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雪烟组第六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5

帖子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
11#
发表于 2025-3-13 01:43:52 | 只看该作者
雪烟10~了心

春光好·闺思
俞彦

花眼媚,柳腰伸。正芳春。懊恨不曾缘底事,意中人。
无绪独依孤枕。有时愁伴重茵。风起絮飞天欲暮,坐含颦。



春来之际,本是花明柳绿,欣欣向荣,但对于一个心事重重的女子而言,却视而不见。黄昏时分,柳絮纷飞,黯然独坐,思念意中人。


这首词与李清照的《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意境相似。
“柳眼梅腮”,正是出于李清照的词,这里是“花眼柳腰”,也很新颖,更是切合内容。
词人以细微的笔触,着重刻画了深闺寂寞的生活。虽然李清照珠玉在前,这首也不失是一首上乘之作。最后“风起絮飞天欲暮,坐含颦”一句,愁绪全览,意境全出。

品令~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雪烟25~那年今日
杏花雨。一滴滴、占断东风楚楚。看花人、哪敢衣衫薄,梦魂中、烟水处。
生计尘间过客,路上春来秋去。忙碌碌、也似相思燕,白云天、归期数。

问候学友,关作业要求,不得冒犯二三。勿怪。

通篇以春景营造出一副烟雨春图,杏花雨,占断东风楚楚,让人入胜,烟水处更是为下文做好伏笔,下阕以燕喻人,茫茫人生,只为生计,尽入人心。虽然风景如画,但行人内心深处却显得那么凄凉,美景悲情更让整体情感凸显出来。

若说不足,准备过片处,梦魂中稍显多余,若能也如烟水处这般在添加一点实质性,则会更上一层楼。下阕叙事很真实,衔接紧密,比喻恰当。整体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情感延绵。拜读了。

点评

际意义,不如具体表象。烟水处还可以!下片就比较脉络清晰了!尘间过客,春来秋去,像燕子期盼着归期!这里白云天联系不大,改一下更好!路上一句显直白了点!整体还行,细节上再打磨一下更好!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25-3-14 09:59
问好学友!点评非常中肯贴切!用心了!开拍切题,描述了杏花的风姿!楚楚应该是指杏花楚楚动人!但是看花人歇拍一段,来的突兀,前面没有一点铺垫,是乡愁还是情愁,不着一笔。所谓愁字没来由。梦魂处没有任何实...  发表于 2025-3-14 09:5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7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6
12#
发表于 2025-3-13 10:58: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雪泥鸿影 于 2025-3-13 12:52 编辑

古典词研四期第六讲作业1 赏析古人作品
《品令.茶词》   宋.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静,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翻译:茶饼上的凤凰团团飞舞。只恨也有人将茶饼分开,凤凰各自分开孤孤零零的。将碾碎的茶末用洁净的渠水煎之,汤沸声如风过竹林,此时的酒病已减了三分。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气持久,饮茶后感觉神清气爽,渐入佳境。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古人不远万里赶来相逢,这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真好。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碾茶煮茶,下片写品茶的乐趣,这首词的特点是取生活中极小的日常,却用细腻贴切的语言把心中的感受写得恰到好处,极极富有艺术价值,值得我们学习。
2   互评《品令.桃花春色暖先开》
雪烟26  御风
桃花新酝,暖破冻、先春信。胭脂点染,云霞烧尽。东君偏吝,占断芳辰,灼灼此生傲韵。
蹊成蹊畛,看花客、空争认。刘郎去后,玄都谁恨。趁清明问,重省风前,莫待香销红褪。
评:格律无误,标点几处错误,导致断句与格六不符。整体脉络清晰,用典贴切,然有几处用语还可以打磨,比如暖破冻,先春信的暖和先语感不是很好!东君偏吝之后的衔接有裂痕。过片蹊成蹊畛表意重复,没有必要,其它还好。

