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三乐淘组第四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383

帖子

11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12
21#
发表于 2024-5-21 13:39: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映雪评阅静思 于 2024-5-21 13:57 编辑

古典词研三乐淘组第四讲作业帖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醉太平》的分析。
        根据本周老师解析,我对《醉太平》词牌的分析有两个地方存在问题,一是对去声字在本词牌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有几处自己虽然在创作中是用的去声字,但认识高度不够,今后必须要注意。二是声情上,我根据古人写作内容和用韵的稠密以及去声字和领字的音律特点,去分析得出词牌声情表达的方法太简单化,没有深入到所有作品的共性中去看问题。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1082年3月7日) 北宋 ·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背景: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2).简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 ,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 ”,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 ,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3).翻译:
不必去理会那敲打树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诗长啸,一边悠然自在地前行。手持着竹杖,脚穿草鞋,比骑马还要轻快,有什么可怕的呢!有一领蓑衣就足以对付一生的风雨侵袭了。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了,我感到有些寒冷;恰在这时,山头初晴的斜阳好像是在有意迎接我一样。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地方,虽然曾经遭受过残酷的风吹雨打,但是信步归去,好像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4).哲学领悟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醉太平》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醉太平:初夏情结
文/羽君

窗前点灯,花旁抚筝。清音十指弦倾,拂胸襟静宁。
微凉未曾,阑珊不经。只因底事无凭,叹浮尘碌名。

问好羽君同学。作为读者先按照我对作品字面信息的理解来猜度一下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不到之处请小窗或者组群@我交流。夜幕降临,在窗前点上一只灯盏,看到花案旁的琴坐下来,选择令心境安和平静的曲子,十指倾情弹奏,用心拂出一段清音妙曲。
回想过往,没有经历过人情薄凉,也没有经历过灰暗和削弱的境地。皆因感叹这尘世的芸芸众生都被功名利禄所困。(而我只是不愿像俗人一样去那样做罢了)。

简评:本篇平仄格律无误。偶句工整。脉络清晰。富有词味。这些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
商榷之处:上阙的景描感觉是抚琴人处于宁静专注的境界。下阕过片处承接了上阙的意境,给读者一种仙境抚琴者的感觉。所以煞尾句的一声叹息就没有了存在的基础,显得立足不稳。个见,不对之处欢迎小窗或者组里讨论。


点评

3、第二、下片既然底事无凭了,那肯定就是故事美景阑珊了,微凉的思绪也会有,所以这里前后矛盾。尾句也没有很好的收束全篇。说错勿怪!  发表于 2024-5-22 17:11
2、我补充两点:第一、上片描景没有反应出初夏的特色,和标题略有不符。  发表于 2024-5-22 17:08
1、问好两位诗友!我基本同意静思老师的评语,格律无误,对偶工整,脉络清晰,用语富有词味。  发表于 2024-5-22 17:0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6

帖子

3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4
22#
发表于 2024-5-21 16:17:06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题分析辛弃疾《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的《水龙吟》是一首富有深刻思想和丰富情感的词作。全词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于国家兴亡、人生起伏的感慨与思索,展现出他豪放不羁、慷慨悲歌的性格特点。

词开篇即引入壮阔的景象,如“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通过描绘秋天楚天的广阔无垠,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宏伟的画面,同时也为全词奠定了悲凉慷慨的基调。

接着,辛弃疾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和人物,如“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这里的“遥岑”和“玉簪螺髻”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历史人物的象征,借以表达作者对于历史兴衰的感慨。

在表达个人情感方面,辛弃疾更是毫不吝啬笔墨。如“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这里的“江南游子”既是对作者自身身份的描绘,也是对于游子漂泊无依、孤独寂寥的深切体会。而“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更是将作者内心的无奈与悲愤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词的下阕,辛弃疾更是借用了张翰、许汜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兴亡、民族危难的深切忧虑。他渴望像张翰一样归隐田园,但又无法割舍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眷恋;他鄙视许汜的求田问舍,却又无法改变现实的残酷。这种矛盾与挣扎,使得全词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总的来说,辛弃疾的《水龙吟》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慷慨悲歌的词作。它通过对自然景色、历史典故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兴亡、人生起伏的深刻感慨与思索。同时,也展现了辛弃疾作为一位伟大词人的卓越才华和深刻思想。

