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二十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22

帖子

10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4
11#
发表于 2025-6-24 19:48:3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讲作业

风荷31-花妖


一、阅读古人词:

玉蝴蝶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念双燕、难凭音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赏析:此词为怀念湘中故人所作,通过描写萧疏清幽的秋景,将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等融合,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羁旅漂泊的孤独怅惘之情。
本词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脉络井然。语言上俗中有雅,平中见奇,如“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用词浅近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秋景的萧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上阕“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描绘凭栏远望之景,“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以细腻笔触刻画秋景,营造冷清孤寂氛围。下阕“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回忆往昔相聚之乐,感慨如今离别之久,“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则将怀人之情推向高潮。




二、互评:

红情.咏荷
文.真诚思风
冰绡裁叶。正露擎珠碎,风摇香澈。翠盖叠云,轻掩红衣映波阔。曾记横塘旧约,携手处、藕花明灭。念此际、玉腕空持,幽恨寄凉月。
清绝。韵未歇。叹碧水经年,冷香犹结。素心自洁,孤抱幽芳向谁说。休道仙姿易老,应笑我、鬓边添雪。且醉卧、花影里,梦随浪叠。


花妖简评:
1、本词格式正确。
2、格律检测无出律之处。
3、全词无明显生涩之词,比较流畅婉约。
4、上结和下片中部"孤抱幽芳"句有不必要的重复啰嗦之嫌。
5、上片领字"正"后两个四字句对偶处理比较亮眼。
6、能看出明确的"咏荷思人"的立意,立意深炽。
7、起拍"冰绡"二字不符合荷叶颜色,比喻失当,违反了自然规律自然规律。
8、意脉流畅,无明显断裂之感。
9、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句子"休道仙姿易老。应笑我,鬓边添雪"。
10.横塘旧约不知算不算典故,其余没看出来。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7

帖子

21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90
12#
发表于 2025-6-24 21:38:29 | 只看该作者
词研四期第二十讲作业
风荷23-阿杏
一  解析古人经典词作
暗香·旧时月色
宋代 · 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1。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暗香》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一首自度曲,词牌名取自林逋《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赏析:
创作背景
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冬天,姜夔冒雪拜访了范成大,范成大要求他创作新曲。姜夔于是创作了《暗香》和《疏影》两首词,石湖居士对其极为赞赏,并命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内容与主题
《暗香》一词通过回忆对比,抒写了作者今昔之变和盛衰之感。全词可分为六层,层层铺转,首尾呼应,情景相融,有声有色,用笔收放自如。

上片:回忆过去月下赏梅、梅边吹笛的场景,情致高雅而豪迈。接着增加了“玉人”冒着严寒同赏梅花的场景,境更美,而情愈深。
下片:重在抒发身世之感,在过去和现在相互交织和对比中含蓄道出。表达了想要折梅寄远,但路途遥远、积雪阻碍的惆怅,继续诉说相思之苦,最后以梅花纷落之景语收束,不尽缠绵之意,余味无穷。
艺术特色
咏物意趣天然:姜夔的《暗香》不落前人窠臼,咏物而不滞于物,言情而不拘于情,物中有情,情中寓物,情思绵邈,意味隽永。
音节谐婉:此词经过歌伎演唱的实际检验,作者自认为“音节谐婉”。当时曲谱虽已不传,但读起来仍能琅琅上口,叮当成韵。
对比照应:作者善于把今昔盛衰之情捏在一起,在对比中交替进行,给人以强烈印象。
二 互评

红情 观荷
文/清心雨
荷塘终见,正醉人菡萏,已然开遍。翠叶田田,一众清阴绿波满。绛彩舒芳吐秀,容楚楚,气新香散。晓风过,立水亭亭,岀浴洛神幻。
惊叹。久相看。爱玉身泥淖中,不曾枝蔓,素心未变。高洁性情古今赞。莲色慕,莲品爱。吾欲似、游鱼常伴。却可惜、尘事锁,几时得愿。
问好清心雨同学 这首红情 格律正确,语言流畅,主题明朗,总体感觉不错。这首作品,上景下情,转接自然,用典也贴切。上片,视觉 嗅觉铺陈,动静之态交融,给足了画面与美感,写景相当成功。相对而言,下片略逊色,所表述稍嫌直白,所咏也缺乏新意。结拍还不错。个见!

