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雪烟组第四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238

帖子

9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48
11#
发表于 2025-2-25 18:47:59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讲作业:
雪烟22-李纳兰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蓦山溪》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蓦山溪·梅》的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蓦山溪·梅
宋·曹组
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翻译​:

这首《蓦山溪·梅》描绘了梅花的天然风姿与孤独情感。

开篇“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梅花像是洗去了妆容的佳人,展现出其最真实、无需任何修饰的美丽。接着,“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通过竹外一枝斜斜的梅花,联想到天寒日暮时孤芳自赏的佳人,进一步强化了梅花的孤傲形象。

随后,“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描述了黄昏时分,院落里清香四溢却无人欣赏,风细细地吹过,雪也缓缓地落下,这样的景致在江头路上更是难以言喻,进一步渲染了梅花的孤独与凄美。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月光下,梅花的疏影如梦如幻,引人遐想,仿佛能让人魂牵梦绕。而当“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梅子即将成熟时,又需经历绵绵细雨,这既是自然界的规律,也象征着梅花所经历的种种磨难。

最后,“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梅花孤芳自傲,一生都在供人抒发情感与哀愁,而诗人自己也因对梅花的深情而日渐消瘦。他深情地询问梅花,你可知我为你如此憔悴消瘦?这一问,既是对梅花的深情告白,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综上所述,《蓦山溪·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梅花的天然风姿、孤独情感以及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意。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蓦山溪》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蓦山溪》春归人未归
作者:雪烟21-青岚
风吹南陌,一望江山碧。水色着烟青,更几点、沙鸥浮白。乘舟而上,见柳绿桃红,春正好。醉此间,迎面香来袭。
重游故地,往事还相忆。细数别离时,叮咛语、而今重拾。因谁梦浅,多少旧曾经,皆散去。旧桥头,不见君痕迹。

问好:青岚学友
大意是,春景之中泛舟湖上,柳绿桃红春正好。故地重游回忆往事,而今思君不见君。

本篇格律无误。
上阙,从江山碧到水烟青,沙鸥浮白,远景近景结合,运用合理构思巧妙。后句点出人物和季节,色彩明亮扣题。结句,收紧上篇。一个“香”字再次点题---春!
注:
“春正好”这里应该是分句停顿而不是结句用句号,这里应该是“,”逗号。句号切换,逗号是延伸。

下阕,首句和上篇所描绘的情景并无切断的地方。转的不错,醉此间到重游故地,结构未散。然后,下阕的二拍和结句总体来说是可以的。二拍,可以再炼字,韵字“拾”整句来看,意思可以读出来但是考虑换掉,这里有凑韵的嫌疑。结句,扣题。
注:上阙,小结(想来袭)句式是45/335。下阕,的尾句(君痕迹)也是45/335。这里需要改,句式不对!

总结来说,在抛开句式问题的情况下。上阙优于下阕,结构合理,换头紧凑,布局上来说也不散!起句,铺叙延伸,准备过片,过片,铺叙延伸,结尾。句式内容明确,再锻炼一下不失为一篇好作品!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92

帖子

582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22
12#
发表于 2025-2-26 17:47:55 | 只看该作者
作业:
雪烟风起的地方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蓦山溪》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蓦山溪·自述
宋 宋自逊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
翻译:
壶山居士,人还没有老心就懒散了。喜欢学道的人,家中置办了读写用的竹九、憩坐用的蒲团、煮茗用的茶碗。有青山可以观赏。筑有小茅屋三间,再开辟一条小径,俯视溪水,将高大茂密的竹子栽满屋子的四周。
有客来请自便,随分吃一点家常饭。如果愿意小作停留,再置薄酒,喝它两三杯。吟味诗歌、自制曲子,风和月任人招呼。身外之事。我都不关心,自会有天公去管。

