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世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学院词研一期桃蹊组第十二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441

帖子

114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42
21#
发表于 2022-10-16 09:54: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心羽 于 2022-10-16 10:20 编辑

第十二讲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高阳台》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高阳台·残萼梅酸
王沂孙 〔宋代〕
残萼梅酸,新沟水绿,初晴节序暄妍。独立雕阑,谁怜枉度华年。朝朝准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又争知、一字相思,不到吟边。
双蛾不拂青鸾冷,任花阴寂寂,掩户闲眠。屡卜佳期,无凭却恨金钱。何人寄与天涯信,趁东风、急整归船。纵飘零,满院杨花,犹是春前。
简译:带残萼的青梅含酸,新挖的沟水澄绿,刚放晴的天气温暖,景色明媚。独自伫立雕栏旁,谁可怜我虚度华年?朝朝计算着清明节将到,料想燕子一定会捎来书信。哪里知道,一点相思的情绪,都入不到诗间。
青镜泛冷光,我无心画眉,任凭花荫沉寂,掩起窗户睡眠。屡次卜问那人归来的时间,不灵验却怨铜钱。有什么人会从天涯寄来书信,说会趁着东风,快快整理归船。即使那时满院杨花,纷飞零落,但还是算是春天过尽之前。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高阳台》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高阳台 残荷
桃蹊007-云儿依旧
夕照平湖,枝残静水,几茎莲柄空悬。寂寞风中,谁记翠绿红妍。曾经叶叶连天碧,驾莲舟、彩袖翩翩。却如今,稿面从容,仰首霞天。
枯枝哀艳情牵袂,任万千怜爱,几度流连。绝影轻摇,似留凄美人间。料得此后枯荷雨,把相思、点滴萦牵。盼归来,历尽沧桑,梦里婵娟。

解读:夕阳照的湖很平,枝残了水很静,空剩了几枝残荷的梗悬挂着。在萧瑟的秋风中,有谁还会记得当时花开灿烂的样子。曾经的碧叶连天、美人们撑着莲舟,彩袖飞扬场景热闹非凡。但现在,这里一片枯槁,只有夕阳相伴。
看着那些枯槁的情景,哀思悄牵人袖。心中有万千怜惜和关爱,所以不断在河边流连。那孤寂的身躯轻摇,像要把凄美留在人间。料想以后听雨打枯荷时,会把想念,又点滴浮上心头。且盼再来时,是风雨过后,梦中又再见娇颜。

浅评:很流畅的一个高阳台,可见云儿姐姐功力深厚,上片写面对秋日的残荷想到以前荷塘碧叶连天的美好情景,而现在青葱不在了,就只有寂静了,笔法自然老到。
下片,起句略感干涩,其他都不错,再就是词中用了、柄空悬、稿面、枯枝、枯荷,感觉情景重叠了。试一试能不能在其他角度落笔。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1

帖子

117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76
22#
发表于 2022-10-16 11:32:50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一第十二讲桃蹊组01-过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高阳台》的分析。
1.阅读:
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清/纳兰性德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简析: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是一首“闺怨词”,词中描写的是一个女子在闺阁之中怀春思人的情形。

上阕写春天即将过去,曾经在枝头上绚烂地绽放过的花朵,这时已经凋零,看着枝头残花,花瓣在风中翩翩飞舞,少女觉得自己恍如梦中,但是这场梦带着淡淡的凄清迷惘。纳兰通过写麝香慢慢燃尽,来暗指时间的推移,结合下一句“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可知这位闺中女子看着园内纷飞的落红,一直到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加上韶华即逝,本就没有积极向上的气象,加上少女心中思念无限,愁绪更是强烈。从“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的“又”字可知少女已经不止一次在夕阳西下之中凝望落花飘零,也可知她心中愁思点点的情况亦不止一次地出现过,这种愁日复一日地在暮春的夕阳中积累着,变得越来越深,越来越长,说不清也道不明。

下阕的第一句,纳兰把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愁绪用直接抒情的方法展现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了一个愁容满面,倦于打扮,消瘦憔悴的女子的形象。为了来排遣心中无限的忧愁,少女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在闲来无事之时就教自己的鹦鹉来吟诵情郎为自己写下的情诗。虽然此举可以暂时化解女子心中的愁苦,但是在教完鹦鹉念诗之后,留下的则是更多的空虚和无奈。曾经的那些诗是他亲口念给自己听的,而如今,念诗的有情人却变成了一只不解风情的鹦鹉,让人感叹心酸。

