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十四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1063

帖子

274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6
11#
发表于 2025-5-6 23:52:04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十四讲作业
雨竹组长-浮生若梦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宋代〕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译文
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功名利禄不过都是小事,不要为此劳神伤身应该多多吃饭。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
古往今来使人遗憾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人间的道路才更是艰难。

简析
《鹧鸪天·送人》是辛弃疾的送别词,兼具离愁与人生感慨。上阕写离情,以《阳关》曲、泪未干点明送别伤情,“功名馀事”以功名自嘲,转写豁达。“浮天水”“带雨云”借景抒愁,画面辽阔而压抑。下阕抒感慨。反问“离合是悲欢”,突破寻常别绪,直指人生多艰;以“风波恶”“行路难”暗喻仕途险恶,升华主题,于离愁中见豪放悲慨。全词以景衬情,以小见大,既含送别之伤,更寓家国身世之叹,刚柔并济,耐人寻味。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满江红·雨中漫步
雨竹29-蓁蓁
淅淅村烟,难取舍、不堪戚戚。才柳絮、撒盐旧句,停机消息。绿了芭蕉秋夜雨,尽将流水群山集。遣长亭、当识此春风,悲寻觅。
枝头舀,身是客。真似假,凭怜惜。恁点点滴滴,怎得生黑。往日浓阴遮碧影,平生草木争朝夕,归去来、一曲广陵弹,风云石。

雨竹组长-浮生若梦互评:
此篇的格式应该是满江红词牌的正格。满江红按照韵部节奏来区分,上片下片应该是八个均拍。仔细的读作者的文字,无法辨识节奏,均拍与均拍之间无法关联,最主要的还是词之语的表达方式不能被人接受。句不成句,片不成片,词脉不畅表达结结巴巴,读来如鲠在喉。枝头舀,身是客。真似假,凭怜惜。不知所云。填词这件事,作者基本上没有入门。个人之见说错勿怪。

点评

此词多处仿写,拼凑痕迹较重,作者在布局及字句锤炼上,的确还得多下功夫。  发表于 2025-5-8 10:52
点评犀利,切中要害,言辞上可以稍过于严厉了些,莫要打击了同学的积极性哦。  发表于 2025-5-8 10:5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0

帖子

8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66
12#
发表于 2025-5-7 06:43: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词研四第十四讲雨竹组作业
墨缘
互评十三讲楼上作业
满江红  观山水国画有感
雨竹08~静姝
墨迹初收,恍惚见、蓬莱风物。临雾涧、石泉私语,竹松飞越。云脚岚烟笼远黛,似将仙袂抛天阙。更松亭、对奕二仙翁,苍颜悦。
枯湿合,浓淡绝。轻雨点,疏荷叶①。集黄公坚守②,郭熙狂热。千古丹青情未了,墨分一笔何曾歇。茶酒余、访古色深幽,时光叠。
注①指两种皴法,②黄公指黄公望
问好诗友,墨缘乱语!此作意脉清晰,用词典雅,术语贴切。上阙写观国画分布,“石泉私语,竹松飞越”,后句可酌。竹松飞越,松竹怎么飞越,似乎不太恰当。其余皆完美,过度自然。下阙写观画的感悟。用了元,宋两个古人画家来衬托画的唯美,加深了审美意境,尾句有余味。

点评

竹松飞越一句,个见或许是竹色松涛吧,虽然是画作,观者也可作合理想象,就如石泉私语。当然,作者的表达或许还可以更好些。  发表于 2025-5-8 10:52
点评不错,赞。  发表于 2025-5-8 10:5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0

帖子

6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44
13#
发表于 2025-5-7 08:26: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 于 2025-5-7 08:28 编辑


第十四讲作业:
雨竹20-月影清心
1.  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满江红 初春 北宋 • 张先
飘尽寒梅,笑粉蝶、游蜂未觉。渐迤逦、水明山秀,暖生帘幕。过雨小桃红未透,舞烟新柳青犹弱。记画桥,深处水边亭,曾偷约。
多少恨,今犹昨;愁和闷,都忘却。拚从前烂醉,被花迷着。晴鸽试铃风力软,雏莺弄舌春寒薄。但只愁,锦绣闹妆时,东风恶。
解读:
我笑寒梅已经飘尽的时候,平日殷勤的粉蝶、游蜂还未察觉。渐渐地,远远近近的山水开始明秀起来,淑气侵入帘幕,人间开始温暖。浴雨的桃花初放,色泽尚未殷红;萦烟的新柳才青,长条还很纤细。记得在这样的画桥深处,水边小亭,与年轻的恋人难忘的私下相会。
虽恨往日欢爱已逝,但记忆犹新;沉湎其中,几乎忘却了眼前的愁闷。那时常心甘情愿地痛饮烂醉,为她的容颜声色倾迷:她的歌声,象晴空的鸽铃,在软风中荡漾;象娇小的雏莺,在薄寒的春林里弄舌。但是如今我唯一希望的是,她那盛开如锦绣一般的青春,不要被恶势力所欺霸而过早凋零。

