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五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172

帖子

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14
11#
发表于 2025-3-4 16:21:59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五讲作业
风荷组-16 书香
1分析词牌《品令》结果
词牌双调52字,上片四句三仄韵后片四句两仄韵
2.句式:多为五言和七言句的组合
3.四字可对偶
4.节奏:整体节奏有一定的起伏变化, 前段节奏稍快,后段趋于舒缓。
5.情感表达:适合表达细腻、含蓄或略带幽怨的情感。

二品令一首
品令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品令
书香
芳亭空籁,但目送、斜阳外。风凄弱柳,难逢飞燕,云粘竹霭。几抹青红,叹望远山含黛。

重归何待。更谁记、华英彩。一汀冷雨,半帘杏雪,孤寒如海。溪水悠悠,镜里岁华难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

帖子

2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2
12#
发表于 2025-3-5 08:00: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分析词牌《品令》,先溯源,其最早见于北宋曹组词,或源自民间曲调。再通过搜韵等网站分析格律,有多种变体,多为仄韵格,句式长短错落、节奏多变。研读作品总结风格,常抒发幽情、相思等,细腻婉约。以曹组作品为例,双调七十二字,上片七句五仄韵,下片八句五仄韵 ,平仄灵活,押仄声韵,节奏紧凑,擅表细微感触。

2.品令·春
风荷13/墨玄枫
春水碧于天,画船静、听微雨。柳丝袅袅,燕归时候,暖风吹缕。忆里江南,多少旧欢曾遇。
如今别处,叹羁旅、愁无数。梦魂常绕,那方烟景,故园心许。待得归期,重把绮怀再叙。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7

帖子

213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30
13#
发表于 2025-3-5 16:54:33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五讲作业  
风荷组23-阿杏
“品令”是宋代词牌名之一,其名称可能与音乐曲调或特定情境相关。以下是对该词牌的详细解析:

一、起源与背景
1. 音乐渊源:源于宋代教坊曲或民间乐曲,作为固定曲调供词人填词。具体起源尚无确考,但多见于北宋中后期词作。
2. 名称含义:“品”或指品评、品味,“令”为短小词调,可能用于宴饮、游戏等场合的即兴品题。

二、格律特点
1. 字数与结构:
   - 常见体式为双调,52字,上片五句三仄韵,下片四句三仄韵(如曹组《品令·乍寂寞》)。
   - 另有变体如66字(《钦定词谱》录有不同体式),句式灵活,但以仄韵为主。
2. 用韵:多押仄声韵,一韵到底,声情较为急促。

三、代表词人与作品
1. 黄庭坚《品令·茶词》:咏茶名篇,“凤舞团团饼”开篇,通篇用比,以茶喻人,语言诙谐。
2. 周邦彦《品令·商调》:“夜阑人静,月痕寄、梅梢疏影”,婉约含蓄,借景抒情。
3. 李清照亦有类似风格之作,展现女性细腻情感。

四、艺术特色
1. 主题:多用于咏物(如茶、梅)、抒怀,风格或诙谐或含蓄。
2. 手法:善用比喻、白描,结构紧凑,符合“令”体短小精悍的特点。

五、变体与流变
《词律》收录多体,如52字、55字、64字等,体现宋词依乐填词的灵活性。后世如清人陈维崧亦用此调抒怀,延续其抒情传统。

六、例词简析
以曹组《品令·乍寂寞》为例:
> 乍寂寞。帘栊静,夜久寒生罗幕。  
> 窗儿外、有个梧桐树,早一叶、两叶落。  
> 独倚屏山欲寐,月转惊飞乌鹊。  
> 促织儿、声响虽不大,敢教贤、睡不著。

- 结构:上片写秋夜孤寂,下片状无眠之苦,层次分明。
- 用韵:押“寞”“幕”“落”“鹊”“著”等仄韵,声调低沉。
- 手法:以梧桐叶落、乌鹊惊飞、促织鸣叫烘托愁绪,白描传神。

