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27期创作班清扬组第十二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122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11#
发表于 2025-9-1 08:17:01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27期清扬组第12讲36柳柳音

水调歌头·隐括前作《满庭芳》

斜照染庭树,风送落花香。旧年曾记携手,蝉语绕回廊。那日琴书相伴,又有清尊浅酌,笑语透疏窗。别后音书少,残梦总难忘。

凭栏久,云影散,月横江。人间聚散如叶,何必叹无常。且把闲愁抛却,再续新词酬酒,心事付词章。惟愿春长在,岁岁赏风光。

自我点评(按“扣题隐括—格律韵脚—意境脉络”三步点评)

1. 扣题隐括:全词暗括原《满庭芳》核心内容,上阕“斜照染庭树”对应原词“夏木阴浓”“斜阳里”,“琴书相伴”“清尊浅酌”明括原词“共理琴丝三叠,还同酌、浅酒盈觞”,“别后音书少”呼应原词“别离经数载,鱼鸿渐少”;下阕“聚散如叶”“闲愁抛却”承原词“悲欢总似潮扬”的感慨,“新词酬酒”呼应原词“寄新词一曲”,实现“神括”原词“聚散叹惋、寄情词酒”的主旨,无核心内容遗漏。

2. 格律韵脚:依《水调歌头》正体(以苏轼“明月几时有”为范),上下阕各十句,句式、平仄(如“风送落花香”“月横江”等句平仄合规)无明显失范;韵限《词林正韵》第二部平声韵(香、廊、窗、忘、江、常、章、光),一韵到底,无换韵、出韵问题。

3. 意境脉络:上阕以“景—事—情”铺陈,从庭中景物忆旧游,再转别后怅惘,脉络与原词“乐景—乐事—离愁”一致;下阕“凭栏望”转景起兴,以“聚散无常”解愁,终以“春长在、赏风光”收束,较原词“月色微凉”的轻愁更添旷达,既保留原词情感底色,又有新的意脉延伸,脉络连贯自然。

点评

下片有点散乱,既怀人,又念春。  发表于 2025-9-7 10:22
上片回忆怀人,前两句是铺垫,与后面的情绪不协。  发表于 2025-9-7 10:2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帖子

27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6
12#
发表于 2025-9-1 18:03:38 | 只看该作者
水调歌头·隐括《满庭芳·遥忆海龙屯》  (毛滂体)
清扬21-情梦心宇
疏云随落日,旧影伴秋光。昔年遗史,播州风雨断肝肠。弑母杀妻掳掠,民怨硝烟骤起,功业早消亡。荣辱成追忆,岁月迭沧桑。
残垣破,行营毁,古城荒。而今中外,底蕴深厚更悠长。一片苍茫暮色,几度春秋魂梦,杨氏饮悲凉。寂夜空山里,贯耳暗蛩伤。
自评:
1.声情基本符合原玉,组词个别地方有待斟酌,还得炼字;整体上语感上读来比较通顺,对偶不是很工;
2.字的选择上较贴合本词牌的风格,此首较为更沉重抑郁一些;
3.上阙景起,然后抒发情绪,直至结句。下阙有景有情,融情于景,煞尾以景结留白,只是“伤”韵字的选择读来不是很顺。还有待于改进。
4.整首的行文脉络基本清晰,但还更以更好。对于作业来说,勉强还凑合。如果要称为作品,还有更大的改动空间,或许得推翻重来。但自我认为已经尽力了,改动了很久的时间了,就只能如此了。
5.此首应该称为明括,整体构架上还是能一眼看出来。其余不足之处,待专业老师指导为准。
附原玉:
满庭芳·遥忆海龙屯
(词林正韵,晏几道体)
落日疏云,秋光旧影,曾经风雨兼程。昔年血史,如梦意难平。弑母杀妻掳掠,民怨积、基业危倾。硝烟起,播州之役,战火毁行营。
而今观遗迹,残垣断壁,仄径荒城。誉中外,悠长底蕴牵情。一片苍茫暮色,天际远、岁月无声。空山里,先人已去,吟蛩又悲鸣。

点评

问好学友:这阙明括《满庭芳·遥忆海龙屯》的水调歌头,总体来看脉络连续,但叙事不够充盈,“弑母杀妻掳掠……”与“功业早消亡”不达,“底蕴深厚更悠长”前无辅垫。  发表于 2025-9-7 11:2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

帖子

26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8
13#
发表于 2025-9-3 16:04: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彭雪梅 于 2025-9-3 17:10 编辑

