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词25创作班第一讲缃帙组作业处 |
| ||
点评
尾拍笔锋不达,压不住阵脚!整首作品体现出了孤单,引起回忆相思,但是有首拍做引子,没引出离人!
切合实际方可,让读者回味,而不是让读者产生过多疑问,尾拍算是接着下片首拍回忆,摊破句,斜阳外,半杯雪,半杯伤,这雪,这伤,不明作者如何珍惜,为何珍惜?
下片首拍换头变四个分句,二句银屏不语,横笛飞觞,物像组合与实情实景注定有差距,虚实结合不能过虚。
但是云若此拍起笔又黄昏与首拍距离明显拉大,有裂痕。三拍为半个扇面顺承前两拍递进,四拍为摊破句式,首句月与前拍黄昏时间差较大,作者此拍为小结体现出孤单,前三没流露出离人之笔!
墨问简评:首拍四言分句阐明用美文佳句里勾画女子之媚态,此拍为铺,接下一拍应为垫看作者如垫拍,拭目以待,又黄昏,树底偷香,此拍应加深层次感,亦为分句
| ||
| ||
| ||
点评
浮生若梦词友,以前品析过你的创作,你的进步,已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希不断努力,融汇古今,编织一个美丽的词梦。
下阙的转换,相当巧妙。从上阙的景起,到下阙的景承,从景入情,再以情融景,情景交替,作者手法的运用娴熟,不觉痕迹,且内蕴丰富充实。
而微醉朦胧,若睡未眠间,秋虫声声里,仿佛梦寐己久的伊人在眼前走来,这是一种奇幻而温馨的感受,能入梦吗?若能入梦,怎会一诺守边城。
下阙的转换,相当巧妙。从上阙的景起,到下阙的景承,从景入情,再以情融景,情景交替,作者手法的运用娴熟,不觉痕迹,且内蕴丰富充实。
梁迪庄老师点评:在一个暮秋暮雨的傍晚,四周静寂稍带寒意,听着遥远的羌笛声,思绪万千,遥想昔日情人,百无聊籁,饮酒解闷释怀,直至三更,这种思乡念伊的情怀,达到了极至。
| ||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8-31 03:56 , Processed in 0.21916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