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2960|回复: 7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21初级依虹组第一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262

主题

684

帖子

274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8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22-7-7 21:4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隐雾枫 于 2022-10-13 08:00 编辑

第一讲作业
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简单介绍一个词人或者一阕词、一个宋词现象(风格、流派、笔法、句法等),并简要说说你的评价(不追求高大上、唯一要求就是能自圆其说,浑然圆融。)。


评阅安排:
依虹评阅-爱国者老师5-7、依虹评阅-采采流水老师8-10、依虹评阅-晨曦老师11-13
依虹评阅-秋老师14-16、依虹评阅-清箫吟风老师17-19、依虹评阅-散人老师20-22、依虹评阅-玉儿老师23-25、依虹评阅-云儿依旧老师26-28、依虹评阅-雨蒙蒙老师29-31、依虹评阅-一片天空老师32-34、依虹评阅-一去随风老师35-36


轮休:依虹评阅-又一春老师、依虹评阅-竹影摇红老师、依虹评阅-世凡老师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7

帖子

181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12
41#
发表于 2022-8-9 14:26:4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讲作业:
依虹35-醉清风

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简单介绍一个词人或者一阕词、一个宋词现象(风格、流派、笔法、句法等),并简要说说你的评价(不追求高大上、唯一要求就是能自圆其说,浑然圆融。)。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帖子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
40#
发表于 2022-7-30 22:48: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宁薇 于 2022-7-30 22:49 编辑

绗竴璁蹭綔涓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5

帖子

49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92
39#
发表于 2022-7-30 10:31:04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讲作业:
依虹09~心心
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简单介绍一个词人或者一阕词、一个宋词现象(风格、流派、笔法、句法等),并简要说说你的评价(不追求高大上、唯一要求就是能自圆其说,浑然圆融。)。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李煜 〔五代〕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首词先写南唐开国到现在已有四十年的历史,幅员辽阔,宫殿高大雄伟。我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生长,那里知道战争啊?“几曾识干戈?”顺着前面豪华安逸的宫廷生活而来,峰回路转,承上启下,生出下片屈为臣虏的情景。下片写他做了俘虏之后,因为悲伤和受到各种折磨,日见消瘦。“沈腰”喻自己像沈约一样,腰瘦得使皮革腰带常常移孔。“潘鬓”暗喻自己像潘岳一样,年纪不到四十就出现了的白发,连用两个典故,描写词人内心的极度痛苦。后三句是说,他被浮的时候慌张的辞别宗庙,宫中的乐工还吹奏起别离的歌曲,这种生离死别的悲伤,无以言表,只能面对宫娥们垂泪而已,这种绝望和无助可想而知。
此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得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帖子

12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4
38#
发表于 2022-7-23 18:47:12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二十一班第一讲作业
依虹07-江海

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简单介绍一个词人或者一阕词、一个宋词现象(风格、流派、笔法、句法等),并简要说说你的评价(不追求高大上、唯一要求就是能自圆其说,浑然圆融。)。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作者: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该词作于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当年三月,苏轼被贬黄州四年后,被命迁汝州团练副使。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途中游访,岁暮到泗州,并上书朝廷,请罢汝州职,乞回宜兴修养。时苏轼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因作此词记游。
全词上片写早春游山之景,清新明丽;下片写清茶野餐之风味,充满春天气息。
作者于残冬岁暮之中发现物象的新机,洋溢着生命活力。“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一具有哲理性的命题作为词的结尾,自然浑成,照彻全篇,更加体现出词人的逸怀浩气,寄托着词人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旷达自适的人生态度。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6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2
37#
发表于 2022-7-22 10:41:33 | 只看该作者
飞云儿 发表于 2022-7-12 15:39
第一讲作业 依虹16-飞云儿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 ...

哈,是很有缘,谢谢老师鼓励,辛苦点评🌹🌹🌹继续努力!✊✊✊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0
36#
发表于 2022-7-21 21:05: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开始 于 2022-7-21 22:04 编辑

古诗词21期第1讲作业依红20-新开始
长相思·山一程
纳兰性德 〔清代〕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山水一程又一程,将士向着山海关进发,夜深仍有灯火。风雪一阵阵,吹打着将士们思乡的情绪使人难以入睡,家乡是无这样的声音。简单的一首小令写出将士前行的艰苦,乡心的躁动。
一程,一更,实为程程,更更。四个一写出山高路远,写尽风雪交加。反复歌咏情感深切。榆关乡心 家国之情难以言表。山水榆关千灯风雪乡心难梦,终化为无声。无声胜有声,把无尽的思念,乡心留在此处,身向边关。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7

帖子

114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42
35#
发表于 2022-7-18 19:36:14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讲作业:
依虹08-骄龙

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简单介绍一个词人或者一阕词、一个宋词现象(风格、流派、笔法、句法等),并简要说说你的评价(不追求高大上、唯一要求就是能自圆其说,浑然圆融。)。


我比较喜欢的词人是纳兰和李清照。最喜欢纳兰,跟很多喜欢他的人一样,不仅仅是他的词作入心,能引起共鸣,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本人的深情,他的专情,想必也是爱情美好的样子最让人向往,追寻。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清/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此词化用成句,说相亲相爱的“一双人”无端被拆散。下片以“故事”说故事,借古老传说,为透露消息。
劈头便是“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这样的句子,并不曾经过眉间心上的构思、简直是说不出的喜欢,我也希望自己写一首好词以慰平生。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5

