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诗雨后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二十期凌霜组初级班升创作班考试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33

帖子

2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6
楼主
发表于 2022-4-20 22: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竹相依 于 2022-4-20 22:46 编辑

凌霜26清竹相依古典二十期初级班结业考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计20分
(l)这里的“词",是指一种(文学体裁)  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 句中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
(2)词起源于《诗经》为代表的( 远古民歌)。
(3)词来自于( 近体诗)或( 唐时 )的(绝句  )。
(4)词起源于《古乐府》
就词而言,关于它的( 起源)有(很多种)说法。
(5)过片是下片的( 开头 ),即下片的( 起句)。它具有(承上启下)及(过渡转折连结两片 )的作用,也称( 过变 )。
(6)词调是词的(腔调),中国古乐中共有( 84 )宫调,而唐宋词所用只有(    28    )个宫调。

(二)选择题:共两题,每题五分,共计10分
(1)下面哪个句子是隐喻( A )
A.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
B.霜叶红于二月花
C.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D.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七阳韵属于四呼中的哪种发音方式?( D )
A.齐齿呼
B.搓口呼
C.闭口呼
D.开口呼


(三)填空:每空2分,共计10分
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前两句写( 秋景 ),有悲凉意。后两句写( 悲秋多病),以(哀景)写( 哀情),是(正衬)的名句。


(四)简答题:每题十分,共计30分
(1)词的对仗要求与特点?
词的对仗应是词律的要求,宋人多数是遵守词律这个规矩的,但同时也允许例外存在。词在何处对仗,不同的词调有不同的要求,但一般遵循前人的名作,前人用了对仗,后人沿用,才成了常规。相对于律诗,词的对仗主要有以下不同的特点:1.没有固定的对仗位置。2.不限于上、下句平仄必须相对。3.允许同字相对。4.因为词中有“领字”的用法,所以有些对仗,看上去两句的字数不相同,但去掉领字后,字数就相同了。


(2)小令的结构布局特点?
1.创作中最常见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层层折进,越转越深2.通篇白描 直写景、物 、人或事3.通篇景中带情,情中挟景4.雄浑之作贯通全篇,抒愤赋状一气呵成5.前后阙以问答形式,既生发观照,又通会效应6.上半阕写今,下半阙忆昔;或上昔下今,情与景汇,交融一体。7.上阕用“闲愁”做铺垫揭示主题,下阕层层递进写“闲愁至极”上下阕分层次写离别怀人,贯穿愁思,其作品往往更催人泪下。8.通篇以现实与梦幻寄托交替,白描婉曲已尽衷情


(3)什么是反衬?具体举例说明
反衬就是情与景调子相反。比如写内心伤悲,先铺了两句“蝶戏蜂游、莺歌燕语”,可以作恨语“空叹息,不知心中苦”,即可将其融合在词中,反转回来。只是一种对比手法,所谓触景生情就是如此,物是人非而已以曾经的美好来衬托你现有的悲凉意象都是普遍适用的,既可以表喜又可诉愁,正所谓人喜物喜、人悲物悲。物的本身不具备情感特性,是人赋予的对吧物是客观存在的,只是看的人心情不同而已,于是,这景在看的人眼里,也就带有他自己的色彩了,或明朗或灰暗。


写作部分:共计三十分
以《暮春》为题
词牌:自选,
限韵:词林正韵第二部(三江七阳通用)
凌霜26清竹相依
采桑子•暮春
西楼听雨重斟酒。轻透轩窗。怜惜红妆。花落风铺已半床。
香幽小径还依旧。两鬓新霜。寂寞难量。不道闲愁又教忙。

点评

词部分由卧龙老师点评。  发表于 2022-4-27 21:24
总分:79分  发表于 2022-4-27 21:23
词境打造的很好,有小令的模样。上片的轻字须斟酌。分清主谓宾,才好表达清楚词意。23分  发表于 2022-4-27 21:23
点评:此同学前四大题共计56分  发表于 2022-4-24 16:39
点评:四回答题1.按讲义此同学是努力了,基本上回答不错,给8分。 2.回答偏了,不是布局特点,是写作方法了,只给5分。 3.回答反衬没有回答正确,举例也是误的。可以给4分。 共17分  发表于 2022-4-24 16:37
点评:三填空,五空都填对了,每空二分,共10分  发表于 2022-4-24 16:23
点评:选择题1.5分,2.5分。共10分  发表于 2022-4-24 16:21
点评:一填空题1.4分,2.2分,3.3分,4.2分,5.5分,6.3分。共19分  发表于 2022-4-24 16:1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5-5 19:28 , Processed in 0.1091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