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六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149

帖子

69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0
11#
发表于 2025-3-10 09:05: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川 于 2025-3-10 16:34 编辑

凡川

词研四第六讲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千秋岁
宋/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翻译
浅水边,沙洲外,城郊早春的寒气悄然尽退。枝头繁花,晴光下的倩影,纷乱如坠地颠颤微微。流莺在花丛,轻巧的啼啭声,听来太急促,太细碎。啊,只身飘零,消愁的酒盏渐疏,难得有一回酣然沉醉。日复一日的思念,心身已煎熬成枯灰。相知相惜的挚友,迢迢阻隔,眼前,悠悠碧云,沉沉暮色,相对。
想当年,志士俊才共赴西池盛会,一时豪情逸兴,华车宝马驱弛如飞。不料风云突变,如今,看携手同游处,剩几人未折摧啊?秉舟绕过日月,那梦已断毁,镜中容颜已非。春去了,落花千点万点,飘飞着残败的衰颓,牵起一怀愁绪,如海,潮涌潮落。

赏析
开篇以景起兴,描写了暮春花影凋零繁乱,莺声急促细碎的场景,来衬托寂寞失意的情怀。歇拍推出词人现状,离别,飘零只有和暮云独自相对。
过片回忆了曾经的美好,结尾直抒胸臆。此词运用今夕对比手法,语言含蓄蕴藉,一咏三叹,缠婉悱恻,巧妙地把政治失意和爱情的失落柔和在一起,感人肺腑。结尾以景结情,令人回味无穷。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品令   以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为意
文/你笑了
看微雨,晴还落、淋湿香尘粘絮。岸边柳、缕缕浑依旧,解乌篷、亲白鹭。
此际寸心未老,眼底湖山如故。又持酒、一点清意味,自逍遥、以词赋。


评:1 看微雨,晴还落、淋湿香尘粘絮。微雨景起,入题
2  岸边柳、缕缕浑依旧,解乌篷、亲白鹭。人物出场。情景交融
3  此际寸心未老,眼底湖山如故。 过片自然。承上启下。
4  又持酒、一点清意味,自逍遥、以词赋。整二杯儿,闲适自在。会二杯的都能写发现。


点评

比如“晴”转“落”,“落”字略显差强人意,“淋、湿”还可再凝炼,“粘”在这里突显多动,还有“解”“亲”等……不一一类举,具体作者自己慢慢体会。  发表于 2025-3-16 20:40
这首谋篇步局方面基本没什么好说的,如果细节方面再提升一下就更好了,练字上犹以动词形容词比较重要  发表于 2025-3-16 20:40
互评的老师比较简洁,也无不可地方,就是有点偷懒了。  发表于 2025-3-16 20:40
评:这首风格比较清新,闲适韵味浓郁。行文方面也比较流畅。  发表于 2025-3-16 20:4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9

帖子

211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16
12#
发表于 2025-3-10 09:39:16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六讲作业
雨竹组16一翠花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疏影 咏荷叶
张炎(宋代)
碧圆自洁。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
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谩皱留仙裙折。恋恋青衫,犹染枯香,还叹鬓丝飘雪。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

翻译:
碧绿的圆荷天生净洁,向着清浅的沙洲,遥远的水边,它亭亭摇曳,清姿妙绝。还有水面刚刚冒出的卷得纤细的荷叶像美人坠落的玉簪,抱着一片素洁的心田,能将多少炎热卷掩?两片伞盖状的荷叶像成双鸳鸯一见如故亲密私语,且不要,向浣纱的美女说起。只恐怕花风忽然吹断哀怨的歌吟,将荷丛搅碎像千叠翠云。
回首当年汉宫里起舞翩翩,天子怕大风吹走舞袖飘扬的赵飞燕,叫人胡乱扯皱了舞裙,自此带皱折的“留仙裙”就在后世流传。叫我恋恋不舍的青衫,还沾染着枯荷的余香,还叹息着鬓丝如白雪飘散。绿盘心中盈聚着清晶露珠,像金铜仙人的清泪点点,又是一夜西风将它吹断。我喜欢观看,明月洒下澄净的飞光,如白色的匹练,倒泻入半个湖面。