古典词27期清扬组第12讲作业
水调歌头·隐括满庭芳蜀道廉音


清扬03-非也
秦巴浮翠霭,蜀道越千年。石苔深蚀古迹,蹄响忆从前。驿路曾经霜夜,风雨炼真傲骨,坚质胜金磐。清风拂重地,众志向廉泉。
金牛道,米仓径,义声传。嘉陵潮起,骇浪涤尽瘴云寒。更见旌旗高举,正气丰饶川蜀,新象入吟笺。箫鼓歌玉宇,光照覆千山。
自评:
1. 格律
正格校验:依毛滂体(九十五字)检测,合律。
重字:无不规律重字。
领字:下阕“更见”为领字,正确引领“旌旗高举”以下三句,契合词牌要求。
2. 用韵
词押《词林正韵》第七部平声韵(年、前、磐、泉、传、寒、笺、山),韵脚均匀,声气贯通。
3. 词牌把握
《水调歌头》宜舒放豪迈,此作以地理开篇(秦巴蜀道),以时空收束(光照覆千山),中间铺陈历史与现实,跌宕有致。上下阕今昔对比、虚实相生,深得词牌精髓。
4. 主题表达
成功隐括原玉“蜀道”“廉音”双线主题:“石苔蹄印”“驿路风雨”承历史厚重,“清风廉泉”“嘉陵骇浪”彰清廉之气,“旌旗正气”“箫鼓玉宇”喻时代新风,主题集中且升华自然。
5. 脉络结构
上阕:从空间(秦巴)、时间(千年)切入,以“石苔”“蹄响”具象化历史,经“驿路风雨”过渡至“清风廉泉”,完成从景到人的转换。
下阕:以典故(金牛道、米仓径)延续历史脉络,“嘉陵潮涌”转折到当下,“旌旗正气”点明主题,终以“箫鼓。光照”作结,脉络清晰,层层递进。
6. 意境风格
融合苍古(深蚀古迹、骇浪瘴云)与清朗(清风廉泉、光照千山),形成沉郁与高华交织的独特风格。“箫鼓歌玉宇”可视为象征手法。象征廉政。
原玉:
满庭芳·蜀道廉音
清扬03-非也
秦岭横云,巴山叠翠,尽知蜀道千年。石痕深嵌,蹄印记良贤。曾照驿灯明灭,风霜里、傲骨如磐。清风起,剑门含笑,谁不向廉泉。
广元凭此路,金牛载义,米径成全。看潮涌嘉陵,涤净贪泉。喜见旌旗招展,新风树、正气盈川。笙箫和,廉音百里,春色满人间。



点评

问好学友:这阙隐括满庭芳蜀道廉音的水调歌头,总体来看立意、布局不错、意脉亦连续;但用词、用字还须精炼,“箫鼓歌玉宇”句玉字出格。  发表于 2025-9-7 11:3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60

帖子

414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42
14#
发表于 2025-9-5 12:03:50 | 只看该作者
水调歌头•古风
清扬13-游心


萧瑟月昏夜,宿鸟骤惊鸣。
玉追挥汗如雨,传令似流星。
旦握权为卿相,指点江山浩荡,天地海隅平。殿上紫微曜,言必九洲清。
战何起。犹借问。楚征兵。
渡泸五月,卒怯悲泣路难行。
鲸猛穷鱼难挡,困兽资饵虎狼。但愿政修明,奏请干戚舞,敌附远人宁。


原玉:
古风(其三十四)
唐-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荅言楚徵兵。
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点评

问好学友:这阙欲隐括李白古风的水调歌头,格、律皆误,提笔前须多读几遍范词。  发表于 2025-9-7 11:4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60

帖子

414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42
15#
发表于 2025-9-5 12:06: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楚楚 于 2025-9-5 12:38 编辑

水调歌头·秋台羁思
清扬23-萌猪
秋肃临夔府,客子独登台。峡江风卷残照,萧叶落荒垓。万里羁愁怎解,百感沉疴难遣,霜发苦相挨。天际孤云远,千载意悲哉。
念长安,思旧事,泪满腮。壮怀未已,空负一腹振邦才。遥想寒窗立志,长羡鲲鹏展翼,浩渺赴蓬莱。且尽杯中物,高卧待春来。

自评:
①开篇“秋肃临夔府”以“肃”字点出秋之凛冽,“峡江风卷残照”“萧叶落荒垓”勾勒夔府登台所见的苍凉之景,将“客子”的孤独感融入风、照、落叶之中。“天际孤云远”更以孤云喻自身漂泊,景与情互衬。
②​情脉方面:上阕以“万里羁愁”“百感沉疴”“霜发苦挨”直抒羁旅之苦与岁月磋磨的悲戚,“千载意悲哉”将个人愁绪升华为跨越时空的苍凉感。下阕“念长安”“思旧事”转入对故都与往事的追忆,“壮怀未已”“空负振邦才”流露壮志难酬的愤懑,而“遥想寒窗立志”“长羡鲲鹏展翼”又藏初心未泯,最终以“且尽杯中物,高卧待春来”收束,在悲苦中透出隐忍的期许。