点评

问好诗友:气脉舒畅。行笔从容。比兴稍滞,如:玉身,宜再斟酌  发表于 4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0
13#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妮妮作业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二十讲作业帖 只看楼主
楼主燕燕于飞
收藏4 天前
本帖最后由 燕燕于飞 于 2025-6-21 22:21 编辑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暗香》的分析。有条件阔以再作一首《疏影》
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原文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白话
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浓香冷气却散入华丽的宴席。

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场大雪刚刚积起。手捧翠玉杯,想到千里外的友人,我不禁洒下了伤心的泪滴,红梅默默无语,只是深深凝忆。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树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花一片片地飘飞凋落,何时才能再次见到那梅花的幽丽?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暗香》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风荷35-兔狼
红情
‌光凝香薄,正风摇翠盖‌,‌月移舟泊‌。‌水榭生凉‌,‌数点流萤缀珠箔‌。‌谁抚弦琴玉笛‌,‌惊散了‌、‌眠鸥旧约‌。‌看几处‌、‌渔火星微‌,‌照影映红萼‌。

‌清绝‌,‌夜渐却‌。‌叹红落坠波‌,‌冷香零落‌。‌采莲韵薄‌,‌空忆儿时穷旧乐‌。‌三十六陂烟水‌,‌都付与‌、‌一塘月色。‌待晓破、‌残梦醒‌,‌满湖星剥。

点评:
这份作业展现了作者较高的文学素养和对词牌知识的深入理解。词牌介绍部分准确全面、逻辑清晰,词作创作部分在意境营造、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上都有出色表现,且能较好地遵循词牌格律。不过,在一些细节上可以进一步完善,比如在词作中可以适当标注一下关键位置的平仄,以更清晰地展示对格律的遵循;另外,在语言的锤炼上还可以更加精雕细琢,个别语句如空忆儿时穷旧乐 中的穷旧乐 表述稍显生硬,可进一步优化。总体而言,是一份质量较高的作业。

点评

问好诗友:荷者,非梅,虽用词典雅,然终不似。  发表于 4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

帖子

28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0
14#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书香 于 2025-6-26 11:01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二十讲作业:
风荷组16-书香
一学习古人词作
疏影·梅影     张炎(宋)
黄昏片月,似碎阴满地,还更清绝。枝北枝南,疑有疑无,几度背灯难折。依稀倩女离魂处,缓步出、前村时节。看夜深、竹外横斜,应妒过云明灭。
窥镜蛾眉淡抹。为容不在貌,独抱孤洁。莫是花光,描取春痕,不怕丽谯吹彻。还惊海上燃犀去,照水底、珊瑚如活。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对一庭香雪。
译文:
当一片凉月在黄昏中升起来时,它就像那洒满地上的碎阴,甚至比这还更清绝。无论是北枝还是南枝,看上去都似有似无。好几次想去折取一枝,可是一背着灯光,就寻找不到了。当那位倩女的精魂轻飘飘地离开躯体,慢悠悠地走出村前来的时候,看见梅花横斜在深夜的竹林旁,随着云彩飘过,这影子也轻盈地闪动起来,她想必会嫉妒吧。
对着镜子,淡淡画出蛾眉。是啊,修饰仪容,不在外貌美艳,而在于心灵的孤高纯洁。莫非这盈盈的光影,本是美人眉心那朵梅花妆的印迹,因此任凭高楼上《梅花落》的曲子吹了又吹,它都全不在意。啊,它又像人们在大海.上燃亮犀角时,吃惊地看见水中的珊瑚忽然活动起来,我看着、猜着、想着,慢慢酒醒了。一切幻影都消失了,眼前只有满庭香雪也似的梅花开放着,在寒冷的天气里。
简析
词的上片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梅影:以满地碎阴写梅影、以“疑有疑无”的幻象写梅影、以传奇故事写梅影、以过云写梅影,赞扬梅难于折曲的品格;下片以镜中美女写梅影、以春痕写梅影、以水中珊瑚写梅影、以香雪比梅,赞扬梅又香又洁白的品格。全词观察细腻,感受独特,想象丰富,超脱了梅的形质本体,其意似在韵格之外。
2.互评同学作业、红情·荷
风荷15-蓦然云归
薰风慢拂。正田田翠盖,碧浪相接。点点胭脂,欲语还羞似相契。蛙鼓蝉歌奏起,鱼戏处、波摇银屑。最堪赏、玉露沾红,千顷曳香雪。

