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27期创作班流风组第十二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1352

帖子

344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40
21#
发表于 2025-9-7 02:20:28 | 只看该作者
水调歌头
流风03-冷雁
金气染穹宇,玉露泣残芳。断云孤鹜天际,秋色韵悠扬。丹桂香飘幽径,黄菊姿摇冷露,风过惹愁肠。霜叶舞丹火,寒水绕荒塘。
叹流年,思往事,意彷徨。半生羁旅,尘世纷扰志难偿。常念故园松竹,更慕林泉烟月,心向静中翔。把酒问清影,何处不他乡。


自评:
1、上阕绘秋景,以“金气染穹宇”开篇,从空间顺序铺陈秋景,既勾勒出“秋高气爽又带清寂”的基调,又通过“泣残芳”“惹愁肠”为下阕抒情埋下伏笔。下阕抒情怀,以“叹流年、思往事、意彷徨”破题,先抒“半生羁旅、志难偿”的失意,再写“念故园、慕林泉”的向往,最终以“把酒问清影,何处不他乡”收束,从“叹时”到“怀乡”再到“旷悟”,情感递进。
2、“寒水绕荒塘”的“荒塘”稍显萧瑟,与“丹桂香飘、霜叶舞丹火”的生机感略有冲突。


点评

“把酒问清影”化用苏轼“把酒问青天”,虽贴合意境,但“清影”多指代自身影子,与“问他乡”的设问关联稍弱。个见  发表于 3 天前
下片“叹流年—思往事—念故园—慕林泉—问清影”的情感脉络完整,从失意到向往再到旷达,转折流畅,“心向静中翔”的“翔”字尤妙,将林泉之愿写得灵动,尾句“何处不他乡”更是以旷语收束,深化羁旅主题。  发表于 3 天前
评阅-初夏:上片秋景铺陈层次清晰,“金气”“玉露”“断云孤鹜”从高远到近景,再以“丹桂”“黄菊”“霜叶”点染秋之声色,“泣”“惹”二字暗嵌愁绪,为下片抒情铺垫自然。  发表于 3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52

帖子

344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40
22#
发表于 2025-9-7 02:29:33 | 只看该作者
水调歌头•人生感慨(毛滂体)
流风01-王者至尊
心事几多寄,那可避清颜,不知千古情思,谁最配婵娟。我把无聊相扰,酒与诗章亦少。应不得垂怜。只是耻缠袭,尤拒辱高寒。
悯生死,嗟贱贵,慕悠闲,庸低俗气,长夜何忍致云天,能借冰川千缕,暂拂痴迷少许,已足慰流年,静里存倾意,如授道儒贤。


自评:
1、上阕以“心事寄何处”破题,先写“千古情思难配婵娟”的怅惘,再述“无聊扰、酒诗少、不得垂怜”的失意,最终以“耻缠袭、拒辱高寒”立身处世之态收束,从“愁绪起”到“守本心”,情感有转折,不流于消极。
​下阕以“悯生死、嗟贱贵、慕悠闲”三字句铺陈对世事的感慨,再批“庸低俗气扰云天”的乱象,继而写“借冰川拂痴迷、静里存倾意”的自我超脱,最终以“如授道儒贤”的境界收束,从“叹世”到“寻静”再到“悟境”,逻辑递进自然。
2、不足,“庸低俗气”用词稍显直白,“我把无聊相扰,酒与诗章亦少”中“我把”与“酒与”词性对应稍弱。

点评

“如授道儒贤”的收尾略显突兀,前文“静里存倾意”写自我心境的沉静,而“授道儒贤”侧重“传授道理”的外在行为,与“自我感慨”的核心主旨关联不紧。个见。  发表于 3 天前
“借冰川千缕,暂拂痴迷少许”的比喻新颖,以“冰川”的清冽喻涤荡心尘,为“慰流年”的心境提供了具象支撑,避免了纯说理的枯燥。  发表于 3 天前
评阅-初夏:词作立意清晰,上片从个人愁绪切入,以“耻缠袭、拒辱高寒”立住人格底线,下片拓展至对生死、贵贱的感慨,最终落脚“静里存倾意”的超脱,从“小我愁思”到“大我悟境”自然。  发表于 3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4

