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六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10

帖子

7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2
21#
发表于 2025-3-12 14:05:37 | 只看该作者
品令 •  怨春
雨竹19-大漠孤烟

杜鹃声隐。藩篱外、一场春尽。徒留白雪添双鬓。良人别后,少与芳菲近。
寒雨冷风听阵阵。此情何劳问。忍将相思摞成恨。两心难印。云外终无信。

简评:
格律方面:摞,仄音,你用在这里,出律了。东西摆或放置成堆或好像成堆,称为摞。
上阕:春去杜鹃声隐,人去双鬓染雪,写尽春去人老。下阕:又听得寒风阵阵,满腹相思无寄,只落得恨意成摞。整体看来却与春无关,让春天白白担了埋怨。春尽处为夏,又哪来的寒雨冷风?明显感觉应该是秋怨。抱歉哈,这是我个人感觉,唐突之处,还望包涵。

点评

试评:上面同学评的不错,但是个人觉得缺少起浮,整体就和良人分离了的愁思,脉络清晰,如果来点起伏更好。  发表于 2025-3-14 18:5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

帖子

3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2
22#
发表于 2025-3-12 15:33:10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六讲作业
雨竹-06斜阳下微笑
品令  
雨竹29蓁蓁
绿柳岸。桃花面、碧水悠悠深远。鹭鸥早、鸿雁于飞晚。白头斑、倒影茜。
雨后江天锦缎,画舸风流花瓣。零落处、聚散浮萍断,看不见、去更算。

翻译:柳树绿了岸边,桃花像粉面,清澈的流水向远方流着,不时有鸥鹭鸿雁飞起。
雨后的天像锦缎一样,画船在零落的花瓣中穿梭,扯断了浮萍。一会儿又不见了,还是算了吧。

简阅:这首是写春天雨后的景色,有些地方有点欠佳,鸥鹭,鸿雁,白头斑,还有下片的看不见,不太明确。

点评

试评:同学点评的还行,整体还行,但是个人觉得上景是对的,下片要突出自要写立意,下片转情才好。  发表于 2025-3-14 18:56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48

帖子

6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8
23#
发表于 2025-3-12 17:32:36 | 只看该作者
作业:
雨竹11~羽君

1.
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品令》

【宋】·欧阳修

渐素景。金风劲。早是凄凉孤冷。那堪闻、蛩吟穿金井。唤愁绪难整。
懊恼人人薄幸。负云期雨信。终日望伊来,无凭准。闷损我、也不定。

赏析解读:

这首《品令》描绘了一幅凄凉孤寂、满怀愁绪的情景。

“渐素景。金风劲。早是凄凉孤冷”,通过描写逐渐到来的素淡秋景和强劲的秋风,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清冷的氛围。

“那堪闻、蛩吟穿金井。唤愁绪难整”,不堪忍受听到蟋蟀在金井边的吟唱,唤起了难以整理的愁绪。

“懊恼人人薄幸。负云期雨信”,表达了主人公对他人薄情负心的懊恼,辜负了曾经的约定和誓言。

“终日望伊来,无凭准。闷损我、也不定”,整天盼望那个人到来,却没有确切的消息,这让主人公心情烦闷,愁绪不定。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独寂寞中因思念和被辜负而产生的愁苦心情。您是对这首词的理解有疑问,还是想要基于这首词进行创作。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品令:以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为意

雨竹08~静姝

鸭绿满。鹅黄浅,江上扁舟向晚。乌蓬外、剪尾归去
急,雨濛濛,斜细线。
渔火风前闪闪,脉脉伊人娇眼。视无言、借取春温
酒,听雨曲,横凤管。

解读:
当池柳初披新妆,吐出的嫩芽犹如鹅黄深浅。江上的小舟已踏着夕阳归来。在船的周围,低飞的燕子渐行远去,此时,下起濛濛细雨,水珠顺着斗蓬滑落,形成优美的弧线。

一盏盏渔灯在风雨中忽隐忽现,我倚栏独坐,默默的看着眼前的风景,很久很久,接点雨水温了一壶酒,自斟自饮,听雨声滑落的瞬间而带来清音,犹如横箫凤管般奏出的乐曲。

简评:
①格律正确
②切主题,中心明确,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③用词手法老练。婉约凝炼。拜读美词。