简析:这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述志词。该词的上片主要描述词人居处,从中流露心境情怀;下片言处世的随和与闲吟的自在,表达了词人恬淡旷达的出世情怀和万事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全词语句信手拈来、不务雕琢,清淡中自含不尽韵味。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蓦山溪》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蓦山溪 春归人未归
雪烟19-小卒
老枝幸宠,润泽新新碧。镜水发涟漪,燕回廊、春天词笔。凭栏久伫,远岫透朦胧,青埂道,细烟笼,轻絮香尘集。
流年春复,不到残垣宅。历历忆椿萱,难隐我、相思亲述。阳春好处,谁共世间情,蓝天阔,绿波闲,一任春风客。

风起简译:问好小卒老师若有解读和互评不当之处请见谅。
解读:这曾经衰老的枝条得蒙恩宠又焕发出新绿。镜水荡漾着层层涟漪,燕子穿过回廊书写着春天的到来。依靠着栏杆久久伫立,看看那朦朦胧胧的远岫,山间小道细烟微笼,飞絮堆积。
又是一年春日回复,春光却不能到达破败的老家。往事历历在目,我回忆着父母,多么想把一片孺慕之情亲自说给她们听。这大好的春光,谁能与我共享此情,蓝天空阔,绿波闲逸,都是春风过客。
互评:全词格律无误。不规则重字“春”较多,可以避免一下。上片景物描写感觉过多感觉以乐景为多,过片情感转折稍显突兀,感觉有点衔接不上,“难隐我、相思亲述”处“隐”字有点费解,结拍蓝天阔,“绿波闲,一任春风客”很是洒脱,不过与上面的情感稍微有点不在一个调子上。整首词词味浓郁,挺不错的。作业要求,我不得不吹毛求疵一下,老师勿怪哦。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8

帖子

417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72
13#
发表于 2025-2-26 18:24:56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四讲作业:
雪烟-慕容瑞西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诉衷情近·雨晴气爽
柳永    宋代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译文
雨过天晴,秋高气爽,登上江边楼台伫立远望。映入眼帘的是,远方江水清澈明亮粼粼生光,山峦叠翠连绵起伏;眺望中渐渐辨认出西湖断桥、幽深路径、隐隐渔村以及傍晚时分远处独起的炊烟。
夕阳里,我含情静倚楼阑,陷入沉思,不禁动了伤别情绪,未饮先醉了。离别的忧愁无边无际。黄昏的彩云已经飘过了,秋日的风光景色已经迟暮,故人远隔千里,我无奈地整日白白凝睇不语。


简析
词的上片写伫立江楼所望之秋景,江南水乡的秋色在词人的感受中是平远开阔、疏淡优美的;下片点出悲秋怀人的主旨,抒发对京都故人的怀念之情。全词结构完整,处处映衬照应,语言雅而不俗,笔调挥洒自如,具有感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蓦山溪》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蓦山溪・春归人未归
雪烟26-御风
桃腮杏靥,燕语催春早。风拂柳丝长,看庭前、繁花争俏。小园香径,寂寞绕回廊,思远道,人未到,愁绪知多少。
凭栏远眺,望断天涯渺。归雁过云端,却难传、锦书音杳。时光暗换,春去又春回,情未了,已心空,独对青山老。

译文
桃花般的脸颊和杏花般的酒窝,黄莺的啼鸣声催促着春天早早到来。春风轻拂着悠长的柳丝,看着庭院前,繁花相互争奇斗艳,十分娇俏。在小园子中的花香小径上,我寂寞地绕着回廊徘徊,思念着远方的人,可那人却还没到来,我心中不知道有多少愁绪。

倚靠在栏杆上向远处眺望,一直望到天涯尽头,只觉得一片渺茫。北归的大雁飞过云端,却难以传递我的书信,音信是那样的渺茫难觅。时光在悄然变换,春天离去又再度归来。情意还在,可心却已感到空落。独自面对着青山,渐渐老去。