帖子

65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4
23#
发表于 2025-9-7 15:02:50 | 只看该作者
冬日暖阳作业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水调歌头  · 隐扩(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苏格)
城上坐看久,入眼是凄凉。芰荷风里身折,波逐向南荒。我亦如君年久,鬓角霜添骨朽,贫病在他乡。岭雾杂烟树,多雨雁难翔。
念知己,同命运,散他邦。梦中几度,仍议新法共朝堂。醒后分飞南宇,欲寄音书无据,更折损柔肠。好在澄江水,无改旧时长。

点评

“鬓角霜添骨朽”中“骨朽”一词过重,原诗仅暗含贬谪的困顿与衰老,“骨朽”近乎极端,可酌,个见。  发表于 3 天前
“念知己,同命运,散他邦”提炼原诗“共来百越”的同谪境遇,“梦中议新法、醒后寄书无据”则拓展原诗“音书滞一乡”的遗憾,赋予情感更具体的场景支撑,隐括思路清晰。  发表于 3 天前
评阅-初夏:词作精准抓住原诗“愁思”与“怀友”的核心,将原诗“城上高楼接大荒”转化为“城上坐看久,入眼是凄凉”,以“坐看久”深化凝望之态,暗合原诗“茫茫”的愁绪。  发表于 3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52

帖子

344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40
24#
发表于 2025-9-7 15:32:02 | 只看该作者
水调歌头·童趣
流风27~牛肉干
常记小儿趣,欢笑满芳丛。柳间争捉鸣雀,花下斗昆虫。也学渔翁垂钓,还把风筝放晓,忙趁好东风。戏罢满身汗,兴尽乐无穷。
捉萤火,追蛱蝶,梦甜浓。忆中岁月如幻,心底意难封。每念当年欢乐,总叹时光飘泊,旧影映心融。愿得童真在,长守那情衷。

1. 上阕 - 忆童年嬉戏场景
- 起笔点题:“常记小儿趣,欢笑满芳丛”,开篇直接表明对童年趣事的深切记忆,“欢笑满芳丛”描绘出一幅孩子们在花丛中尽情欢笑玩耍的欢快画面,奠定全词欢乐的基调。
- 具体描绘:“柳间争捉鸣雀,花下斗昆虫”,生动展现孩子们在柳树枝条间争着捕捉鸣叫的鸟儿,在花丛下兴致勃勃地斗昆虫的场景,凸显出童年的活泼好动与对自然万物的好奇。“也学渔翁垂钓,还把风筝放晓,忙趁好东风”,进一步描述孩子们模仿大人钓鱼,清晨便赶忙趁着东风放风筝的趣事,体现童年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
- 收束小结:“戏罢满身汗,兴尽乐无穷”,总结孩子们玩耍后的状态,玩到满身是汗,却兴致盎然,欢乐无尽,突出童年单纯而真挚的快乐。
2. 下阕 - 抒对童年的怀念与感慨
- 延续童趣:“捉萤火,追蛱蝶,梦甜浓”,继续回忆童年夜晚捉萤火虫、白天追逐蝴蝶的趣事,晚上带着这样的欢乐入眠,连梦境都格外甜蜜,进一步强化童年美好的印象。
- 感慨时光:“忆中岁月如幻,心底意难封”,表达对童年时光的回忆仿佛如梦如幻般美好,内心对那段岁月的情感难以抑制。“每念当年欢乐,总叹时光飘泊,旧影映心融”,每次想起童年的欢乐,都不禁感叹时光如漂泊般流逝,童年的旧影却深深融入心中,抒发对时光飞逝的无奈与对童年的深切怀念。
- 表达心愿:“愿得童真在,长守那情衷”,结尾直抒胸臆,希望能永远保持那份童真,长久守护对童年纯真美好的情感,升华全词主题,传达出对童年纯真的向往与珍视。


原玉
满庭芳,童趣
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稚儿嬉戏郊原。
纸鸢飞舞,欢笑入云端。
竹马奔腾小径,追逐处、尘起风旋。
溪泉畔,摸鱼捉蟹,泥水满衣衫。
迷藏林树里,悄悄藏匿,屏气偷看。
又过家家,扮作小神仙。
最喜星空夏夜,听故事、卧看星天。
时光促,童心未泯,回忆总魂牵。

点评

以意象代直陈,使余韵更深长。  发表于 7 天前
问好同学,自我点评中肯详细。这是一首充满童真乐趣的佳作,整首词情感饱满,画面鲜活,成功唤起了读者对童年的共鸣。 下阕抒情略直白: “忆中岁月如幻,心底意难封”等句抒情稍显直露,可考虑以意象代直..   发表于 7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