第二题:
古典词研三作业
乐淘25-临风
一、词牌分析:
1、醉太平,词牌名,又名“醉思凡”“凌波曲”“四字令”等,原为唐代教坊曲名。以刘过《醉太平·情高意真》为正体。
2、双调三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四平韵。另有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辛弃疾《醉太平·春晚》等。
3、词牌韵部密集,句句押韵。

4、上下阕一二句宜对偶
5、上下阕尾句有领字,上一下四。
6、此调以四六句为主,简洁明快,宜赋起。

二、填词
评:
醉太平·快递小哥
文:临风
轻骑重箱,穿城过庄。体单盔亮衣黄,汇飞流一行。
晨辛夜忙,餐风饮霜。双亲子女车房,叹今生路长。

这首词以其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的语句,描绘了一幅生动而深刻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奔波劳碌的深刻体验和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评价:

首先,词中“轻骑重箱,穿城过庄”的开篇就描绘了一种忙碌而坚定的场景。轻骑与重箱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出快递工作的艰辛。

接下来,“体单盔亮衣黄,汇飞流一行”则进一步刻画了快递小哥的形象,而“汇飞流一行”则形象地描绘了快递小哥串流在街巷的繁忙。

在词的下阕,“晨辛夜忙,餐风饮霜”晨辛夜忙表达了快递小哥日夜不停的劳作与奔波,餐风饮霜则形象地描绘了艰辛的生活。这种描绘更让人感受到快递小哥的辛苦与不易。

最后,“双亲子女车房,叹今生路长”则表达了快递小哥对于家庭与责任的深深牵挂与感慨。双亲、子女、车房都是内心深处的牵挂与责任,而“叹今生路长”则表达了快递小哥对于人生漫长旅途的无奈与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其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的语句,生动而深刻地描绘了快递奔波劳碌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展现了旅人内心的坚定与执着以及对家庭与责任的深深牵挂。

点评

3、唯感有些不足的是结尾稍弱了些,今生路长不足以感叹,望再斟酌一下!  发表于 2024-5-22 16:55
2、尤其赞赏临风同学的小词写的非常棒!非凡的笔力贴近现实,言简意赅,情景交融,没有落入呆板的描摹,语言生动自然,比喻对偶都恰到好处,点赞!  发表于 2024-5-22 16:52
1、问好两位诗友!豆包老师评的非常详细,可见文字功底深厚。  发表于 2024-5-22 16:5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9

帖子

6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36
23#
发表于 2024-5-21 19:19: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碧天云外月 于 2024-5-21 19:25 编辑

古典词研三第四讲作业

乐淘-15碧天云外月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醉太平·春晚

宋代 · 辛弃疾

    态 浓 意 远 。眉 颦 笑 浅 。薄 罗 衣 窄 絮 风 软 。鬓 云 欺 翠 卷 。
    南 园 花 树 春 光 暖 。红 香 径 里 榆 钱 满 。欲 上 秋 千 又 惊 懒 。且 归 休 怕 晚 。