简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阕写荷叶神态,下阕叹自己已发如雪白,不同心生怅惘,但又幸有如荷叶的心灵,能够欣赏流泻如练的月光。结尾三句写荷池整体画面,相融相汇,空明宏丽。
本篇为咏荷抒怀之作。全词咏物而不滞于物,字面上处处写荷叶,但又时时能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感叹。全词色彩鲜明,清丽流畅,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绪。通过咏叹荷叶的高洁自持,取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隐寓着词人洁身自好的情志。上片妙笔描绘荷叶之芳姿,富有情趣。重点写荷叶之形,开头三句写开放的荷亭亭玉立向远处铺展的情景。“犹有遗簪”三句写刚出水面之嫩叶卷曲未伸展的情景,上下兼顾。“鸳鸯密语”以下写荷叶给自然界带来的欢欣及对荷叶的怜惜之情。下片作者赋予荷叶以深刻内涵,其思之珍贵在于用暗寓回首往昔盛事,表现对故国繁华的眷恋之情。“恋恋青衫”五句抒年岁已老而一事无成之慨叹。末几句见荷叶被秋风所折却依旧生活在清净圣洁的环境之中的情形,暗寓自己高洁自守,表白终老林泉的心迹。全篇写景如绘,物我交融,情蕴深永。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翠花点评
品令·以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来看为意
文/迦南
旧庭院。帘栊静、飞去飞来双燕,小窗外、那棵碧桃树,已瘦了,过大半。
是处绿肥红瘦,敛着眉儿长叹。黄昏里、久坐浑无语,锦书迟,春又晚。

读解:还是原来的庭院,帘栊寂静。双燕飞来飞去,小窗外那棵碧桃树,已经瘦了大半。己经是绿叶葱茏红花残瘦,紧锁着眉头发出长长的叹息声。在黄昏里无言坐了很久。书信迟迟未来,都己经是暮春了。
简评:问好学友,经检测格律正确。此词的主题是以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来看为意。第一、二句描写春天里的庭院寂静,只有一双燕子飞来飞去。语句顺畅,物象选择得恰到好处。第三句:小窗外、那棵碧桃树,已瘦了、过大半。自然引出下片。但是此景象似乎是暮春的景象,下片的是处绿肥红瘦与结句春又晚都是说明暮春,而主题桃花春色暖先开,应该是早春。如果将题目改为暮春的话,这是一首不错的词,用韵适当,章法清晰,整体有意境。以上个人观点,评得不对,请谅。

点评

两个“瘦”字重复,有点碍眼了哈,其他地方互评老师点评的比较到位,给赞。  发表于 2025-3-16 20:42
另外这句作者原意是想说“碧桃花落了大半”,但这样子感觉整体的“树瘦了大半”,是不是有点怪异了。  发表于 2025-3-16 20:41
评:这首写的还是比较婉约符合词的气质,但是用语方面上片稍嫌随意,“那棵碧桃树,已瘦了、过大半”这种白话入词有失词之韵味,  发表于 2025-3-16 20:4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266

帖子

370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01
13#
发表于 2025-3-10 10:41:36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六讲作业
雨竹组19-大漠孤烟
一、解析古人词作
蝶恋花
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翻译:深深庭院,不知究竟有多深?依依杨柳,堆砌起轻烟,垂天帘幕不知究竟有多少重。奢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的欢乐场,作者登楼远望,看不见那条通向章台的大路。
春将暮,三月的雨伴随着狂风大作,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却也无法留住春天。泪眼婆娑问落花,你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摇曳着,零零落落飞到秋千外面的世界。

解析:本词以暮春时节的景象为背景,抒发了闺中女子沉郁的心境。开篇居所的描写,用了深深庭院,重重帘幕,把一种幽寂的氛围渲染到极致。游冶的心上人经年不归,整个春天,女主人在一种孤寂落寞中看着春花凋零,仿佛是自己稍纵即逝的青春。自然界的无可奈何,交织着现实中的无可奈何,这个女子唯有泪眼婆娑,目送春天归去。这种伤感无人知晓,无人能替。

二、互评作业
品令     那年桃花春色
雨竹组:宛儿
夕阳暮,风旖旎、漫卷丹霞轻吐。流光里、有蝶双双舞,予相思、开满树。
梦入眉间难续,却湿烟花微雨。恍惚儿、转袖回眸笑,诉说着、莫相负。
读解:夕阳西下,微风旖旎,舒卷着天边丹霞。在这流光里,蝶儿翩飞,相思的情绪开满桃树。
好梦落入眉间转眼即逝,却湿了烟花微雨。恍惚间,你转身回眸一笑,轻轻说着此情今生莫负。

简评:小词上片描写夕阳下一片春光明媚,丹霞飞舞,彩蝶翩跹的美好景象。下片转而忆起从前的此情此景,那时美人在侧,笑语嫣然,两情相悦。借以抒发了作者怀念过往深情,感伤良辰美景佳人难觅的落寞心境。典型上景下情,乐景衬哀情的手法。手法老道,词家语运用娴熟,结拍有余味。点赞学习!再说一下不足。个人感觉的有地方浪费笔墨,夕阳就是暮色的一部分,予相思、开满树。这个予字我没太懂她的用意。”梦入眉间难续,却湿烟花微雨。“这句有点虚,梦入眉间,是说好梦在眉间心上吗?却湿烟花微雨,湿了烟花可以理解,湿了烟雨,可能表达的意思我没理解。尾拍尤其喜欢,留有余味,点染全篇。还有就是那年的桃花春色,在此文中没有提到桃花,是不是桃花就是美人面?理解不到位,所以点评实属个人胡乱说,宛儿组长莫怪!向你学习啦!