解析:
此词为作者追念夕日恋情之作。
上片前两句写春讯萌动,和年轻恋人的初春约会。末两句分别领以“记”字、“曾”字,点醒上片所写全是回忆。
下片既写今时惆怅恨闷,又追忆细节,时空回宕,并用“但只愁”句引出无奈与怜惜,更引人同情及有所味余。
上片前半多用兴,下片后半多用比。最后还以“东风恶”来比邪恶势力摧残美好爱情。整首词缠绵富丽,并含蓄之美。于抒情回忆中展现一个悲剧性的爱情故事。      
二、互评
满江红·巍巍昆仑
秦风
喀喇昆仑,凝眸处、皑皑白雪。边境线,严寒彻骨,朔风凄冽。鼠辈猖狂来犯界,英雄骁勇相拦截。驱敌寇,誓死守边关、心如铁。
加勒万,埋忠骨。冰河水,犹呜咽。问国恨家仇,何时能灭。朗朗乾坤犹可鉴,泱泱华夏何曾屈。且待我、沉睡巨龙醒,东方崛。
问候组长,词格律正确,有气势,符合满江红词牌特点。字字句句表达了爱国情怀,激情澎湃,鼓舞人心,学习了。

点评

词赞昆仑及昆仑卫士,气势豪迈,整体不错,若能添加一些细节的描写,或许会更好。个别字词可炼,如中华睡狮已醒,待字不妥。  发表于 2025-5-8 10:54
点评过于简单,一味夸赞,该指出的问题没有指出,不是负责任的点评。  发表于 2025-5-8 10:5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63

帖子

274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6
14#
发表于 2025-5-7 12:16:13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十四讲作业
雨竹组长-小西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代•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
从何处可以眺望中原故土?在北固楼放眼望去,尽是一派壮阔的风光。千古以来,兴亡更替的事变究竟有多少?岁月悠悠,唯有这滔滔不尽的长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想当年,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占据东南一方,征战不休。天下的英雄谁能与他匹敌?唯有曹操和刘备而已。生儿子就应当像孙权这样有雄才大略的人!

简析:
此词融写景、怀古、抒情于一体,以简练的笔触塑造了孙权的英雄形象,以历史镜像映照现实政局,既具豪放词的雄浑气势,又含婉约词的深婉情致,堪称辛弃疾怀古词中的典范之作。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满江红•游昆仑山
雨竹组长-宛儿
遣得长风,凿混沌、地辽天阔。好一幅、浮云调画,顶峰凝雪。漫漫白沙神岳下,闲闲策马蓝湖涉。浑不顾、落日送苍烟,人无歇。
山静默,歌未绝。探好景,思传说。叹仙家无数,涛声烟交。看罢冰川流水处,尘埃涤尽心澄澈。归途上、更有影相随,昆仑月。

小西学评:
读解:
词中借“游昆仑山”之境,铺陈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观,融入神话想象与个人情志。上阕写登山所见:长风浩荡,云海翻涌,雪峰峙立,白沙漫野,策马涉湖,直至落日苍烟中仍跋涉不止。下阕转至山之静默与心之感悟:听歌探景,遥想仙家传说,观冰川流水而涤荡尘埃,归途沐浴昆仑月色,与影相伴,尽显超然心境。

试评:
①全词以“游”为线,串联自然奇观与精神超脱,借昆仑山的雄浑意象,表达对世俗尘埃的摒弃、对澄明心境的追寻,立意高远。从“遣长风”的豪迈,到“思传说”的幽远,再到“心澄澈”的顿悟,情感随游踪层层递进,兼具豪放与哲思。
②上片绘景,下片抒情。上片按空间顺序展开,远景(天地混沌、雪峰浮云)近景(白沙神岳、策马蓝湖)动态(落日苍烟中前行),画面感强烈。
下片以“山静默,歌未绝”过渡,由景及情,融入神话(仙家传说)与哲思(涤尽尘埃),结尾以“昆仑月”收束,余韵悠长。
③“漫漫白沙神岳下,闲闲策马蓝湖涉”“看罢冰川流水处,尘埃涤尽心澄澈”两处对偶可以更好。

