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十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830

帖子

215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50
11#
发表于 2025-4-8 16:04:49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十讲作业
雨竹组长-小西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宋代•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译文:
北方的鸿雁羡慕飞鸟的自由自在,从太湖西畔随着白云翻飞。几座孤峰萧瑟愁苦,好像在商量黄昏是否下雨。我真想在甘泉桥边,跟随天随子一起隐居。可他如今在何处?我独倚栏杆怀古,只见残败的柳枝杂乱的在风中飞舞。
简析:
此词通篇写景,极淡远之致,而胸襟之洒落方可概见。上片写景,写燕雁随云,南北无定,实以自况,表现出一种潇洒自在之情,写来飘然若仙;下片因地怀古,使无情物,着有情色,道出了无限沧桑之感。全词虽只四十一字,却深刻地传出了词人“过吴松”时“凭栏怀古”的心情,委婉含蓄,引人遐想。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八声甘州》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八声甘州•春分日与友过扬州个园有寄
雨竹13-予安
趁晴丝袅袅带疏烟,曲径踏春阴。渐云根寒退,苔痕印浅,花气浮沉。石罅泉鸣如漱,曾濯五湖襟。惟有玲珑影,漫叩清音。
廿四桥边携手,认夭桃旧影,屐齿同寻。对壶天袖手,棋外烂柯心。待春雷、龙孙破箨,化翠云、漫拂故人吟。争知我、把斜阳色,酿作酡深。

小西试点评:问好学友:格律自检。小词立意丰富且巧妙,层次分明,立意颇高。
①上片开始描绘春日入园的情景,从整体氛围到具体的云、苔、花、泉等景物,由远及近、从静到动,构建出个园春日的清幽画面,为下阕情感抒发蓄势。下片先回忆廿四桥同游的往昔,再转入当下心境与对未来的想象,以“争知我、把斜阳色,酿作酡深”收束,情景交融,结构严谨。
②以游览的行踪和时间为序,从入园时的春景感知,到回忆过往,再到对未来的期许,过渡自然流畅 ,读者能跟随作者的思路,清晰感受到情感的层层推进。
③“袅袅”“浮沉”“漫叩”等词极具表现力。“袅袅”生动地写出晴丝轻柔、缭绕的形态,“浮沉”精准描绘花气时隐时现、似有若无的动态,“漫叩”则将山石影子与清音的互动写得随意又空灵 ,赋予画面悠然闲适之感。
④“石罅泉鸣如漱,曾濯五湖襟”中的“五湖襟”意象与前后语境融合稍欠,可进一步打磨。

点评

问好!整首词脉络清晰上景下情。过片描述到位,为下片忆旧人做了很好的铺垫。尤其下结,用景言情收束有佳。赞! 鸡蛋里挑骨头,用词上漫叩,漫拂能换个更好的词,旧影和故人稍有意重。  发表于 5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

帖子

4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50
12#
发表于 2025-4-8 21:32: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典雨婷 于 2025-4-8 21:47 编辑

第十讲作业
雨竹27雨婷
一,选一首古人诗词并简单分析
蝶  恋  花  
  北宋 •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作品赏析】《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一说南唐词人冯延巳)的词作。此词描写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上片写少妇深闺寂寞,阻隔重重,想见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写美人迟暮,盼意中人回归而不得,幽恨怨愤之情自现。全词写景状物,疏俊委曲,虚实相融,用语自然,辞意深婉,对少妇心理刻划写意尤为传神。
二,作业互评
八声甘州:三月雾凇
文/羽君

又寒嚣一夜雾凇凝,若蝶恋花间。看春行冬令,村郊林野,庭院篱边。似串珠悬檐瓦,雕瓣琢姝颜。画骨玲珑秀,欲泪犹怜。

浅倚帘门伫立,笑问温粥可,轻醉流年。听琴声悠远,从此两眸绵。一壶酒,素笺淡墨,几杯茶,皆许尽清欢。花开处,与卿卿共,婉约词笺。问好学友,您的这首词情景交融,风格清雅。若能进一步挖掘雾凇景象背后的文化内涵或人生哲理,会更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点评