互评:
问好词友。小词格律无误。作品上景下情模式展开叙述。起拍的春景描写很到位,后面层层展开,为下片的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下片的“时光暗换,春去春又回”感觉语义没有宕开,重复了一个意思,此处可再细酌。整体来说,情感饱满,遣词造句合理精巧,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448

帖子

615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157
14#
发表于 2025-2-26 18:58: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舞倾城 于 2025-2-27 09:09 编辑

古典词研四期雪烟02-倾城第四讲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蓦山溪》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倾城赏析:
起拍先用两个四字对偶句,轻盈的云彩变幻着各种形状,流星传递着相思的忧怨,两个句子都应用了拟人修辞,增加了浓郁的感情色彩。“巧”与“恨”也是人间七巧节的主题。望着遥远的银河,今夜我一个人默默的渡过。接下来,词人没有顺延下去,写自己的悲伤,而是宕开一笔,写天上双星,一对久别的情侣重逢在今夜金风玉露之时,依偎在银河之畔,这就已经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金风玉露”引用李高隐诗中的句子。两种皆不染俗尘之物,这里也暗指这样的爱情高尚,冰清玉洁。
下片换头,同样是两个四字对偶句,这首词的上下承转非常明显,不粘不脱,换头接上片最后一句,开始从大处落手,赞叹他们的爱情,换头从细处入手,写他们相会时的脉脉柔情,像悠悠无声的流水,那样温柔缠绵,这里又似有回扣上片银汉迢迢这句,谁承想,欢乐的时光竟是这样短暂,才相见就分离,如梦一般的倏然而逝。对偶句后转写分别后各自离去的情景,无限惜别之情,不忍看当初以鹊桥相会如今却仍然在这桥上踏上归路。其中的恋恋不舍,辛酸苦楚大概只有经过荡气回肠的人才明白。同样的,作者没有哀婉下去,而是似平地起惊雷,写下千古名句,给后代无数分离的恋人们无限的精神食粮。为世人留下了正确的爱情观,和崇高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揭示了爱情的真谛,只有经受得住分离的考验,才能守到春暖花开之时。纵是天各一方又何妨,也比得上终日庸俗的朝夕相伴强得多。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蓦山溪》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蓦山溪   春日游
雪烟-29   楚三叔

蝶须蜂爪,索向芸苔处。拾翠作胸针,凭肩笑、春心无数。多情可解,茗岙有梯田,楠溪念,廊桥梦,一一登临否。
红裙提罢,香为卿长许。闲坐看炊烟,杜鹃啼、不如归去。人生惬意,趁兴在天涯,缓梳理,整行装,山海同奔赴。

【倾城简评】“蝶须蜂爪,索向芸苔处。”这里用蝶蜂采蜜的意象,可能想表达寻觅或忙碌,但“索向”有点生硬,不够流畅。拾翠作胸针,凭肩笑、春心无数。”这句画面感不错。歇拍转景。
下片“红裙提罢,香为卿长许。”红裙提裙的细节不错,但“香为卿长许”表意模糊,可能指香气长久,但表达不够清晰。“闲坐看炊烟,杜鹃啼、不如归去。”这里“不如归去”用杜鹃啼的典故合适,但前后语境是否协调?前面是闲适,突然转归去,情感转折稍显突兀。人生惬意,趁兴在天涯,缓梳理,整行装,山海同奔赴。”主题是人生惬意和远行,回扣主题。一首不错的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7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6
15#
发表于 2025-2-26 22:12: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雪泥鸿影 于 2025-2-27 20:42 编辑

古典词研四期雪烟组第四讲作业1 赏析古人词作
《蓦山溪  梅》
宋  曹组
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结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翻译:洗去脂粉露出了天然态度。仿佛佳人在天寒日暮的时候倚着修竹。在黄昏的院落里,也无人能赏识它的幽香,更何况在风雪交加的江头路呢?

