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27期创作班流风组第四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1110

帖子

286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60
11#
发表于 2025-7-5 17:07:43 | 只看该作者
小重山  午间絮语
流风22吉林
蝉噪庭柯倦意消,檐头天正午,甚无聊。点开屏幕看头条,分明写,老虎产羊羔。
记者也传谣,人间无可信,一团糟。今秋粮价是低高,凭谁问,能否又徒劳。

点评

倦意消,觉得贴切。改郁未消。郁闷的心情没有消除…来引出下文,  发表于 4 天前
小词勾思新颖,真实的反映出当前社会现实。  发表于 4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10

帖子

286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60
12#
发表于 2025-7-5 17:08:21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27创作班第四讲作业
流风组长-小西
小重山·夏日有怀
榴火燃红夏日长。香风穿翠幕、动离肠。昔年并影赏荷芳。惊回首、烟水两茫茫。
驹隙太匆忙。鬓边霜雪重、怯临妆。一襟幽恨付残阳。蝉声碎、数尽旧时光。

点评

可酌之处,“怯临妆”,“临妆”多用于女性梳妆,若词作视角非特定性别,“怯窥镜”“窥镜”更中性,且“镜”中见霜雪,更显直观可扩大适用范围,情感表达更普适。  发表于 4 天前
结构遵循“眼前景到往昔事,再到当下情”的脉络,布局精巧。情感脉络从“离肠”怀人到“怅惘”忆昔,再到“幽恨”叹逝,层层深化。  发表于 4 天前
评阅-初夏:上阕借“榴火”“香风”“荷芳”等夏日意象,触发怀人之情。下阕感叹时光易逝,将“怀人”与“叹老”结合,立意情感层次丰富,且始终围绕“夏日”这一触发点,情景交融自然。  发表于 4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5

帖子

12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24
13#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小鱼 于 2025-7-6 11:28 编辑

古典词27创作班第4讲作业
流风13-江小鱼
小重山  盛夏

闲坐书房如汗蒸。耳边风扇响、甚难停。为寻凉意写心经。观自在、一晌远劳形。
不必躁蝉鸣。窗前家雀唱、两三声。三餐厌厌懒煎烹。频消暑、糖醋水加冰。
夏天蝉鸣是正常的,人在夏天尤其容易犯困,所以听到蝉鸣就感觉烦躁。作者反其道而行之,在“躁”字前加了不必二字,因为蝉鸣和家雀唱同属于自然现象,夏天的炎热也是自然现象,顺应就好。夏天嘛,食欲会差些,好在瓜果很多,人类战斗自然的办法也多。
在这首词中,我注意炼了远、躁、唱、懒几个字。

点评

“频消暑”,“频”字稍显刻意,可酌,个见。  发表于 4 天前
以“蒸”喻闷热,形象写出暑气包裹的体感,通俗而生动。​ “远”字写出抄经时暂时摆脱燥热与疲惫的状态,暗含从“劳形”到“安闲”的转变,简洁传神。  发表于 4 天前
上阕先强化燥热,再写求清凉的应对方式,以“远劳形”收束上阕的心境转变。下阕转向外界声音,再落到饮食琐事,展现从被动耐热到主动消暑的过程,场景集中不散,但稍显平铺直叙,缺乏起伏。  发表于 4 天前
评阅-初夏:上阕写书房闷热、借抄经求清凉。下阕写听雀鸣、懒做饭、喝冰饮等消暑细节,将盛夏的体感与生活状态结合,立意明确且贴近市井日常。  发表于 4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

帖子

35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2
14#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27创作班第四讲作业

流风19-书香致远

小重山.盛夏
蝉占高枝午荫长

兰帘分砚水,蘸晴光

榴房初破绛绡窗

茶烟飘,篆尾绕空廊

惊觉荷风透骨凉

千裙翻翠浪,碎斜阳

苍穹收雨月凝霜

碧宵中,两两睡凫塘



词眼与警句

词眼:

"初破"(写榴花炸裂的瞬间动态)

"透骨凉"(通感手法强化凉意穿透力)