点评

象涛声烟交,没看懂,这两个词怎么放在一起。  发表于 2025-5-8 15:47
此词雄壮,点赞。不过有些地方,尤其用韵处,凑的痕迹明显。  发表于 2025-5-8 15:46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

帖子

20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2
15#
发表于 2025-5-7 13:34:13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十四讲作业
雨竹03-紫竹吟箫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翻译:
我愤怒得头发竖起,把帽子都顶飞了,凭栏远眺,风雨刚刚停歇。抬头望向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心充斥心怀,激动不已。三十年来建立的功名,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突起。不要白白地把青春消磨,等头发都白了,徒自悲切。
靖康的奇耻大辱,至今还没雪洗。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把贺兰山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渴了就喝敌人的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带着捷报传达胜利的消息!

简析:
这首词是岳飞的经典之作,表现出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抗金的决心。
起拍“怒发冲冠”“凭栏处”等生动地展现出他愤怒和激昂的情绪,“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则体现了他对往日的感慨和对功名的淡泊。“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更是激励人们珍惜时光,奋发有为。
过片抒发了对靖康之耻的愤恨,“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等词句,将他的战斗豪情和对敌人的仇恨表现得淋漓尽致,结尾“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崇高理想。
整首词气势磅礴,情感真挚,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满江红·寻春
雨竹20-月影清心
偶得余闲,轻移步、寻芳陌路。云雾渺、幽篁深掩,沿堤南赴。几树莺啼穿柳浪,一川晴翠飘香絮。暂栖迟、恍若入仙乡,尘嚣去。
思长住,山作户。松风伴,云霞顾。叹清幽佳景,懒知朝暮。看罢青山皆入画,流连碧水千般句。倚栏边、墨染杏花笺,春同赋。

解读:
偶然得到一些闲暇时光,便移动脚步,去陌生的地方寻觅美好景致。云雾弥漫,我向那幽深的竹林沿着堤坝向南而行。远处几树黄莺啼叫穿过柳林,一片晴朗碧绿的原野上飘过阵阵花香。等到找到休息的地方,仿佛一下进入了神仙居处,没有了尘世间那喧嚣的气氛。
想着能在这美好地方长久居住,有山为邻居。有松风为伴,有云霞相顾。感叹这清幽美妙的景色,让人懒得理会是早晨还是傍晚。看罢青山,感觉每一处都如同画里,在碧水边流连,心中生出千般诗句。斜倚栏边,用墨汁在杏花一样的信笺上,同着春天的脚步,书写我心中赞美。

吟箫浅评:
问好诗友,感受美好。
1、整首词格式正确,格律准确,韵律无误。
2、上、下片脉络清晰,没有生涩之词。
3、上片两个七字句,过片后两个三字句对仗工整。
4、整首词立意明确,意境出色。
5、上片“云雾漫”“幽篁深掩”“一川晴翠飘香絮”等描写,生动描绘出了一个清幽、美丽且富有诗意的自然环境,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下片“懒知朝暮”“墨染杏花笺”等词句,用词雅致,体现了作者一定的文学功底。
6、“流连碧水千般句”,前四后三衔接不太自然,显突兀,给人一种凑韵感。
整体不错,加油。

点评

四个三字句对的不工。  发表于 2025-5-8 15:51
云雾杳,和一川晴翠矛盾了。  发表于 2025-5-8 15:51
用词雅致,娓娓道来,点赞。  发表于 2025-5-8 15:5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1

帖子

5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4
16#
发表于 2025-5-8 00:28:24 | 只看该作者
第14讲作业
雨组31~扬风万里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踏莎行  小径红稀
宋代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译文
小路旁的花儿日渐稀少,郊野却是绿意盎然,高高的楼台在苍翠茂密的树丛中若隐若现。春风不懂得去管束杨花柳絮,好似那蒙蒙细雨乱扑人面。
黄莺躲藏在翠绿的树叶里,红色的帘子将飞燕阻隔在外,炉香静静燃烧,香烟像游动的青丝般缓缓上升。醉酒后从一场愁梦醒来时,夕阳正斜照着幽深的庭院。

赏析:

  此词写暮春闲愁。上阕写郊外暮春景色,蕴含淡淡的闲愁,将大自然春之气息表现的淋漓尽致,下阕写身边的春景,进一步对愁怨作铺垫,表达了词人面对时光匆匆逝去的无奈和哀伤。全词以写景为主,以意象的清晰、主旨的朦胧而显示其深美而含蓄的魅力。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原玉:
满江红:知交
文/羽君

