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1408|回复: 8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二十期创作班结业考试凌霜组考试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133

帖子

6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69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21: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填空题
1.(每题一分,共20分。)
词是(长短句)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词大致可分(三)类:(小令)(中调)(长调)。(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区别就是在(字数上),但是(押韵手法平仄)没区别。
我们讲到古诗时,七律才56字已经有了(“起承转合”)这样谋篇布局的章法。那么对于词来说,字数多于七律,它就该有基本的(谋篇布局)方法了。中调的特点不仅字数多了,而且分了(引)与(近)两种形式。   
宋人取唐五代小令,曼衍其声,别成新腔,名之曰(引)。旧曲翻成新调,称为(近),又称(近拍)。
2.(每题一分,共24分)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本词用 (多种铺叙)手法,整个送别的场景和过程,将(别前)、(别中)(别后)的环境氛围分别(铺叙),甚至对人物的(动作)、(情态)、(心绪),都有细致的描绘,(融情于景),以(以景增情)。
同时,柳词巧妙利用多方位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而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
词的一般结构方式,是由(过去)和(现在)或加上(将来)的二重或三重时空构成的(单线)结构;
柳永则扩展为从(回想过去)而念及(现在),又设想(将来)再回到(现在),即体现为(回环往复)式的多重(时间结构)。
(二)问答题:共计4分
  简单说说“词眼”共有几种特点,分别是?
答:词眼共有三种特点,分别是:
1.新奇而自然
秦观《满庭芳》中的名句“山抹微云,天粘衰草。其“抹”“粘”二字,《踏莎行》中“砌成此恨无重数”的“砌”字,都是出奇制胜,不落窠臼,又自然贴切,无雕琢之感的词眼。
2.含蓄而凝练
李重元《忆王孙·春词》其中“雨打梨花深闭门”一句就格外引人注目,其中“打”“深闭”两个词功不可没,所以这两个词便成了这一句词的词眼。
3.准确而形象
黄东甫 《柳梢青》云:“花惊寒食,柳认清明。”“惊”字、“认”字,属对绝工。用字准确形象,所谓词眼也。
(三)请把《甘州遍》的格律词谱打出来,以正格为准。 (共计10分)
答:甘州遍,词牌名。以毛文锡《甘州遍·春光好》为正体,双调六十三字,前段六句三平韵,后段八句五平韵。代表作品有陆求可《甘州遍·秋情》等。
格律对照例词:《甘州遍·春光好》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春光好,公子爱闲游。足风流。金鞍白马,雕弓宝剑,红缨锦襜出长秋。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中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花蔽膝,玉衔头。寻芳逐胜欢宴,丝竹不曾休。美人唱、揭调是甘州。醉红楼。尧年舜日,乐圣永无忧。
(四)填词谋篇常见的共有几种方式?请分别写出来(共计12分)
答:共十种,分别是:
1.铺垫。铺垫,就是借景物,来烘托你所要表达的那种氛围,让读者跟同你的景物进入你的境里。这是词中最常见的谋篇方式。词是抒情诗体,为了抒情,词人往往先以景物或者事物来铺垫、衬托,使其融情于景,然后才直抒胸臆,情景交融,上下辉映,从而取得更好的抒情效果。唐宋词作中,有很多作品都是用上阕写景下阕抒情的“铺垫”方式。如范仲淹的《渔家傲》:
2.直注。此法特点是:文气直注,不加穿插;纵多脱换,而主位不变。宋词中多用此法。柳永、苏轼、秦观、贺铸等人的词集中,尤不乏其例。
3.点染。点染式的特点是先点明主题,然后具体描写。如欧阳修《采桑子•咏西湖》十三首用的都是这种点染式的章法。
4.跳脱。词是饱含着强烈感情与丰富想象的抒情诗。为了避免芜杂与零乱,使情感显得集中、浓烈,词人往往会略去一些过程、叙述等次要的东西,只把一些重要的东西按照内在的联系连缀起来。这样一来,词在感情和想象的转移与变化上,就常常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景象,呈现着极大的深度与跳脱性。这种跳脱性的词具有两大特点。其一是形象展开迅速,其二是语意间呈藕断丝连、辞断而意属的状态。
