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词二十七期初级班清扬组第十一讲作业帖 |
| ||
| ||
| ||
| ||
| ||
点评
问好同学:这篇小令整体完成的还不错,立意清晰,主题明确,煞尾余味也很足。
不足之处就是下片的最后两均拍的遣词上还可以更凝炼些。
| ||
点评
略微不足是语言上稍显直白,部分表述如“美美是闲情”过于口语化,缺乏古典诗词应有的含蓄与凝练,在提升作品的诗意和文学性方面还有空间。
而下阕“栏杆倚处绕风清。落花襟上,美美是闲情”,通过人物倚栏,清风环绕,落花落在衣襟上,营造出悠然闲适的氛围,将作者享受自然、安于闲适的情感表现出来,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下阕“荷叶水珠添雅韵,几群飞舞蜻蜓”,细腻刻画雨后清新之景,荷叶上滚动的水珠增添雅致韵味,蜻蜓飞舞更添生机。
“忽而雨霁,一带彩虹生”,笔锋一转,描绘雨过天晴,彩虹出现的景象,前后对比,展现出自然变化的奇妙。
梅欣评阅:这首词上阕“初夏天空云似墨,轻雷唱和风声。一蓑阵雨打凉亭”,描绘出初夏风云变幻,乌云如墨,轻雷与风声相伴,阵雨洒落凉亭的画面,短短几句,将夏雨前的紧张氛围渲染得十分到位。
| ||
点评
稍微不足就是在情感表达上,稍显直白,缺乏细腻的情感变化,难以让读者产生更为深刻的情感共鸣。另外“太”、“悄”、“淼淼”都是仄应该平。建议修改下。
“微波三万顷,直奔入苍穹”,以夸张手法描绘湖面微波,气势宏大,进一步强化了对太湖浩渺的感受。做到了心境与景的融合。
下阕“起棹荡舟湖上,淼淼弗认西东。湖山清气荡心胸”,作者从观景到亲身泛舟湖上,因湖面广阔而辨不清方向,却被湖山清气涤荡心胸,将自身融入自然,表现出一种沉醉于自然、心胸开阔的心境。
从湖边茂密的野荻,到江风、渔火与朦胧月色,再到悄然划入画面的小舟和远处墨色浓重的山峦,远近结合,勾勒出一幅富有层次感的太湖晨景图,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氛围。
梅欣评阅:这首词,画面层次感强。上阕“平旦太湖观景,湖边野荻重重。江风渔火月胧胧。小舟悄入画,山远墨浓浓”,描绘清晨太湖边的景色,层层递进。
| ||
点评
整首词运用荼蘼、苔痕、双燕、絮、落花、青梅、蝶、莺等丰富意象,构建出一个充满愁绪的意境空间,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意象之间相互映衬,强化了情感的表达。很不错的作品!
蝴蝶衔走香瓣,黄莺似乎载着暮愁留下,将女子内心的孤独、惆怅与对旧情的怀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下阕“漫绾云鬟思旧约,空庭斜倚芳柔。青梅初小怯登楼。蝶衔香瓣去,莺载暮愁留”,进一步刻画人物,女子梳理云鬟,在空庭中斜倚,因思念旧约而心生怯意,不敢登楼。
絮飞春似梦,花落水空流”,通过荼蘼花如雪花般清冷,苔痕爬上帘钩,梁上双燕呢喃,柳絮飞舞、花落水流等景象,营造出一种伤春的氛围,细腻地传达出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
梅欣评阅:上阕“荼蘼雪冷罗裙色,苔痕潜上帘钩。画梁双燕语无休。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1 13:57 , Processed in 0.15289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