二 学习填写品令

品令  (格三)以(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为生发
杏花开遍,柳初绿,莺声婉转。
堤草密密如青毯。
去年此景,亭外相依看。
应怪客身如断雁。作迟归燕。
谁解蹙眉桃花面,
对春无限,总是心凌乱。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3

帖子

10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14
14#
发表于 2025-3-5 20:45: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心雨 于 2025-3-6 19:43 编辑

词研四第五讲作业
风荷22清心
分析词牌品令
以曹组为正体(钦定词谱  , 双调五十二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
句式:多为五言和七言句的组合。
没有对偶。
节奏:整体节奏有一定的起伏变化, 前段节奏稍快,后段趋于舒缓。
情感表达:适合表达细腻、含蓄或略带幽怨的情感。

二 学填品令,以(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为生发
品令
忽觉闷。檐前看、未有归家燕讯 。缠绵雨、摧得杏花落,苑铺满,更惹恨。
一片闲愁未解,却把清词填尽。春渐远、人若残红老。这心情,休要问。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

帖子

50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8
15#
发表于 2025-3-5 23:33: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鼹鼠-薇儿 于 2025-3-5 23:37 编辑

品令,词牌名,又名“品字令”“思越人”“海月谣”。此词调以曹组《品令·乍寂寞》为正体,双调五十二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另有双调五十一字,前段五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等十一种变体。代表作品有《品令·茶词》等。

风荷36-小鼹鼠
品令•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春风回暖,倚栏望、杏花开晚。 微雨寒翠疏烟散,柳飞轻絮,燕语双双唤。
更与谁言愁绪满,纵相逢难算。老侵潘鬓斜阳看,草花香软,系得兰舟岸。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2

帖子

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14
16#
发表于 2025-3-6 04:52:58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讲作业
风荷26~星语
品令·踏春
地犹暖。叶儿绿,半数花儿开眼。堤边柳,藏着黄莺俏。一声声、近亦远。
旭日熏风正好,力软偏嫌杯浅。千盅去,诗话堪抛尽,醉斜阳、神仙半。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2

帖子

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14
17#
发表于 2025-3-6 07:53:06 | 只看该作者

作业1.词牌《品令》深度解析
幽兰梦蝶

一、词牌源流与音乐属性
1. 起源争议  
   - 一说源于唐代酒令“品评令词”,后脱离酒宴娱乐独立成调。  
   - 另说因欧阳修《品令·天外一仙娥》“天外一仙娥”句得名,凸显其神仙意象特质。

2. 音乐形态  
   - 双调结构:前段五句四仄韵(欧阳正体),后段四句三平韵,形成“仄起平收”的音韵跌宕。  
   - 节拍特点:末句常用七言长句收束(如“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如钟磬余音,契合宴饮场合的雅乐功能。
二、格律规范与变体
正体格式(欧阳修体)  例句(欧阳修《品令·天外一仙娥》)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天外一仙娥,云裳曳罗带。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皓齿微启,笑靥如花绽。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金杯满酌,醉倚阑干。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归去来,莫教人空叹。

关键特征:  
- 三叠仄韵:前段连续三句押仄韵,增强节奏紧迫感(如“仙娥—罗带—花绽”层层递进)。  
- 虚实转换:前段写神仙意象(虚),后段转人间情思(实),如“醉倚阑干”到“莫教人空叹”。

三、艺术特色与经典技法
1. 意象建构策略  
   - 神仙意象:欧阳修以“仙娥”“月宫”起兴,奠定超现实基调。  
   - 虚实对照:如李清照《品令·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以梅花喻身世,虚实交织深化主题。

2. 时空蒙太奇  
   - 前段横向铺陈空间(如“天外—云裳—金杯”),后段纵向延伸时间(如“归去来—空叹”),形成立体意境。

3. 女性视角强化  
   - 多为闺怨题材,以女性口吻抒发等待之苦(如晏几道“绿酒初尝人易醉”暗含相思)。
四、经典作品对比分析
作者  作品  核心差异

欧阳修  《品令·天外一仙娥》  神仙宴饮的豪放,结尾“莫教人空叹”转折深沉
李清照  《品令·咏梅》  借梅喻己,虚实结合更具哲理性
周邦彦  《品令·秋思》  融入羁旅愁思,音律更显凝练