月下的疏影多么清雅,梦中也禁不住惆怅。当梅子欲黄时,又该是满城烟雨令人断肠了。梅花一世孤芳自赏,可你知道我为了你,像沈约一样腰肢瘦损了吗?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词,用拟人的手法写梅的孤傲品质,暗中抒发了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怀,也暗喻自己高风亮节的自我人格。

2互评作业
蓦山溪·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雪烟-慕容瑞西
春阳暖送,漫赏芳郊景。新蕊绽枝头,趁晴柔、轻摇弄影。蝶嬉蜂舞,碧水映蓝天,一朵云,两袖风,沉醉添诗兴。
杏园过处,花雨临头顶。十里尽香飘,任缤纷、沾衣未整。不知别后,绮梦怎情思,江南好,踏青悠,百念诗中咏。评:

格律无误,起首句春阳暖送不如送暖顺口,前二拍写景很顺畅,到第三拍蝶嘻峰舞后接碧水蓝天衔接不是很丝滑,有打磨的空间,下片沾衣未整后转换有点突兀,前面没有一点铺垫,绮梦怎情思句意不通,结拍与前面衔接也不是很好,读来立意有点不明确,两结也略显重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9

帖子

5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0
16#
发表于 2025-2-26 22:56:43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讲作业
互评:
蓦山溪  春归人未归
雪烟-空白
微风送暖,水面清波缓。细柳弄柔丝,已然是,又开新眼。当年软语,相约共花时,盼朝暮,叹春秋,眉黛无从展。
栏杆长倚,凝望天涯断。来往尽扁舟,却道个,人儿不见。孤身只影,何处寄相思,一声啭,一枝香,一笛梅花远。
问好学友,感觉上阙第三句进入回忆有点过急了,过渡显得突然。相约共花时后面两个三字句又好象连接不上。
下阙凝望天涯断最好与尽扁舟调个位置。孤身只影与何处寄相思 铺垫不足。以上 只代表个人见解不到之处望海涵。

点评

竹韵梅影老师点评:相约共花时,作者应该顺乘这与共的美好时刻展开叙述或抒情。孤身只影意思重复,废墨了。 感谢倾城师美评。  发表于 2025-3-1 15:1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92

帖子

582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22
17#
发表于 2025-2-26 23:24:26 | 只看该作者
雪烟08—渡
1.古人词作
《蓦山溪·梅》——宋·曹组

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结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2. 翻译

梅花如同洗尽妆容的美人,天生丽质,不凭借脂粉来装扮自己。竹林外有一枝梅花斜逸而出,让人不禁联想到,那是佳人在天寒日暮之时独自伫立。黄昏时分的院落里,梅花的清香却无处可栖。微风轻轻吹拂,雪花悠悠飘落,更何况在那江头的小路上,梅花的处境更为孤寂。
梅花在月光下疏影横斜,这景象让人梦绕魂牵,仿佛到了令人消魂的境地。当梅花将要结子变黄的时候,却又遭遇连绵细雨的侵袭。梅花孤芳自赏,一世清冷,惹来无数有情人的愁绪。就如同沈约一般因相思而消瘦,可试问梅花,你可知道这些呢 ?

3. 简析

上阙:开篇直接赞美梅花天然去雕饰的真态,以“竹外一枝斜”化用苏轼诗句,将梅花比作天寒日暮中的佳人,营造出孤寂氛围。“黄昏院落”等句,通过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梅花无人欣赏、清香难留的落寞,风、雪、江头路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凄清之感。
下阙:先写月下梅影令人消魂,接着笔锋一转,写梅花结子欲黄时又遭细雨,暗喻梅花美好时光短暂且命运多舛。“孤芳一世”点明梅花孤高品性,也道出因它而生的有情人的愁绪。结尾以“东阳”自比,问花是否知晓自己的愁苦,将对梅花的怜惜与自身的感慨融为一体,含蓄地表达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借咏梅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身世飘零的情感。整首词咏物与抒情紧密结合,梅花形象鲜明,情感深沉细腻。