点评

过片写的比较虚,遣词方面颇有歧义,这里参照互评老师说的,另外“转袖”有种“甩袖拂袖生气的感觉”。  发表于 2025-3-16 20:43
我就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上片“丹霞轻吐”作者应该是写的“桃花如丹霞一样绽放”而不是“天边红霞”。  发表于 2025-3-16 20:42
评:这首写的比较有韵味,词句流丽清雅,互评老师读解的比较认真细腻。  发表于 2025-3-16 20:4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9

帖子

8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00
14#
发表于 2025-3-10 11:23: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墨缘 于 2025-3-10 11:38 编辑

词研四第六讲雨竹组作业
点评第五讲楼上同学作业
墨缘
品令~以“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为意
文/易水
碧波静,浮尘去、对影尤生孤令。扶轻桨、还到清幽处,与青凫、拾粉杏。“”
不记迷途弯转,细雨廉纤添兴。溟濛里、恍似催人睡,浑未晓、何时醒。

问好易水学友!此作韵律正确,全篇语句通顺,用词准确,意脉清晰。上片春日乘舟出行,下片写出行遇雨,但作者没有拓展,扩大情感氛围,虽然写出遇雨增添兴致,但其兴致索然无味。另外有的句子可酌,与野鸭,“拾粉杏”,粉杏无解,下片“不记迷途弯转”,似乎有些不通,“浑未晓”,是浑然未到黎明,也须再酌。词作大体都是,情景之下有感而发,其情节须动人心弦,方为佳作,望诗友继续努力。以上浅评,都是再下个人拙见,不到之处,望易水师谅解!

点评

墨缘老师的点评很细致很到位,尤其从构思上来说,情和景不仅要时刻不离主题,而且相互映衬才好看。本篇记成了流水账,突出主题的情感成分太少了。  发表于 2025-3-13 23:06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4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4
15#
发表于 2025-3-10 14:53: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你笑了 于 2025-3-10 15:07 编辑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六讲作业
雨竹28-你笑了
互评
品令本意
文/星光有时
十分恶。西窗静、B站喧哗弹幕。看帘外、无个好天气,胃也痛、得吃药。
倦倚书几欲寐,燕雀窗边寻乐。锦灰堆、看了一半,仍然在、手中握。

互评:整体写本真突出本意,融入现代元素,自然朴实,没有矫揉造作之感,新颖独特,学习了。一点瑕疵,起拍和二拍之间的衔接不太顺畅,换头处的衔接过渡不足,稍有突兀,词句的表述再凝练一些,作品更有观赏度。看着挺好的,学习了。互评也是个见,不足处互相共同探讨。

点评

再说说句读句,它的意脉应该是紧密相连的,这篇作品第二句用了“静”和“喧嚣”两个对立意思的词,感觉上还是有点问题吧,其他挺好。  发表于 2025-3-16 06:02
同意笑师的精彩点评。星师这也是一次大胆尝试,把具有鲜明现代元素的事和物写入古韵文还要有词味,感觉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勇气可嘉。  发表于 2025-3-16 05:5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8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8
16#
发表于 2025-3-10 16:12:30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六讲作业:
雨竹03-紫竹吟箫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品令·茶词
文/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解读:
茶饼上凤凰起舞,不忍心把它掰开,让它变的孤单。金色的茶杯十分干净,转动茶碾把茶饼碾碎,茶末像玉般洁净。煮茶的水发出松涛般的声音,品着茶水,我的疲惫去了二分。
茶香沁人心脾,仿佛引人入醉境。又像在夜晚的灯光下,与分别许久的老友相视而坐,共赏美妙时光。这种美妙无法用语言表达,心里却清晰地感觉到快乐和满足。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品令.桃花春色暖先开(曹组体)
文/凡川
憨娇态。凡间倩、见者谁能不爱。芳草萋、溪岸软风送,袖盈香、鬓角戴。
岁岁年年春暖,相约相携无碍。今又是、柳绿花红处,共刘郎、痴难改。

