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词27期创作班流风组第十讲作业帖 |
点评
思念融入漫漫梦境,尽显深情与怅惘。
整体脉络清晰语言流畅。虽有其独特韵味,但在情节推进的紧凑度与情感深度的上,似乎还有提升空间,各拍的关联递进再处理一下将会更加完美。
二拍以风前瘦影、月里孤形的画面,深刻映衬出因多情而生的孤独寂寥,尽显凄美之感。三拍借听诸多自然之景却皆惹愁肠,细腻传达出内心那难以排遣的忧愁与惆怅。结以凭栏望断天涯的画面,将那悠悠情丝与无尽思念融入漫
歇拍层层递进以独特的动作描写,借裁纸折叠来暗示主人公将心事层层包裹,增添了几分含蓄的忧愁与无奈。过片用比喻手法,把相思比作浮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相思的漂泊不定与难以捉摸。
二拍通过用拟人的手法增添了春天的生机与活泼,同时巧妙引出下文的心事与柔情。三拍将内心的情思具象化,生动展现出主人公丰富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秋月点评:
首拍景物描写开篇,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意与画面感的春日图景,为全词奠定的基调。
| ||
| ||
| ||
| ||
| ||
| ||
| ||
| ||
点评
小西搬运
“露坠疏桐,风摇残菊,晚阶黄陨梧桐。”
“露坠疏桐,风摇残菊” 对仗工整。但“晚阶黄陨梧桐”意重,“梧桐”已含“黄陨”意,且“梧桐”与首句“疏桐”重复。
“坠”、“摇”、“染”等动词运用得体,增强了画面感。“归鸿”、“丹枫”等意象选择恰当,符合秋景和怀人的语境。
脉络与衔接 从“虫吟渐歇”到“寒月上帘栊”,再到“凭栏久”,时间推移和情感铺垫自然。下片“清樽谁共举”承上启下,转折得当。 对偶两处四字对偶工整,体现了词牌要求。
问好学友,词作以秋夜庭园为背景,抒发了时光流逝、故园之思和孤独之感,主题明确,情感基调统一。上片写景,由近及远,下片抒情,由外及内,结构清晰。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8-30 17:43 , Processed in 0.12469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