晴热。暑气烈。看炽日当空,独绽清绝。暗香漫彻。赢得游人步难歇。如美人、淤泥出,君子性、冰心明澈。晚风里,明月下,梦魂亦洁。

蓦然云归老师好!这首词是以夏日荷花为主题,运用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荷花的清雅高洁之美,也寄寓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具体用了拟人,对比,衬托,象征的手法突出荷花在炎热中清雅高洁的姿态。语言清丽,意境深远,咏物佳作!
美中不足;碧浪相接的浪字出律。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4

帖子

58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8
15#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鼹鼠-薇儿 于 2025-6-26 16:31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二十讲作业:
风荷36~小鼹鼠

一、 自选一首古人词并解析

高阳台·西湖春感
宋末元初•张炎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译文:

黄莺巢居在密叶之间,柳絮轻轻飘落在湖面。斜阳已近暗淡,断桥处有返家的归船。还能有几番春游?赏花又要等到明年。春风且陪伴着蔷薇留住吧,因为等到蔷薇开花时,春光已经非常可怜。更令人感觉凄楚不堪,掩隐在万绿丛中的西泠桥畔,昔日是何等的热闹喧阗,如今却只留下一抹荒寒的暮烟。当年栖息在朱门大宅的燕子,如今不知飞向何边?往日风景幽胜的去处,只见处处长满苔藓,荒草掩没了亭台曲栏,就连那些清闲的白鸥,也因新愁而白了发颠。我再也没有心愿,去重温纵情欢乐的旧梦,只把自家的层层大门紧掩,喝点闷酒独自闲眠。请不要拉开窗帘,我怕见那飞花片片的声音,更怕见那悲切的声声啼鹃。
二、互评

红情(张炎体)•荷花
文/竹林疏影
参禅花朵。正挽风缱绻,舞姿婀娜。野鸭穿梭,缕缕青波足边过。一展罗裙碧伞,轻颤颤、睡蛙安卧。粉红妆,玉立婷婷,照水影婆娑。
看破。岸多坷。不与群艳争,远离殃祸。悟来善果。千万雨风化柔和。依净地,忘世俗,无数个、尘思封锁。竟睐得、菩萨佛,静心打坐。


简评:首先上片起句的参禅二字,与接下来的描写多有违和感。上片的整体描写虽然细腻,逻辑性不强,照水影婆娑,娑在这里是平吧?下片的描写与起句参禅虽相对应,但是下片对佛的描写下笔略重,其中岸多坷,菩萨佛等句,还有提炼空间。整体读感词脉还是不错的,仅是个人的一些看法,不足之处见谅吧🌹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

帖子

2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2
16#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风荷01~秋窗雨


一、
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宋  姜夔
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
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墙萤暗,藓阶蛩切。
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
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
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
渚寒烟淡,棹移人远,飘渺行舟如叶。
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
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