警句:
"千裙翻翠浪"
拟荷叶为旋裙,用"千"字夸张数量

"翻翠浪"三字含颜色(翠)、动态(翻)、质感(浪)


炼字过程分析

"占"字:
原用"定"(去声违律),改"占"既合平仄,又状蝉霸占高枝的侵略感

"蘸晴光:
"蘸"字七炼:曾试"写""染""漏",终定"蘸"显光影交融

"凝霜":
原"浮霜","凝"字强化月光如霜冻结的视觉效果

"两两":
叠字用法受李清照"争渡争渡"启发

点评

“千裙翻翠浪,碎斜阳”,“碎”字虽写出阳光在荷叶上的斑驳,但“斜阳”与“荷风透骨凉”的傍晚时段稍显矛盾“斜阳”偏晚,“透骨凉”更似黄昏后。个见  发表于 4 天前
上阕“午荫长”“茶烟飘”营造出午后的慵懒静穆,“蘸晴光”暗含文人闲趣。下阕“荷风透凉”“千裙翻浪”以动态写清凉,打破午后的静,注入灵动之气。结尾收束于夜的宁静,意趣从“闲”到“凉”再到“幽”,过渡自然   发表于 4 天前
评阅-初夏:情感脉络暗合时间流转,从午后的静谧闲雅,到傍晚的灵动清凉,再到夜间的清幽寂然,层层深入。  发表于 4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

帖子

3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2
15#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天一色 于 2025-7-6 13:39 编辑

创作班第四讲作业
小重山.夏日
夏到长街绿正浓。金蝉枝杪唱,散炎风。路边犹有草坪工。清凉梦,闪过草茵丛。

日炙老梧桐,欲传馨语慰,措辞穷。路头垂柳画桥东。溪水碧,菡萏映腮红。


词眼:
散。
穷。
炼字
1)唱,开始是鸣,不合平仄,换做叫,不雅。后定为唱。突出夏天的主旋律——热烈而奔放
(2)传,开始是倾,
最后定为传。想传递话语,安慰烈日下的梧桐。可是词穷不尽意。
只能告诉他哪里有映腮红的荷花。

点评

寻觅交流: 立意明确,布局合理。 只是个别词语语境不顺: ①闪过 ②路头垂柳画桥东句,有打磨空间。 6B  发表于 5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4

帖子

14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54
16#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创作班第四讲作业

《小重山》半夏
流风15-穆小兮

半夏阴浓昼渐长,绿深遮小径,掩轩窗。风来犹带芰荷香,闲独坐,蝉语伴斜阳。

世事总茫茫,浮生如过隙,且疏狂。莫将惆怅付流光,抬望眼,竹外正清凉。

点评

寻觅交流: 立意布局合理。脉清语顺。 如果把斜阳/清凉调一下如何? 6B  发表于 5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9

帖子

28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0
17#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七期创作班流风组第四讲作业
小重山  盛夏遇雨
流风23-红尘
似火骄阳挂半空。人间多热浪,似蒸笼。鸡藏犬躲已无踪。放眼处,云海影重重。
忽见岭前风。雷鸣飞闪电,雨匆匆。水帘倒注涧桥东。且畅意,晴雨乐其中。

点评

寻觅交流: ①首拍语境不顺畅,细品下。 ②以忽见作转引下片。脉络清。 结拍:电闪雷鸣天气,人在雨中还畅意?感觉有夸大之感。6B  发表于 5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

帖子

14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8
18#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27班流风组第四讲作业
小重山•夏
流风组32蓁蓁

万语千言楚调偏。小声音色颤、路辛酸。当时夜夜有晴天。轻离别、红日照河山。

天气热成全。水流溪响彻,把门关。一年可算有人怜。双飞翅、树上最安全。


点评

格律正确的,但内容上看,有点扯,有几句写夏天的,但有些句子又不是写夏天的,主题不自然流畅。  发表于 4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7

帖子

131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11
19#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小重山·盛夏
流风16-一川烟雨
溽暑蒸云暑气浓。蝉嘶高树里,噪千重。榴花似火映帘栊。风乍起,微动一池红。