点评

思路再动笔!写多了会好的!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25-3-14 10:13
可以表达主题了!题目尽量凝炼简洁!歇拍傲韵自造词,这里凑了!虽用典但是表述不明,词脉不畅,尾拍一句有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意思,与刘郎没有关系!整体看,立意不明,布局随意!以后动笔前理清...  发表于 2025-3-14 10:12
问好学友!互评非常细致到位!用心了!她这个格式应该是第六格!我再说几处细节!本身题目那个暖就是多余,因为桃花开放就表示春天来了,桃花也是春色一部分,好多学员喜欢拿诗句做题目,其实,用个桃花朵朵开就....  发表于 2025-3-14 10:06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92

帖子

582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22
13#
发表于 2025-3-13 14:41:31 | 只看该作者
雪烟-风起的地方
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宋 史达祖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著山阴,厚盟遂妨上苑。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简译:雪巧妙地沁入兰花的花心,悄悄地粘上春草的草芽。仿佛想挡住了春风送来的温暖。雪花在碧瓦上很快融化,我知道昏暮时的寒意还很浅。桥面上行走,像漫步白云浮天。池沼澄净如明镜一般,雪花把万物打扮得轻柔细软。我想故乡必是落雪天寒,那里的层层帘幕四垂未卷,阻误了初归的双燕。
杨柳才染上青色,初生的柳叶都变成千万只白眼,刚开的杏花也由红脸变成粉妆素面。当年的王徽之雪夜间去访旧友,到门口却又不见而返,因他根本不在乎见与不见。雪路难行,司马相如迟赴了兔园的高宴。深闺中又把熏炉点燃,赶制春衫的针线也开始放慢。只怕那穿凤纹绣鞋的佳人挑菜回来时,在灞上再与你相见。

简析:这是一首咏物词,大概作于词人独处异乡时的某年初春。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绘形绘神,写出春雪的特点,以及雪中草木万物的千姿百态。全词精工刻划、锻句炼字,显得情致婉约、清空脱俗,词人睹物伤情,异乡沦落之感溢于言表,借吟咏春雪,含而不露地表达了念故园、思亲人之情。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2.品令    杏花烟雨里,紫燕归时晚
楚云
倚花伞,香侵径,柳絮争如雪满。溪桥外,紫燕归时晚,一汀烟,风剪剪。

细数闲愁几缕,且拍危栏千遍。回眸处,月隐千山暗,夜沉沉,忆初见。

解读:倚靠着花儿,花香溢满小径,柳絮如雪一样漫天飞舞。溪桥外紫燕归来的也晚了,一汀烟雨,清风习习。
细细数来有闲愁几许,只余拍遍栏杆了。回眸看月亮隐没远山也看不见了,在这沈沈野里我独自回忆着初次相见的时光。
互评:问好楚云师。这首词格律无误。这是一首抚今追昔的词。首拍倚花伞处花伞我有点费解,这是描述的花儿像伞一样张开还是就是一把花伞呢?感觉这两样,都不能够倚靠,所以倚这个词感觉需要斟酌一下。二拍柳絮争如雪满意境特别美。上片景物描写不错,就是稍显堆叠了。
过片入住有点突然,没有和上片衔接好,且拍危栏千遍有点凑韵了。结拍顺承月隐句,意脉流畅。整首词情景交融,上下片的意脉稍有阻滞,喜欢诗友所描摹的意象。作业要求不得不吹毛求疵一下,勿怪哦。

点评

愁,不值得你拍遍阑干。上片暖色,下片冷色,极不协调!所以尾拍那些景物描写就没有意义了。整体看来,没有很好的协调上下片关系,景多情少,没有融情于景,导致架构不稳!显得文字松散!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25-3-14 10:29
有烟的地方不会有风!写词要注意逻辑合理,虽然风剪剪很不错,但是这里不合适!下片是写夜晚怀人之景,两者之间思维跳跃过大,应该顺着上面那个思路写!过片这个愁可以,闲不行,托不起下面的句子,闲愁是无聊之....  发表于 2025-3-14 10:24
问好学友!互评细致到位!用心了!开拍一组句子画面感十足!不错!歇拍一组,归时不如归巢,主要是后边两句,一汀烟雨,风剪剪,本身就是很不符合逻辑的,有烟雨给人宁静朦胧的美,这时风出现就破坏了和谐,况且...  发表于 2025-3-14 10:1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8

