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十六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24

帖子

13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0
21#
发表于 2025-5-22 08:37: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作业
雨竹29-蓁蓁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解析,将失去,暗淡无光,珍惜。

二互评
雨组31~扬风万里
粉蝶儿 初夏
绿涨层峦,陌头青梅尚小。纵红稀、枇杷黄了。芰荷舒,蝴蝶舞,啼莺藏杪。物华欣,何须叹春归早。
溪亭品茗,抛却世尘纷扰。掬清泉,竹风环抱。自逍遥,浑不管,暮云斜照。寄闲身,守取此时安好。
蓁蓁问好学友。
1流畅。
2.自在

点评

下片自然引出主人公,这的确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守取 这俩字语感差些。整体语句清新,自然明快,学习了。  发表于 2025-5-26 21:14
这首词先从高处 远处下笔,纵红稀,这三个字 放在这里有点别扭。后面多是初夏代表景物,然后发出感慨,顺承而下,衔接自然。  发表于 2025-5-26 20:46
解析的有点粗略,点评也很惜墨。  发表于 2025-5-26 20:4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62

帖子

274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2
22#
发表于 2025-5-22 08:47:33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十六讲作业
雨竹组长*秦风
粉蝶儿 初夏那畔行
雨珠20-月影清心
翠染长堤,柳丝轻拂烟缕。小荷擎、玉珠凝露。燕低旋,穿叶隙、呢哝私语。掠晴空,惊起絮飞无主。


徐行幽渚,蛙声闹喧如鼓。采菱舟、棹歌频度。倚雕栏,忘俗事、闲愁皆去。愿余生,尽揽此间清趣。


秦风简评
整首词通过对初夏景色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闲适恬淡的心境。词人在幽渚边徐行,听着蛙声、棹歌,倚着雕栏忘却闲愁,这种心境与初夏的宁静、充满生机的景色相融合,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个人觉得有待商榷之处有两点:
1、柳丝轻拂烟缕,此处用轻拂似乎不妥,轻拂是轻轻拂过的意思,前面说了柳丝,后面又说烟缕,烟缕也是柳丝的意思,柳丝轻轻拂过柳丝总感觉怪怪的。
2、过片:徐行幽渚,蛙声闹喧如鼓。从时间上来看,结合上片分析,作者是白天在江边行走的。而青蛙白天的时候是很少鸣叫的,只有夜间才会有蛙声如鼓的现象,此处逻辑上似乎说不过去。
以上纯属个见,误评勿怪。

点评

下片引出作者活动地点,至于蛙声 我不太清楚。雨后 蛙声最闹。如果是这样 前文缺少铺垫。别的上好。  发表于 2025-5-26 20:58
柳丝这句有点凑韵,燕子活动这里描写的太多,絮飞无主,与下片没有多大联系。  发表于 2025-5-26 20:56
两位老师好,秦风师点评的很仔细中肯。上景下情,景色如画,令人忘却俗事。情感生发自然。  发表于 2025-5-26 20:5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6

帖子

48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6
23#
发表于 2025-5-22 22:14: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典雨婷 于 2025-5-22 22:26 编辑

第十六讲作业
雨竹组27雨婷
粉蝶儿·南风知我意
雨竹组长-小西
岸柳摇烟,画船催发春候。恨东风、不留长袖。正南帆,牵别绪,西洲云岫。算归期,争奈燕泥红皱。
罗屏香冷,天涯客似花瘦。褪朱弦、素蟾空逗。怕登临,双桨远,乱鸥啼透。粉蝶儿,也逐断鸿飞旧。

问好美组,雨婷试着简评,这首词婉约细腻,情景交融,语言清丽,余韵悠长,若在情感递进上稍加调整,会更加凝练,整体不失为一首感人的春恨佳作。

点评

然后回到室内,而且是晚上。怕登临,晚上即使有月,也难看清江面,何况乱鸥呢?然后粉蝶这句也违背时令。 理解不好,望多多包涵。  发表于 2025-5-26 21:10
两位老师好,起拍就设定了地点,时间,表明是送别场景。上结数归期,表明已经盼早日归来。  发表于 2025-5-26 21:06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1

