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182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十高级班第十一讲鹤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39

帖子

2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6
楼主
发表于 2019-3-8 01: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06-雪蝶 作业

1
、鉴赏《望月怀远》
《望月怀远》
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乃西汉张良的后世子孙,算到了西晋是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之孙。这首诗写作背景为张九龄开元二十四年时,因为李林甫的谗言,先被罢了相,后又因他荐举的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一个叫牛仙客的(因为这个牛仙客是李林甫的人),触怒了唐玄宗,被连坐,所以被贬荆州长史以后写了这首《望月怀远》,所以,雪蝶大胆推测这个“月”在这首诗里,也是有所暗指的。
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上生明月,这起笔快赶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大气,大场景的构思了。起句直接给铺了一个直接向上的大场景(月升),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也可以理解为“海”把“月亮”给“生”出来了,如果从“生”这理解,月就是指唐玄宗。然后,天底下所有的人,都在同一时刻仰望天上的明月。所以,雪蝶前边才大胆推测,“月”在这里的角色。有隐指玄宗的意思。毕竟,张九龄此时深处离长安遥远的荆州,对于玄宗,只能是遥望了。由景融情之意,跃然纸上。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由起理解的情景。到如今,有情的人不能相聚,只能怨遥远漫长的夜晚,让人不觉又起了相思之意。从雪蝶对于起句的推测来看,此联应是张九龄是借“情人”二字,抒发自己对于长安城内,唐玄宗的一种杂味想念,唐玄宗不听自己劝解,宠信奸人李林甫,重用外臣安绿山,宠溺杨玉环,不理朝政,使得朝廷内外变得混乱不堪。个人感觉,如果雪蝶前面推测成功的话,张九龄在这里所隐的心事,应该是非常成功的,且没有李商隐所隐的晦涩味道。融合张九龄当时写作背景,就能推测其隐之意。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转句雪蝶理解是,屋里即使把蜡烛扑灭了,房间里的月光也能照的亮亮的,起床披上衣裳,也觉得浑身滋润舒服。再接着前面的推测说,既然以“月”隐玄宗,这里应该是对于玄宗的一种期望,希冀,希望玄宗能把自己当年的果断,勇毅,不计身份,唯贤任用的大度风格再现一次。把开元盛世的辉煌再现一次,让天下百姓都得到来自皇帝的英明福祉。
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句雪蝶的理解是,月亮啊,虽然你这样美好,我却不能把你的月光给捧起来,只能在我以后的梦里,天天与你相见了。最后末笔,张九龄用了情人的一种手法,一种得到又失去却有些些无奈的感觉给融合在一起了。摊开来就是,玄宗啊,虽然我以后不能再在你身边辅佐你,但你的“光辉”我只能记在心里了,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在梦中,我会把自己的希冀,期望给默默祈祷,祈祷曾经英明的君主再次回来。这是在思维中一种切切的期待与些许的惆怅溶于其中。
其实,从这首诗雪蝶自己推测的隐意来说,张九龄应该是一位心胸比较宽大的人,对于政治上互相的权谋,还是对于自身价值的衡量,还是很有见地的,否则,这首《望月怀远》就不是这样的风格了。李隆基年轻时的英勇,果敢,也让自己在仕途的历史长河中划上了光辉的一笔。但李隆基后来变得不再睿智,英明时,他应该能察觉到,自己如今的“下场”,从朝野历史政治谋略上看,也不是最差的了。所以,他的这诗才定题目为《望月怀远》了吧,对于如今的唐玄宗,对于他来说,只是一种怀念罢了。

2
、险峰七律:
丝柳青青三月剪,高山处处玉花漫。
中元佳节归时晚,冬醉琼浆去未还。
宝剑谁人不喜爱,雪临枝杪思梅颜。
孔夫品德多遗传,男女知书好结缘。
备注(可以二选一)
此作题目为之七律,如果按照律诗的评阅要求,此作可以称作出律了。不可评也。为啥?且不说孤平。光押韵,格式,章法,皆无处可寻。三平尾,三仄尾,律诗之忌也。作品用词用句,“东边日出西边雨”,天南海北到处扯一通,写者掘尽脑汁,读着一头雾水,不知所谓。所以,鉴定为——出律。ok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5-15 06:20 , Processed in 0.09858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