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隐雾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25创作班第二讲缃帙组作业处

[复制链接]

0

主题

1514

帖子

356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8
11#
发表于 2024-8-31 18:54:16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25创作班第二讲作业
缃帙组长-李淑云

青玉案·怜菊
文/李淑云
秋风扫叶梧桐瘦,但却喜、黄英秀。绚丽年华能总有?露霜渐苦,暖阳难久。怎把容姿守。
隔窗望菊奴回首,空叹时光水流走。试问世人知恋旧?春来怒放,夏临锦绣。谁忆香盈袖。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1

帖子

57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72
12#
发表于 2024-8-31 23:06: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痴心不改 于 2024-8-31 23:52 编辑

青玉案*留守老人
緗帙组13痴心不改
粗茶淡饭炊烟袅。数余日,残光照。忙碌时分常起早。施肥打药,耕田除草,何惧骄阳烤。
霜丝满鬓催人老。儿女无陪夜知晓。孤独长随尘事召。莫言聚散,勿谈忠孝。只把清欢报。

点评

下片首句,霜丝满鬓催人老,与上片数余日,残光照的老人的陈述重复复。无陪夜知晓,与儿女也关系不大,应该和老伴关系紧密些。尘事也与孤独关系不大,多召,应该还能一定程度解除孤独。下阕还需多多打磨才好。  发表于 2024-9-1 17:30
上片写留守老人的日常生活,下片写精神世界内心要求。基本还算清晰。  发表于 2024-9-1 16:30
本次作业要求以秋为背景,显然作者没有读题。  发表于 2024-9-1 16:27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9

帖子

1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8
13#
发表于 2024-9-1 10:02:34 | 只看该作者
古典25期创作班第二讲作业
缃帙23-非焉
青玉案•折桂有寄
拂风碧叶飘金粟,小模样,生含蓄。亭畔寻芳频递目。登临高处,采之盈掬,佩我红罗服。
莫惊客里流光速,梦绕溪山偶相逐。且制新词歌一曲。月轮如玉,霞杯泛绿,古意闲来续。

点评

下片整个内容感觉与桂花没什么关联。甚至与秋都没什么关系。上下片脱节严重。建议重新构思。  发表于 2024-9-1 17:36
桂花树一般不会太高吧,需要登临高处才能采之盈掬吗?  发表于 2024-9-1 17:34
上片写桂花模样与折桂,下片抒怀,先景后情,符合常规写作方法。  发表于 2024-9-1 17:3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9

帖子

26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8
14#
发表于 2024-9-1 14:36:44 | 只看该作者
青玉案.秋殇
缃帙12希冀
一帘淫雨归何处,玉香殒、天涯路。辗转还乡连日暮。匆匆辞世,情缘难顾。荒陌新丘伫。
秋寒落叶空飘舞,孤雁哀蛩断肠诉。月下花前迷眼度。西风又起,遍天飞絮,满目凄凄雨。

点评

前面写雨,紧接着还乡连日暮,可煞拍又是雨, 而且下片与归乡又没什么联系。十分凌乱。建议重新构思。  发表于 2024-9-1 17:59
起拍问归何处,接下来是玉香殒,可能是花,但是准备过片又好像是人。  发表于 2024-9-1 17:55
读了多遍,感觉意思表达模糊,思路凌乱。  发表于 2024-9-1 17:5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5

帖子

123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38
15#
发表于 2024-9-2 08:30:51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二十五创作班第二讲作业

青玉案·北鸿望断南飞雁
缃帙组长-水映君荷
北鸿望断南飞雁,掩愁恨、亲容满。自小离家年已半。父母华发,兄长素愿。赖与天公管。
客途尔是蓬山远,一遇风云瞬多变。名利那堪千万贯。有怀未寄,此生祗盼。何日方知返。

点评

掩愁恨、亲容满,感觉前后意思有点不在一条线上。名利那堪千万贯,意思也不太理解,同时结句何日方知返,有点像是在问对方。以上个人观点,不妥之处,多包涵。  发表于 2024-9-4 08:27
问好水映君荷组长,整体用词淡雅,虚实结合的也不错。  发表于 2024-9-4 08:2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14

帖子

356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8
16#
发表于 2024-9-2 13:28:00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25创作班第二讲作业
缃帙19-浮生若梦