帖子

5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4
24#
发表于 2025-5-22 22:41:57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雨竹组第十六讲作业雨竹02-依若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昭君怨·梅花
宋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简析:
这首词上片描写出山野中梅花的姿态,较富有诗意;下片具体描写野人家的环境,与前面的一树寒梅掩以疏竹相互映发,形成一种优美恬静的境界。此词以咏梅为题材,采用了比兴手法,颇有发人深思的地方,表现出一种清醒可喜的逸情雅趣,别有一番意味。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粉蝶儿》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粉蝶儿·初夏

雨竹25-幻玉
翠影盈眸,光暖丁香吐紫。柳枝摇、碧波微起。趁闲情,随野兴,薄装轻履。绕长堤,惊有故人来此。
未邀而遇,顿然更添惊喜。坐湖边、万言何止。白鸥飞,红蝶舞,小荷贴水。约芳期,将迷半开花蕊。
解读:
这阕词通过对初夏景色的细致描绘,如翠绿的树影、吐紫的丁香、摇曳的柳枝、飞翔的白鸥、飞舞的红蝶、贴水的小荷等,营造出了一种清新、优美、充满生机的氛围。同时,将与故人意外相遇的惊喜以及相聚时的欢乐、对未来相聚的期待等情感融入其中,情景交融,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惜之情。

试评:作者以清新笔触勾勒出初夏景致与偶遇故人的喜悦,词境悠然,情感真挚。
整体用词浅白晓畅,贴合“粉蝶儿”词牌清新活泼的特质,如“薄装轻履”“万言何止”等表述口语化却不失雅致,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不过,部分语句稍显平铺直叙,如“坐湖边、万言何止”,在炼字琢句的精巧度上可进一步提升,若能融入更具诗意的表达,或许能使情感传递更具感染力。评不好请见谅!

点评

以上均为个见,欣赏学习了!  发表于 2025-5-25 09:05
虽然,词的篇幅决定笔墨,但是,个人觉得,着墨还是需要把事情延展开一两句,才好,万言还是概括性太强,不具象,另外不需要罗列较多景、物,取一两处便好,物象不必太多,尾结将迷二字可酌,景结仍需斟酌,韵味不足  发表于 2025-5-25 09:05
再补一刀:这篇词题目是初夏,文中写的内容也多是初夏的景、物, 上片写趁时序随兴游玩,偶遇,下片相叙,再约,寥寥几笔,个中情意跃然纸上,不足之处是下片万言何止,过于概括了,可延展开来  发表于 2025-5-25 09:02
补个刀:点评部分,略显敷衍,可以再细致些!  发表于 2025-5-25 08:57
作业完成的很好,该有的都有!  发表于 2025-5-25 08:56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

帖子

3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2
25#
发表于 2025-5-23 01:21: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月影清心!! 于 2025-5-23 01:31 编辑

第十六讲作业
雨竹20-月影清心
一、
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宋 辛弃疾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赏析:
   这首《粉蝶儿》,在落花词里,是一阕别开生面的绝妙好词。句逗以不依词谱,作长句读为佳,可以更好地传达出词语的情致。 艺术构思颇为巧妙,前后片作了对比的描写,而在前半片中,前二句与后二句又作了一个转折。主题是落花,却先写它未落前的秾丽。用十三岁小女儿学绣作明喻,礼赞神妙的春工,绣出象蜀锦一样绚烂的芳菲图案,“一枝枝不教花瘦”,词心真是玲珑剔透极了;突然急转直下,递入落花正面。好花的培养者是春,而摧残它的偏又是无情的春风春雨。寓秾丽于自然,散句与齐句组成“如笛声宛转”的音节,词笔柔韧中见清劲。
二、互评
粉蝶儿   初夏
雨竹02-依若
凋落残红,歇了满城飞絮。漫添街、翠悠如许。沐槐香,循柳樾,声声莺语。客闲行,轻袂薄衫寒否。
笑靥盈盈,犹传些些和煦。正怡然、快云滴雨。纵遮回,不及问,春归何处。最宜人,此时爽心风度。
简读:春天渐渐退去,夏日新翠盈眸,和风煦煦,添了几分惬意,也就懒得问春归何处。
简评:这首词有两处格律错误。景多情少,虚实结合不是太好。

