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六期若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学院诗六期第二十四讲E组作业

[复制链接]

5

主题

848

帖子

244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41
11#
发表于 2015-12-5 19:50:21 | 只看该作者
E15--馨儿
  山村暮色
一缕炊烟绕树游,归家燕子恋情稠。
人间岁月何相守,忆得花前似水柔。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4

帖子

2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2
12#
发表于 2015-12-5 19:55:19 | 只看该作者
                 山村暮色
一缕炊烟绕树游,归家燕子恋情稠。
人间岁月何相守,忆得花前似水柔。
E—15馨儿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848

帖子

244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41
13#
发表于 2015-12-7 20:27:53 | 只看该作者
E05-香雪兰
   思
落日思乡倦鸟归,初升小月洒银辉。
倚栏独凑相思句,难唤初心伴我回。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848

帖子

244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41
14#
发表于 2015-12-7 20:28:55 | 只看该作者
E05-香雪兰
壮志凌云
古树参天冲碧霄,欲登仙阙把贤招。
百年铸就凌云志,何处觅得风向标。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0

主题

629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762
15#
发表于 2015-12-8 09:11:20 | 只看该作者
            夜归★渔洋十法
               E03孟然
蜿蜒小路少行人,寥寥冬寒月影深。
犬吠突惊魂魄远,犹怜踽步盼归门。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0

帖子

3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2
16#
发表于 2015-12-11 10:37: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筱雨 于 2015-12-13 17:16 编辑

渔阳十二法之十
遗落@晴儿
昨日桥东戏柳腰,新花吐蕊分外妖。
欲将环佩摇相赠,怕为薄情横玉箫。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1

帖子

335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56
17#
发表于 2015-12-12 07:57:03 | 只看该作者
忆已故旧邻(新韵)
文/雪之源
萋萋绿草掩蓬门,静院高墙锁户深。
蝶舞芳菲春色艳,依稀故影种花人。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1

帖子

335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56
18#
发表于 2015-12-12 19:16:07 | 只看该作者
补交作业:渔洋十二法之第九法

闲吟初冬(新韵)
文/雪之源
玉宇琼花漫漫扬,
银袍素裹又初妆。
相寻旧日闲游处,
可有寒梅一缕香。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0

帖子

3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2
19#
发表于 2015-12-13 11:33:06 | 只看该作者
狼王 发表于 2015-11-28 19:56
落叶
E04芳菲
一夜秋风叶落完,千株银杏秃枝弹,

    罗语默点评作业;第一句,起风了,银杏叶被吹光,第二句呢,完全就是一句不必要的,落光了,那肯定是“秃枝”了,第二句只要交代清楚是银杏树就好,那么第三句也就是一句多余的话;我们读到银杏,自然就会想到它的金黄色,也是要将这个叶做寓意处理,有了寓意,这个叶就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纯粹客观的树叶了,从而可以帮助我们荡开一笔,“转”到中心思想或者情感上来。带着情感的物象就是意象,意象,往往是有着象征或者其他修辞意的,意象,往往是有着象征或者其他修辞意的,事物本来的意思和情感赋予的意义,第四句、就是完全的凭空而发了,,相见欢,从哪里看到的呢?看不到,怎么还期待来年相见欢?
既然作为一种概况,那么至少概况的基础是前面三句是不是?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848

帖子

244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41
20#
发表于 2015-12-13 12:04:22 | 只看该作者
狼王 发表于 2015-11-28 19:56
落叶
E04芳菲
一夜秋风叶落完,千株银杏秃枝弹,