帖子

34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9
34#
发表于 2022-7-17 15:01: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依虹38—秋枫舞剑                            长相思·山一程 纳兰性德 〔清代〕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义: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浅析:“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方向。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 写作背景: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云南平定,康熙帝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表达纳兰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本应春风得意,却恰好也是因为这重身份,以及本身心思慎微,导致纳兰并不能够安稳享受那种男儿征战似的生活,他往往思及家人,眷恋故土。 词人纳兰性德: 他是清朝最有才华,最浪漫的词人!他出身尊贵,是大学士纳兰明珠的大公子。他集才华,英俊,富贵于一身,是标准的高富帅!可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公子哥,他却偏偏是个痴情仙子,独情种。他无视富贵荣华,向往美好的爱情。不推崇三妻四妾,“三千弱水,只取一瓢”。与两广总督卢兴祖的千金一见倾心,结为伉俪。妻子也是痴情才女,两人情投意合,甜蜜幸福。这么美好的日子,灵感暴涨,文思泉涌,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可是好景不长,天妒良缘。卢氏18岁难产而亡,纳兰性德悲痛万分,为亡妻在双林寺守灵一年。因对爱妻痛苦思念,积郁成疾,一病不起,31岁病卒。他为情而亡,无不让人唏嘘,惋惜。他的生命是短暂的,可他活出了自己的风采!他的优美诗篇永远焕发美丽的光芒!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

帖子

19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0
33#
发表于 2022-7-14 01:10:01 | 只看该作者
依虹28-拂袖
兰陵王•柳
周邦彦【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说实话,我是第一次学词,第一次弄这个东西,对周邦彦不是很熟悉。之所以选择这个《柳》,是因为读了这首词,心里引起来共鸣。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每一场相识都注定着分别,而“柳”作为分别的代名词,被古今很多作者所吟咏,而周邦彦这首,更是成了绝唱,李清照《词论》曾称它“当筵命笔,冠绝一时”。
作品第一阙,直接说柳,奔入主题,直直的柳荫,多少回,临水送别,回望故国,谁又能理解这漂泊已久的京华倦客?一年又一年,折过的柳条,已有太多太多了吧。正阙通过写柳渲染离别愁绪。
第二阙,写回忆起离别的送行晏,“酒趁哀弦,灯照离席”,像“梨花榆火”都在催促着时间的到来,转眼间已经过了好远,而回望人似在天边,多少的依依不舍。
第三阙,恨极!“斜阳冉冉春无极”,回想起当初“月谢携手,露桥闻笛”,就像在梦里一样,不由得,泪渐渐滴落。
词意大概是这样,词题目是“柳”,而每一阙都是借柳抒发离别之意,整首词,以送别为链,情景交融,说不尽的惆怅,惜别之情,难以言表。

点评

点评;分析的很到位。斜阳春无极以景写情。是这阙词的高潮。  发表于 2022-7-19 10:3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8

帖子

3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8
32#
发表于 2022-7-13 21:53: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作业题目: 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简单介绍一个词人或者一阕词、一个宋词现象(风格、流派、笔法、句法等),并简要说说你的评价(不追求高大上、唯一要求就是能自圆其说,浑然圆融。  词人介绍: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北宋浙江钱塘人,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朱淑贞从小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精通诗词,工书画,晓音律,还帮着父亲朱延龄收拾古董清玩。本组乃《断肠词》摘选。 她的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  评析《减字木兰花·春怨》(宋  朱淑贞)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我对词人并不太熟悉,但对这个淑贞这名字特别喜欢。曾经细读她写的诗词,写的最多的就是春天的题材,大多是伤春的情绪。这首春怨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是因为词作者在词中连用几个独字,一阵阵孤寂感顿时产生。 白话译文 无论行走还是静坐,无论独自吟咏还是互相唱和,乃至卧倒床榻,我都独自一人;久久的站着凝望让我倍加伤神,更无奈这春寒招惹我的愁绪。  这份愁情有谁曾见到,让我眼泪滚滚,把自己原先的粉妆冲洗得一丝不留;愁病交加,把灯芯挑了又挑,终究难以入眠。 上片写活动为主。连用五个独字,充分表现出她的孤独与寂寞,似乎独字贯穿在她的一切活动中。写出了女词人因内心孤闷难遣而导致的焦灼无宁、百无一可的情状,全是动态的描写。“伫立伤神”两句,转向写静态的感觉,但意脉是相承的。 分析 下片用特写镜头摄取了两幅生动而逼真的图画:一幅是泪流满面的少妇,眼泪洗去了脸上大半的脂粉;另一幅是她面对寒夜孤灯,耿耿不寐。 “剔尽寒灯”的落脚点不在“剔”字(剪剔灯心的动作),而在“尽”字。“尽”字是体现时间的。显然是彻夜无眠。对于孤凄愁病的闺中人,只写这一泪、这一夜的悲苦,其他日子里也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感受 这首词我读起来感觉特别细腻委婉,有其独特的韵味,语言自然,心里跌宕起伏的情绪多。读完整首词,感觉词人内心是无比孤寂,对现实感到失落,对温情的爱及知音有种隐隐的渴望。

点评

点评:分析很透彻。这阙词写出了词作者的孤寂和对生活的渴望。  发表于 2022-7-19 10:3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5-12 02:17 , Processed in 0.13664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