帖子

9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48
14#
发表于 2025-3-13 15:49:25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6讲作业:
雪烟22-李纳兰

1、词赏析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作品赏析: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是宋代词人晏几道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抒写主人公对心上人的相思之情和离愁别绪。上片写梦里相思,下片写醒后遣怀。
全词语言朴实,清新温婉,意境含蓄优美,情景交融,通篇不见一个“愁”字,却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主人公的愁怨,将主人公的一片痴情表达得酣畅淋漓。
在手法上,此词运用白描写情态动作,生动传神,真挚感人,体现了小晏词淡而有味,浅而有致的独特风格。

2、互评
品令·桃花(曹组格)
雪烟12-摸鱼儿
燕莺约,东风度,吹绽桃花如灼。粉间白,香绕城南陌,看枝头、春可捉。
试问谁人缓步,眼底风光难却。蝶飞过,似共新红落,待月明、同花酌。

赏评:
问好学友,欣赏小词。小令起句三字句应是完整句,这里用的是逗号变成了分句。燕莺约点名时间季节,后句桃花如灼扣题。然后,“粉间白,香绕城南陌”描述桃花的颜色和香气。上结句再次扣题且点明“春”为下片的“试问”一句埋下发散思维。尾句抒发春红易落,对月独酌的愁情。

1.整体看布局结构是没有问题的。应注意标点符号在词句中的的作用。
2.“看枝头、春可捉。”此句应该再打磨,主题桃花为何捉春?
3.下片字句流畅,句意明朗。下片优于上片!
4.“花”字一字多用,已经偏白话不应再重字。
5.打磨一下字句,韵字再修改一下,不失为一篇好作品。

点评

总体来说小词层次清晰。从桃花盛开入景再引入人物,“试问谁人缓步,眼底风光难却”,将人的活动与景色相融合。最后“蝶飞过,似共新红落,待月明、同花酌”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发表于 2025-3-15 02:55
问好二位学友,李纳兰同学点评很到位。我在这里补充一点:燕莺约,东风度是并列的词组,此处逗号也是可以的,下片并没有愁情。整首词的节奏是明快的。  发表于 2025-3-15 02:5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8