解读:  桃花盛开一派憨态可掬的模样,这凡间的美丽,只要见过的人,没有不喜欢的。溪边芳草萋萋,轻柔的风从吹来,衣袖上残留着桃花的香味,还有人把桃花插在鬓角上。
每年都会春暖,人们相约欣赏,没有丝毫阻碍。如今又到了柳绿花红的时候,大家都像刘郎一样,对桃花痴心不改。

浅评: 欣赏词作,问好诗友,词格基本正确,“芳草萋”草字应平。
起拍: “憨娇”形容桃花,是否还能找一个更好的词代替一下。
“凡间倩,见着谁能不爱” ,此拍最好能把桃花美丽描述一下。
歇拍与桃花关联略远,可改为“芬芳郁、溪畔软风籁,那盈香、鬓上戴”

过片:“岁岁年年”重复,可改为“岁岁同游”
尾拍引典,可能借用刘禹锡“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共刘郎、痴难改”不如“共刘郎、情似海”

别无不妥,一切个见,以老师点评为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5

帖子

202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20
17#
发表于 2025-3-11 08:39:48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五讲作业
雨竹组长-秦风

品令,双调,仄韵
雨竹06-斜阳下微笑
品令
斜阳下微笑
漠烟水路,又别离、天涯去。垂杨深绿,海棠飘粉,春光将暮。回首园中,一步远如一步。
红楼朱户,不堪忆、伤心处。今宵孤枕,怎能消去,许多愁绪。谁惜罗裙,揾遍这多泪雨。

秦风简评
1、格律无误
2、这首词在结构上层次清晰。上阕主要描写离别时的场景和暮春的景色,通过景色的描写来烘托离别的氛围
3、下阕则侧重于对过去的回忆以及离别后的孤独愁苦的情感表达。上下阕之间过渡自然,从眼前的离别场景自然地过渡到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孤独生活的担忧,使整首词的情感表达连贯而又富有层次。
4、上片“一步远如一步”略显口语化,可斟酌
5、上片开篇“陌烟水路”结拍“回首园中”这前后场景的转换似乎缺少过渡。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8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8
18#
发表于 2025-3-11 12:36: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星光有时 于 2025-3-11 13:36 编辑

第六讲作业
雨竹30-星光有时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品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1.
愁倚阑/春光好 其二 宋 • 石孝友
淮水阔,楚山长。恨难量。不道愁离人独夜,更天凉。
佳节虚过重阳。更篱下、折尽疏黄。看取清溪三百曲,是回肠。

简译:淮水那般(难以跨越的)阔,楚山那般(路途迢递的)长。(是我的)恨难量。更不用说愁的是天凉时的离人独夜。
重阳佳节已经虚过了(多时)。(秋深之后)篱下的稀疏的黄菊更是折尽了。(当时我登高凭栏)看取淮水如一线清溪,三百曲折,一如我的辗转回肠。

简析:上下阕各有一个“更”字,说明是层层递进的情感。然后作者语序上则多有倒装,在短短的小令里反复迂折,更加突出了作者辗转情愁,而且不着痕迹的完美点题(愁倚阑)。

2.品令(周)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文/墨缘
酥风舒挽,淡烟柳,莺枝双啭。溪水清澈柔如绢。画船倒映,划破云天幔。
野渚沧浪尘梦倦。武陵樵歌浅。落花随去渔人款。楚腰慵懒。听雨阳春晚。

读解不会。
有时简评:
01.格式无误。
02.格律正确。
03.首句“酥风舒挽”“ 酥”、“舒”韵略挤,读着略拗。
04.字句炼雅,无赘述。
05.本词无对仗要求。
06.点题明确,词句优美。
07. 上片“画船倒映,划破云天幔”,“划破”一词略突兀;下片“武陵樵歌浅”暗示渔樵远去,下一句“落花随去渔人款”似乎不通,未若“无人款”。个见!
08.意脉连续。准备过片和过片衔接自然。
09.小令字字矜贵,作者炼字表达也及其凝练,如:
“淡烟柳,莺枝双啭”句,画面清新流动——早春柳丝如烟,双莺于枝上相啭互答。
“樵歌浅”,“浅”字点出声音在远近有无之间,又同上片的“舒”、“淡”、“柔”等字的意境延续契合,虽曰“浅”,意味却深,更引出之后的“懒”、“晚”韵字。择韵已是胜出,词不难不佳。
10. 按题目要求,此词化用“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诗典;其他典故有 “沧浪客”、“武陵源”和 “楚腰”。
总结:这是一首闲情雍雅的诗词,上景下情,尾二拍“楚腰慵懒。听雨阳春晚”拓展了“画船听雨眠”的题意,显现出人物情致和时间线的延续,是一首意味悠长的小令。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6