这首词写得极为含蓄,甚至纳兰连词中的主人公是谁都没有直接告诉读者。整首词仿佛是许许多多破碎的画面,需要读者在心中把它们重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细细品读,还不难发现纳兰在作词时确实颇为用心,就在这短短的三十六个字之间,他分别运用了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动作描写,笔笔细腻生动,形象传神。
2.互评:
高阳台
文/风与雪
柳絮纷飞,红英乱坠,枝头杜宇声残。独立空庭,深杯饯送春还。蔷薇不管东风老,架长条、叶翠花繁。语呢喃,紫影双双,燕子翩跹。
绿杨深处溪桥畔,记当时游乐,笑揽香肩。自别天涯,唯凭归梦痴缠。今朝又负佳人约,料相思、欺上眉弯。叹连连,一抹斜晖,低映栏杆。
过问好雪师,过斗胆说几句哈B8此阕词没题目,看了几遍!当是回忆怀人相思之作。
起拍景起,红英乱坠,杜宇声残,又是叶翠花繁,景有点乱。杜宇暮春啼叫,红英乱坠应该是落花时节,但是后边又来了一句叶翠花繁,景与情不搭。深怀不知何意。
下片回忆过去与恋人或者情人相会时以及今朝又负美人之约的情景。雪师的词遣词造句精巧,婉约凄清。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9

帖子

24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70
23#
发表于 2022-10-16 15:40: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婳兮紫若 于 2022-10-16 15:47 编辑

第十二讲作业:
桃蹊36-婳兮紫若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高阳台》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高阳台(送翠英)
蒋捷 〔宋代〕
燕卷晴丝,蜂黏落絮,天教绾住闲愁。闲里清明,匆匆粉涩红羞。灯摇缥晕茸窗冷,语未阑、娥影分收。好伤情,春也难留,人也难留。
芳尘满目悠悠。问萦云佩响,还绕谁楼。别酒才斟,从前心事都休。飞莺纵有风吹转,奈旧家、苑已成秋。莫思量,杨柳湾西,且棹吟舟。

试译:飞燕缠绕着晴丝,游蜂粘连着落絮,连天都有解不开的闲愁。赋闲中又到了粉谢红残的清明节。佳人经常做女红的窗中透出青白色的灯晕,女子的细语犹在耳边,人却已走远。留春不住人也难留,这情形真令人感伤。
着眼处灰尘堆积,问那清脆的环佩之声如今萦绕在谁的楼中?斟一杯伤别的酒只愿醉里不再伤心不再留恋。飞去的莺儿纵然随风返回,可曾经的美丽庭院已经成了断垣残桓。不要再想了,不如去种满杨柳的西湾荡舟吟诗吧。

简析:这是一首伤春伤别词。看题目应该是送别相恋之人,联系作者的身世和词中之语也可能深怀亡国之痛。起笔用“燕卷晴丝,蜂黏落絮”的自然现象表达自己留恋不舍的心情,下面用春光的凋谢来衬托美人的离去,悲上加悲,可想见其悲伤无奈之情。

过片“芳尘满目悠悠”想象女子离去后的凄凉之境,也可以说国家灭亡后的破败之象。煞尾因为这些清愁无法解决也无法面对只能消极的用游玩喝酒吟诗来排遣心中的苦闷。用词细腻洗练,语境悲凉萧疏,布局跌宕起伏铺陈有致。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高阳台》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高阳台·秋思
桃蹊37—小小草

残月窥人,秋风扫叶,无眠倍觉添凉。独倚阳台,寒声挤进纱窗。难言尽在中秋后,把心思、揉搓抻长。望前方,一路街灯,一地清霜。
江南总是空相忆,叹青春如昨,转眼沧桑。多少高光,但余梦里疏狂。沉沉回首衷情处,寂无声、难掩荒凉。怅生涯,瘦了腰身,负了馨香。

浅解:
第一意群:“残月窥人,秋风扫叶,无眠倍觉添凉。”起笔景情结合点明时间心情,不说自己望月不眠而说是月亮在看人,拟人手法用的漂亮蕴藉,月光清冷的照着自己,秋风狂着地上的扫落叶,深秋夜景在失眠的人眼里更增添了一份凄凉之感。起笔不错,四字句对仗工整。

第二意群:“独倚阳台,寒声挤进纱窗。”承无眠而来,点明人物动作和环境,挤字用得好,本来秋风扫叶的声音是窗外的,却不依不饶的钻进纱窗钻入无眠人的耳中。

第三意群:“难言尽在中秋后,把心思、揉搓抻长。”这几句应该是词中主旨所在,中秋二字揭示是思乡怀人,中秋短暂的团聚旋又分别,以致自己因思念感伤而心肠皆乱。“把心思、揉搓抻长。”比喻新奇,赞!