午后困意慵。竹床摇月影,梦难逢。汗流襟背盼凉踪。黄昏近,雷雨送清风。

词眼:“蒸”“噪”“盼”。“蒸”字生动展现出盛夏暑气如蒸腾之态,凸显炎热难耐;“噪”字强化蝉鸣的聒噪,以声衬热;“盼”字则将盼凉的急切心情直白托出,贯穿全词情感脉络 。

炼字过程分析

1. “溽暑蒸云暑气浓”:最初用“聚”描述暑气,后觉力度不足,无法体现盛夏闷热如蒸的特点,改用“蒸”字,既呼应“溽暑”的湿热。

2. “蝉嘶高树里,噪千重”:“噪”字经过反复斟酌。起初用“鸣”,“噪”更能强调蝉声的喧闹、嘈杂,同时与“千重”搭配,侧面烘托出盛夏的燥热氛围。

3. “榴花似火映帘栊。风乍起,微动一池红”:“映”字替代了原有的“照”,“照”较为平淡,“映”字更具画面感,展现出榴花的艳丽色彩与帘栊相互映衬的和谐美。

4. “汗流襟背盼凉踪”:“盼”字替换“等”,“等”字稍显消极被动,“盼”字更能体现出在酷暑中人们急切渴望清凉的心情。

点评

午后困意慵,好像不对哦,四连仄,炼字也还不错,但首句两个暑不太好,后面是榴花,说一池红,不如用荷花好。吹动。下片有点散,上片不错的。  发表于 4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10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0
20#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小重山·盛夏幽怀
文/流风02-银絮飘飘
盛夏林深翠影浓。鸣蝉声噪处,韵无穷。荷香盈袖映霞红。池波漾,锦鲤戏荷蓬。
幽梦寄清风。流年如逝水,太匆匆。凭栏思绪绕千重。心难静,蝉语诉情衷。

词眼为“幽”。整首词围绕“幽”字展开,描绘了盛夏中幽静的树林、清幽的荷香、幽远的梦境,以及词人内心幽微的情感,“幽”字贯穿全词,奠定了整体的意境和情感基调。

警句“流年如逝水,太匆匆”可视为警句。此句以形象的比喻,将流年比作逝水,生动地表达出时光流逝之快,引发读者对时光匆匆、人生短暂的感慨,具有一定的警醒和启发性。

炼字过程1. “浓”:“盛夏林深翠影浓”,“浓”字描绘出盛夏时节树林枝叶繁茂,翠绿的影子厚重浓郁的景象。一个“浓”字,不仅写出了颜色的深与重,更体现出树林的茂密和生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浓郁的绿色之中。
2. “噪”:“鸣蝉声噪处”,“噪”字本有嘈杂、喧闹之意,但在这里却别有韵味。它生动地表现出盛夏蝉鸣的热烈和喧嚣,以动衬静,突出了树林的幽静。同时,“噪”字也传达出一种生命的活力和热烈,与盛夏的热烈氛围相契合。
3. “盈”:“荷香盈袖映霞红”,“盈”字有充满、满溢之意。“荷香盈袖”,将无形的荷香具象化,仿佛能看到荷香在衣袖间弥漫、充盈,生动地表现出荷香的浓郁和扑鼻而来的感觉,让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种香气萦绕的美妙。
4. “漾”:“池波漾,锦鲤戏荷蓬”,“漾”字描绘出池波轻轻荡漾的动态画面。它不仅写出了水波的起伏和流动,还营造出一种悠然、闲适的氛围,与锦鲤嬉戏荷蓬的画面相呼应,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鲜活。
5. “绕”:“凭栏思绪绕千重”,“绕”字形象地表现出词人思绪的纷繁复杂和纠结。“绕”字将无形的思绪具象化,仿佛思绪如丝线般缠绕在一起,难以解开,生动地传达出词人内心的烦闷和迷茫。

点评

格律正确的,有点不好的是前面写林幽韵无穷,怎么个无穷,后面写到荷花了,后面流年如逝水,来的突然,前面没有铺垫,本来景幽,但情又是思绪绕千重,不合谐。景幽情也要悠,情景一致。  发表于 4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13 19:12 , Processed in 0.14052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