互评好友大作

蓦山溪·春归人未归
雪烟09-碧波涟漪情
和风拂面,吹绿千千树。陌上杏花开,引来那、蜂飞蝶舞。河边漫步,见紫燕双双,思缕缕,意绵绵,欲诉无人诉。
长亭一别,曾约春归聚。携手沐晴光,共徜徉、柳堤深处。今朝信至,夙梦又难圆,山相阻,水轻流,空剩愁肠句。


问好碧波涟漪情学友~
此诗作格律符合要求?赞一个8
诗作情景交融出色:借春日美景抒发思念之情,景与情融合自然。

情感表达深切:将思念、惆怅等情感表现得细腻动人,富有感染力。

画面感强烈:描绘出漫步河边、憧憬携手等多幅画面,生动形象。
学习了88
意象缺乏新意:杏花、紫燕等意象常见,不够独特新颖。

语言直白少韵:表述较为直白,少了古典诗词的含蓄韵味和深度。

只是个人拙见!如有不对,谅解888

点评

问好渡!补充一下互评,紫燕双双句,后接的俩三字句需酌,夙梦二字过了,上下片的三字句都有些欠妥,上下两结,唯下结可以。  发表于 2025-2-28 18:5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4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4
18#
发表于 2025-2-27 00:32:34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四讲作业
雪烟38~楚云
蓦山溪·春归人未归
深谷幽兰
残莺声碎,吹尽棠梨泪。烟絮绾游丝,向空阶、愁红堆砌。晚寒帘底,细雨湿黄昏,春又逝。人独倚,望断千山翠。

当时并辔,玉骢嘶云水。醉袖拂香尘,记携手、青芜故地。而今燕子,犹自返雕梁,频绕砌。
书不至,眉锁湘烟里。
简评:这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作,通过描绘春天景色的凋零,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与孤独之情。
“残莺声碎,吹尽棠梨泪。”开篇以残莺的哀鸣和棠梨花落的景象,暗示了作者内心的伤感。可细细读来,感觉有点表达不清,主语是谁呢,把声碎去掉,就成了残莺吹尽棠梨泪,不妥不妥。
“烟絮绾游丝,向空阶、愁红堆砌。”柳絮如烟,缠绕着游丝,向着堆砌着愁红的台阶飘落下来。最喜欢这句,句子优美,虽然读着有些些伤感,赞一个。
“晚寒帘底,细雨湿黄昏,春又逝。”晚上有些冷了,寒意侵了窗帘,细雨蒙蒙,把黄昏湿了,春天又消逝不见了。感觉这句真是别扭,前面提到晚上了,后面又到黄昏,最后无端来了一句春天就这么远去了。
“人独倚,望断千山翠。”主人公独自倚栏,远望千山翠色,却望不见所思之人,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与怅惘。

下片主要是回忆往昔与爱人并辔同游的情景,玉骢马嘶鸣于云水之间,充满了美好的气息。  如今燕子归来,绕着雕梁飞舞,而爱人却未归来,心里的孤独和寂寞油然而生。

此词语言婉约,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很好的词作,向你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1563

帖子

575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751
19#
发表于 2025-2-27 05:32: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凝思 于 2025-2-27 15:41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4讲作业:
雪烟组-凝思
1.词赏析
蓦山溪  湖平春水  
宋 周邦彦  
湖平春水,菱荇萦船尾。空翠入衣襟,拊轻桹、游鱼惊避。晚来潮上,迤逦没沙痕,山四倚。云渐起。鸟度屏风里。
周郎逸兴,黄帽侵云水。落日媚沧洲,泛一棹、夷犹未已。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赏析:这首词描写的是在春天的傍晚,荡舟湖上欣赏美景,表达了一种愉悦的心境。词的上片由点到面,由近及远细致描绘出一幅向晚春湖图,船和水——菱荇、空翠、轻桹、游鱼、沙痕、山、云、鸟,空灵绵邈。词的下片给画里添写了人,字里行间洋溢出一种愉悦、尽兴和畅达。过片一个“逸兴”,带出整个下片的情感生发,过得棒棒哒。最有深意的是后边两拍,“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为啥?五个字告诉你:独爱莼羹美。不仅仅是美味,更是一种清淡和惬意。