    此词题为《春晚》,实写“闺情”。“春晚”之时,深闺女性自有难以明言的复杂情怀,但作者并非女性,没有高超的水平,对于那种连作者本人都难以明言的情怀是不可能写得生动感人的。
    读完全词,就知道作者并未让那位闺中人吐露情怀,而是通过精细的观察,写她的神态、写她的妆束、写她的行动,并用富贵人家的花园、香径、秋千和晚春景色层层烘托,其人已宛然在目,其心态变化,也历历可见。灵活地运用传统画法,把“以形写心”和“以景传情”结合起来,乃是这首小词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态浓意远”,原是杜甫《丽人行》中的成句,用以表现丽人的姿态凝重、神情高雅,其身份也于此可见。“眉颦笑浅”,
   写她虽愁也只略皱眉头,虽喜也只略展笑颜,非轻浮放纵之流可比,其教养也于此可见。“薄罗衣窄絮风软”,既写服妆,也写时光。北宋诗人蔡襄《八月九日诗》:“游人初觉秋气凉,衣不禁风薄罗窄。”而当“絮风”轻“软”之时,正好穿那窄窄的“薄罗衣”。“罗”那么“薄”,“衣”那么“窄”,其轮廓之分明,体态之轻盈,已不言而喻。徐步出闺,迎面吹来的是飘荡着朵朵柳絮的软风,不知她又有什么感触。“鬓云欺翠卷”一句,颇难索解。如果把“翠卷”看作“欺”的宾语,那它便是一个名词,可是实际上并没名叫“翠卷”的东西。    那个“翠”字,看来也取自杜甫的《丽人行》。《丽人行》写丽人“头上何所有?翠为盍叶垂鬓唇。”是说用翠玉制成的盍叶垂在鬓边。盍叶,是妇女的一种头饰。“鬓云欺翠卷”就语法说,“鬓云”是主语,“卷”是谓语,“欺翠”则是动宾结构的状语,修饰“卷”。“欺”,在这里是“压”或“淹没”的意思,“翠”,即指翠玉制的盍叶。全句写那位女性鬓发如云,“卷”得蓬松而又低垂,以致淹没了盍叶。
    下片头两句似乎单纯写环境、写景物,实则用以烘托人物。第一句是说她走到“南园”,看见“花树春光”,而且感到“暖”。第二句是说她漫步于“南园”的“径里”,看见片片飞红,嗅到阵阵花香,踏着满径榆钱。    上片的“絮风”和下片的“春光暖”、“榆钱满”,都传送春天即将消逝的信息,既点《春晚》之题,又暗示女主人公由此引起的情感波澜。韶华易逝、红颜易老,但她还是孤零零的,偶然走出深闺,来到“南园”,也无人同游共乐。
    结尾两句,层层转折,曲尽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欲上秋千”,表明一见秋千,又唤回少女的情趣,想荡来荡去,嬉笑作乐。“又惊懒”,表明单身独自,没有心情打秋千。“惊”字、“懒”字,用得十分神妙。“欲上秋千”而终于不想上,并非由于“懒”,偏不肯说出真实原因而委之于“懒”,又加上一个“惊”字。是说连秋千都不想上,竟“懒”到这种地步,自己都感到吃惊。不想打秋千,就归去吧。“且归”一顿,而“休怕晚”又是一层转折。实际情况是想玩又懒得玩,且归又不愿归。深闺那么寂寞,归去也没有意味。
    于是在“且归”的路上,思潮起伏,愈行愈缓。妙在仍不说明真实原因,仿佛她迷恋归途风光,在家庭中也很自由,回家甚“晚”,也不用“怕”。
    这首词把封建社会中一位深闺女性的内心苦闷写得如此真切,不独艺术上很有特色,其思想意义,也是积极的。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醉太平》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原玉:

醉太平·初夏
乐陶19-水木清华
薰风入弦。清荷半翻。绿槐高柳新蝉。觉西窗睡眠。
榴开欲燃。雨来弄泉。山前江水连天。带一弯月悬。

简评:全词清新雅致,词味浓浓,此乃应时佳作。向你学习!
上片一字领“觉”感觉意向不明。
上下片以景为主,抒情意味略少。
下片同时出现雨和月是否妥帖?
不懂评阅,说错勿怪。


点评

第二拍山前江水连天。带一弯月悬。感觉山前江水与上片景没关系吧。总体写的还是不错的。  发表于 2024-5-22 16:25
下片,第一拍榴开欲燃。雨来弄泉。衔接没问题,但是,又是景入笔,雨来的突兀;  发表于 2024-5-22 16:24
第二拍绿槐高柳新蝉。觉西窗睡眠。绿槐高柳两个物留一个,一个换成修饰词会更好,觉却实不妥,应该是笔误吧,  发表于 2024-5-22 16:24
两位诗友好,碧天云外月评阅认真,第一拍薰风入弦。清荷半翻。入弦与半翻不对偶,  发表于 2024-5-22 16:2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2

帖子

3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0
24#
发表于 2024-5-21 20:44:14 | 只看该作者
乐淘组26_冷若第四讲作业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萧萧 一作:潇潇)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杜鹃声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1《浣溪沙》词牌:双调。

2.句数:上片三句,下片三句。

3句式:777.777.