帖子

39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4
19#
发表于 2025-3-11 16:52:14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六讲作业
雨竹31~扬风万里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离亭燕    一带江山如画
宋代   张昇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红日无言西下。(红日 一作:寒日)

译文
金陵风光美丽如画,秋色明净清爽。碧天与秋水一色,何处是尽头呢?雨后晴朗的天色与秋水闪烁的冷光相辉映。蓼草荻花丛生的小岛上,隐约可见几间竹篱环绕的草舍。
江水尽头客船上的帆仿佛高挂在云端,烟雾笼罩的岸边,有低垂的酒旗。那些六朝兴盛和衰亡的往事,如今已成为渔民、樵夫闲谈的话题。在高楼上独自遥望,倍感苍凉,凄冷的太阳默默地向西落下。

简析:这是一首写景兼怀古的词,词的上片描绘金陵一带的山水,雨过天晴的秋色里显得分外明净而爽朗;下片通过怀古,寄托了词人对六朝兴亡盛衰的感慨。这首词语朴而情厚,有别于婉约派词的深沉感慨。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原玉:品令.烟雨杏花寒
雨竹10-见鹿

嫩黄才续,便惊觉、春溪绿。杏开砌左,筠生庭外,添清成幅。一霎风来,吹乱满眸寒玉。
凭栏极目,犹望断、云边鹄。经年记忆,而今只剩,伤怀如簇。试问东君,可肯寄愁湘竹。

解读:柳树才刚刚开始泛起嫩黄的颜色,就忽然惊觉到,春天已让溪水变绿。杏花在台阶的左边绽放,竹子生长在庭院外,抅成一幅清新的图画。忽来一阵风来,吹乱我满眼清幽的景色。
我依靠着栏杆,极目眺望,望穿了两眼,也看不到云边的天鹅。多年的记忆,而今只剩下伤感聚集在心头。我想问一问春神,可否将我的愁绪寄托在湘妃竹上。

简评:该词意象运用巧妙,通过春溪、杏花、荺竹、云边鹄的意象,给人们展示一幅清幽、凄冷又带淡淡的愁绪的氛围。情感层层递进,从春日的细微感知,到凭栏极目,再到经年记忆的伤怀。细腻而深沉展现词人内心的愁绪与怅惘。尾句用典收束全篇,余音袅袅。大赞!学习了,唯一遗憾,"犹"字出律,"犹”作动词和副词时,读平声。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9

帖子

4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54
20#
发表于 2025-3-11 23:28: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依若雪梅尔 于 2025-3-11 23:43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六讲作业雨竹组02-依若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眼儿媚·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宋   范成大

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

简析:这阙词是一首途中记感之作,其用笔轻灵、发语淡婉,而又略见春思旅愁。词的上片描写久雨乍晴所带来的阳春气候和连日跋涉所造成的旅途劳顿,将序中的记实文字演绎为形象可感的画面;下片写“春慵”尤为传神之妙,在词人所构置的温软氛围中,风、水、人都懒洋洋的。全词意境空灵美妙,让人如沐其中。特别喜欢这阙小词。
2、互评

品令·春光
一片蓝
晴光入画。炫柳眼、春心乍。东风解意,暖阳浮水,波光如泻。燕子归来,犹认旧家门罅。
桃红柳下。竞艳冶、香无价。踏青约友,赋诗作画,倾情嬉耍。兴摘山花,也学古人潇洒。

试着解读一下:
晴朗的日光融入这春日的画卷之中。柳树刚刚萌发的嫩芽闪耀着光彩,好似柳眼初睁,春天的生机也随之猛然萌动。温柔的东风似乎懂得春天的心意,暖暖阳光映照在水面上,那波光粼粼如同水流倾泄而下。燕子飞回来了,还认得自家老旧房屋的门和缝隙。在盛开的桃花和翠绿的柳树下,花朵们竞相绽放,娇艳美丽,那沁人的花香无比珍贵。和朋友们相约一起去踏青,在这美好的春光里吟诗作赋、挥动画笔,尽情地嬉戏玩耍。趁着兴致采摘山中的野花,也效仿古人那般潇洒自在。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美好景致与欢快生活的词,充满生机与活力,将春日的明媚和人们赏春的愉悦展现得淋漓尽致。上下片的四字句皆作对偶,这样读来朗朗上口,很有韵律跟节奏感,值得我学习。另外作者还采用了上景下情,个人觉得情不够浓郁,好词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4-7 17:12 , Processed in 0.12467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