问好!这首词题目是雾凇,上片描述了雾凇的画骨玲珑态。下片言情花开处与卿相依。词味极佳。 问题是:上下片各说各的,下片与雾凇无关,跑偏了哈  发表于 5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

帖子

10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8
13#
发表于 2025-4-9 11:51:48 | 只看该作者
八声甘州 其一 陪庾幕诸公游灵岩(1232年)
南宋 · 吴文英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
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
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
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沈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
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
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
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解读:
极目远眺四方,长空云烟缥缈。不知是何年何月,青天坠下的长星。幻化出这苍翠的山崖,葱笼的云树,幻化出已然残灭的春秋霸主吴王夫差的宫城,和为储西施所筑的馆娃宫。灵岩山前的采香径笔直如箭,凄冷秋风刺人眼睛。当年为脂粉腻掉的的流水,沾染得花气含腥。似乎还不时听到美人的木屐在响廊的余音,还是入廊秋叶的凄凉之声。

深宫中吴王甘愿沉醉酒色,而范蠡则倦弃功业,退身太湖,独自清醒垂钓。我想问苍茫的水波,到底是什么力量主宰着历史的兴衰盛亡。苍波也无法回答,默默无声。我的满头白发正是愁苦无奈之结果,而无情的群山,却依旧翠苍青青。江水浩瀚,包涵长空。我独自凭倚高栏,只见渐渐落下渔汀的夕阳送归乱鸦。我连声呼唤把酒取来,快快登上琴台,去观赏秋光与云霄齐平的美景。

简析:本词是吴文英怀古名篇,奇情壮采,却又婉转低徊。
上片写景吊古。尤其是第二拍起始以一"幻"字总领后面全部,由现实之奇转入往古幻境,迷离焕艳,正梦窗本色。
下片抒情感慨。如海绡翁言:换头三句,言山容水态,以及吴王范蠡之醉醒。并之上片,暗射当年游艮岳幸樊楼者,乃荒于吴宫之沉湎。其独醒无语,沉醉奈何,是此词最沉痛处。推知梦窗拟之与女真、北狩之辱。其遗民之凭吊,对照于鸱夷之逍遥,味之不堪。一“倩”字便有众人皆醉意,良慨五湖倦客,今复何人。尾拍复振,但颇有绝望一笑,呼酒而醉忘之感。
此梦窗深郁格高处,岂独以艳衒之词自售之?

八声甘州·旧地重游
一片蓝
望黄山云海涌苍穹,奇峰隐其间。正潮来潮往,波澜起伏,壮阔无边。远岫松伸长臂,似待故人还。日出霞光里,绮彩连天。

忆起当年携手,对苍茫许愿,共渡余年。奈春花秋月,好景不长圆。独登临、些些慨叹,叹流年、尽洗旧时篇。相思地,壮怀依旧,不见娟娟。

解读:望黄山云海在苍穹涌动,奇峰隐约其间。正潮来潮往,波澜起伏,壮阔无边。远岫的松树伸长手臂,像是等待故人重临此地。这时日出于霞光里,绮彩连天。
回忆起当年携手,对苍茫(云海)许愿,共渡余年。奈何春花秋月的好景不长,难能一直花好月圆。今日独自登临、有些些慨叹,感叹流年、尽洗去(我们那些)旧时篇章。这里的相思之地,睹之壮怀依旧,却不见(你的)娟娟身影。

简评:此词上景下情,意脉贯通,行笔潇洒,景语壮阔,符合八声甘州的声情特点。虽然情语透漏岁月遗憾,然作者豪迈之心态可见一斑,整篇洋溢着山川壮阔洗淡情愁之意,符合《诗经》哀而不伤之要义。