4韵脚:全片押词林正韵,第三部。过片第一句不用韵。
5.以律句为主。但又不是七律。

6.词无领字。
7.词过片前二句对偶。
8词牌适合寄怀。
9.无不规则重字。
10上景下情。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重点说要珍惜时间 。

醉太平.夏初偶题
文/凡川
榴花艳红,青荷叠重。蛙鸣月色薰风,系扁舟钓翁。
小桥往东,柳丝郁葱。夜摊渐渐声浓,却难寻旧踪。

1.《醉太平》词牌:双调。
2句数,上4句,下4句。
3.句式:4465.4465.
4.韵字一冬平。
5上片和下片的各二个四字句可对偶可流水,作者用的流水。
6五字句有领字。
7六字句为律句。
8本调正格上下片句式及用韵一致:
上片:4、4、6、1/4。
下片:4、4、6、1/4。

试评:1首二句榴花艳红,青荷叠重。
说明夏季的两种景色,但是叠重有点凑。

2又是晚上,月光下。就和前二句有冲突,晚上应该看的颜色没这么清楚吧。不适合。

3系舟钓翁。

上片景带出人。

下片首二句流水,同学的布景不是很好。夜晚应看不清 。下片第三句看到的,最后一句没有旧踪 。

问好同学,寻谁踪?前面少铺垫。

点评

第二拍第一句放这感觉败笔了,没入情,第二句没铺垫却是突兀了。整首词写得还是不错的。  发表于 2024-5-22 16:27
由听觉转到视觉系扁舟钓翁。下片第一拍小桥往东,柳丝郁葱。衔接自然,下片第二拍夜摊渐渐声浓,却难寻旧踪。  发表于 2024-5-22 16:26
第二拍蛙鸣月色薰风,系扁舟钓翁。上拍的艳红对应月色就有点不妥了,蛙鸣月色薰风,物用的多感觉乱,月下的什么,这样就是一个物,  发表于 2024-5-22 16:26
两位诗友好,冷若诗友评阅到位。第一拍榴花艳红,青荷叠重。景起不错,  发表于 2024-5-22 16:26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33

帖子

5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54
25#
发表于 2024-5-22 13:26:02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乐陶组第四讲作业

一、选一首朋发的词作赏读解析:

乐淘30~羽君

多丽:探梅

雪千峰,雾淞泼画川江。倚栏颦,尽收眸底,木叶萧落苍茫。水迢迢,山高路远,云漫漫,数九吾乡。夜露初凝,霜花结草,小园飘蕊为君香。蓓蕾序,次依枝半,清影亦疏狂。羁傲骨,杆栏拍遍,墨羽新妆。

点朱砂,胭脂扣浅,折叠轻放衷肠。暮深沉,赴云台晚,香软卧,水墨文章。细问光阴,相思寸寸,乾坤回复鬓添霜。思不寐,挂牵念念,煮酒病酲觞。书小字,余生独你,不在惊慌。

