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二十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48

帖子

22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0
21#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玉学词 于 2025-6-29 02:57 编辑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二十讲作业
风荷组29号~紫玉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高阳台·残萼梅酸】王沂孙
残萼梅酸,新沟水绿,初晴节序暄妍。独立雕阑,谁怜枉度华年。朝朝准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又争知、一字相思,不到吟边。
双蛾不拂青鸾冷,任花阴寂寂,掩户闲眠。屡卜佳期,无凭却恨金钱。何人寄与天涯信,趁东风、急整归船。纵飘零,满院杨花,犹是春前。

【赏析】

王沂孙词,有一部分是写自己的相思况味的,这一首却是代作闺怨口吻。这种作品不一定是为自己眷属而写,不过当时文人飘流江湖的很多,这种写游子思妇的作品,自带有一定的典型性。词设想一个天涯游子的妻子,希望他趁年华正少、春意正浓的时候还家,以结束无限期的离别相思。这本是诗词中常见的题材,在王沂孙写来,又有他自己的特色。

“残萼梅酸,新沟水绿,初晴节序暄妍。”,写女子所在地江南的春色。带残萼的青梅虽小,已经含酸;门前沟水新涨,一湾澄绿。这正是雨后初晴景色,节序近清明,是一片温暖清丽。孙舣《菩萨蛮》写梅子初生:“含章(宫殿名)春欲暮,落日千山雨。一点着枝酸,吴姬先齿寒。”,蔡伸《醉落魄》写雨后池水新涨:“池塘雨后添新绿”,词人眼中春色,往往有此共同的感受。这三句把春天写得很美,为怀人情绪发端。

“独立雕阑,谁怜枉度华年。”,雕阑即楼上木雕阑干,两字暗点登楼。独自登楼倚阑,望见暄妍春色,而游子久别不归,无人与共欢娱,所以产生“枉度华年”之感。“华年”,少年时;“枉度”者,即柳永《定风波》“年少光阴虚过”之意。柳词说“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是女子“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时,追悔当初未能将他拘束在身边相随相伴,以致“年少光阴虚过”,王词则直说自怜“枉度华年”。

情事相同,思路一致,而表现方式却大不相同,是由于女子身份、性格的差异与词人作品风格的不同。再看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把一纸寄来书,从头读。”,所写女子春日登楼睹景怀人之情事亦同,却是所念之人有“一纸寄来书”,不同于柳词之“音书无个”。王词又如何呢?

上片后四句一气贯连,就点到这个问题:

“朝朝准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又争知、一字相思,不到吟边。”,她先是揣度不久将是清明时节,会接到信;但一转念又担心:怎知不会出现他一个字也不写来的可能呢?这几句心理错综矛盾的描写,是有几层转折的,艺术构思很深刻。

既不同于柳词的已肯定了他不会有信来,又不同于辛词的确实收到了他的信,而是让她在估计很可能有信又担心万一没有信的情况下展示她曲折的心事和翻腾的情感,这是更为高妙的设计。

燕子传书之说,由来已久,江淹《杂体诗·拟李都尉从军》就写道“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唐诗宋词中也不少见,孙惟信《昼锦堂》词“燕翎难系断肠笺”,是反用之例,此词则是正面来写。“吟边”,意犹“诗中”“词中”。陆游《身世》诗:“吟边时得寄悠悠。”,韩淲《生查子》词:“写我吟边句。”,不说书信而说吟边相思即寄托相思情意的诗词,自是古人有以诗词代书札的事实,也可能是对家书雅化的写法。

上片写女子春暮怀人,下片就进一步写她在相思苦痛中兴劝归之意。

“双蛾不拂青鸾冷,任花阴寂寂,掩户闲眠。”,先是说她一春不事妆饰,一任花影上阶也不去赏玩,掩户闲眠,消磨永日。双眉不画,冷落鸾镜,是“谁适为容”之意。独对春光,徒添愁闷,不赏也罢。