译文:
荷花飘落,稀疏的梧桐开始坠下绿叶。庭院里,一场秋雨刚停歇。我说不出原因,一个人突然独自伤悲。又看见竹篱边的萤火虫在幽暗中飞来飞去,苔阶旁的蟋蟀叫声更令人断肠。我送别客人,重寻西去的水路,不知水上是否有人为你演奏一曲?最可惜的是把一片江山大好风景,却付给悲鸣的鸟儿。常常遗憾我们相识相知时间太短,而今在这落花时节,为何又要无奈地依依相别?清冷的洲渚烟水茫茫,船儿就要出发,友人的行舟已远,如一片轻叶。他的妻子一定在家中盼望着他,日日站在翠竹旁,任凭罗袜上染上清尘。等到丈夫归来后,夫妻二人幸福地团圆。双双下了珠帘,对着明月对饮到天明。
赏析:
荷花飘落,稀疏的梧桐开始坠下绿叶。庭院里,一场秋雨刚停歇。我说不出原因,一个人突然独自伤悲。又看见竹篱边的萤火虫在幽暗中飞来飞去,苔阶旁的蟋蟀叫声更令人断肠。我送别客人,重寻西去的水路,不知水上是否有人为你演奏一曲?最可惜的是把一片江山大好风景,却付给悲鸣的鸟儿。常常遗憾我们相识相知时间太短,而今在这落花时节,为何又要无奈地依依相别?清冷的洲渚烟水茫茫,船儿就要出发,友人的行舟已远,如一片轻叶。他的妻子一定在家中盼望着他,日日站在翠竹旁,任凭罗袜上染上清尘。等到丈夫归来后,夫妻二人幸福地团圆。双双下了珠帘,对着明月对饮到天明。


二、试评
红情·咏荷
风荷组29号-紫玉
田田临水。早爱之已久,喜终逢矣。玉立亭亭,漫举风荷水中恣。一见倾心与你,知甚物、可令吾喜。看荷花、倒影湖中,玉润又清丽。
初起。正青翠。小角初露尖,一新清致。恣开十里。红萼竞开有凉气。风住后、听雨歇,声也有、诗情真意。节节藕、生泥里,馑饥可食。


秋窗雨试评:上片二句,早爱之已久与上片四句一见倾心与你,意思雷同,上片水中恣,下片恣开十里,意义雷同不说还重复字了,上片喜字也有重复,词牌没有说不可以重复,但这样无意义重复字建议尽量避免,整首有凑字的痕迹,写荷的意义是什么,或为什么写荷,交代的不是很清晰,既诗情又可食,我个人觉得选一个写即可我只是说出自己的看法哦!说实话我写的还不如你哦!说错误怪!欣赏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4

帖子

3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4
17#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晏几道的《玉楼春·雕鞍好为莺花住》:

原文

雕鞍好为莺花住。占取东城南陌路。尽教春思乱如云,莫管世情轻似絮。
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

翻译

精美的马鞍应当为春日里的黄莺和鲜花而停留,占据那城东通往城南的道路。任由春思像云一样纷乱,不要去管世间人情像飞絮一样轻薄。
自古以来,很多人都被虚名所耽误。宁愿辜负虚名,也不要辜负自己。劝你频繁地进入醉乡,这里是没有忧愁和怨恨的地方。

解析

上片:开篇“雕鞍好为莺花住,占取东城南陌路”,描绘出春日骑马游赏的画面,表现出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尽教春思乱如云,莫管世情轻似絮”,以“春思乱如云”写出思绪的纷繁,又以“世情轻似絮”表明对世俗人情的看淡,体现出超脱的生活态度。
下片:“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直接表达了词人对名利的看法,他认为不应被虚名所累,要坚守自我,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真实与自由的追求。“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这里的“醉乡”是一种心灵上的沉醉状态,是超脱世俗烦恼的境界,表达了词人对心灵宁静的向往,也为世人提供了一种心灵慰藉的方式。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在对春日景色的欣赏、对世情的超脱以及对虚名的看淡中,展现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本真的追寻,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
二互评
红情*咏荷
闲雲
天公词笔,画翠红几日?任清风起。摇曳生姿,看旧颜如解芳意。倩影应知避我,闲却了百千愁滴。念依依,华盖倾湖,绿萼旧曾识。
香国各成寂,怅梦圆易空,似吹哀笛。逐波数曲,三十六陂恨秋去。凉月榭前数照,何以照,红颜难绮。又暮雪,还冷雨,换谁不惜?