点评

问好!这首词上景下情,用词严谨结构清晰。上片旧地重游,似待故人还,为下片忆曾经携手做铺垫。此词更符合八声甘州的声情!赞  发表于 5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6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6
14#
发表于 2025-4-9 17:12: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10次作业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雨竹29—蓁蓁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宋 ·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译文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简析:雨洒天空如洗过一样。渐渐风霜更冷,斜辉一缕。草木凋零,繁华不再。水默默的流。不愿登高望远,家山千万里,想却不能归。走过了千山万水,留下来也有道不尽苦楚。想我的彼此思念的人,抬头仰天尽头同时我亦如此!遗憾的是你不知道我们彼此想念并同时时凝望你的方向。

二互评
八声甘州·秋思
雨竹-小西
对萧萧落木舞霜天,寂寞锁新秋。渐寒鸦点点,残荷瑟瑟,雾漫重楼。满径丹枫似火,簌簌物华休。唯有坡头菊,傲立荒丘。
每念飘蓬羁旅,望故园迢递,别绪难收。叹流年如梦,何事苦淹留。忆昔时、兰舟共泛,赏荷香、月下乐无忧。凭栏久、冷衣沾露,思绪悠悠。
蓁蓁浅评小西:上片以赋铺排,萧瑟处次第,红处以外皆簌簌,菊傲荒丘尽显凄凉。下片忧伤感怀不尽。脉络清晰,情景交融。冷字处应领。

点评

下片思羁旅、望故园,叹流年、苦淹留,忆昔时,凭栏久,一连串的行为,衔接紧凑,结构不错,这篇步韵、偏写亦步亦趋,环环相扣,很不错,下片仿写很是得法。上片稍稍弱了些!整体不错,欣赏学习了!  发表于 7 天前
补个刀,对萧萧落木【舞】霜天,寂寞【锁】【新】秋。【渐】寒鸦点点,残荷瑟瑟,雾漫重楼。满径丹枫似火,簌簌物华休。以上括号中的字,建议斟酌,舞之一字与锁情感基调不符,霜天与新秋不贴,渐之一字,不贴  发表于 7 天前
问好同学,作业写的很认真,欣赏学习了!  发表于 7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3

帖子

214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44
15#
发表于 2025-4-9 20:55:02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十讲作业
雨竹组16一翠花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翻译:
滚滚长江向东奔流而去,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滔滔巨浪淘尽了多少杰出的英雄人物。旧日营垒的西边,有人说,那儿是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只见陡峭纷乱的岩壁耸入云霄,汹涌澎湃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无数堆雪白的浪花。雄壮的江山奇丽如画,一时间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
我不禁遥想起当年的周公瑾,美丽的小乔刚嫁给他,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将曹军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应笑我多愁善感,以至于过早生出了白发。人生在世犹如大梦一场,还是洒一杯酒祭献给江中伴我的明月吧!
简析:
本词抒发了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怀才不遇的无限感慨。“一尊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词的上片,着重写景,带出了对古人的怀念。下片,就转入对赤壁之战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歌颂。苏轼写这首词时,距离发生于公元二零八年的赤壁之战,已有八百多年。他想像着几百年前的往事,用“遥想”两个字把我们引向了遥远的过去。“公瑾”,周瑜的字。“小乔”,周瑜的妻,是当时著名的乔氏姊妹中的妹妹。词中提到他们的婚事是为了突出周瑜年轻得意的神态。作者用“雄姿英发”来形容周瑜气度雄伟、人才出众。在作者的想像中,周瑜身着戎装,手摇羽毛扇,头戴着配有黑丝带子的头巾(纶巾),风度潇洒,从容指挥,在说笑之间,轻而易举地就把曹操水军战船烧成灰烬。“樯”,帆船上的桅杆。这里用“樯橹”代表曹军的战船。“羽扇纶巾”,写出了周瑜的神态。“谈笑间”,突出了他的自信和才略。“樯橹灰飞烟灭”,六个字就再现了一场历史性的大战。寥寥几笔,显示了作者艺术概括的才能;字里行间,倾注了作者对周瑜的由衷赞赏。
对历史人物的景仰,正包含了对自己现实状况的不满。对比之下,四十七岁的苏轼深为自己不能像周瑜那样年纪轻轻就建立了卓著的功业而感叹。他只好用自我嘲笑的口气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像他这样,通过想像去经历(神游)那三国(故国)的赤壁之战,人们大概会嘲笑他太富于感情,因而过早地有了花白头发(华发)吧!自嘲之余,一种看破红尘的消极情绪油然而生。“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樽”,酒杯。一尊是一杯酒的意思。“酹,洒酒表示祭奠。他忽然觉得,人间不过像梦境一样,不要徒然感叹了,还是给江上的明月,献上一杯酒,伴月痛饮吧!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八声甘州》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翠花简评
八声甘州·春日遐思
文/你笑了
又东君妙手拂空枝,吹桃作新红。正浮岚飞翠,初阳微暖,细响才淙。不觉莺声频起,入耳似吴侬。今日识春味,惟恐匆匆。
短聚犹愁长别,且新醅泛蚁,能与谁同。叹翠眉红袖,教我苦思浓。想平生、江南为客,忍离情、旅恨更无穷。思量久、便裁新句,落笔还空。

