即便有出入,也出入甚微。
3、顺逆、错综模式。如果从词的结构意义来考虑,就有了“顺逆”与“错综”之分,以时空顺序、逻辑关系等来布局谋篇,叫做顺,反之为逆。
多重时空交错的结构,叫“错综”。错综之法,多用于长调。
结构模式的熟谙,是为以后中长调的布局谋篇打下基础。这些基础很重要的。
(3).什么是反衬?具体举例说明
答:反衬是利用事物的对立面来衬托另一事物。这种手法在借景抒情诗中运用十分广泛而典型,一般分为:以乐景写哀情和以哀景写欢情。
举例: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写作部分:共计三十分
以《暮春》为题
词牌:自选,
限韵:词林正韵第二部(三江七阳通用)
浣溪沙.暮春之迷情四月一偶
柳线千丝淡晓妆,微澜簇簇小荷塘。轻风拂过伴花香。
时有落红浮水面,每怜触景惹愁肠。人间四月也迷茫。


点评

总计得分:54+15=69分  发表于 2022-5-1 15:50
天青老师点评:上下片的基调不一样,上片欢快,下片哀伤,【15分】  发表于 2022-5-1 15:49
文言知识部分得分:54分。  发表于 2022-4-26 23:40
第三题填空题得分:10分。 第四题简答题得分:8分+2分+10分,共20分。  发表于 2022-4-26 23:36
第一题填空题得分:19分。(4)词起源于燕乐。 第二题选择题得分:5分。 (1)应该选A  发表于 2022-4-26 23:26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7

帖子

5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8
20#
发表于 2022-4-22 09:35: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丑小鸭 于 2022-4-22 09:37 编辑

古典二十期初级班听雨组32—云中白鹤升创作班结业考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计20分
(l)这里的“词",是指一种(   文学体裁     )  是(  调有定字  )( 字有定声    )( 句有定格   )的独特的格律诗体。
(2)词起源于《  以诗经为   》为代表的(   远古民歌    )。
(3)词来自于(近体诗   )或(  唐时   )的(  绝句   )。
(4)词起源于《  古乐府    》
就词而言,关于它的(起源    )有(   很多  )的说法。


(5)过片是下片的(  开头   ),即下片的(   起句    )。它具有(  承上启下   )及(  过度转折 连接两片)的作用,也称(  过片   )。
(6)词调是词的(  腔调    ),中国古乐中共有(   84   )宫调,而唐宋词所用只有(  28   )个宫调。


(二)选择题:共两题,每题五分,共计10分
(1)下面哪个句子是隐喻(    C   )
A.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
B.霜叶红于二月花
C.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D.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七阳韵属于四呼中的哪种发音方式?(   D  )
A.齐齿呼
B.搓口呼
C.闭口呼
D.开口呼


(三)填空:每空2分,共计10分
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前两句写(  景的同时,便深深的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情怀      ),有悲凉意。后两句写(  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涯  ,年老多病的处境,生出无限愁绪,情与景相融相洽  ),以(  景       )写(   情    ),是( 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句中蕴含着哲理成为 千古       )的名句。


(四)简答题:每题十分,共计30分
(1).词的对仗要求与特点?


答1.词没有固定的对仗位置。
2.词不限于上下句平仄必须相对。
3.词允许同字相对。
4因为词中有“领字”的用法,所以有些对仗,看上去的字数不相同,但是,去掉领字后,字数就相同了。


(2).小令的结构布局特点?
答:小令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所以我们在做小令时,就应该注意先立意,把握要描写的事物或抒发的感情。立意不能散,不能无。一字一句闲不得。要放的开,又要收的回。所以在写法上不适合细水长流。只要抓住一个情景,物境,心境。把要抒发要描写刻画的事物放映出来就行了。


(3).什么是反衬?具体举例说明
答:主要事物(本体)与陪衬事物(衬体)有相反的特点或不同的情况,用衬体从反面衬托本体,叫反衬。反衬是衬托中的一种,是利用事物间的相反或相对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鲜明。


举列说明反衬手法:
   漫成一绝
   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其中“船尾跳鱼拨刺鸣”一句运用了反衬手法。诗的前三句围绕一个(静)字落笔。此句写动,写声,反衬其环境的寂静。




写作部分:共计三十分
以《暮春》为题
词牌:自选,
限韵:词林正韵第二部(三江七阳通用)


南乡子•暮春
云中白鹤
万里巧梳妆。新雨多风四月凉。桃杏柳林无燕子,推窗。花落无声满地伤。
何处再寻芳。最是无情蝶自狂。几度试春春已暮,彷徨。负了年华泪两行。

点评

总计得分:60+23=83分  发表于 2022-5-1 16:02
天青老师点评:除了起拍无益,其余皆可【23分】  发表于 2022-5-1 16:01
一小题加10分(误评)合计得分:60分  发表于 2022-5-1 16:00
(三)题5分 (四)题25分  发表于 2022-4-25 23:45
(一)题10分 (二)题10分  发表于 2022-4-25 23:36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8-30 19:16 , Processed in 0.187032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