第四意群:“望前方,一路街灯,一地清霜。”煞尾收结上片,虚实结合,从阳台望出去路上街灯的灯光都像清霜一样给人寒凉的感觉。

第五意群:“江南总是空相忆,叹青春如昨,转眼沧桑。”过片感叹时光流逝美好不再,作者青春年少时是在江南度过的,应该留下很多美丽的情形。

第六意群:“多少高光,但余梦里疏狂。”承过片意,从前的高光时刻只有在梦中重温。写出了作者此刻的感伤。

第七意群:“沉沉回首衷情处,寂无声、难掩荒凉。”这几句是心理描写吗?心里一片荒凉寂寞?原谅额才疏学浅,这几句不是太明白。

第八意群:“怅生涯,瘦了腰身,负了馨香。”结句收束全篇,慨叹现状,辜负了风花雪月只落得影瘦心凉。

学评:小草师这首词是感时伤怀之作,现实题材。语言清新流畅,用词精巧。看上片以为是思乡怀人,整体读下来才知是伤己。上片情景交映描绘作者的心情,从视觉到声觉到感觉,层层递进,问题不大,只是中秋二字在整首词中的作用几乎没有。另外可能是疏忽大意了,把心思、揉搓抻长。搓字处应仄。
下片直抒青春不再人事沧桑之感慨,沉沉回首衷情处,这句不是太理解,衷情处是作者心里还是从前的美好?荒凉和沧桑意思也差不多,个人认为“沉沉回首衷情处,寂无声、难掩荒凉。”这几句和前面表达的意思重复了,下片读来感觉偏虚,如果能腾出篇幅接中秋意实笔描写自己只身在外的不易会不会好点。学评不当处望见谅并请复评老师斧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6

帖子

116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62
24#
发表于 2022-10-16 15:53:40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一第十二讲作业

桃蹊15-追梦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贺新郎·夏景
苏轼 〔宋代〕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翻译:小燕子飞落在雕梁画栋的华屋,静悄悄四下无人,梧桐阴儿转过了正午。傍晚清凉时美人刚出浴。手拿着丝织的白团扇,团扇与素手似白玉凝酥。渐渐困倦,斜倚枕睡得香熟。此时不知是谁在推响彩绣的门户?空叫人惊醒了瑶台好梦。侧耳听却原来是阵阵风在敲竹。
石榴花半开像红巾叠簇,待桃杏等浮浪花朵落尽,它才会绽开与孤独的美人为伍。细看这一枝浓艳的石榴,花瓣千层恰似美人芳心紧束。又恐怕被那西风吹落只剩叶绿。来日如等到美人来到,在花前饮酒也不忍去碰触。那时节泪珠儿和花瓣,都会一同洒落,声簌簌。

分析:这是一首抒写闺怨的双调词,咏人兼咏物,上片描写在清幽环境中的一位美人,她高洁绝尘,又十分孤独寂寞;下片掉转笔锋,专咏榴花,借花取喻,时而花人并列,时而花人合一。作者赋予词中的美人、榴花以孤芳高洁、自伤迟暮的品格和情感,在这两个美好的意象中渗透进自己的人格和感情。词中写失时之佳人,托失意之情怀;以婉曲缠绵的儿女情肠,寄慷慨郁愤的身世之感。

从艺术上看,上片主要写佳人,但没有正面描写她的姿容,而是先写佳人的扇和执扇的手;下片别开异境,前五句写石榴,后五句佳人与石榴合写,亦花亦人,巧妙新颖,和谐自然。此词之意蕴,冠绝古今,取景清幽,意象清隽,托意高远。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高阳台》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高阳台·重阳
文/秋叶
九菊初开,层林尽染,时光又近重阳。托雁传书,家中桂酒飘香。何时客里能消疫,再重逢、把酒茅堂。忆当年,九日登高,尽诉衷肠。
而今孑影深深院,望遥遥客路,倍感凄凉。更惹相思,无心云鬓梳妆。红笺小字书中老,写情思、纸短情长。盼归来,鸳枕同眠,共读西窗。