2.互评
蓦山溪  春归人未归
雪烟18-痴心不改
和风送暖,雪化梅香少。又是小阳春,影匆匆,莺声报晓。霞云红处,旭日照清溪,水致远,鱼难寻,岸柳轻舟钓。
凭栏独倚,望断天涯道。离恨绕柔肠,念重逢,愁思怎了。音书难寄,旧梦锁重楼,情未了,爱依然,寂寞知多少。
问好痴心老师,老师这首习作典型的上景下情布局,前两拍扣题点出春归时节。上结用水,鱼为下片情的出现做了铺垫,水象征思念相思悠悠远去,鱼难寻则是讯息无,扣住了题目的人未归。下片便由此而发乎于情。只是“岸柳轻舟钓”句,而您下片起句是“凭栏独倚”个人觉得在行文上有些小多余,不过瑕不掩瑜,通篇脉络清晰,布局合理,一气呵成,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

帖子

9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22
20#
发表于 2025-2-27 08:54: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轩辕剑谱 于 2025-2-27 11:50 编辑

蓦山溪·停云竹迳初成
·辛弃疾
小桥流水,欲下前溪去。唤取故人来,伴先生、风烟杖屦。行穿窈窕,时历小崎岖,斜带水,半遮山,翠竹栽成路。
一尊遐想,剩有渊明趣。山上有停云,看山下、蒙蒙细雨。野花啼鸟,不肯入诗来,还一似,笑翁诗,自没安排处。
赏析:
  辛弃疾隐居上饶,后移居瓢泉,他在瓢泉建筑了一座“停云亭”,在这里欣赏山水,听鸟语花香。“停云亭”建成之初,辛弃疾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蓦山溪》。是一首写景词,通过描写停云竹径的幽静,来表达自己恬静隐逸之乐趣。陶渊明作为山水田园诗的鼻祖,多次被苏轼、辛弃疾等人写进诗词里,陶渊明有《停云》诗:“有酒有酒,闲饮东窗”、“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辛弃疾化用陶诗,借酒抒情,享受着如陶渊明归隐田园的隐逸之乐。“停云濛濛,放眼望去”这也是陶渊明的诗句,辛弃疾眼中所见,正与当年陶渊明所见一样。最后写竹径的环境,鸟语花香,充满情趣。辛弃疾忍不住要把它们写进诗里,它们却不肯进来,说没安排好。在这首词中,辛弃疾描绘了一个充满野趣的场景:流水欲下前溪,唤取故人同行,穿过幽静的小径,时而历经崎岖不平。这种活泼而动人的流水景象,不禁让人联想到《清平乐》中的“清泉奔快,不管青山碍”。无论是多小的泉水溪流,都有它不顾一切向前奔涌的生命力,青山和崎岖都无法阻挡它活泼洒脱地前进。野花和啼鸟仿佛在问:“想不想入诗来?”这让人想起辛弃疾的那句“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仁者当如是,与天地万物同体。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态,正是辛弃疾所追求的。

蓦山溪·春归人未归
雪烟09-碧波涟漪情
和风拂面,吹绿千千树。陌上杏花开,引来那、蜂飞蝶舞。河边漫步,见紫燕双双,思缕缕,意绵绵,欲诉无人诉。
长亭一别,曾约春归聚。携手沐晴光,共徜徉、柳堤深处。今朝信至,夙梦又难圆,山相阻,水轻流,空剩愁肠句。

简评:上篇由早春景色写起,和风、绿树、杏花、蜂蝶、紫燕,意象具有春天的代表性,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由双燕引发思念,为下篇过渡准备。下篇以写情为主,表达思念之情切。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4-7 17:15 , Processed in 0.14026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