赏析: 词牌《多丽》钦定词谱有八九种之多,字数一般在一百四十字左右,公认句式复杂多变,是比较难驾驭的词牌之一。拿该作品与北宋词人晁端礼原格对比,在选牌风格、格律要求和修辞断句上无一处不准确,几乎完美。
       作品标题为“探梅”,时至冬季,“梅”作主题是在适合不过了。然纵观古往今来先贤们以“梅”为体材的近代诗词成千上万,数不胜数,有爱其妍姿悄丽的,“梅枝开两朵,已觉春心动”;有赏其风雅傲骨不畏严寒的,“梅花香自苦寒来” 等等不一一列举。
        该词在上片作者不克隆山寨古人,而是叧辟蹊径以当代语句入词,以云贵高原黔北冬季的乌蒙山“雪千峰,雾松泼画,山高路远”作背景,在寒冬腊月的“数九吾乡”去探“夜露初凝”山中的梅,到“云漫漫,霜花结草,蓓蕾序,次依枝半,墨羽新妆” 的画面,将读者带入踏雪寻(探)梅的意境景色之中,给人如临其境视角冲击的感受。再现了得北宋词人林逋“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写梅而不带一梅字之真要。
        下片作有借用乌蒙山之景色抒发诗人探梅情怀。“点朱砂,胭脂扣浅,折叠轻放衷肠” ,“细问光阴,相思寸寸乾坤回复鬓添霜” 相思不寐“煮酒痛酲觞” 等句,感叹人生苦短不易,体观出女词人的文人情怀。
        谈到诗词创作从来都是男多女少,细数当下诗人乱象比读者还多,恕我直言,大多作品是有境无色,有意少象,有骨缺肉,应制粉饰的痕迹过重,迷失了近体诗创作的方向。相较女词人羽君立足于黔北家乡乌蒙山,写她最熟悉的山色景物,抒发最纯真的情感,在一百四十余字里情景交融,虚实互衬,架构合理,上下片谋篇在先,布局合规,文长而不散,虽称不上神采飘逸,也算是袭承了易安居士之遗风。
        这首长调<多丽 探梅>整体读起来句意畅通,语句纯扑生动,行云流水之间一气呵成,毫无顿滞感,可见作者文化功底是强的。如果要说不足处,个人认为在整首词的收尾没有给读者留下更多更远的联想,稍有欠缺,功课没有做足到位,这只是个见。读诗赏词见仁见智,或许是没有理解到作者更深层次的含意,在此还请作者多多见谅才是。                           

二、
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醉太平》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题自拟韵部自选。
醉太平· 怨
文/潇湘妃子
       春风又来,桃花又开。几回朝暮楼台,叹鸳鸯并排。
       深情不该,断肠不猜。廊桥一别成灾。悔当初擘钗。

    简评:起句点明节令时间。承句“几回朝暮楼台”引起情绪波动。尾句“叹鸳鸯并排”为下阕起势铺景垫情。
“深情不该,断肠不猜”点明了主题“怨”字。往往结句呢。抛开一切,释怀放下,重新认识自己,走向诗与远方。而另一种,就是自怨自艾,悔不当初。无法自拔。作者应是后者。

说得不当之处,请同学谅解。

点评

第二拍廊桥一别成灾。悔当初擘钗。灾字不妥。整首词写的还是不错的。  发表于 2024-5-22 16:28
下片第一拍深情不该,断肠不猜。没铺垫这句深情、断肠不知从何而来;  发表于 2024-5-22 16:28
两位诗友好,羽君诗友有点放水,第一拍春风又来,桃花又开。两个又字,第二拍的几回朝暮就重复了,鸳鸯是在水中的;  发表于 2024-5-22 16:27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

帖子

17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4
26#
发表于 2024-5-22 18:53:25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好!因我楼下的学友退群了,作业没人互评。组长让我交到这里,请老师指导!谢谢班委!谢谢评阅老师🌹

古典研三第三讲作业
乐淘16~静姝
    1.分析词牌《醉太平》,(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答:①醉太平,原为唐代教坊曲名,曾用作词牌名。又名“醉思凡”。入“正宫”,亦入“仙吕宫”“中吕宫”。用于剧曲、散曲套数和小令。
②小令双调38字,上下片字数相同,各为4465句式。韵脚绵密,韵声可平可仄,一韵到底。平声韵深情缠绵,仄声韵轻快激越。
③四字句对偶为佳,只有第三字为仄,上下片尾拍5字句为14结构。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醉太平》,主题自拟韵部自选。
醉太平•山居
乐淘16~静姝
临风把锄。听泉读书。竹松皆作邻居。更花浮鸟呼。
曾经井闾。而今僻隅。尘嚣皆可萱苏。对粗茶一壶。

点评

第一句,临风把酒在泉边?还是把锄?凑韵了。在泉边读书,很高的境界,以松竹为邻,以花鸟为乐,多么旷达的境界。下片衔接自然,远离喧嚣,尾句紧扣主题,语句流畅,写作功底深厚,佳作欣赏。  发表于 2024-5-24 10:38
第一题,回答完整。第二题,选题很好,格律正确,安要求填词,熟练掌握词牌名要求及写作技巧。上片兴起,开头两句对仗工整,下片抒发作业远离尘嚣的,悠闲生活。  发表于 2024-5-24 10:3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

帖子

11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2
27#
发表于 2024-5-23 19:51:29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乐淘组第四讲作业