帖子

144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48
15#
发表于 2025-3-13 16:33:43 | 只看该作者
雪烟第六讲作业:
雪烟09-碧波涟漪情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作者: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释
  ⑴淘尽:荡涤一空。
  ⑵渔樵:渔翁和樵夫。
  ⑶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翻译
  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于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凭添万千感慨。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
       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
  滚滚长江,汹涌东逝,不可拒,不可留。浪花飞溅,千古英雄在个中湮没不闻。对也罢,错也罢;成也好,败也好,功名,事业,一转眼的工夫就随着江水流逝,烟消云灭,不见踪影。只有青山仍旧矗立眼前,看着一次又一次的夕阳西下。
  在这凝固地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江渚就是江湾,是风平浪静的休闲之所。一个“惯”字让人感到些许莫名的孤独与苍凉。幸亏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酒逢知己,使这份孤独与苍凉有了一份慰藉。“浊酒”似乎显现出主人与来客友谊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古往今来,世事变迁,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又算得了什么。只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且谈且笑,痛快淋漓。多少无奈,尽在言外。
  “长江”、“逝水”、“浪花”、“英雄”、“青山”、“夕阳”、“渔樵”、“江渚”、“秋月”、“春风”、“浊酒”,意境高远而淡泊。衬托这些意象的还有“滚滚”、“淘尽”、“转头空”、“依旧在”、“几度”、“惯看”、“喜相逢”、“笑谈”这些生动的字眼,给这首词宁静的气氛中增加了几份动感。
  长江裹挟着浪花奔腾而去,英雄人物随着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见踪影。“是非成败转头空”,豪迈、悲壮,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暗含着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淡泊、轻视。既是消沉的又是愤慨的,只是这愤慨已经渐渐没了火气。面对似血的残阳,历史仿佛也凝固了。“青山依旧在”是不变,“几度夕阳红”是变,“古今多少事”没有一件不在变与不变的相对运动中流逝,从“是非成败”的纠葛中解脱出来,历尽红尘百劫,太多的刻意都可以抛开,太复杂了倒会变得简单,在时、空、人、事之间的感悟中,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苏东坡也写过“赤壁怀古”,用的是《念奴娇》词牌,起首就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杨慎并非有意给三国的故事写开场白,可是说到无情历史和千古英雄的时候竟然产生不谋而合的感触。即使明代的杨慎受到宋代苏轼的影响,那也一定是怀着深深的同感,不仅限于字句修辞的模仿。
  杨慎之所以能够以这样高远而深邃的眼光看待历史,产生出这样令人触痛的感慨,写下这样气度宏阔的词篇,跟他的个人身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明代文人中,杨慎的才气学识与悲剧命运都是令人称奇的。他的父亲是太子的老师,家境优越,他24岁就中了状元,春风得意,成了众口一词赞美与羡慕的蜀中才子。然后为官十年,只是因为多说了几句话,触犯了“龙颜”,让皇帝不高兴,杨状元和他的众多位同事在宫门外被剥掉裤子和尊严,狠狠地打了一顿屁股,然后谪戍边关,在当时边远而落后的云南度过了人生中宝贵的35年。
  江山永恒,人生短暂。杨慎愈老愈深悟这一点。
  杨慎的这首《临江仙》数百载之下,犹自慷慨激昂。淡语深刻,绝非一般的文字技巧所能达到,但又非要凭借举重若轻,漫不经意似的文字功力不可。这或许就是所谓“技进乎艺,艺进乎道”的境界。
  杨慎不是生来命运多舛,而是曾经那样春风得意——宦家子弟,高中魁首,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富贵家学,生而拥有;功名爱情,唾手可得。然而一切的一切在转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再想回到从前平静的生活,再想回到美丽的故乡,已经不可能。
  天赋的才华加之别样的人生经历,使得他拥有更加深刻的人生感悟,使他的词更加体现出淡语深刻,举重若轻的浑然大气。
  历史固然是一面镜子,倘若没有丰富的甚至是痛苦的残酷的人生体验,那面镜子只是形同虚设,最多也只是热闹好看而已。正因为杨慎的人生感受太多太深,他才能看穿世事,把这番人生哲理娓娓道来,令无数读者产生心有戚戚的感觉。
  既然“是非成败”都如同过眼烟云,就不必耿耿于怀、斤斤计较;不如寄情山水,托趣渔樵,与秋月春风为伴,自在自得。作者平生抱负未展,横遭政治打击。他看透了朝廷的腐败,不愿屈从、阿附权贵,宁肯终老边荒而保持自己的节操。因此他以与知己相逢为乐事,把历代兴亡作为谈资笑料以助酒兴,表现出鄙夷世俗、淡泊洒脱的情怀。
  无论过去,当下,还是以后,追逐名利似乎总是一些人的生存方式,然而名缰利锁又往往令人痛苦不堪,难以自拔。
  感悟生命的本质不一定要自己经历痛彻入骨、心力交瘁的苦难,借鉴别人的人生感悟有时候也会使人们豁然开朗。
  当然要建功立业,当然要展现英雄气概,当然要在无情的流逝中追求永恒的价值。但是既要拿得起,进得去;还要放得下,跳得出。要想看清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看清自己在历史中的位置和可能起到的作用,深度和远见都必须在生活中不断磨炼。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任凭江水淘尽世间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历史总要不断地向前推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逝者如斯,谁也留不住时光的脚步。可是人们却不甘就这样顺其自然,随波逐流。
  青山不老,看尽炎凉事态;佐酒笑语,释去心头重付。任凭江水淘尽世间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但总会在奔腾中沉淀下些许的永恒。
  与人生短暂虚幻相对的是超然世外的旷达和自然宇宙的永恒存在。宇宙永恒,人生有限,江水不息,青山常在。
  词的开首两句令人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然而这一切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是非成败转头空”是对上两句历史现象的总结,从中也可看出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亡盛哀、循环往复,但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种人生易逝的悲伤感悄然而生。下片展现了一个白发渔樵的形象,任它惊骇涛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而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渔樵,而是通晓古今的高士,就更见他淡泊超脱的襟怀,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全词似怀古,似物志。开篇从大处落笔,切入历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语中富哲理、意境深邃。下片则具体刻画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环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从而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品令》
品令 以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为意
风起的地方
小桥畔。微雨过,细草新侵曲岸。风儿悄、红杏开还落,傍闲愁、多缱绻。
我自流连花下,欲觅前度来燕。柳丝袅、似笑何太急,休笑我、春将晚。