5.对比。对比,就是对照、对称,也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从而增强艺术效果。对比式的谋篇方法,在唐宋人的词中是屡见不鲜的。如后主李煜的《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这是今、昔境况的对比,是豪华的帝王生活与“日夕只以泪洗面”的“臣虏”生活的对比。这种对比,既有利于布局谋篇,也有利于抒写极度的亡国之痛。 
像这样用对比方式谋篇的,如宋人辛弃疾《采桑子•少年不识愁滋味》《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蒋捷《虞美人•听雨》、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都应用的相当的成功。
6.陡转。一般说来,词中的情感常常是委婉曲折的渐进式。而“陡转”则不同,它是词人感情大转折的结果。词人为了深化主题,往往在词的结尾处来上一个大转折,以突出词旨。这种“画龙点睛”法,构成了词在谋篇上的又一特色——“陡转”。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为周同甫赋壮语以寄》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采用的都是,具有同样的审美效应。
7.递进。 作为抒情诗体的词,它所抒写的感情绝非凝固不动的。或由淡而浓,或由壮而悲,或由思而怨……即使是对所抒写的人、物乃至事件,也会有程度的深浅,语意的轻重,范围的大小以及时空序次的不同。而这种种不同,词人在谋篇布局时,就常常用“递进式”结构,不仅有利于组织文章,且极利于深化感情,取得较好的审美效应。这种方法在谋篇中是很普遍的。如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这首词是抒写闺怨之情的,而闺怨又与惜春相交织,层层递进,词风深稳而妙雅。
8.画面组合。词同诗一样,往往通过一定的画面来创造意境,抒发感情。在大多数情况下,或前景后情,或情景交替,从而推动着作品情感的起伏。然有时全词竟不着半句直抒胸臆的情语,只有由一个个景物组成的一幅和谐的画面,即就是说,一切情语全以景语出之。至于词的思想感情为何,全凭读者透过画面去领会。这种“画面组合式”布局,在唐宋词作中不乏其,例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这是一幅水乡春讯的渔乐图。全由一个个景物组成,仿佛出自天然。而山光水色之明快,“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渔人身影,跳荡着的轻快音乐旋律,让我们看到一个遁迹江湖、怡情山水的隐士形象。故不言隐居之乐隐居之乐自见。
9.先泛后专。前半泛写,后半专叙,这是宋人多用的技法。如苏轼的《贺新郎•乳燕飞》就是这样的作品,整个后段就只写了石榴。 
10.意识流动 
“意识流”原是美国实用主义者詹姆斯的哲学用语。詹姆斯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从有连续性的“意识之流”中把他所注意的部分挑选出来而构成他自己的世界。西方的文学创作都广泛地运用了这种理论,并把它作为一种表现手法。而事实上,这种表现手法在中国的传统文学创作中,就早已经被广泛采用,特别是在以抒情见长的词的创作中,应用得尤为普遍,它往往是词人布局谋篇的重要手段。 
如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这首词跳跃性极强,采用的完全是“思想流、意识流、主观生活流”的意识流手法。
(五)词部:共计30分
试卷要求如下:
填词牌:《胜胜令》
韵部要求:词林正韵  依曹勋韵
题目:自拟
例词: 以曹勋词为准       
平声:十二侵[独用]

胜胜令·依曹韵隐括兰亭序
流觞曲水,列坐山阴。暮春修禊醉芳林。群贤毕至,赏佳景,对清吟。咏惠风、和畅我心。
低首漫思,悲既往,叹来今。寄情怀抱意真忱。人生短暂,喜无常,梦难寻。览妙文、低唱浅斟。

点评

谢谢老师们,我的成长离不开老师们的指导!  发表于 2022-10-28 11:45
总分:95分  发表于 2022-10-21 11:46
卧龙老师点评: 老夫子依韵填了一首兰亭序。对仗工整。虽不见出新,却也娓娓道来有情有感。炼字准确,层次分明。打分25分  发表于 2022-10-21 11:45
回答很翔实,正确。70分。  发表于 2022-10-21 07:1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5-4 22:36 , Processed in 0.12476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