点评

这首品令很有画面感。一副江上春雨图,上景下情,衔接紧密。借取春温酒喜欢这句,景语结。欣赏美词!  发表于 2025-3-13 10:4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4

帖子

8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06
24#
发表于 2025-3-12 20:07:35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六讲作业

雨竹25-幻玉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1、原作

千秋岁~夏景

北宋   谢逸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馀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2、翻译:

楝花飘落在青石阶上,还带着细细的清香。梅雨季已过,萍花风渐起,往日的情怀随着湘水远去了,旧梦萦绕在苍翠的山峰上,琴和书都厌倦了,鹧鸪声唤醒了我南窗里的美梦。
心底的秘密无人以寄,幽幽的怨恨由谁来冲淡,高高的竹子边,稀疏的帘子里,一曲歌完用扇子拂去浮尘,一曲舞罢凉风掀起衣袂。曲终人散后,一弯新月在蔚蓝如水的天空升起。

3、简析:

夏夜里,天空飘着细细的小雨。楝花萍花的开落
更勾起万千思绪,曲终人散,惟有一勾新月仍在。而心情落寞。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1、原玉:

品令.桃花春色

雨竹组16-翠花

景绮丽。银波皱、两岸桃红漾水。暖风萦、悄把清香送。蝶成双、花吐蕊。
独自溪边漫步,远处山峦空翠。忆那时、携手西桥畔,再相约、春色里。

2、解读:

春景唯美。波光粼粼桃红映水。风和日暖,清香环绕。花蕊娇艳,蝶舞蹁跹。
溪边独步,遥望远山,勾起往事。那时携手桥畔,温情脉脉。更期待重相见。又约在春日里。

3、简评:

⑴、格律无误,
⑵、韵字合理,
⑶、上片景起,并将春景集锦,虚实别致。下片言情,有回忆有期待。时空转换,手法老道。学习了。

点评

上景下情,今昔对比。结的漂亮。 不足之处,上片景物繁杂。下片好于上片。  发表于 2025-3-13 10:4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5

帖子

4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2
25#
发表于 2025-3-12 21:31: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典雨婷 于 2025-3-12 21:48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六讲作业
雨竹组27雨婷
一,阅读,阅读一首古人诗词翻译并简析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翻译  
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西园的亭台和树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扫干净,依旧到这里来欣赏新晴的美景。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我是多么惆怅伤心,你的倩影总是没有信音。幽寂的空阶上,一夜间长出的苔藓便已青青。
简析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表现暮春怀人之情,上片写伤春怀人的愁思,下片写伤春怀人的痴想。全词风格质朴淡雅,不事雕琢、不用典故,不论写景写情、写现实写回忆,都委婉细腻,情真意切。
词的上片情景交融,意境有独到之处。前二句是伤春,三、四两句写伤别,五、六两句则是伤春与伤别的交融,形象丰满,意蕴深邃。“听风听雨过清明”,起句貌似简单,不像梦窗绵丽的风格,但用意颇深。不仅点出时间,而且勾勒出内心细腻的情愫。
二 互评上一讲作业品令*春水碧于天(曹组格)
文/浅秋
迟日暖。春风绕、欲把垂杨轻挽。画船游、中酒人慵懒。泛平波、闲鹭伴。
云朵却行舟下,俯仰流连难返。终有问、湖里天可有?春水碧、云舒卷。
解读  暖和的天气,春风吹动杨柳,画船中,喝酒的人慵懒,看着水面,闲鹭相伴。看着船下云朵的倒影,看着一湖春水中云儿或舒或卷。
简评  格律正确,韵字无误,结尾扣题。有画面,有淡淡情怀。


点评

行文流畅,画面唯美。提点意见哈,春风,春水,云朵,云舒无规则重字能避则避。不过也不是大问题  发表于 2025-3-13 10:5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2

帖子

8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68
26#
发表于 2025-3-12 21:58: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荷月 于 2025-3-12 21:59 编辑

