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十八讲作业帖 |
| ||
点评
赏析细致周到,解读优美,能够想到原作的笔力不俗,学习了。
| ||
| ||
点评
下片与上片的问题相差无几,尾结也很写的很不理想!
点评的部分,问题指出来的也很明确,可见功底!
但是,前面铺垫的不是很准确,怀人,要写实一些,要未笔先意,才使人感同深受,前面写的,着实凌乱,到哭泣至尾句,才让人看到端倪,断知平素也是无来由的描述,整个上片,布局很不稳,脉络凌乱,笔法平
但是,问题不在 新晴句,而在于,昼夜句,不建议用这种概括描写,几世这句也存在衔接问题,到几句这里,新意也没立起来,笔不达意尽显,到哭泣句,也不知所谓,作者想要写的可能是怀人,感慨几世的因缘,才能相遇
绿阴春处,昼夜光阴去。// 新晴卷帘无数,几世缘才遇。我们能看到,昼夜光阴去,是一个概括,承接新晴卷帘无数,这是另起一意之嫌,这前二句的铺垫就显的,这里的衔接不是很自然,有牵强之感
补个刀,从例词来看,六么令,节奏紧密,每句衔接紧凑,亦步亦趋,这是六么令的特点,所以,我们看作者这个,起二句,看起来,衔接的还可以,但是,从第三句,开始,就有点衔接不那么自然了
作业完成的很用心,榜样!
| ||
点评
整体来看,脉络衔接,不是很顺畅,细节描写不尽如意!
角黍堆香袅。// 忽遇城南旧友, 这处衔接 不是很自然,虽然 忽字 确实能达到一些效果,但是,前叙铺垫与忽遇 看起来,还是隔
情深意切,不是要用概括词,要从点滴之处去感悟,这样写出来的词,才会直抵读者心灵,与起共鸣:曾逐龙浪中流,赤脚争旗早。这两句就是很好的
这篇情景不是很真切,比如:极尽千觞村酿 还是概括性太强,个人觉得长调是很忌讳这种写法的,尤其是在篇中,用在篇尾尚且可以,用在篇中 就显得太虚了
你知是旧友,怎么还眉梢犹识呢?
补个刀:起句,引括了榴花开欲燃一句,但是,燃昼二字,个人没错得不贴,你说石榴花开像火一样燃烧,但是,不能缩写成,石榴花燃,昼是从白天到黑夜,你总要有一个开来表达燃,所以这个造句,本身存在语病
题目部分,因个人喜好,想怎么处理随心随性就好,没有关系的,长题目与序,都没有什么的
这个作业,也完成的很不错,点评部分,略显拘谨了,可再大胆一些!
| ||
| ||
| ||
| ||
| ||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2 03:30 , Processed in 0.14413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