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词25创作班第15讲芸编组作业处 |
点评
这首词上阕写晨景如画,生机盎然景,下阕写身心自由,物我两忘。以景起兴,以情作结,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有优美的外在景致描绘,又有深刻的内心感悟表达。立意明朗,脉络流畅。
之翼”,以景结情,在霞光的映照下,词人似被赋予天使般的纯净与美好,人与自然相互映衬,融为一体,给人以宁静祥和而又充满希望之感。
“冥想三千,内观自在,面具终消释”,笔触从外在自然转向内在心灵,“冥想”“内观”体现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面具终消释”寓意着摆脱世俗的伪装与束缚,回归本真自我,富有哲理禅意。“霞光披照,美如天使
“漫说高山流水事,万物心心惜”,化用“高山流水”典故,却不拘泥于知音难觅的传统意蕴,而是赋予其万物皆有灵、心心相惜的新内涵,拓宽了词的意境与情感深度。
“我自起舞风中,飘飘随蝶,谁是红尘客”,词人在风中起舞,身姿轻盈如蝶,“谁是红尘客”的反问,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心境,不被世俗纷扰,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
张手法增添了浪漫氛围。
“诗情向暖,直追霄九澄碧”,词人触景生情,情因景生,将内心的诗意与温暖的晨景相融,豪情满怀,欲与澄澈碧空相逐,情感升华自然流畅。
泠”从听觉角度展现环境的清幽宜人,山水相依,层次分明。“风信诚飞,桃花逐水,空气都流蜜”,风送花香,桃花随水,不仅视觉上绚丽,更从嗅觉上传递出甜蜜芬芳,营造出如诗如画的春日清晨之景,“空气都流蜜”的夸
开篇“鸟鸣似雨,正啼破晨露,浣春新色”,新颖独特地将鸟鸣比作雨,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清晨鸟儿欢啼、晨露晶莹、春意萌动的画面,“啼破”一词赋予鸟鸣以力量,打破晨的静谧,带来蓬勃生机。“古树婆婆轻吐纳,泉石泠
| ||
点评
上阕写景,下阕感怀。感觉上阙没有铺垫。下阕春节感怀有点突兀。上下阙各说其事。
| ||
| ||
| ||
| ||
点评
芸编评阅-寻觅:一拍一字领四言两句宜对仗。上下片衔接的有断感。情借景,景寓情。情景交融。本首情/景欠妥。特别是情之脉络:相思难了……何用……愿君……语境上不顺。
| ||
点评
下阕转入对其大漠征程的追思与感慨,从回忆,到“壮志未酬身竟殒,浩叹英魂飘惚”的叹惋,最后归结到“千载悠悠,雄名不朽,激励中华骨。酒泉犹念,至今波映忠烈”的英雄影响,先叙后议
骏马嘶风,长缨贯日,踏破焉支雪。河西归汉,勒功燕处铭碣”则详细展现其战斗过程与赫赫战功,层次分明地呈现出其军事生涯的高光时刻。
上阕侧重描绘霍去病出征时的边疆形势与战斗场景,如“边声乍起,望胡尘蔽日,阴山云谲”勾勒出紧张的战前氛围,“年少骠姚承圣命,剑指龙城驱羯。
本词立意旨在缅怀霍去病这位千古名将,通过追述其抗击匈奴的英勇事迹,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与惋惜之情,进而延伸出英雄之名对中华精神的激励作用,使词作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上的精神传承价值。
| ||
| ||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8 20:22 , Processed in 0.1405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