五、现代创作启示
1. 避免意象同质化  
   
2. 强化哲学维度  
   
3. 音乐性创新  
   - 在保留七言长句余韵感的同时,可尝试加入口语化短句,增强当代传播力。
总结  
《品令》以其独特的“三叠仄韵+平收”结构,成为宋词雅化的重要载体。
作业2.试填一首《品令》
品令   燕子不归春事晚,      一汀烟雨杏花寒   
文/幽兰梦蝶
厌恨风无赖,拂千缕,尘粘带,草芽乱滩,燕儿隔地,倚阑干外,暮雨纤纤飞乱,雕梁画彩。
千般怜爱,釆娇杏,鬓边戴。
一时情重,锦书渐杳,怀人意态,怕上眉梢,寒汀那人可在?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11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4
18#
发表于 2025-3-6 12:45:45 | 只看该作者
词研四第五讲作业:
风荷08-闲得慌
1.分析词牌《品令》,(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品令》
题一:词牌本意
题二: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题三: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题四: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1.分析词牌《品令》
品令,又名“品字令”“思越人”“海月谣”。此词调以曹组《品令•乍寂寞》为正体,双调五十二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
品:唐宋杂曲的一种体制。有大品、小品之别。大品类似于法曲中的“散序”,无拍,故未被用作词调;小品短于大品,有拍,可用作词调。
令:亦为唐宋杂曲的一种体制,源自“酒令”,多以流行小曲充之。
品令:调名源自音乐,意为有拍的小品所演绎的令曲。王行詞注“夷則商”。夷则是十二律之一。音节闲雅,。
乍寂寞。帘栊静、夜久寒生罗幕。窗儿外、有个梧桐树,早一叶、两叶落。
独倚屏山欲寐,月转惊飞乌鹊。促织儿、声响虽不大,敢教贤、睡不著。

小结:
1、句式:分为上下两片,前后段各4句,上下不一致。下片首句结合上片首句与二句前三字,结合成6字句。上片二句,三句,四句,下片三句,四句均为三字逗句式,依次为39(36)8(35)6(33);668(35)6(33)。
2.、押韵:前段三仄韵,后段两仄韵,一韵到底。
3、对仗:过片一二句可对仗。
4、意境:闲雅轻愁,以咏物怀故为主调,营造深远的意境,表达丰富的情感。
5、韵律:平仄可根据词谱灵活调整,保持平仄相间,保证词的韵律感。

品令•杏花雨
闲得慌
杏花雨。长汀外、淡柳轻烟寒渚。凭望去、隔岸江南树,半沉波、半迭雾。
芳蕊飘零谁念,紫燕归来何处。几回任、摇落沾衣袂,也留得、春心顾。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21

帖子

14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36
19#
发表于 2025-3-6 18:04:19 | 只看该作者
风荷组水木生作业
分析词牌六十二字品令
1,双调,仄韵,无重韵叠韵。
2,连续四字句处宜有对偶。

品令
湖风悄暖,又吹乱、青清浅。兰舟行处,燕儿时转,杏英初现。独倚雕舷,望断岫云舒卷。
幽怀何遣,总飞向、江南远。素笺封愿,梦魂频绕,新愁频换。孤影黄昏,杜宇几声啼怨。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

帖子

2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0
20#
发表于 2025-3-6 19:24:16 | 只看该作者
风荷01~秋窗雨
品令·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雨消云定,乍一夜、桃开两径。东风犹唤枝头醒。粉团簇簇,誓比樱花盛。
嫩蕊芬芳人愈静,欲怜轻红影。任谁不喜春前景。此番乘兴。题笔开诗境。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4-7 17:15 , Processed in 0.12468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