帖子

32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0
25#
发表于 2025-9-8 06:37:43 | 只看该作者
水调歌头  秋日怅怀
流风23-红尘
雁去知夏远,风过觉秋凉。绿消红减,谁将青翠换金黄。山上花开花落,四季秋来春去,日月去匆忙。西风涧边柳,吹我鬓边霜。
年华去,季节换,岁月芳。红尘滚滚,历尽人世几多伤。昨日去而不返,年月逝如流水,无语看斜阳。夜静谁同醉,慰我怅怀长。

附原玉  满庭芳 感慨岁月
流风23-红尘
东岭林稀,西坡草老,清风吹过池塘。芳菲渐去,四季又秋凉。多少蹉跎岁月,空回首,无语相望。韶华去,时光匆促,鬓角染轻霜。
漫漫人世路,风风雨雨,脚步匆忙。俗尘苦,身心多少疼伤。岁月去而无返,遥望那,落日斜阳。伤怀处,红尘滚滚,岁月留沧桑。

点评

“历尽人世几多伤”等句稍显直露,若以具体情境或细节暗示沧桑,如孤灯、忆旧、断鸿声声等,会更含蓄有力。  发表于 7 天前
稍加锤炼,可进一步提升艺术感染力。可优化之处: 部分意象稍显熟套 “红尘滚滚”“逝如流水”“无语看斜阳”等表达较为常见,多观察,挖掘更个性化的表达。 下阕抒情略直白 “历尽人世几多伤”等   发表于 7 天前
问好同学,词作成功的隐括了原玉的主题思想和创作基调。《水调歌头·秋日怅怀》以秋日意象为依托,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情感深沉,意境苍凉。 语言典雅,情感真挚。若能在意象新颖度和抒情含蓄性上..   发表于 7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

帖子

14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6
26#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流风组08——清寒

第十二讲作业

一、原玉(流风组08——清寒《满庭芳·痛双卿》)

烟绕茅檐,风飘碎絮,远山藏着伶仃。
溪声冷冷,谁护病中情?
本是诗才出众,却落得、尘里飘零。
伤心处,残笺泪染,字字写生平。

伤情!遭雪虐,霜来欺负,污了才情。
纵心里有诗,难抗苦境。
我想穿烟找去,云深处、不见踪影。
空凝望,千年月亮,还照那柴门。

二、隐括《满庭芳》之《水调歌头·吊双卿》

(韵限词林正韵第一部)
茅檐萦寒烟,碎絮逐风空。
远山凝黛藏恨,溪冷咽孤踪。
谁念诗才惊座,却陷尘泥催老,病骨卧霜丛。
残笺泪痕积,字字诉飘蓬。

遭雪虐,逢霜欺,志难穷。
纵然心有千句,不敌命途凶。
欲向云深寻迹,只见苍冥无际,月影落柴栊。
千古伤情在,凝望意何穷。

三、自我点评(按“立意、章法、炼字、用韵”四步)

1. 立意:神括原词,情感贴合
紧扣原《满庭芳》“痛惜双卿才情被虐、身世飘零”的核心,以“吊”为脉,既明括“茅檐、碎絮、远山、残笺、雪霜、柴门”等原词意象,又暗承“空凝望”的痛惜之情,未脱离“悲其际遇、敬其才情”的主旨。
2. 章法:依《水调歌头》体格,承转有序
上阕“起承转合”对应原词上片:以“茅檐寒烟”起笔(承原词“烟绕茅檐”),“诗才陷尘泥”承“尘里飘零”,“残笺诉飘蓬”收束上阕(合“字字写生平”);下阕“转合”对应原词下片:“遭雪虐”转写其苦境(承“雪虐霜欺”),“云深寻迹不见”转“穿烟找去”,结句“千古伤情在”合“空凝望”,符合词牌“上阕写景叙事、下阕抒情议论”的结构。
3. 炼字:化用原词,力求精准

点评

优秀的悼亡词。点赞学习了!  发表于 7 天前
《水调歌头·吊双卿》是一首悼念清代女词人贺双卿的作品,以哀婉笔触勾勒其悲苦命运与卓绝才情,情感深沉,意象凄美,成功再现了贺双卿的悲剧命运与文学形象。若能在词句精炼、抒情含蓄度上稍加打磨,可成为一首优..   发表于 7 天前
问好同学,词作成功隐括了原玉的内容,自我点评中肯详细。标题不能用书名号,另外,书写格式也不规范,多看看讲义。  发表于 7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9-16 01:26 , Processed in 0.14127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