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六期若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学院诗六期第二十六讲E组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130

帖子

3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2
51#
发表于 2016-1-2 22:30: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筱雨 于 2016-1-2 22:32 编辑
狼王 发表于 2015-12-11 21:33
七绝 手机  狼王
低头入戏寻常事,极目风云方寸间。
笑看五洲成一统,任君指点度清闲。

点评师一罗语默
  七绝 手机  狼王
低头入戏寻常事,极目风云方寸间。
笑看五洲成一统,任君指点度清闲。
这个改的还是不很好
尤其是后面两句
写的有些大而空
并没有看到你的真切的情感
就是比较虚
没有对低头族的明确的态度
只是泛泛而谈了
是你的痛,隐忧还是什么,看不出来
所以就不知道你的爱恨在哪里
真诚很重要
要能读到你真诚的态度
要能分辨好坏

入戏  极目
这个我觉得要改
不真实
尤其这个极目
太写实了
低头,成为低头族
要写出这个新鲜物种的特征
然后才能有所感发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0

帖子

3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2
52#
发表于 2016-1-2 22:52:35 | 只看该作者
晚霞 发表于 2015-12-12 19:12
香雪兰
  第二十六讲E03香雪兰作业
                  梅

点评师一罗语默
   第二十六讲E03香雪兰作业
                  梅
水瘦山寒千鸟隐,寻香踏雪伴朋来。
红妆素裹临其境,一缕梅魂心里开。
这个也是没有掌握形象化的
一首诗
就是一副画
画,不知道那单个的花花草草
是整体
诗也是一样的
不是写几个事物就好了
而是整诗首就是一副花卷
整体上是画
没有感觉到一幅画
虽然写了一下事物
但都给修饰词引到说理的世界里去了
水瘦山寒千鸟
是不是还有一个画面
一加上这个隐
就给人解释说明的味道了
一下子从画面里跑到这个说理的氛围里来了
其实,这个修饰词,下的不对,不自然
如果我们下一个飞
水瘦山寒千鸟飞
是不是画面感很强
千鸟飞,是一个形象
千鸟隐,就是一个说明
不是形象
别去钻这个牛角
我这里是告诉大家怎么形象
一个字不同,效果不一样的
我们的修饰词是用来形成一个画面的
不是用来说明道理
我们写诗呢
道理就是你的思想感情,
不需要自己写出来的
只要去“绘画”即可
通过美好多情的画面,让读者去感知你的意图
千鸟隐
其实表达也是错误的
鸟无踪
没有鸟
只要说鸟没有了
不需要写出数量的
不说千鸟决
这里要的是总体
因为鸟不仅仅只有千只的
其他的就不多讲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0

帖子

3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2
53#
发表于 2016-1-2 23:20:41 | 只看该作者
白山黑水 发表于 2015-12-13 09:47
渔阳绝句十二法
人民卫士
文/白山黑水

点评师一罗语默
   渔阳绝句十二法
人民卫士
文/白山黑水
天寒地冻冷风行,水患天灾却少情。
最爱人民良卫士,患难与共靠言行。
这个写的也是很虚
都写的大而空
没有细节
讲道理讲得也没有新意
这个道理都是我们都知道的
是的
口号
一旦口号,就不要指望形象化了
就只能看到一个喊口号的人在我们眼前
其实大家写解释说明的诗句
跟这个喊口号没多少区别
如何避免写解释说明的诗句?   其实我是很有点想生气的意思的,看到这个问句
这说明我们讲的那两课没有看
点评作业也没有用心听
不过呢,鉴于大家都还不明白形象化,也就生不起气了,只能怪我讲的不好
也请大家不要怨我
形象化,即是画面
画面能理解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读来是不是就是一副画
水瘦山寒千鸟隐,寻香踏雪伴朋来。
红妆素裹临其境,一缕梅魂心里开。
再看看我们写的
是不是没有画面感
只感觉在解释说明
千山鸟飞绝,是画面,水瘦山寒千鸟隐,就不是画面,因为这个隐讲我们引到解释中去了
隐是来解释千鸟怎么样
并且我们要思考之后才能得到一个样子
这个思考,就是理的范围了
我们从画的境界里,跑到理的境界中去了
画面,我们直觉得到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0

帖子

3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2
54#
发表于 2016-1-2 23:26:59 | 只看该作者
狼王 发表于 2015-12-13 21:53
惠风    玉丘
满园桃李满园莺,一卷芬芳一券情。
昨日君风堤下草,它朝典上聚囊莹。

点评师一罗语默
    惠风    玉丘
满园桃李满园莺,一卷芬芳一券情。
昨日君风堤下草,它朝典上聚囊莹。
这个思路不是很清晰
堤下草   聚囊莹
这个逻辑关联不大
满园桃李满园莺,一卷芬芳一券情。
这两句这样对称着写
其实很不自然
就是有点作的感觉
比如,半江瑟瑟半江红
这个就很亲切
一半碧绿一半红
读着很流畅
没有那种违和感
一卷芬芳一券情
这个就写的很虚
不知道到底是什么
昨日君风堤下草
这个句子呢
还可以
就是这个风和君重复了
君,惠风
风来“风堤下草”感觉就很难受哈
昨日君亲堤下草
它朝典上聚囊莹
这个我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不解释还好,一解释,感觉诗句好像跟这个都不搭边了
看来还是不知道怎么表达
那你要是这个意思呢
君风就应该直接写成惠风
这样这个主语才是提下草
也就是堤下草“它朝典上聚囊莹”
君风也不是惠风呀
君风是什么风
那直接用君就好了
但是直接用君
主语就不在堤下草了
那是风了
也就是风“它朝典上聚囊莹”
它朝典上聚囊莹  其他不说,但这个句子,就是一个长句简化来的
这样的句子就是一句很口水的话
绝句第四句是非常重要的
要写的新颖别致
这首诗哈,不够形象化,表达有写问题
我建议呢
重新改一下,不要去讲道理了
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道理的
抒情就好了
讲道理是新诗的毛病,我们不要学
我们只管像老祖宗一样,去抒情
好的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6-1 10:09 , Processed in 0.12564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