方寸之间,三观近,识成挚友。
四海内,未曾谋面,谦言诚厚。
厌倦红尘多薄幸,管他隔屏虚真否?
任由我,执笔韵添香,挥红袖。

玲珑字,人依旧。疏际遇,花雕酎。
知交一二个,从未辜负。
少不轻狂多丧志,老来抱憾人空瘦。
忱怀远,善恶有因时,能通透。

解读与试评:上片首拍和第二拍中,强调了因三观契合而成为挚友,即便未谋面,也肯定了对方的谦逊和诚实厚道,这体现了对彼此情谊的一种认可和信任。但第三拍突然感慨尘世薄情,且对网络情谊的真假持不管不顾的态度,这与前两拍所建立起来的对知交情谊的肯定形成了冲突,容易让人觉得作者在对待这份知己情谊上的态度不够明确和坚定。
下片:自己依然如往常一样,用玲珑文字来表达情感。就是遇到坎坷不顺时,用酒来消愁。但对知心好友,从未辜负过。
尾拍又是感慨多,与题目“知交”,关联不紧。
隔屏的"屏"出律,"屏”在这里读是平声。下片第五句,应是一字领或32句式。
试评,说错见谅。

点评

为凑韵,前后文联系不紧。  发表于 2025-5-8 15:56
主旨比较散乱,贵在真实。  发表于 2025-5-8 15:5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7

帖子

127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76
17#
发表于 2025-5-8 06:25:18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四讲作业:互评
雨竹26-蓝老实

满江红*春暮
文/易水
十里长堤,落尽了、晚花红片。更依稀、鹃啼山脚,蛙鸣溪畔。老柳吹棉浑不觉,行人举步神思乱。画堂前,莺语去无声,琴书倦。
阳春曲,如弦断。华胥梦,凭谁遣。叹韶光易逝,祥云飘散。尚记亭台花似锦,舞阑歌罢倾杯盏。皆一瞬,细雨又零零,愁千万。

蓝老实试评:上片堆砌意象,如“晚花红片”“鹃啼”“蛙鸣”“老柳吹棉”“莺语”等,虽然营造出了一定的氛围,但这些意象之间缺乏深度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推进,给人一种为了写景而写景的感觉。

下片中“叹韶光易逝,祥云飘散”“皆一瞬,细雨又零零,愁千万”等句子,虽然直接点明了时光易逝、愁绪满怀的主题,但这种表达有些笼统。

点评

结拍略显直白,余味不足。  发表于 2025-5-13 10:05
“舞阑歌罢倾杯盏”,都舞阑歌罢了,应是曲终人散了吧?试改“舞阑歌罢春光散”。  发表于 2025-5-13 10:05
上片歇拍“琴书倦”,意为弹琴读书累了,与下片过片的“阳春曲,如弦断”略欠重复累赘。  发表于 2025-5-13 10:02
另,鹃啼、蛙鸣都是运用了听觉的修辞手法,建议选一即可。  发表于 2025-5-13 10:01
上片除了蓝蓝老师所说之外,由十里长堤到画堂,在空间转换方面欠缺过渡,空间转换有点快了。  发表于 2025-5-13 10:00
蓝蓝老师点评认真细致,学习了!  发表于 2025-5-13 09:59
易水老师这首词是由暮春景色引发光阴易逝的感怀,抚今追昔,整首词还是写得真不错的。  发表于 2025-5-13 09:5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3

帖子

79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90
18#
发表于 2025-5-8 15:42: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川 于 2025-5-8 16:28 编辑

十四讲作业:凡川

满江红     题黄忠诚

信念如磐,长征路、千山飞度。驱倭寇、奇谋迭出,勋功无数。辽沈阵云迷晓角,平津战血凝寒露。报家国、肝胆淬吴钩,英名铸。
沙场换,西营戍。波浪涌,何言苦。把平生劲骨,熔成钲鼓。南海滔滔镌岁月,戎旌猎猎撕晨雾。抬望眼、后浪接天来,风云怒。

注:黄忠诚,开国少将,湖南省麻阳人。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任各级参谋长,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师长、副军长、海军西营基地司令员、海军南海舰队副司令员等职。