碧波涟漪情解读:
风起老师的品令以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为意。
上片从小桥畔的景物起笔。微雨过,细草侵曲岸。小雨,细草,为后面的淡淡闲愁埋下了伏笔。紧接着风儿轻轻地吹着,杏花花开花落,伴着淡淡的闲愁,缱绻的情意。
下片主人公出现,我在花下流连,欲觅前度来燕。这句诠释了燕子归来晚。紧接着柳丝袅、似笑何太急,休笑我、春将晚。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我的期待燕来,期待重逢的急迫之情。
浅评:上片小桥畔,微雨、细草,为后面做了铺垫。红杏开还落,傍闲愁,多缱绻。开始入情,怀念起那曾经的他。这里的闲愁和缱绻感觉有点矛盾。
下片主人公我出现,流连花下,欲觅前度来燕。是说曾经燕归时相聚吗?柳丝袅,似笑何太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盼相聚的急迫心情。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休笑我,春将晚。笑重字了,我觉得是不规则重字。个人觉得春将晚不太合适,建议斟酌一下。说错勿怪。

点评

不过,诗词的创作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对于不当之处的判断也会因个人的审美和理解而有所不同。整体来看,小词具有一定的意境和美感。  发表于 2025-3-15 02:47
2. “柳丝袅、似笑何太急,休笑我、 笑我何太急。后面的休笑我有点费墨了,有待斟酌。  发表于 2025-3-15 02:44
问好二位学友!碧波涟漪情同学点评很好,用心了。这里我补充几点。。  发表于 2025-3-15 02:3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16#
发表于 2025-3-13 17:14:18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六讲作业:
雪烟35-不可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解语花·梅花
吴文英    宋代
门横皱碧,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暮寒如剪。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飞霙弄晚。荡千里、暗香平远。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
酥莹云容夜暖。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冷云荒翠,幽栖久、无语暗申春怨。东风半面。料准拟、何郎词卷。欢未阑,烟雨青黄,宜昼阴庭馆。


译文
碧水荡漾横于门前,苍烟茫茫迷糊了小路,江南岸边春光溶溶。夜来春寒恰似剪刀,剪出溪畔梅影在清浅的水中斜浮。雪花故意在晚上飞闲自得,梅花的幽香亦随之向千里外飘去。仔细看它绝似兰昌宫里的三个美人,琼树三枝多有风度。
梅枝晶莹酥软像体态婀娜的张云容,夜里给人送来温情香暖。它插戴在头上与刘兰翘一样清瘦,又如萧凤台那般柔婉。它久栖于枯寒荒冷的幽涧,春来了它默默无语独自抱怨。东风吹过只留半面,想何逊一定打算把它写入诗卷。人们观赏它的兴致未尽,天空又布满了青黄的烟雨,应让它安放于白天阴凉的庭馆。

