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雪烟组第十二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12

帖子

6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0
31#
发表于 2025-5-2 07:08:51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雪烟组第十二讲作业:
雪烟07-深谷幽兰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高阳台·西湖春感
张炎     宋代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译文
黄莺巢居在密叶之间,柳絮轻轻飘落在湖面。斜阳已近暗淡,断桥处有返家的归船。还能有几番春游?赏花又要等到明年。春风且陪伴着蔷薇留住吧,因为等到蔷薇开花时,春光已经非常可怜。更令人感觉凄楚不堪,掩隐在万绿丛中的西泠桥畔,昔日是何等的热闹喧阗,如今却只留下一抹荒寒的暮烟。当年栖息在朱门大宅的燕子,如今不知飞向何边?往日风景幽胜的去处,只见处处长满苔藓,荒草掩没了亭台曲栏,就连那些清闲的白鸥,也因新愁而白了发颠。我再也没有心愿,去重温纵情欢乐的旧梦,只把自家的层层大门紧掩,喝点闷酒独自闲眠。请不要拉开窗帘,我怕见那飞花片片的声音,更怕见那悲切的声声啼鹃。

简析
此词借咏西湖抒发国破家亡的哀愁。上阕开头三句写景,以景衬托国破家亡的凄凉。“能几番游”二句抒发出朝不保夕的无限哀愁;下阕“当年燕子知何处”暗用刘禹锡《乌衣巷》句意,道出江山易主之恨。“见说新愁”以下,词人倾诉个人的满腔哀怨,再无心事追寻往日欢乐,听到鹃啼,真教人肝肠碎裂,痛苦难当。全词凄凉幽怨,悲郁之至,真切地勾画出词人睹物伤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高阳台》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高阳台·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
雪烟07-深谷幽兰
春入楼台,寒销巷陌,阑干犹怯帘栊。影转西厢,柳丝暗约东风。隔墙先送秋千语,想那人、纤步玲珑。又争知,一寸芳心,早系眉峰。

啼鹃不道莺花老,但催教云敛,薄晚冥濛。雨腻灯昏,十年梦与君同。玉骨自怜无一把,问仙山、何日相逢。怕重来,露井银瓶,闲却雕栊。

自评:这首作品以春色小楼为背景,雨声幽梦为引,通过细腻的意象和婉约的笔触,勾勒出深闺女子对远方情郎的思念与期盼。词中“玉骨自怜无一把”等句,既显其身形之消瘦,又暗含相思之苦,而“问仙山、何日相逢”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重逢的深切渴望。全词情景交融,余韵悠长。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19 17:26 , Processed in 0.09363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