下两句“屡卜佳期,无凭却恨金钱。”,本于唐人于鹄《江南曲》“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句意,说屡次用金钱占卜行人归否,都无凭验,因此怪起金钱来。中间省去了多少次卜得吉兆却未见人归的情事,一笔跳到心理状态描写,和上片“独立雕阑,惟怜枉度华年”写法一致,都是省略了长时间的情绪积蓄转变过程,直接反映其恨、怨构成的结果。如此经过几番铺垫,顺理成章地就逼出劝远人归家以结束没完没了的相思之局的想头。

“何人寄与天涯信,趁东风、急整归船。”三句是一篇主意。是说希望有人代自己向天涯游子带去书信,告诉他趁此东风,在三月桃花水涨时,急促准备归舟,返程会快些。“东风”包含着风向和季节两义。这几句话不但表示愿望迫切,写得又很巧妙,跟上片后四句盼对方书信又怕不得其相思一字之意自然映衬生姿,写她脱出被动争取主动。写词的工妙处,也就表现在这种地方,否则就会有前重后轻的毛病。

结尾三句“纵飘零,满院杨花,犹是春前”,是补充语,就“趁东风”生发,点明上几句盼归、促归意思。但绝不仅是这样,还是呼应和收结上片的“谁怜枉度华年”,使全篇达到浑成的地步。意思是要赶紧在春尽之前回来团聚,尽管计程到达时已是柳绵吹尽时候,哪怕几天也好,抓得住春天的尾巴,不让今年春天完全在孤独中溜走。语气坚决,词情有余不尽。

王沂孙词,多数是含蓄较深,用意较隐,用字用词精警,风格多冷峭,声容从容徐缓,但这一首并不多用特殊字语,一气宛转直贯到底,接近北宋词。可见一个有成就的词人的作品风格,也往往能做到多样性的统一。词的题材并不新,而作者能通过独特的艺术构思,反映出人物的异样心理状态,是不容易的。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红情》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原玉:
红情·赏荷
书香
粉香轻溢。正风摇翠盖,露凝仙迹。  曲岸回塘,几点嫣红漾晴碧。犹记凌波步缓,曾共赏、玉容倾国。 怎奈他、雨妒烟欺,零落乱萍隙。
岑寂。暮云积。叹客里旧游,镜中愁色。画桡暗忆,空对清波怨芳夕。休说莲心多苦,怕故苑、秋声先入。但剩得、残照里,冷香暗拾。  

读解:
荷花的香气微微地溢出来。正风吹着荷叶,露水凝着仿佛有仙气的痕迹。曲折的岸边,迂回的荷塘,有点几朵嫣红漾在晴碧上面。还记得缓缓踱步,一起共赏这倾城的玉容。可是没有办法,雨打风吹,花儿零落在乱萍之间。
寂静。暮云堆积。叹息在他乡旧游,镜中容颜有愁色。在画船上暗暗地回忆过去,空对着水面怨着花香的夜晚。不要说莲心有多苦,怕故乡,秋声已经早早地来了。就剩下,夕阳残照里,暗暗捡拾一点冷香了。
紫玉试评:问好书香同学,格律无误。
此阙词通顺易懂,语言流畅,很有词味,是一阙不错的作品。
以下几点与书香同学共同商榷:
1、上片第四句“犹记凌波步缓,曾共赏、玉容倾国。”,前面写赏荷的美好景色。此处开始回忆,感觉赏荷的现在有点少了,转折开始的有点早了!建议再斟酌。
2、下片都是回忆和对客居他乡的感慨和秋天秋声的愁苦和冷清,与赏荷的主题有点远了。赏荷的赏字,应该还是一个开心的词语,赏心悦目的感受。建议再斟酌。
以上个见。能力有限,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同学多多谅解!

点评

貌似下片都沾点边。但是语言表达,意向群的构造,等都显示了很好的语言功底,增加的词味。所以,整体还是不错的,让我们继续努力吧  发表于 9 小时前
从整体看,上片共赏玉容,显然玉容是指荷花,而相共赏的人是作者下片思念而愁的对象。但是,下片对于上片的这个伏笔,没有拓展清楚,所以有点主题不明,是赏荷忆人?还是赏荷思乡?还是赏荷叹年华老去?貌似都  发表于 9 小时前
如果起拍开始都是描写,那么歇拍的怎奈他句,缺少时间过度词,略显不顺。  发表于 9 小时前
您的第二题,对书香诗友的这首红情点评,我也很赞同。如果把书香诗友的起拍“粉香”句,到“共赏“句都看做是回忆,而怎奈他开始是现在,那么景的描写就自然了。否则前面粉香,嫣红,晴碧与后面的雨妒烟欺相矛盾。  发表于 9 小时前
问好紫玉诗友,首先,您的第一题赏析王沂孙的高阳台,很详细,中心思想、写作手法,都分析的很到位。学习了。  发表于 9 小时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8
22#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风荷27-独钓寒江雪