点评:这首《红情·咏荷》以典雅笔触咏荷抒怀,寄情于物,颇具古典词韵。
意象优美,意境深邃,作者借咏荷抒发复杂情感,“闲却了百千愁滴” 以荷之悠然衬己之愁绪,“念依依” 暗含眷恋,“怅梦圆易空” 借荷的花期短暂感慨美好易逝,将个人情感与荷花命运交织,情感表达细腻真挚。
用典巧妙,“三十六陂” 化用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中 “三十六陂人未到” 之典。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8

帖子

52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4
18#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4第20讲作业
风荷35-兔狼
1、红情·咏荷花   作者:张炎
‌一剪春绡谁寄?‌‌自凌波、曲栏独倚。‌‌晕色初匀,酥红未透,犹怯吴宫清气。‌‌芳心半卷,怕蝶窥、深藏罗袂。‌‌待得西风,冷香暗度云际。‌

‌堪嗟旧游似梦,叹湘皋佩解,空留残蕊。‌‌鹭老汀烟,萍疏岸雨,瘦尽玉容秋意。‌‌难成恨字,但脉脉、铅华如洗。‌‌莫问霓裳,舞衣为谁更起?‌
全词析解:‌是谁寄来这一剪春绡般的红荷?‌她独自倚着曲栏,凌波微步。红晕初染,娇嫩未透,仍带着吴宫清冷的余韵。芳心半卷,怕被游蝶窥见,深藏罗袖之中。待到西风起时,冷香幽幽,飘向云间。

可叹旧游如梦,湘水之畔遗落的玉佩,只剩残蕊。白鹭老去,汀洲烟霭沉沉;浮萍稀疏,岸上冷雨潇潇。荷花瘦尽,玉容凋零,秋意渐浓。恨意难书,唯有默默洗尽铅华。莫问那《霓裳》舞曲,舞衣为谁再起

2.红情  荷
阿杏
横塘湖泽,见密疏翠盖,箭苞攲侧。萼抱玲珑,乍染轻红拒人摘。道是鸳鸯着意,栖叶底、应期灵识。又争知,自锁心房,苦涩暗堆积。
痴立。夜沉寂。念枯香染襟,藕丝偷绩。尘缘难释。三十六陂暗香息。生九窍,犹未悟,尘世满禅机空色。却待着,蟾影下、梦魂可及。

兔狼点评:
这词通过细腻的物象描摹与深沉的情感投射,构建了一个既具自然之美又富禅思哲理的词境。但不足几处仍需修改 :1.箭苞攲侧"与"鸳鸯着意"的转接稍显突兀,荷的植物特性与鸟类意象缺乏自然过渡。2.生九窍,犹未悟"等句将哲思有论断式呈现,3.苦涩暗堆积"与"梦魂可及"的情感走向不够清晰。4.梦魂可及"的结句稍显直露,若改为"梦魂堪觅",或能增强不确定性带来的余韵。词中有些句子仍需打磨。如∴尘世满禅机空色"如果前三字有个顿号会更完美。水平有限,精准评细点以老师点评为准。

点评

第二题这里“枯”和“尘”出律了,平仄需要按照词牌格律来。其他师友点评的可以。  发表于 前天 19:04
18. 夕颜拙评:第一题这里想请教师友这阕词确定是张炎的么?查了好几处都没查到出处,也不符合任何一个词牌,恕眼拙学浅,不作评论。  发表于 前天 19:0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39

帖子

6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89
19#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作业
试评

红情   荷
磐石

莲塘霞迫。看盘张绿袖,影摇波侧。粉靥含烟,颗颗晶珠滚瑶席。漫惹幽怀暗系,风袅袅、香随风逸。忆前欢、绮梦迷离,怎把锦书觅。凝睇。意难息。叹荏苒岁华,韵绕芳魄。韵悠似客。多少离情付江泽。遥念藕花深处,谁与我、同听雨滴。且记取、尘俗里,一心静适。