解读:又东君妙手轻拂空枝,将桃花吹红。正是浮岚飞翠,初阳微暖,溪水潺湲。莺声不停地传来,耳旁似乎有吴音侬侬。今日见到春天的模样,只怕太匆匆。
短暂的相聚后又愁长别,况且新醅酒能与谁同饮。叹息翠眉红袖,叫我苦苦相思。想起平生做江南客,忍离情,旅恨更是无穷。久久地思量着新句,还是无从下笔。
简评:
1.问好学友,经检测格律正确。
2.上片首句,第3句和下片第2、4句的第一个字均为领格字,都正确。
3.没有明显的生涩词,就是才淙不知道什么意思。
4.意脉流畅,上片写景,下片舒情。布局合理。
5.浮岚飞翠,初阳微暖。对仗漂亮。
6.立意明确,通过景物的描写,衬托相思之情。
整体不错,唯有“忍离情,旅恨更无穷”感觉有点重复。
以上个人观点,评得不对,请谅。

点评

即已相聚,何来谁同??以上均为个见,欣赏学习了!  发表于 7 天前
【短聚】犹愁长别,且新醅【泛】蚁,能与谁同。叹翠眉红袖,教我苦思浓。想平生、江南为客,忍离情、旅恨更无穷。思量久、便裁新句,落笔还空。短聚刚来,便愁长别,节凑太快了,况:且新醅【泛】蚁,能与谁同  发表于 7 天前
又东君妙手【拂】空枝,吹桃【作】新红。正浮岚飞翠,初阳微暖,细响才淙。不觉莺声频起,入耳似吴侬。【今日】识春味,惟恐匆匆,以上建议斟酌,拂之一字不贴,作可再酌,不是很切,今日仍需斟酌。  发表于 7 天前
补个刀,又之一字,建议斟酌,起笔又字,又前如何呢?你有前情,才会,又有后续。这个又字,不建议在起篇领字用,如果,是续篇,倒可以接受  发表于 7 天前
作业写的很详尽,态度认真,欣赏学习了!  发表于 7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0
16#
发表于 2025-4-9 21:21:39 | 只看该作者
八甘声州,感秋
文/墨缘
值小楼风雨数春秋,流星记经年。叹乘风意志,鸡窗破晓,星月挑肩。任是商波疾棹,争得子思寒。闲适吟郊岛,笑对长天。
廿载依稀似梦,一枕霜飞染,夕照红残。觉人生似幻,何必任熬煎。整行装,提壶约故,踏境幽,咏乐畅余年。秋光灿,竹篱倩影,两阙盈然。

简评:问好同窗。首先就是你把词牌写错了,还有格式:词牌与题目之间可以用.隔开,也可以用空格隔开,不可用逗号。格律正确,领字用的无误。上下阕重合了,既是感秋,就应该从秋生发,然后再感才好。



点评

欣赏学习了!  发表于 7 天前
补个刀,这一篇感秋伤怀,起篇:值小楼风雨,尾结:秋光灿,个人觉得,没有回扣起篇,并且尾结也脱离了起篇,建议斟酌。题写感秋,实则感悟人生。  发表于 7 天前
任是商波疾棹,争得子思寒。这一句,我不是很理解,怪我才疏学浅,不知老师用的是什么典故。  发表于 7 天前
作业简单 明了,点评短小精悍,欣赏学习了!  发表于 7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