试析:
阮郎归
黄庭坚
烹茶留客驻金鞍。
月斜窗外山。
别郎容易见郎难。
有人愁远山。


归去后,忆前欢。
画屏金博山。
一杯春露莫留残。
与郎扶玉山。

解析:
此词是黄庭坚十首咏茶词之一。与他首专咏茶有所不同,此首以一女子口吻,咏其与茶颇有因缘之一段爱情。
“烹茶留客驻金鞍 。”烹茶二字破题,留客五字尤言过客驻马止息,女子烹茶相留。起句写情事,次句点时间 。“月斜窗外山 。”客人投宿,正当黄昏月出。月出人遇,真人生乐事。两人相遇,在女子印象极深。“别郎容易见郎难。”接上来这一声喟叹,便将上二句所写,全化为回忆。别易会难,古今所叹,唯情之所钟有以致之。郎来郎又去,“有人思远山。”有人,正是女子自指。思远山,遂将意境拓远。远山遮住了女子的愁目,也牵动了她的悠悠情思。
“归去后,忆前欢 。”换头所写,补足上片前二句相遇与下二句别后之间的那一分离 。情郎归去后,女子剩有空忆而已。“画屏金博山。”画屏掩映,博山销香,那正是前欢的象征。博山,指雕有重叠山形的香炉,金博山即铜制博山炉。此句暗用乐府诗《杨叛儿》“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博山销香,一片氤氲 ,正似前欢之融洽 。此地已非窗外之远山,而是室内之博山。“一杯春露莫留残。”一杯春露,遥接起句之烹茶,写出女子捧茶劝郎。莫留残,是女子殷语,谓一饮须尽。宋袁文《瓮牖闲评》评云 :“残字下得虽险,而意思极佳 。”佳就佳在如闻女子之声口,如见女子之深情。劝郎饮茶,又包蕴了前此醉饮之情事。所以结云:“与郎扶玉山。”玉山,形容男子醉后仪容之美。语出《世说新语·容止》:“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此句不光是写出女子为扶醉酒之情郎,承上句,也有以此清茶为郎解酒之意。
此首以烹茶捧茶之意象 ,贯穿女子爱情之本事,题材与题名是若即若离,又不可分离。茶,正是前欢之见证。女子回味前欢之美,实暗与茶味回甘之美相合。茶,又是回味之象征也。此词共九句,起二句结三句为追思实写 ,中间四句大抵为现境,时间错综,情境往复,表现女子之神情惝恍心境迷离。全词意脉相承,妙合无垠,是借茶写情的绝妙之作。


试评:
红情
‌光凝香薄,正风摇翠盖‌,‌月移舟泊‌。‌水榭生凉‌,‌数点流萤缀珠箔‌。‌谁抚弦琴玉笛‌,‌惊散了‌、‌眠鸥旧约‌。‌看几处‌、‌渔火星微‌,‌照影映红萼‌。


‌清绝‌,‌夜渐却‌。‌叹红落坠波‌,‌冷香零落‌。‌采莲韵薄‌,‌空忆儿时穷旧乐‌。‌三十六陂烟水‌,‌都付与‌、‌一塘月色。‌待晓破、‌残梦醒‌,‌满湖星剥。


上片描绘了一幅夏夜的荷塘月色,动静结合中,画面丰满。也是物象丛生中,令上片叙述感突出,主次悬而未决。宜着手于布局。
过片有衔接感,用字不及上片。
针对作业要求,此词立意不太明确,脉络清晰度未完善,布局可再整合。另,有多字落韵,建议检测后交作业。(个见勿怪)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1 20:1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