简析
《解语花·梅花》是一首咏梅词,此词先从地理环境和天气写起,次写梅花的形态,后写梅花的凋残孤独,结写词人的惜梅之情。这首词从梅影、梅香、梅色、梅雪写起,词笔幽艳,颇多波折,词境丰富,颇堪玩赏,词中写梅花由盛极而衰残,也似是托意于人才落拓,是词人身世的自我观照。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品令・画船听雨眠
雪烟27-轩辕剑谱  
渐春半,江天洗,翠水莹莹浮瓣,织烟处、楚柁吴樯错,锦缆簇、画舫慢。
烟雨寒蓑艗首,把酒长汀迷岸。最堪惜、清夜无明月,好教人,眠渔板。

译文
渐渐地春天已过了一半,江水与天空像是被清洗过一般澄澈。碧绿的水面上,闪耀着光亮,花瓣悠悠地漂浮着。在那如织的烟雾笼罩之处,来自楚地的船柁和吴地的桅杆相互交错,华美的缆绳簇拥着,装饰精美的游船缓缓地行驶着。
在烟雨之中,船头上披着蓑衣的人,我在长长的江边沙滩上,手持酒杯,眼前的江岸在烟雨中显得迷离不清。最让人感到可惜的是,这清幽的夜晚却没有明月相伴,真让人只能在渔船的木板上入眠了。


互评
问候大师,本词格律正确。词是妙词。只是既然堪惜,怎么又是好教人,这弯转的...俺丑的才虚,看不太明白。

点评

3.上片景物堆砌太多,没有带出情感,并且上片的写景和下片的抒情有些不搭。结句太过直白,没有起到化龙点睛的作用。  发表于 2025-3-15 02:26
2..江天洗”和“织烟处”不协调,如果是碧空如洗,一定是个大晴天,晴天就不会有烟雾。过片“.烟雨寒蓑艗首,把酒长汀迷岸”应该是在雨天。“江山洗”在此处是败笔。  发表于 2025-3-15 02:24
1.轩辕剑谱同学要主意标点符号,渐春半后面应是句号。  发表于 2025-3-15 02:21
问好二位学友,不可耐同学已经作过点评,我在这里简单补充几点。  发表于 2025-3-15 02:1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8

帖子

417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72
17#
发表于 2025-3-13 17:15:55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雪烟组第六讲作业:
雪烟-慕容瑞西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品令·茶词
黄庭坚    宋代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译文
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加入好水煎之,汤沸声如风过松林,已经将酒醉之意减了几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气持久。饮茶亦能使人醉,但不仅无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渐入佳境。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简析
《品令·茶词》是一首咏茶词。该词把词人当时日常生活中心里虽有而言下所无的感受情趣表达得新鲜具体,既表现出他对茶的喜爱之情,又蕴染着一腔念旧怀远的沧桑之感,巧妙贴切,耐人品味,其中妙处只可意会,不能言传。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品令
雪烟35-不可耐
二三月,飞梨雪,杏火生生浇灭。骂东君,暗纵春寒雨,小花折,飞燕截。
想那营营燕子,不记前时巢穴。算归期,却是回回错。恐终在,星期八。

译文
农历二月和三月的时候,梨花像雪一般纷纷飘飞,杏花刚刚绽露出的红意却被生生浇灭了。我责骂那掌管春天的东君,暗地里放纵着春寒料峭和冷雨不断,小小的花朵被摧折,飞来的燕子仿佛也被拦截了。

想起那些忙碌不停的燕子,似乎都不记得从前自己筑的巢穴了。计算着应该归来的日子,却总是一次次地算错。恐怕最终只能在那不存在的“星期八”才能盼来吧 。


互评
问好友友。小词格律无误。开篇“二三月,飞梨雪,杏火生生浇灭”,巧用比喻,将纷飞的梨花比作雪,盛开的杏花比作火 ,形象描绘出暮春时节,梨花飘落、杏花遭风雨摧残的画面,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结尾“恐终在,星期八”更是打破常规,用“星期八”这一不存在的时间概念,将绝望、无奈情绪推至高潮,增添了词的荒诞感与艺术张力。学习了。
不足处就是词中情感表达过于直接,缺乏含蓄蕴藉之美,没有给读者留下回味与思考空间。

点评

组长的点评很中肯,丑师此词用了曲的语言,符合此词牌的语言特点。同意互评的观点和意见  发表于 2025-3-15 12:4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