点评

整篇的立意不够明显,表达上欠考虑,看起来也是随性无性之作,格律也错两处,笔法功底可见一斑,建议作业认真一点!以上均为个见,欣赏学习了!  发表于 2025-5-25 09:15
过度处理的也不是很好,上片尾结问人寒否,紧接着就是笑语和煦,然后马上就来雨了,这就有点悖理了,然后呢,又说最宜人,所以,你是想说寒否呢/还是想说宜人呢?建议再斟酌一下  发表于 2025-5-25 09:14
再补一刀:上片不错,尾尾道来之感,只是尾结有些突兀,这个尾结缺少铺垫,使人不明其意,如果是想表达初夏的温度还是不怎么温暖,那不需要用一个问句来表达,寒否,是需要斟酌的  发表于 2025-5-25 09:11
补个刀:对于格律的部分,词研的学员,不应该存在此问题了,建议写完之后,用工具检测一下,又或者为意而生者 ,可标注!  发表于 2025-5-25 09:09
这篇作业也和上一篇一样,该有的都有,只有点评部分也略显敷衍,可多多延展!  发表于 2025-5-25 09:07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0

帖子

10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06
26#
发表于 2025-5-23 08:23: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荷月 于 2025-5-23 08:24 编辑

雨竹18~荷月
暗香
宋*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得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译文
旧时皎洁的月光,曾多少次照着我,在梅花旁吹奏玉笛。笛声唤起美丽佳人,不顾寒冷和我一起把梅花攀摘。而今我像何逊一样渐渐老迈,全无当年春风得意的动人文笔。但奇怪的是竹林外几枝梅花,偏把缕缕幽香送入华丽宴席。
此时,江南水乡正分外的凄冷静寂。想寄你一枝寒梅可惜路太远,还有一夜茫茫大雪堆积。手捧翠玉酒杯不禁伤心落泪,只能默对红梅深情想念你。永难忘那时我们携手同游,千树寒梅绽放,西湖一片澄碧。而今眼看梅花又片片落尽,可不知几时还能见到你?

2互评
雨竹-阑亭雪
粉蝶儿     初夏
柳外长堤,流波泛碧翦翦。又溪桥,笛声吹畔。看榴花,盈翠叶,娇妍无限。感时光,如风去来还散。
一春几何,嫣然百色难挽。拂青丝,发参白浅。对人生,吟过往,诗成欲叹。怎敌它,月儿下杯千盏。

解读:柳树掩映的长堤,涟漪泛着清碧,又看到一座溪桥,笛声悠悠传来,观赏石榴花,在翠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娇妍,感慨时光,如风一样消散不见。
  春天还有多少时光呢,嫣然的百花都难以挽留,和风拂过发梢,想起过往的人生,需要写诗词抒发情怀,怎么能抵抗,月下的千杯淡酒。