语默点评:
看来,哥哥姐姐们还没有进步,我是反复强调,要抒情,诗歌就是情感,我看完这首诗,我就没有被作者的情感所感染,只觉                 得像一通说明,记得我第二课就讲了,不要写成产品介绍了,咏物要有所寄托,寄托什么呢,无非就是情感,而要寄托不是随                    便                 凭空议论,要抓住事物的特性或者说特征,怎么样去抓住呢,就是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带着“情感的色彩”去                  关照所要歌咏                 的事物,这些话,我是反复讲了,并且还就大家的诗,举例怎么样去找突破口来抒发感情,比如上次                   大家写梅花,就讲了李商隐是怎么去抓住梅花的特性的,梅花开在新年与旧年之际,这就是梅花的特性,怎么抓住的呢?就是                  根据作者的思想感情去抓住的,作者要表达的是自己早秀先凋的这种牢骚,表达自己有才华,却不得重用,所以感叹自己空有才               华,却生不逢时。所以作者抓住了梅花常作去年花的特性,请问大家有去思考一下吗?这个是我今天发的一点小牢骚。其实,我                  每次点评所讲的,无非也就是这些意思。
  我们来看看芳菲写的这首,是不是如我所说,没有一个具体的感情在里面,就是一顿产品介绍。写落叶,不见落叶,因为写的不是落叶的特性,问题也就是:不传神。第一句,起风了,银杏叶被吹光,第二句呢,完全就是一句不必要的,落光了,那肯定是“秃枝”了,这个就是不用在啰嗦了,第二句只要交代清楚是银杏树就好,让我们知道写的是银杏,那么第三句也就是一句多余的话,我们读到银杏,自然就会想到它的金黄色,无需去解释,如果要写地上的叶,也是要将这个叶做寓意处理,有了寓意,这个叶就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纯粹客观的树叶了,从而可以帮助我们荡开一笔,“转”到中心思想或者情感上来。带着情感的物象就是意象,意象,往往是有着象征或者其他修辞意的,这个就好比,双关,事物本来的意思和情感赋予的意义,通情达理的默,这样可以做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第四句、就是完全的凭空而发了,相见欢,从哪里看到的呢?看不到,怎么还期待来年相见欢?既然作为一种概况,那么至少概况的基础是前面三句是不是?前面三句完全是纯粹的重复一下现实情况,也就是对场景重新“摄像”一遍,现在我说了这些问题,我们写作文都不至于这样吧,啰嗦重复,究其根源,还是没有饱满到非写不可的情感,比如写落叶,叶与枝离也,我们人离别的次数不少吧,那么能不能将离别之情寄托在其中呢,那既然要写这方面的情感,是不是要带着这种离别之情去打量落叶,去抓住落叶利于表达我们这种情感的特性或者特征?我想肯定是的
《礁石》/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礁石——海浪,人——苦难、战争、、、、,艾青先生,他们是经历了战争的那一带人,是目睹我们的祖国从凌辱到胜利的人,但我们的人民或者说祖国,就像那礁石,苦难(相对人民)战争(相对祖国)——海浪,人民、祖国——礁石,任凭海浪怎么敲打,任凭苦难或者战争,我们的人民或者祖国,依然站在哪里,这就是所谓的咏物,咏物,贵在有所寄托,怎么寄托?就是要抓住情感和事物的相似处要歌颂我们的人民或者祖国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不宜直接去说,所以我们借助于物,比如礁石,苦难一个接一个,浪也是一个接一个,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些相似的地方,这就是我所说的,要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打量事物的特性和特征,比如落叶,就要想到与人离别的场景,看到落叶“就要”想到人的离别,这个就牵强了,只要和这个相似的,就可以。下次我就讲一首,讲多了,白讲。我们要懂得“自省”。不一定要非讲自己的才上心,别人的不知道,我自己写的诗都这样,点评了这么多次,大家应该都知道,我讲每一首意思都差不多,都是那些东西,所以呢,还是要多去理解,我们是不是屡教不改,不懂的就问,别装懂,这个对我们学东西是弊大于利的,花了这么多时间,每次都是版懂非懂,难道这不是浪费时间吗。是不是?懂了又糊涂就是还没有懂,没弄透切,多看书,多理解,记得我曾经在小渔村给他们点评,有一个姐姐的学习态度最感动我了,我们讲的,都打印出来反复看,进步也是很快的一个,不下点真功夫记起了是不行的,记起了,在来听我讲,就在大家的诗歌讲,那收获是很大大,最好的学习,就是现在苦一点,别吊儿郎当的那种,治学要严谨,学习不能有马虎的心理,以后比如我没讲到位的,课堂要及时提出来,及时弄懂。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5-16 11:41 , Processed in 0.1171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