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2844|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文学院词七初级班第二讲C组作业帖----评阅--惠心依老师

[复制链接]

29

主题

30

帖子

11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05:1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巷深深 于 2016-3-29 17:12 编辑

作业:
1、简要回答词与诗的区别
2、填词【渔歌子】 用【词林正韵】题目自拟
温馨提示:渔歌子中间三言两句,宜用对偶。比较适宜填格调清新,寄情于景的词。期待亲们的精彩!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0

帖子

5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59
沙发
发表于 2016-3-23 13:38:53 | 只看该作者
作业:
C16-莫语
1、简要回答词与诗的区别
答:(1)诗分古诗和近体诗,主要分五言和七言格式。尤其是格律诗要求有严格的平仄和韵律。写作上比较刚直,精炼。
       (2)词主要是依声填词,按照词牌来确定。对平仄要求比较宽松,句子分长短句,用词比较委婉、清丽和通俗。介于曲和诗之间。
2、填词【渔歌子】 用【词林正韵】题目自拟
《渔歌子》游春
三月曲江两岸花。灞桥杨柳燕子斜。春色暖,日光霞,闲来垂钓弄小艖。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32

帖子

117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79
板凳
发表于 2016-3-23 18:32:53 | 只看该作者
C罂粟小主-第二讲作业
一.简要回答诗与词的区别
答:1.特性不同:诗分古体诗和近体诗。诗的吟诵所体现的更多的是文人化的特性。
而词在唐宋主要是用于宴乐的。因此,词所体现的是大众化的特性。
2.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是整齐的,词被称为长短句。
3.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水韵,一韵到底,而词平仄通押,中间还可以换韵。
4.近体诗中的律诗的二三联是要求严格对仗的,而大多数词的句子是不要求对仗的。
二.填词《渔歌子》词林正韵
晓日清溪白鹭飞。千丝柔柳岸边垂。花彩媚,蝶蜂追。轻敲芳树不思归。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52

帖子

2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4
地板
发表于 2016-3-24 10:28: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春暖花开 于 2016-3-24 10:34 编辑

1、简要回答词与诗的区别
答: 1、特性不同。2、诗之境阔,词之言长。3,诗和词,句式的不同与相同(音节)。4,近体诗与词对用韵、重字、联句对仗、平仄等要求不同。
2、填词【渔歌子】 用【词林正韵】题目自拟
《渔歌子·山春》

文/春暖花开

山气清和日初长,流莺争暖鸭弄塘。

村柳细,涧兰香。 坡田满眼菜花黄 。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32

帖子

117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79
5#
发表于 2016-3-25 11:50:21 | 只看该作者
代交C03--新生作业
C03--新生第二讲作业


1、简要回答词与诗的区别

答:词与诗的区别

(1)特性不同:诗分古体诗与近体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格律诗)。
近体诗源自古体诗。
诗的吟诵所体现的更多的是文人化的特性。
词,源于古乐府,在唐宋主要是用于宴乐的。因此,词一开始就具有歌唱性。

(2)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文以载道”,“温柔敦厚”乃诗之教也。
“诗言志”,诗者志之所向,说到底还是重视它的思想内容和伦理道德价值,诗是显意识的活动,读起来很感人,可我们不能自由联想。
所有很多人说,诗,大多适合表现高大上的东东,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而词则相异:
“词之言长”,不是说词的篇幅长,句子长,而是说词给人的回味,词的意味悠长。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3)诗和词,句式的不同与相同。诗和词,句式的不同与相同
词与诗的不同是诗是整齐的,词被称为长短句 长短句使词与近体诗诗在外形上一下子区别开来
(4)押韵,诗的押韵用的是平水韵,词押韵用的是词林正韵。词比诗用韵宽,且可以换韵,而诗要一韵到底。

(5)对仗,诗的中二联要求工对,而词的对仗要求没近体诗那么严格,对偶,对仗均可。

2、填词【渔歌子】 用【词林正韵】题目自拟
温馨提示:渔歌子中间三言两句,宜用对偶。比较适宜填格调清新,寄情于景的词。期待亲们的精彩!