评:1.信念如磐,长征路、千山飞度。信念,长征。起拍入题。  2.驱倭寇、奇谋迭出,勋功无数。驱寇功迹。  3.辽沈阵云迷晓角,平津战血凝寒露。7字句对仗,二个战役立奇功。 4.报家国、肝胆淬吴钩,英名铸。小结上片。报家国,立英名。
5.沙场换,西营戍。波浪涌,何言苦。过片,另起事迹。6.把平生劲骨,熔成钲鼓。一样厉害(不懂表达)7.南海滔滔镌岁月,戎旌猎猎撕晨雾。平定南海风波。8.抬望眼、后浪接天来,风云怒。接上一拍。  感觉没写完呢?结拍对人事融情评或议或更好。评的不对勿介意哈。

点评

建议下片可加入作者自己的一些见解或看法,如凡川老师所说的或评或议,但不一定在结拍。  发表于 2025-5-13 10:11
这首词感觉稍显程式化,上下片描述的都一个意思,下片没能宕开一面。  发表于 2025-5-13 10:09
凡川老师点评细致,点赞。  发表于 2025-5-13 10:07
这首词符合词牌特点,气势豪迈,读来很有激情,学习了!  发表于 2025-5-13 10:07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

帖子

21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8
19#
发表于 2025-5-8 17:05:01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 14次作业
雨竹10-林深时见鹿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望海潮

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
是说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帏幕,阁楼有高有底,约有十万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形容浪涛汹涌像卷起来的白色霜雪,天然的壕沟钱塘江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各种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白堤两侧的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峰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悠扬的羌笛声在晴空中飘扬,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这里指孙何外出时仪仗很威风,随从人员很多。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引导,旗很高,乘醉听吹箫击鼓,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杭州美景画出来,回朝廷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第二题:自评
《满江红·江南忆》
林深时见鹿

烟水初分,记分携、垂杨倦碧。曾系住、青骢嘶雨,画船横笛。二十四桥春梦叠,旧游都在江南北。
甚等闲、重过短长亭,成今昔。

兰情薄,湘弦涩。空伫立,长宵寂。怅吴霜暗点,玉容相忆。倦旅天涯多少恨,菱歌一曲云山隔。
待重寻、双桨月明中,江南陌。


自评:小词以江南为背景作忆,起笔从分别开始。第二均拍回扣一笔与相识相知的那个人共同经历的过往之所到。下片换头重新回到分别之后的场景。岁月无声,惟有露侵霜染留下痕迹。天涯永隔留下多少遗恨仅供回忆。煞尾这一笔只是一种幻想,亦或是向往。情深永驻江南。
通篇以分别为契机,通过画面的移动或重叠怅忆一番。别了就是别了,所有的美好都在记忆中封存,留些许希望在心里,那已是来生之向往。词意有些朦胧,似说非说,笔到之处都是伤感。

点评

整首词填的漂亮,学习了!  发表于 2025-5-13 10:16
曾系住、青骢(马)嘶雨的嘶雨,让人有些费解。  发表于 2025-5-13 10:16
若鸡蛋里挑骨头,就是婉约有余而贴近时代不足。  发表于 2025-5-13 10:14
这首词填的很好,很有宋词的味道,作者应是老手。  发表于 2025-5-13 10:1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7

帖子

127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76
20#
发表于 2025-5-8 17:47:34 | 只看该作者
雨竹28-你笑了
互评
满江红•读张恨水小说《满江红》有感
文/星光有时
蕉舫烟寒,白门外、琵琶声咽。歌未竟,青衫红袖,舞声鸣裂。 一炬焚江舟影碎,空还彩笔灯花灭。  叹人间、误尽这痴心,秦淮月!
秦淮月,终残缺; 歌女泪,何曾歇?  竟调衣换命,悔言天厌。 纸上春山成谶语,戏中旧曲催魂碣。  剩残阳、冷照满江红,涛声绝。

互评:问好学友!1、以张恨水小说为灵感原点,通过时空交错的意象编织,展现了秦淮河畔的沧桑悲歌。2、换头处和上片有意重之嫌。3、如果增加一点张恨水小说中对女性觉醒的现代性思考在词中加以足够呼应那有感是否更有说服力呢!个见!4、作者巧妙运用物象与典故。整体挺好的!学习了!

点评

两个结都不错,景结言尽意无穷。  发表于 2025-5-10 07:45
个别处,舞声鸣裂 调衣换命 悔言天厌 语感晦涩。  发表于 2025-5-10 07:44
故事情节与抒情融合的巧妙,相对来说,有感这个感还是不太明显。个见。  发表于 2025-5-10 07:42
老师好,从这首满江红词中,读出了歌女与画家的爱恨悲歌,韵部选的不错,更能体现悲壮色彩。这首词主题突出,意脉连贯,情感丰富。  发表于 2025-5-10 07:3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3 20:51 , Processed in 0.12468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