乐淘10-紫玉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佚名【元代】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译文:
从燕子口中夺泥,从针头上削铁屑,从贴着金子的菩萨脸上细细刮金:在没有中找有。从鹌鹑的喉囊里找豌豆,从鹭鸶的腿上劈些精肉,从蚊子的肚子里刳脂油。真亏得你老先生能下得去手。

注释:
正宫:宫调名。正宫是元曲常用的宫调,十二宫调之一。醉太平: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凌波曲”,入“正宫”,亦入“仙吕”“中吕”。首二句须对仗,五、六、七句鼎足对。
夺泥燕口:从燕子口里夺泥。
削铁针头:从针头上削铁。
刮金佛面:从佛像面上刮金。
鹌(ān)鹑(chún):鸟名,头尾短,状如小鸡。也叫“鹑”。嗉(sù):鸟类食囊。
鹭(lù)鸶(sī):水鸟名,腿长而细瘦,栖沼泽中,捕食鱼类。又称白鹭。劈:用刀刮。精肉:瘦肉。
刳(kū):剖、挖、刮。
老先生:本称极尊者,这里用来讽刺官僚、地主。
简析:
  此曲运用高度夸张手法讽刺贪小利者,前半部分用三个常人看来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说明“贪小利者”总能在别人不会注意到的地方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后半部分继续挖苦“贪小利者”的丑陋行径:对任何可能捞上一把的事物都不放过。全曲寓庄于谐,嬉笑怒骂,皆成妙文,体现出元曲爽朗、幽默、风趣的特色。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醉太平》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原玉:

醉太平
文/豆包
枝繁树高,山幽水迢。远望叠嶂仙遥,正青城翠翘。
神疲意焦,心累体劳,不如把磬来敲,恰与愁字消。

简评:问好学友!
1、小词语言流畅,内容具体,通俗易懂,很有词味。
2、起句“枝繁树高”是近景,后面“山幽水迢。远望叠嶂仙遥,正青城翠翘”都是远景,安排不合理,有点跳脱。
3、上片写景,闲适自在,心旷神怡。下片入情,心焦身累,还有愁字需要消,结转不顺,前后矛盾。
4、不到之处,请学友多多谅解。

点评

过片,尾句,何以见愁?愁从何来?莫名其妙。表达不准,词需要含蓄,但不能让读者去猜。  发表于 2024-5-24 10:46
主题不鲜明,过片开头转的太快了,和上片接不上,以后写这种事情,最好上片末句为下片做铺垫才好衔接,神不能散,要围绕主题去写,再修改一下吧。其他可以。  发表于 2024-5-24 10:45
第一题回答正确。第二题,为什么只写词牌不写题目?题目是全词的主旨,看完通篇也抓不住你的神。由上片看,是登高远望,兴起,有近及远,安排景物很好。上片是喜调,下片是悲调。  发表于 2024-5-24 10:4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33

帖子

5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54
28#
发表于 2024-9-18 12:11:52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十一讲作业
乐淘组30~羽君

1.分析词牌《暗香》,(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分析过程:
词牌名,又名“红情”“绿意”“红香”“晚香”。

以姜夔《暗香·旧时月色》为正体,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十句七仄韵。另有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十句七仄韵变体。代表作品有吴文英《暗香·县花谁葺》等。

分析结果:

1.双调,19句,97字,上片5仄韵,下片7仄韵,例用入声韵。

2.上片第五字,下片第六字皆为敛格字,宜用去声,句式均为前1后4。

3.此调音节谐婉,前人大多用于忆昔抚今,即景抒情,咏物寄意等方面题材。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暗香》建议咏物。

暗香:军魂
——写在九一八
文/羽君

关山月戍。照峰峦叠黛,星繁垠宇。画戟玉人,石垒毡房哨匀步。烟火浮光掠影,风霜饮,戎装何负。矢志渝,乌鬓从军,惟戍国疆许。

曦露。晓轻浦。赏雪域壁滩,野岭荒岵。雁踪绝处。魂魄之躯铸成路。多少无封家信,皆藏在,忱怀梦旅。九一八,家国事,时时情驻。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11-6 15:39 , Processed in 0.15678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