青玉案·送别
文/浮生若梦
长亭十里连衰草。远山外、斜阳老。何处拂弦琴曲袅。阳关三叠,西风古道。脉脉情难了。
天涯望断归期杳。一点孤鸿影踪小。更有轻寒还料峭。离分才作,忧心悄悄。又盼君回早。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14

帖子

356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8
17#
发表于 2024-9-3 02:04:06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25创作班第二讲作业
缃帙组长-楚楚

青玉案·秋绪
文/楚楚
西风瑟瑟寒千树。叶飞乱、无从数。一季繁华终远去。黄昏孤影,林边久伫。怅望残红舞。
声声去雁云山暮。点点离怀悄无语。频把当年幽梦顾。相思难泯,闲愁几许。又与谁倾诉。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

帖子

2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2
18#
发表于 2024-9-3 05:54:18 | 只看该作者
词班缃帙组03晔胥二讲作业
           青玉案
秋风阵阵捎凉意,水清绿,山昂气。云淡天高人肆睇。
少年发奋,至今惭愧。谁解其中味。
千山万水终无悔,绝处逢生幸宽慰。岁月如歌花伴泪。雨飞成雪,四原黄翠。心境缤纷备。

点评

故思老师点评  发表于 2024-9-6 11:18
“雨飞成雪,四原黄翠”意象的转换比较突兀,缺乏合理的过渡。  发表于 2024-9-6 11:18
- “少年发奋,至今惭愧。谁解其中味”表达较为直白,缺乏词的韵味和深度。  发表于 2024-9-6 11:17
“云淡天高人肆睇”表述较为生硬,“肆睇”一词比较生僻且不自然。  发表于 2024-9-6 11:16
- 词的脉络不够清晰,主题不够明确集中,给人一种比较松散的感觉。  发表于 2024-9-6 11:15
上下片的衔接不够紧密,整体感不强。上片主要感慨少年发奋与惭愧,下片突然转向千山万水和岁月如歌,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  发表于 2024-9-6 11:1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1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8
19#
发表于 2024-9-3 13:22:53 | 只看该作者
青玉案•秋游荡口有感
缃帙组18-游心

八湖融汇斜阳西,
且远眺、余晖里,
锦绣铺陈金镶艺。
鹭鸣高柳、鱼翔浅底。
秋色秋声启。

紫霞如练腾空起,
一叶扁舟驾云去。
舟上有人箫似泣,
岁月葱茏、人生绮丽。
终是梦幻砌。

点评

故思老师点评  发表于 2024-9-6 11:13
- 个别词句可再斟酌。如“秋色秋声启”稍显平淡,可以考虑用更生动的语言来开启秋景的描写。  发表于 2024-9-6 11:11
- “岁月葱茏、人生绮丽。终是梦幻砌”表达相对较为平淡,缺乏深度和感染力。可以进一步挖掘人生感悟,使情感更加深刻。  发表于 2024-9-6 11:10
- 主题不够突出。虽然描写了秋景和人生感悟,但整体上主题不够鲜明,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发表于 2024-9-6 11:09
- 语言较为流畅自然。如“锦绣铺陈金镶艺”“一叶扁舟驾云去”等表述,画面感较强。  发表于 2024-9-6 11:09
意境优美。通过对八湖融汇的斜阳、鹭鸣高柳、鱼翔浅底、紫霞如练、扁舟箫声等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氛围。  发表于 2024-9-6 11:0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

帖子

40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4
20#
发表于 2024-9-3 18:05: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路 于 2024-9-3 21:04 编辑

古典词二十五创作班第二讲作业  
青玉案·秋思
缃轶15-小路
  
城中无计消残暑,一任那,玄蝉诉。斗室备尝炎夏苦。半窗凉月,一阶清露,唯待金风度。  
人间安得清凉处,既闭红尘不深阻。鸿去鸿来知几许。但从心静,但从妙悟,即是青山住。



点评

题为秋思,但与思无太多联系。 妄评几点,勿怪  发表于 2024-9-7 19:17
既闭红尘不深阻句,不解。但末句很有禅意。  发表于 2024-9-7 19:16
唯待金风度,已是半窗凉月一阶清露,就不用待了。  发表于 2024-9-7 19:14
小词整体意境还是不错的。但上片斗室备尝炎夏苦一句,感觉用词乱了,已是秋,再热也不是夏了。  发表于 2024-9-7 19:13
问好词友,小词格律用韵完美。赞一个  发表于 2024-9-7 18:5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17 08:56 , Processed in 0.15604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