追梦试评:问好秋叶老师,小词格律无误,遣词古雅,文笔流畅,一首重阳思亲的小词跃然纸上。
我们来看:
上片第一拍(九菊初开,层林尽染,时光又近重阳)起拍点出时间。(九)字可考虑换个字,并且和(重阳)也有重复之意。

上片第二拍(托雁传书,家中桂酒飘香。)托大雁传信,个人感觉景物渲染有些少,就匆匆入情了。

上片第三拍(何时客里能消疫,再重逢,把酒茅堂)这一拍是不能重逢的原因,疫情阻隔,写了作者的期盼,与远方的人早些团聚,顺承第二拍写,很不错。唯(酒)字与前面重复。

上片第四拍(忆当年,九日登高,尽诉衷肠)这拍写回忆过去时登高的情景。(九)与前面重复。

下片第一拍(而今孑影深深院,望遥遥客路,倍感凄凉)这一拍把镜头拉回现在,与歇拍过渡自然。只是,(客)与前面重复,(望遥遥客路)这句话,表达模糊了,(客路)多指异乡,旅游之路。

下片第二拍(更惹相思,无心云鬓梳妆),递进一步写相思愁苦,(更惹相思)一句没味,有拼凑之嫌。

下片第三拍(红笺小字书中老,写情思,纸短情长),(思)与上面重复,这一拍,重复累赘之意颇多,(红笺小字,写,纸)意思很相近,没有更好的表情达意。

下片第四拍(盼归来,鸳枕同眠,共读西窗),这一拍意思到了,也算是写到了积极的一面,只是(鸳枕同眠)略显直白无味,其他尚可。

总结:这首词还是很成功的,只是在布局谋篇上还可以梳理一下会更好。感觉上片入情过早,导致整首词叙述部分有些偏多。所以下片感觉写着写着就缺乏力度了,就说这么多吧,乱言之处,还望莫怪w🌹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4

帖子

159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95
25#
发表于 2022-10-16 16:50:55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一第十二讲作业
桃蹊07-云儿依旧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一剪梅   忆别
宋  李石
红映阑干绿映阶。闲闷闲愁,独自徘徊。天涯消息几时归,别后无书人梦来。
后院棠梨昨夜开。雨急风忙次第催。罗衣消瘦却春寒。莫管红英,一任苍苔。

赏析:“红映阑干绿映阶”一幅幽美的繁花似锦之图,春光无限。“闲闷闲愁,独自徘徊”然主人公却面对大好风景心绪全无,反是徘徊于闷与愁之境,着实令人不解。“天涯消息几时归,别后无书人梦来”承上拍道出原因。皆因思念之人远离天涯,一别就连书信都没有,虽有梦中相依暂得慰籍,却醒来更添惆怅。
“后院棠梨昨夜开。雨急风忙次第催”,流光无声,不经意间棠梨已是盛开,然暮春时节的风雨却将之无情揉碎,虽写景却也道尽了主人公大好的芳华损却在无尽的风雨中。“罗衣消瘦却春寒。莫管红英,一任苍苔”,罗衣消瘦,可见相思之苦已是让人憔悴不堪,然内心的坚守依旧,与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异曲同工。结拍的“莫管、一任”充分表达了主人公的心声。无论红销香尽,无论时光荏苒,一颗不变的心在此永恒守候,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无一丝刻意渲染。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高阳台》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高阳台•秋花
文/桃蹊-安新
荒草丛中,疏篱影里,淡妆明艳惊人。雅服盈盈,含情立向红尘。丝丝细雨潇然下,弄娇颜、宫粉轻洇。又难禁,零露漙漙,泪眼纷纷。
凄凉可为芳华尽,况西风断续,蛩响黄昏。仍盼佳期,为谁起舞湘裙。堪怜玉骨藏深愿,只拼将,舒展苍垠。又争知,明日园中,剩几香痕。