帖子

9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22
18#
发表于 2025-3-13 19:2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轩辕剑谱 于 2025-3-13 19:41 编辑

品令
南宋 赵长卿
黄昏时候,诮不语、心如醉。无眠凝想,别来绣阁,多应憔悴。上了灯儿,知是睡哩坐哩。
蓦思归计。又还是重屈指。从今已后,睽离千万,且休容易。这底凄惶,你看是谁不是。

赏析:

  赵长卿,南宋初期词人,他的词作文词通俗,善于抒发情感,以情爱为主题的作品最为著名。他的词风婉约,在当时的词坛上颇受赞誉。《品令》这首词正是他表达离别情感的佳作之一,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别离后的惆怅与思念,通过描绘黄昏时分词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别离后的无尽思念与惆怅。词人运用细腻的情感描绘,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那份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以及离别带来的痛苦与无奈。

品令 暮春怅望

雪烟18痴心不改
燕声杳。春已暮、杏雨纷飞烟袅。长亭外,行客匆匆在,鸟惊飞,远古道。
前约依然记得,旧影何时来到。忆那时、牵手花影下,笑不绝、情难表。

简评:上篇写暮春 景色,燕声、春暮、杏雨、飞烟、长亭、古道,取景优美,下篇主要回忆,总体借景思人题材,情感表达自然。



点评

问好两位学友,互评指出了此词的优秀之处,确实为一首不错的词,挑点骨头的话歇拍行客匆匆在和后面关联较弱,在后面应该有所顺延,后面两个三字句些不在一个频道。其它皆可,尤喜结拍,有留白  发表于 2025-3-15 12:46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

帖子

20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2
19#
发表于 2025-3-13 19:47: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三叔 于 2025-3-13 19:49 编辑

1 品令
李廌
唱歌须是,玉人檀口,皓齿冰肤。意传心事,语娇声颤,字如贯珠。老翁虽是解歌,无奈雪鬓霜须。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
这首词描写了歌唱的美妙和老翁的无奈。开篇“唱歌须是,玉人檀口,皓齿冰肤”描绘了歌唱者美丽的形象,接着“意传心事,语娇声颤,字如贯珠”形容其歌声传情达意,声音颤抖而字句清晰。最后以“老翁虽是解歌,无奈雪鬓霜须”反衬出老翁虽然懂得歌唱,但年老力衰,无法与年轻的歌者相比。结尾“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则表达了大家认为年轻歌者的模样和歌声都胜过老翁‌。

2 填词《品令》以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为意    雪泥鸿影
好烂漫。郊野外、灼灼桃夭一片。趁晴日、开在春风里,引蜂蝶、各缱绻。
美景及时惜取,莫待枝叶舒展。雨过也、真个朱成碧,枉教人、肠寸断。

这词基本框架比较稳定。上篇比较自然,下篇虽有跳跃思维,但不够细仔紧凑。文字的深度不够。像这种生僻词牌需要提前构思,布韵很关键,凭小句弄巧,借奇思出彩。所以布局非常重要。
词是成功的完成了,一个好烂漫其实已经一见到底了。至于深度与技巧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探索,感谢分享。

点评

问好两位学友,互评很到位,其它没啥补充,期待精彩。  发表于 2025-3-15 12:4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9

帖子

5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0
20#
发表于 2025-3-13 21:59:47 | 只看该作者
互评
《品令》 品令   雪 文/山水一壶 节序乱。 忽飞雪,一片茫茫山晚。 溪桥下、春去春来半,柳才黄、燕未返。  年节匆匆已罢,客路悠长且远。 视频里、瑟瑟清寒透,只想问、暖不暖。
问好学友,作业完成的的很好。写好咏物词不轻松。雪…

点评

文题不符。题目是雪,感觉写得是倒春寒。春去春来半,表意模糊。柳黄,燕未返感觉逻辑有问题。年节句有点跑题。视频句突兀。一首词只能有一个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去展开。  发表于 2025-3-15 16:5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4-7 17:06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