点评

下阕回忆与现状的转换稍显突兀,过渡性意象太过平顺,结句张力不足 "高卧待春来"虽显旷达,但与前文浓重的悲慨稍欠呼应。个见  发表于 3 天前
评阅-夕落:问好同学附议自评之优点,尚有不足之处:语言稍显直露,如"百感沉疴难遣""泪满腮"等句抒情过显,削弱了词的含蓄美 。结构略平庸。  发表于 3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60

帖子

414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42
16#
发表于 2025-9-5 12:25: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楚楚 于 2025-9-5 12:42 编辑

水调歌头·西藏观湖即兴
清扬19-一生何求
天绽晚空霭,镜水映穹苍。远峦如黛横卧,云影曳波光。十里澄波摇漾,一带遥岑守望,风拂送微凉。此景豁心眼,吾与湖相望。
探芳躅,摅逸兴,意悠长。俗尘尽散,胸次无碍任翱翔。将伴闲云舒卷,长共清莲澹荡,岁月慢倾觞。胜境言情处,余润绕吟廊。


自评:由景入情,上阕“此景豁心眼,吾与湖相望”直抒观景时的开阔之感,人与湖的对视让景有了灵韵。下阕“俗尘尽散,胸次无碍任翱翔”转向内心,借“岁月慢倾觞”深化超然心境,末句“余润绕吟廊”以余韵收束。

点评

下阕抒情稍显直白:"言情处""意悠长"等句若以景作结,或更蕴藉。检测发现"吾与湖相望"中"湖"应仄声此处为平声。 全词风神散朗,得山水之清气,稍加雕琢字词与抒情层次,可成精品。   发表于 3 天前
评阅-夕落:问好同学附议自评优点但有不足之处:个别字词可凝练,"探芳躅"稍显生僻,与全篇清朗风格略隔;"余润绕吟廊"的"吟廊"稍落人工痕迹。  发表于 3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60

帖子

414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42
17#
发表于 2025-9-5 12:30:21 | 只看该作者
水调歌头
文/扬州慢
残照冷山石,落影接南荒。路遥愁满烟浦,云岭共天长。乱飐芙蓉风水,密雨斜侵薜荔。孤自上楼望。极目海平远,思绪正茫茫。
眺临处,江曲似,九回肠。岭南万里,山树遮目各凄凉。天自无情无恼。我自多情人老。独我暗神伤。百嶂家书绝,何处寄吾乡?


自评:上阕以“孤自上楼望”起情,从烟浦、云岭的视觉之愁,过渡到“思绪正茫茫”的心境之愁。下阕“江曲似九回肠”以喻写愁肠百结,再到“天自无情”与“我自多情”的对比,深化人老漂泊的无奈,最终落于“百嶂家书绝”的思乡之痛,情感从泛化的孤愁,聚焦到具体的怀乡之切。

点评

结句张力可强化"何处寄吾乡"虽点明主旨,若以"雁字沉雾,残灯啮夜"类意象收束,或更具视觉冲击力。此词足见作者古典修养,若能于传承中更重创新,在情感表达上追求"说尽而意无穷"的境界,则必臻上乘。   发表于 3 天前
抒情略失于直"独我暗神伤"等句稍嫌直露,可借以物象代情语,更得词家三昧。  发表于 3 天前
评阅-夕落:问好同学,附议自评,但尚有不足:化用痕迹稍显"密雨斜侵薜荔"等句与柳诗意象重叠度过高,建议在经典意象中融入更独特的个人体验。  发表于 3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6
18#
发表于 2025-9-6 11:19:44 | 只看该作者
水调歌头.鱼玄机
蔻蔻
豆蔻动京阙。叹绝牡丹才。罗衣轻掩,何人金榜欠安排。赋柳江边诗爱,一眼兰襟堪惜,唱和两相裁。苦搜相思句,寄语阮郎猜。
乍昙花,折碧柳,擘玉钗。双栖误读。痴念从此葬尘埃。裙换黄絁香褪,笑付玄观情淡,孤倚冷青阶。花陨香销早,谁问杜鹃哀。
​附:
​满庭芳.鱼玄机
蔻蔻
美甚难亲,价高不问,牡丹堪惜才情。烟波柳赋,恰恰识君卿。几度朱丝唱和,漫赢得、瘦月残灯。别来久,西窗竹影,误是故人迎。
良缘曾暗许,昙花一现,粉泪千行。只拚了、黄絁衣掩娉婷。此恨谁堪共语,终付与、笺上倾城。平常见,香魂玉陨,一样杜鹃鸣。
附:词牌自检无误!全词以诗人一生为线索。以时间作简单串联。从豆蔻才名到玉陨香销。咨嗟一生绚烂又短暂。