.雨竹28~荷月
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蝶恋花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赏析:
这是一首婉约词。开头以拟人的写作手法,读来感觉很伤感。菊愁兰泣,燕子也飞走了。准备过片描写了明月,同样用拟人的写作手法,写出了月亮只是泼洒清辉,而不懂得作者内心离别凄凉。过片承接上文的到晓,然后折回写登高望远。结尾把作者想寄书到远处而又无处可寄的心理结合起来描写,更突出了作者心中的惆怅。
译文
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互评
品令   一汀烟雨杏花寒
雨竹13-予安
正春杪。虚窗外,风送柔香清悄。料应是、江杏馀红少,更散入、烟水渺。  
燕子归迟旧巷,雨湿苔茵难扫。怕檐低、又听千声碎,梦不成、人渐老。  

解读:正是春天的时节,在窗外,和风缓缓吹送着清香,料香应该是红杏慢慢凋谢,飘落在烟波浩渺的江水中。
旧巷的燕子归来得晚,被雨打湿长满青苔难以清扫,害怕屋檐太低,又听到细碎的鸣叫声,难以入眠,人也渐渐苍老。

赏析:描绘了春天清婉又令人的景物,抒发了作者淡淡的忧愁与感伤,伤春易逝,情感细腻真挚,上片缓缓渐入情景,自然优美,下片脉络不够清晰,事物的描述有种凌乱感。

点评

怕檐低,明说燕子,却也代表了作者的情绪。整体词写得不错,颇得词味。  发表于 2025-3-13 10:42
春杪,暮春时节,所以才馀红少,解读为春天则不够准确。  发表于 2025-3-13 10:42
解读和赏析都不错,词句的组织还可以更好。  发表于 2025-3-13 10:4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5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8
27#
发表于 2025-3-13 08:54: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雨竹29-蓁蓁第六讲作业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翻译 時光何時了却,往事又知多少。昨夜小楼吹来了东风,皓月当空,故国不堪回首的痛楚。白玉栏杆石阶应在,所念已去,哀愁如春逝水涛涛。 简析 感怀故国悲愤,追忆往事,痛不欲生。满腔恨血喷薄,小楼虽在,故国不堪。春花秋月物是人非,痛苦不尽,折磨愁恨令人不堪,动荡他乡,如泣如诉。  二互评作业: 雨竹11~羽君 品令:春辞(桃花春色暖) 文/羽君  风薇晴暖。偶见得、双飞紫燕。轻衫闲步溪桥畔。李花若雪、桃杏芙蓉面。  草色撩衣心未乱。陌尘还清浅。两眉又共春光软。句长笺短、与我衷情婉。  1.格律正确。 2.脉络清晰,春光无限。 3.动静结合。 4. 景情交替。 5.上下文一致。

点评

整体读下来,感觉景情配合的不是很好,作者要表达的是怎样的一种情绪,也不够清晰。  发表于 2025-3-13 11:04
草色撩衣,陌尘清浅是否合理,值得商榷。句长笺短,出现的比较突兀。  发表于 2025-3-13 11:03
风薇,还是风微,是否笔误?  发表于 2025-3-13 11:03
作业要求解读然后简评的吧,没有作解读。  发表于 2025-3-13 11:01
这排版看的头大  发表于 2025-3-13 11:0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7

帖子

10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00
28#
发表于 2025-3-13 09:54:24 | 只看该作者
第六讲作业 一片蓝

1.分析词牌《品令》,(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品令词牌以曹组《品令·乍寂寞》为正体,双调五十二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另有双调五十一字,前段五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等十一种变体。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品令》:

品令 .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雨竹15-浅酌璃兮

燕初歇。东风冷、又坠纷纷春雪。寒烟起、芳影无端乱,杏花雨、湿绣袜。
缓步拾阶高处,棹远飘忽如叶。最可惜、汀岸红缨淡,却听得、啼声切。

一片蓝试评:格律无误,非常标准。
有一个问题:芳影无端乱这句中的 芳影 不知指的是什么,个人认为这儿的表达不明确。其它的都很好。我不太会评,有评错很正常,别介意。