帖子

1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6
17#
发表于 2025-4-9 21:23: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月影清心!! 于 2025-4-9 21:27 编辑


古典词研四风荷组第十讲作业
雨竹20-月影清心
一  自选一首古人词并解读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秋风吹起,已经没有人关心我的冷暖,不忍见萧萧黄叶而闭上轩窗。独立屋中任夕阳斜照,沉浸在往事回忆中。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醉酒后睡梦沉沉,妻子怕扰了我的好梦,轻轻地踱步;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曾经美好快乐的记忆,当时只觉得最寻常不过,而今却物是人非。
二  互评
八声甘州•何以笙箫默
文/星光有时
问西园载酒醉西窗,君知是何由?有巧言顾眄,分茶素手,月妒窥楼。忘忆流云惨淡,天际渺茫舟。一曲桃花水,胜却齐讴。
何以笙箫寂默,更箜篌欲渡,魂断中流?倩谁人歌挽,江上古今愁?映窗前、一天如水,待抚膺、一盏为谁酬?佳人在、昔年桥上,明月扬州。
问候学友,格律正确,整首词布局感觉凌乱,一会西院,一会江上。一会欢喜一会愁。月妒窥楼~天际渺茫舟。晚上能看到远处的舟吗?表意模糊。

点评

同意墨缘意学校友点评,意脉比较乱,很多地方衔接不好,而且看不懂。象集句一样。不过文彩不错。  发表于 2025-4-11 17:4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1

帖子

8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16
18#
发表于 2025-4-10 06:41: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词研四第十讲雨竹组作业
雨竹23-墨缘
互评第九讲楼上作业
八声甘州
文/浅秋
又阳春三月好风光,黄雀唱枝头。趁桃花正艳,垂杨滴翠,溪水东流。借得兰舟短棹,故地踏青游。物是人非处,思绪难收。
往事不堪回首,奈梦中常忆,泪湿双眸。叹手挼花蕊,独自上层楼。想佳人、此时应是,对菱花、日晚倦梳头。犹如我、凭栏杆处,正恁凝愁。
墨缘乱语,问好浅秋学友!此作韵律正确,符合词牌要求。
上片景起,生动形象的勾画出春天富丽物象,借得短棹,故地重游,触景生情,往事心头。
下片思念佳人,带入情畴,相见梦中,泪湿枕侧,刻画出对佳人的怀念。
全篇意脉清晰,语句炼达,上景下情,是不错的作品。但我个人以为,上片“垂杨滴翠,溪水东流”,这句“垂杨滴翠”巧妙精彩,但“溪水东流”物像可酌。下片“想佳人,,,,,,日晚倦梳头”何不把回忆幕幕镜头描写出来,猜想是不是有些牵强。
此评皆一厢拙见,不足之处见谅!

点评

上片写美好春光,结尾二句突然转折,有点突兀。借舟棹踏青游?不合逻辑吧。下片念昔思人,不错。上下片情感基调差不多为好。  发表于 2025-4-11 18:16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9

帖子

2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2
19#
发表于 2025-4-10 09:37:44 | 只看该作者
第十讲作业
雨竹12-剑卿歌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宋·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这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柳永这首词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脉络井然,有效地传达了诗人感情的律动。同时修辞上既不雕琢,又不轻率,而是俗中有雅,平中见奇,隽永有味,能雅俗共赏。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八声甘州》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雨竹18~荷月
  八声甘州•清明
  对潇潇暮雨洒春城,轻寒笼陵丘。正梨花飘雪,杨花落絮,冷浸荒畴。是处青烟袅袅,冥纸祭坟头。惟有长河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望远,叹故园渺邈,归思难收。念先人何在?冢墓草幽幽。想当年、承欢膝下,到如今、唯梦里凝眸。争知我、倚阑干处,泪雨难休。