整体显得细碎凌乱,长堤、柳树、榴花组成的画面比较违和,感时光如风与前文写景联结不紧密,下片有些词句较拗,发参白浅令人费解,月下千杯前文没有铺垫,显得突兀。

点评

以上均为个见,欣赏学习了!  发表于 2025-5-25 10:03
下片又是三个入情句,一春几何、拂青丝、对人生,层层推进,虽然整体虚写较多,但是层次感,渐渐深入,品读起来,还是不错的,尾结,月下独酌,点出主旨,个人觉得,还不错  发表于 2025-5-25 10:03
补个刀:这个上片是罗列了三个场景,以感时光作结,还是可以的,通常来说,这是一篇初夏随笔,随兴而作,借景抒情,作者笔法还是相当不错的  发表于 2025-5-25 10:00
这个作业,也不错,该有的都有,点评部分,也是略显敷衍,希望可以延展开来!  发表于 2025-5-25 09:4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6

帖子

3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2
27#
发表于 2025-5-23 10:43:05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雨竹组第十六讲作业
雨竹组12一剑卿歌
粉蝶儿  初夏
予安
柳暗横塘,乱絮欲将昼锁。恰风来、扑人眉朵。燕初飞,蝶试粉,荷钱新破。近苔矶,闲数小桃几个。
午倦抛书,竹椅慢摇时卧。任廊檐、碎光筛过。煮云腴,分竹露,棋声相和。忽斜晖,移上玉阶同坐。
问好师友,剑卿歌试评:
以“柳暗”极言杨柳之多,为下句柳絮漫天飞扬做铺垫,几乎将白昼封锁。风起飞絮扑上眉朵。这时节,燕飞蝶舞,小荷新破,悠闲地数着结出了小桃几个。放下书本,躺在竹椅上午睡,任凭竹椅慢慢摇晃,在这份闲适里时光缓缓淌过。睡起后煮茶下棋,不觉间斜晖在台阶上洒落,这份安闲静谧的初夏时光独属于我。
整首词语言流畅自然,景中含情。上片写景,下片用时光这条线将初夏时节这份恬淡闲适的心情穿缀起来,第一次见到“云腴”这个词,学习了。
一点个人浅见同师一起探讨学习。这首词个人读解的的表达初夏时节的恬淡闲适,但飞絮锁昼、絮扑眉朵的描写个人感觉和这种意境有点违和;燕初飞一般是指春天吧,且感觉和上句意脉有点断联,飞絮是会干扰视线的。
上下片之间承接不够紧密,上片写水塘边之景,下片直接写午睡,缺关联。其他都挺好,跟师学习如何活用动词。
以上个见,水平属实有限,有理解偏差或谬误之处尚请海涵,欢迎师友讨论指正,一起加油学习。等评阅老师复评学习,谢谢!

点评

下片,“碎光”应该是树木或者窗格一些缝隙漏下来的光,“廊檐”的话就有点牵强了,“斜辉”夕阳的余晖,用“忽”来的有点仓促了,且与“碎光”有重复费笔之嫌。  发表于 2025-5-29 21:44
简单的再补充一点小问题,上片,起首两拍重点描写“柳絮”,但对于整体词境就像互评老师说的造成不和谐状,“昼锁”→铺天盖地,“扑人眉朵”→浑沌不堪睁不开眼,另外,意象上面的选取确有“春”之嫌疑。  发表于 2025-5-29 21:44
评:初夏的气息扑面而来,时光恬淡心境平和,很不错一首粉蝶儿。 互评老师这块,解析的很不错,字内字外联想丰富有色彩,很有诗人的独到眼光。点评部分对于缺点的指出基本已经到位,这里我就比较省事了。  发表于 2025-5-29 21:4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0

帖子

3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2
28#
发表于 2025-5-23 12:33: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安若渔 于 2025-5-23 12:34 编辑

古典词研四雨竹组第十六讲作业
雨竹组-安若渔

粉蝶儿·初夏
安若渔
薄暑新来,小庭槐阴初转。  正蔷薇、粉香吹散。蝶儿忙,才扑得,南枝红断。又低飞,墙外柳绵撩乱。  
漫绕芳丛,浑似去年心眼。  向风前、与谁争恋。怎禁他,黄梅雨、画檐蛛幔。待晴时,重觅翠深池馆。  