笔者开篇就给读者展示了一副夏日荷塘荷花图卷,夕阳下看卷舒如盘的荷叶,风里摇曳,荷花的脸红红的,香风时有时无,若即若离,仿佛回到了当年与人并肩携手的老地方……
很喜欢,这首作品,功底扎实,借景抒情,移情于物,有感而发,读后有余情未尽之感。

点评

夕颜拙评:睇,韵部错误,再酌。“藕”处当为平。上阕第四五韵那里,建议收束和引领下阕。其他就是语句建议更自然些,回忆的情景可以加些。个见仅供参考。  发表于 前天 19:0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8

帖子

2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8
20#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宋/辛弃疾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翻译
眼前的山山水水,都似曾相识。还记得在梦中已将万里江山走遍。游赏那些风景名胜,只需带上手杖即可,耗损不了几双木屐。可笑我忙忙碌碌,却有三十九年做得不对,长期做来去匆匆的过客。
昔日一统江山,如今却被分为南北两半。曹操、刘备皆是当世的英雄。可惜那些英雄豪杰,都已成了旧事,如今已没有一丝痕迹。楼台刚刚建成,却已不见人踪;壮志未酬,我却满头白发。可叹人世间的悲欢,不过是在循环往复,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简析
这首词作于淳熙五年(1178),是辛弃疾从临安前往湖北途中,以词代简为杨济翁和周显先写下的触物抒怀之作。
词的上片由江行沿途所见山川引发对往昔游历的回忆,抒发了痛惜年华之意。下片由山川地形联想到古代英雄事迹,发出对历史变迁和英雄事迹消逝的感慨。最后将两层意思汇合,以“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感慨宦迹不定、事业未就而鬓发先白,得出人间哀乐循环、古今同理的无奈结论。
全词虽未着重写景,却将现实政治感慨与怀古之情有机结合,直抒胸臆,笔力健峭,感情充沛,体现了辛弃疾渴望如古代英雄般建立伟业,却又倦于宦游、壮志难酬的失意矛盾之情。

2.红情·夏荷
风荷33山里红
芙蕖如火。近午尤照眼,秀姿婀娜。翠盖亭亭,起舞随风露珠簸。水面荷香暗袭,消溽暑、顺流游舸。驭兰舟、荡起涟漪。棹舞白云破。
湖左。倚桨卧。默念花甚蕃,爱荷偏叵。远观朵朵。高洁竟然出泥涴。香淡雅、株静直,情圣洁,行无娇惰。便入画、携菡萏,赋诗唱和。

简评
这首《红情·夏荷》以“芙蕖如火”起笔,生动勾勒出午间荷花明艳照人、婀娜摇曳之态,通过“翠盖”“露珠”“荷香”等意象细腻展现夏日荷塘的清幽意趣,“棹舞白云破”等句想象奇巧,富有动态美感,且下阕由景及情,借荷花“高洁”“淡雅”“静直”之姿寄托对圣洁品质的赞美,立意较为清晰。然而,作品在用词上稍显直白堆砌,部分表述如“爱荷偏叵”稍显晦涩,意境营造上未能完全摆脱俗套,缺乏独特的艺术韵味与深层情感挖掘,在词牌格律的严谨性上也存在提升空间,整体表现中规中矩 。

点评

所以上片的歇拍,还需要斟酌,过片也需要斟酌。  发表于 昨天 11:23
其次,对于“香淡雅、株静直”这句,原姜夔此处是“长记曾携手处”24结构的6字句,这里用33结构6字句是否合适?最后,题目是夏荷,主题是咏夏荷的高洁、淡雅的品格,谋篇布局也应该围绕这个来进行,所以上片的xie...  发表于 昨天 11:22
您对山里红诗友这首红情点评,我也基本赞同。首先,山里红诗友的对于红情词牌的领字特色没有把我好,比如“近午尤照眼”,这里应该是一字领后面的两个四字句。下片的“默念花甚蕃”,同样是一字领后面两个四字句。  发表于 昨天 11:15
问好墨玄枫诗友,您的第一题赏析辛弃疾的满江红,翻译、简析都很到位。学习了。  发表于 昨天 11:0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2 03:14 , Processed in 0.12271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