点评

开篇燕,煞尾啼声切,可为呼应,但燕一般用呢喃,声音不是很大,用切字是否合适,可商榷。  发表于 2025-3-13 11:20
拾阶高处,棹远如叶就应该是看到的景象,这里没表达出遥看的意思,感觉就有点凌乱。  发表于 2025-3-13 11:17
前面春雪,后面杏花雨,若是真雨,则和雪违和,若是花雨,则不会湿绣袜。  发表于 2025-3-13 11:17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

帖子

35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6
29#
发表于 2025-3-13 12:51:42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六讲作业
雨竹07-芷溪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江城子密州出猎》

答:江城子·密州出猎翻译: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头戴锦帽,身披貂裘,率领众多的随从,纵马狂奔,飞快地越过小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百姓跟随我出猎的盛情,我要像当年孙权那样,亲自射杀猛虎。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重新重用我呢?那时我定当将雕弓拉得如同满月一般,瞄准西北,奋勇射杀西夏军队。简析:这首词上阕叙述了出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了作者渴望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整首词气势豪迈,情感奔放,充分体现了苏轼的豪放风格。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指出不足

答:
雨竹12-剑卿歌
绣帘卷,欲看取,如约年年梁燕。旧巢在,不见双双影,这春事,归恁晚。
最恨东风不管,寂寞深深庭院。杏花雨,洇冷心寒透,恨将那,情搁浅。

芷溪试评:问好师兄
1.读解:卷起绣帘,想要看到如同往年一样按时归来的梁燕。旧巢还在,却不见燕子成双的身影,春天的事,为何回来得这么晚。这段描绘了作者期待燕子归来却未见到的失落之情。
最恨东风不管,寂寞深深庭院。杏花雨,洇冷心寒透,恨将那,情搁浅。:最怨恨东风不管不顾,使得庭院深深充满寂寞。杏花在雨中飘落,雨水浸湿寒冷,心也被寒透,怨恨这让情感都被搁置。这里进一步表达了怨恨和心寒,以及情感上的无奈。
2.简评:通过对燕子未归、东风不管、杏花雨冷等景象的描写,表达出了一种寂寞、怨恨和心寒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

不足之处,说实在话水平不够看不到不足之处,还是让老师来点评吧

点评

②下片“洇冷心寒透”这句刻意了,有凑字之嫌。其余尚可。  发表于 2025-3-16 18:47
两处小的不足:①上片“如约”二字用的有矛盾,可考虑换一个词。  发表于 2025-3-16 18:45
词写得不错,评得也不错。  发表于 2025-3-16 18:44
第一问简析《江城子.密州出猎》解析到位,很不错。  发表于 2025-3-16 18:4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

帖子

3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6
30#
发表于 2025-3-13 18:51:49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第六讲作业
雨竹组21-安若渔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同:无)

译文
矮小的茅屋旁,溪边长满青草。好似有喝醉的吴人说着温柔又美好的话,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子在溪东豆田锄草,二儿子在家里编织着鸡笼。最喜欢那顽皮的小儿子,正横卧在溪头,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简析
这首词看似客观地作叙述描写,其实是通过对农村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作者的主观感情。作者用了侧笔反衬手法,通过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原玉
品令·春叹
雨竹20-月影清心
碧连天水,觅帆影、春波里。雨微纷至,客难相会,绊拘尘世。翠柳轻摇,风抚乱枝含泪。
忘归日坠,绪难褪、人憔悴。燕分南北,旧情何继,叹嗟何已。独倚阑干,望断暮云天际。

试评:问好诗友!词写离情,帆影、柳、雨、泪,落日、燕,物象选择合理,然句与句之间感觉比较跳脱。字词组织上,个见还需加强。如起句碧连天水,就不如天连碧水读来顺畅些。雨微后着一纷至,不知纷至的是何物,若指雨,则纷至不如悄至。从全词情感色彩看,翠柳显明亮了些,不如弱柳,结句暮云一词,感觉就是加塞进去的。建议调整一下句子顺序,比如客难相会,绊拘尘世,可以适当后移。个见,如有误评请见谅!

点评

这首词就是好多地方词句颠倒,导致表达出来涩感很强,气脉不畅。  发表于 2025-3-16 18:51
对词的点评比较到位。  发表于 2025-3-16 18:50
第一题对词的解析不错。  发表于 2025-3-16 18:4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4-7 17:09 , Processed in 0.12563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