自评:
这阕词通过初夏风物的细腻描摹,婉转传递出时光易逝、孤寂无侣的轻愁,堪称一首颇具韵味的婉约小品。不足的是,意象组合略显传统(如蔷薇、柳绵、黄梅雨等),创新性稍逊。情感表达也未能突破闺怨或时序之叹的窠臼,深度可再挖掘。在意象新颖性或情感独特性上待更进一步。

点评

评:自填自评这首作者底气很足,对于自己不足之处也是说的比较中肯,意象上面千年也是这样基本没有创新一说,至于立意谋篇上或许可以有所突破以及奇巧构思。  发表于 2025-5-29 21:4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60

帖子

68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84
29#
发表于 2025-5-23 19:08:38 | 只看该作者
作业:
雨竹11~羽君

粉蝶儿.初夏游
雨竹组16一翠花

恰好晴光,即兴寻游郊外。木阴浓、雀声欢脆。灿如霞,香满径,榴花开恣。立蜻蜓,池塘小荷新翠。
徐行畦径,风吹麦浪无际。遇乡翁、笑谈农事。杏儿青,枇杷熟,菜园有味。望斜阳,映照远山如醉。

a、阅读:
“木阴浓、雀声欢脆”描绘出树木葱茏、鸟儿欢唱的有声之景;“灿如霞,香满径,榴花开恣”将石榴花盛开的灿烂与香气四溢展现得淋漓尽致;“立蜻蜓,池塘小荷新翠”则捕捉到蜻蜓立于新荷之上的灵动瞬间,画面鲜活生动,如在眼前。
“徐行畦径”“笑谈农事”等描写,展现出一种从容自在的状态,让读者能深刻感受到其享受自然、融入乡村生活的惬意心境,也能使读者随之放松身心。
“杏儿青,枇杷熟,菜园有味”等描写,选取了具有初夏特色的水果和田园场景,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与乡翁笑谈农事的情节,更增添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温馨,使整首词贴近生活,容易引发读者共鸣。

b、此词在韵律上较为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词的格律要求,能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音韵之美。

点评

下片,田间地头“遇乡翁、笑谈农事”又忽然转写“杏儿、枇杷”衔接上面不是很顺畅,词脉稍有断裂。另,径字的重复使用词意偏窄,空间设计上不是很好。  发表于 2025-5-29 21:45
整体行文方面比较流畅,立意上比较得体。上片意象“木阴、榴花、蜻蜓、池塘小荷”视觉上比较生动多彩画面感很强,间有“雀声欢脆”听觉的加入,使得词境更有立体层次感,但“雀声欢脆”词感稍弱。  发表于 2025-5-29 21:45
评:这首词情词境比较清新闲逸,田园风味浓郁,意象选取上也比较符合初夏特点,互评老师这块解析的很仔细透彻但相对有点程序化公式化,至于点评部分似乎是忽略了。  发表于 2025-5-29 21:4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

帖子

21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8
30#
发表于 2025-5-23 23:18:10 | 只看该作者
粉蝶儿*初夏
文/浅秋
满地新阴,庭下榴花乱吐。梦归来、怅然无绪。任莺啼,凭燕语,难留春驻。懒梳头,无赖倚门凝伫。
案上沉香,烟雾袅袅风举。记前时、约朋相聚。把春风,都写进,清词美赋。叹如今,春去不知何处。

见鹿简评:
这个词上片起拍还是关题的。从第二均拍开始入情。上片协拍结到小情绪与细节上,貌似是闺情之笔,但下片却是言友情,因此整体词脉有点杂糅。

点评

下阕衔接紧密,到“记前时”突然提到朋友相聚,前后表意割裂了。  发表于 2025-5-27 14:37
同意林深时见鹿同学的观点。上阕表现的确实是闺情。  发表于 2025-5-27 14:3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3 06:11 , Processed in 0.14023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