《渔歌子》
春启杨花未抱团
暖晴病酒两无关
情怯怯   梦涟涟
夭桃嫁娶又经年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32

帖子

117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79
6#
发表于 2016-3-25 13:42:54 | 只看该作者
代晓风交作业
C11 ~晓风第二讲作业
第一题:简述诗与词的区别
答:诗讲究格律严谨,通过音、韵抒发情感。
词格律相对宽松。却可通过谱曲和唱。
第二题、填渔歌子一首、题目自拟
渔歌子、鸭
次弟嗄声唱破晨,
奋勇争先踏凡尘。
轻旧梦、重新身,
却是无意惹了春。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4
7#
发表于 2016-3-25 20:10:14 | 只看该作者
一。简要回答词与诗的区别
词与诗的区别:
1.特性不同,诗的吟诵所体现的更多的是文人化的特性。词所体现的更多的是大众化的特性。

2、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诗重视思想内容和伦理道德价值,诗是显意识的活动,读起来很感人,可我们不能自由联想。
词给人以回味,意味悠长,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

3.诗和词,句式的不同
词与诗的不同是诗是整齐的,词被称为长短句 长短句使词与近体诗在句子的外形上一下子区别开来。

4.近体诗与词的不同还在于押韵和对仗
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近体诗中的律诗的二三联是要求严格对仗的,而大多数的词的句子是不要求对仗的。

二。试填一首《渔歌子》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渔歌子  春梦

云影轻移月上钩,
小亭日暮晚风柔。
花语隐,鸟声休,
春弦一曲梦幽幽。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0
8#
发表于 2016-3-26 20:10:47 | 只看该作者
C10-紫月 第二讲作业作业:

1、简要回答词与诗的区别

答:
1.特性不同:诗分古体诗和近体诗。
   诗的吟诵所体现的更多的是文人化的特性。词所体现的是大众化的特性。

2.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诗是整齐的,词被称为长短句。

、填词【渔歌子】 用【词林正韵】题目自拟
温馨提示:渔歌子中间三言两句,宜用对偶。比较适宜填格调清新,寄情于景的词。

【渔歌子】、

雨吻桃红醉垄西,
欲听花语湿青衣。
花有意,雨多情。
馨香瓣瓣共春归。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12

帖子

18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54
9#
发表于 2016-3-27 07:27:03 | 只看该作者
作业:渔歌子
一曲春歌摇小舟
红巾拂起水悠悠
杨柳绿,杏花羞
双飞燕子语啾啾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8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4
10#
发表于 2016-3-27 22:17: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异乡客 于 2016-3-27 22:34 编辑

1、简要回答词与诗的区别

答:词与诗的区别

(1)特性不同:诗分古体诗与近体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格律诗)。
近体诗源自古体诗。
诗的吟诵所体现的更多的是文人化的特性。
词,源于古乐府,在唐宋主要是用于宴乐的。因此,词一开始就具有歌唱性。

(2)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文以载道”,“温柔敦厚”乃诗之教也。
“诗言志”,诗者志之所向,说到底还是重视它的思想内容和伦理道德价值,诗是显意识的活动,读起来很感人,可我们不能自由联想。
所有很多人说,诗,大多适合表现高大上的东东,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而词则相异:
“词之言长”,不是说词的篇幅长,句子长,而是说词给人的回味,词的意味悠长。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3)诗和词,句式的不同与相同。诗和词,句式的不同与相同
词与诗的不同是诗是整齐的,词被称为长短句 长短句使词与近体诗诗在外形上一下子区别开来
(4)押韵,诗的押韵用的是平水韵,词押韵用的是词林正韵。词比诗用韵宽,且可以换韵,而诗要一韵到底。

(5)对仗,诗的中二联要求工对,而词的对仗要求没近体诗那么严格,对偶,对仗均可。

2、填词【渔歌子】 用【词林正韵】题目自拟
温馨提示:渔歌子中间三言两句,宜用对偶。比较适宜填格调清新,寄情于景的词。期待亲们的精彩!

《渔歌子》
霞晚花娇步履悠,
风轻云淡少闲愁。
千岭静,万枝柔,
情怀怎舍月登楼?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5-4 14:34 , Processed in 0.12473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