点评

全词属于上乘之作,指出的小小希望改进的只是追求精易求精。  发表于 2025-9-7 15:09
“乍昙花、折碧柳、擘玉钗”浓缩了巨变略显仓促,使得下阕容量和深度较于上阕略显支撑不足。  发表于 2025-9-7 15:07
说点应该精亦去精的地方,“豆蒄、牡丹、昙花、碧柳、杜鹃”虽然运用得当但稍欠新意,没有塑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只属于鱼玄机的意家符号。  发表于 2025-9-7 15:03
“杜鹃哀”的啼血之问,使全词在凄艳的终极叩问中戛然而止。  发表于 2025-9-7 14:50
“金榜欠安排”揭示了她生命中第一重桎梏。“阮郎猜”又预伏了她被弃的结局。  发表于 2025-9-7 14:47
问好同学,此词以婉约笔触勾勒出唐代才女鱼玄机悲剧的一生。全词以意象叠映,典故暗涌之法,于绮丽中见哀凄。  发表于 2025-9-7 14:4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60

帖子

414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42
19#
发表于 2025-9-7 05:48:07 | 只看该作者
水调歌头
清扬07-射天狼
莲池开并蒂,知鸟唱双腔。黄昏鸳影轻舟,撞柳水波光。坐看愁云聚散,把酒盼秋早立,两鬓也微凉。酷暑人难顶,夜晚上高墙。
蹉跎尽,平生恨,泪成伤。琴弦一曲,问也无月独彷徨。别后无言小道,红烛帐香迷乱,迟日几时忙?摇曳千秋草,君可忆兰房。


自评:上片通过“坐看愁云聚散”“两鬓也微凉”等句,含蓄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下片“蹉跎尽,平生恨,泪成伤”“问也无月独彷徨”则直抒胸臆,倾吐了人生的失意、思念的苦楚及内心的孤寂。结尾“摇曳千秋草,君可忆兰房”以问作结,余韵悠长,加深了思念之情。“庸低俗气”用词稍显直白。“心事几多寄”“不知千古情思”表述稍显抽象。

点评

意像混乱,情感脉络不连贯。  发表于 2025-9-7 15:51
格律有误。  发表于 2025-9-7 15:29
此时需要重新打磨。  发表于 2025-9-7 15:27
情感真挚,场景生动。  发表于 2025-9-7 15:27
我就直接说缺点。整体语言直白一相混杂。“夜晚上高墙”动机不明。下阕“泪花伤”情绪跳跃较大。情感脉络不连贯。  发表于 2025-9-7 15:26
问好同学,看到了你的自评,说明你对古典诗词的技法,修辞,曲笔还是很懂得的也能熟练的掌握,评阅的很好。  发表于 2025-9-7 15:2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60

帖子

414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42
20#
发表于 2025-9-8 09:54:44 | 只看该作者
水调歌头•秋实
文/笑盈
天朗月清澈,风爽日辉明。经春风雨,于夏劳作赋勤耕。旷野沉沉硕果,锦穗莘莘籽粒,在望写丰登。仓溢满秋实,乡荡遍歌声。
顺天时,应地利,靠人行。为舟以德,凭己任搏击鹏程。智慧为帆破浪,厚积才能薄发,世路更峥嵘。少壮读书苦,老大得安宁。


自评:此首《水调歌头•秋实》,用平实的手法,抒发了对秋实的热爱,对秋实的追求,对秋实的向往以及对秋实,创造秋实的伟大意义。
用词朴实,娓娓道来,在看官面前展现了一位曾经播种,耕耘,最后获得一分收获的喜悦和满足。
但也有不足;因水平有限,可能有用词不准确,用字不恰当等问题,须再加把劲儿,夯实基础,有待提高。

点评

说理的比重较大,影响了全词的形象性,没有充分展现秋实的景色描绘。  发表于 2025-9-8 10:19
说点不足,首句为了对仗工稳,没有聚 焦统一的时间场景。意象略熟虽然很帖切但是感觉有些堆砌。  发表于 2025-9-8 10:16
语言凝练富有张力。结句隐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是通过早年的努力才能得到。  发表于 2025-9-8 10:10
问好同学,此词以写景、叙事、说理于一炉,展示丰收喜悦同时闸述人生哲理。  发表于 2025-9-8 10:0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9-16 01:27 , Processed in 0.12471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