问好师友,剑卿歌试评:
1、词题清明,仿柳七,用深情的笔触状摹对先人深沉的哀思。上片冷寂的荒陌,青烟缭绕的坟茔,静静流淌的长河水,凄清之景更增哀伤之情;下片抒情,一封黄土,阴阳两隔,唯有在梦里凝眸。
2、采用上景下情的写法,架构稳健,学习了。
3、一点疑惑一起探讨学习:个人感觉 梨花飘雪、杨花落絮之景,和冷浸荒畴有点不谐;衔接稍欠自然,从荒地,到坟头,很快就又过渡到长河,有点跳脱;上片已有写坟茔,下片又有交代,有点费墨了。
以上个见,有不到处请海涵,等评阅老师复评好学习,谢谢。

点评

雨天上坟,纸钱怎么烧的着?长河有点突兀。祭奠亲人为什么又登高望远?而且还思念故乡。那先人的坟到底在哪里呀?不过文词典雅,下片大体写的不错。  发表于 2025-4-11 18:4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9

帖子

83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34
20#
发表于 2025-4-10 21:08: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碧天云外月 于 2025-4-10 21:10 编辑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十讲作业

雨竹25-幻玉

一、阅读:
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千秋岁

宋/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1、翻译:

浅水边,沙洲外,城郊早春的寒气悄然尽退。枝头繁花,晴光下的倩影,纷乱如坠地颠颤微微。流莺在花丛,轻巧的啼啭声,听来太急促,太细碎。啊,只身飘零,消愁的酒盏渐疏,难得有一回酣然沉醉。

日复一日的思念,心身已煎熬成枯灰。相知相惜的挚友,迢迢阻隔,眼前,悠悠碧云,沉沉暮色,相对。

想当年,志士俊才共赴西池盛会,一时豪情逸兴,华车宝马驱弛如飞。不料风云突变,如今,看携手同游处,剩几人未折摧啊?
秉舟绕过日月,那梦已断毁,镜中容颜已非。春去了,落花千点万点,飘飞着残败的衰颓,牵起一怀愁绪,如海,潮涌潮落。

2、赏析
开篇以景起兴,描写了暮春花影凋零繁乱,莺声急促细碎的场景,来衬托寂寞失意的情怀。歇拍推出词人现状,离别,飘零只有和暮云独自相对。
过片回忆了曾经的美好,结尾直抒胸臆。此词运用今夕对比手法,语言含蓄蕴藉,一咏三叹,缠婉悱恻,
巧妙地把政治失意和爱情的失落柔和在一起,感人肺腑。结尾以景结情,令人回味无穷。

二、互评:

对上一讲的作业《八声甘州》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原玉:

八声甘州·念旧怀思
文/芷溪
对长街暮色渐深沉,余晖洒高楼。正秋风乍起,寒蛩泣露,落叶漂流。旧日欢游如梦,此刻忆难休。唯有天边月,曾照同俦。遥想当时携手,共赏春花绽,夏水轻柔。叹时光偷换,别后更谁酬。念君颜、音容常绕,算此心、无尽是离愁。凭谁问、此情何寄,泪湿双眸。

1、解读

    秋风咋起,暮色深沉,寒蛩落叶无不衬托此时的离愁别绪。一轮孤月下,似见昔时的同伴。
    回首当时携手同游,赏花掬水何等欢快,而今
一切都不在了,惟有音容铭刻于心。眼寒热泪却无处寄托相思。

二、简评:

1、格律正确,用韵得当。
2、对仗工整。
3、领字合理
4、上片景起,且清景杂糅。
5、下片抒情,自然流畅。
感觉回忆有点凌乱。不会评阅,说错勿怪。

点评

念君颜,音容常绕,这两句意思相近,别的很好。  发表于 7 天前
上片长街暮色秋风落叶,联想到旧游,处理的不错。下片起拍遥想,其实上片已经点明 此刻忆难休。所以这里意思有点重复。  发表于 7 天前
这首八声甘州,领字恰当,由景入情,自然得体。意脉连贯,衔接自然。  发表于 7 天前
赏析细致,解读认真,学习了。  发表于 7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4-19 03:58 , Processed in 0.12994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