问好安新组座。云儿依旧解读:
荒草丛中,疏篱影里,淡妆明艳惊人。起拍荒草、疏篱点明物之生长环境,一“荒”一“疏”烘托出一份凄凉的基调,紧接的六字句以“惊人”二字造出了非凡声势。略感可再含蓄一点。
雅服盈盈,含情立向红尘。第二拍,以拟人手法来对秋花作进一步的描述。此拍中的“雅服”与前拍的淡妆虽有重复之嫌但前后的呼应很紧,并著以“盈盈”的形态,令人读来如同眼前。同时,这里也显出了前拍“惊人”二字落笔之重。第一第二拍从环境及形态来渲染所咏之物,除个别遣字之外很得长调铺叙之法。
丝丝细雨潇然下,弄娇颜、宫粉轻洇。第三拍本身来看没有任何问题,细雨轻如丝,濛濛欲湿衣,细腻的笔法将拟人化的花朵在雨中之状体现的非常生动。只是在前后的关联中,这一拍的“细雨”还是感到来的有些突兀。
又难禁,零露漙漙,泪眼纷纷。那既然第三拍呈雨瀟瀟,则后跟的露、泪抱的太紧而少了些许宕开。不若将露放在第三拍上,如:更缘凉露瀟然下…又难禁,瘦怯偎烟…。这里云儿依旧妄言了。组座大可忽视哈。

凄凉可为芳华尽,况西风断续,蛩响黄昏。过片由上片的描述转入情感的抒发,一声可为芳华尽之无奈之情随之而出,只是个见“蛩响黄昏”略偏离了轨道,是否可以“况西风断续,还逐香魂”。
仍盼佳期,为谁起舞湘裙。本拍作者设身处地为花所着想,一声“为谁”既是对花的怜悯亦是对自身迷茫所问,赞一个。
堪怜玉骨藏深愿,只拼将,舒展苍垠。由上拍延伸,本拍自然带出“堪怜,拼将”点出了秋花之独抱一腔幽怨依是灿烂于天地之间的一份情愫。
又争知,明日园中,剩几香痕。结拍由眼前之景之情延伸向未来拓展,读罢令人觉得咀嚼文字,唇齿间尚留下一份怦然于心动的余味,
以上个见,若有不当之处,还望多多包涵。期待老师的点拨与指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37

帖子

350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04
26#
发表于 2022-10-16 21:05: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樱宁 于 2022-10-16 21:57 编辑

第十二讲作业:
桃蹊11-樱宁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高阳台》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高阳台 北宋 · 王观
红入桃腮,青回柳眼,韶华已破三分。人不归来,空教草怨王孙。平明几点催花雨,梦半阑、欹枕初闻。问东君,因甚将春,老却闲人。
东郊十里香尘软,旋安排玉勒,整顿雕轮。趁取芳时,共寻岛上红云。朱衣引马黄金带,算到头、总是虚名。莫闲愁,一半悲秋,一半伤春。

作者生平:王观(1035~1100),字通叟,号逐客,泰州如皋(现江苏如皋)人,为胡瑗门人,北宋词人,与高邮的秦观并称"二观"。王观为开封府试官时,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考中进士。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高太后对王安石变法不满,认为王观属于王安石门生,就以《清平乐》亵渎了宋神宗为名,第二天便将王观罢职。王观于是自号"逐客",从此以一介平民生活。王观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杯》《高阳台》等,其中《卜算子》一词以水喻眼波,以山指眉峰;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堪称杰作。《红芍药》词写人生短暂,从而提出人生应追欢及早,写法亦颇有特色。

白话译文:桃花红了,柳条青了,春色已有了三分。离人不归,看着草儿青青,空教人怨恨出门在外的人。黎明的时候下了几点催花雨,半梦半醒间倚着枕头听见。想问问春神,为什么催化春景却老了闲人。东郊十里春光好,立刻安排整顿车马去郊游。趁着大好春光,去寻觅美丽的桃花。红色的官服、高官大吏出行时前导的骑从、黄金的腰带到头来不过是虚名而已。千万不要生出悲秋和伤春的闲愁。

简析:此阙深得婉约蕴藉之妙。细处选景,显得真实、细腻而感人,感发娓娓道来,最后揭示主题。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高阳台》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高阳台·暮春
玄汐
蕙草流芳,楝花浸秀,暖风十里悠扬。拈字成行,不知心向谁忙?那时同醉皆宾客,把酒斟、甚是疏狂。自飘零,何几从前,多见风凉。
重来已是烟云散,叹平生多累,佯作坚强。怕见花开,清流不奈矜张。青莲一叶江湖底,纵汪洋、仍见周郎。莫愁吟,满目青山,尽在诗床。
玄汐老师你好,樱宁试评。
白话翻译:蕙草青香,楝花秀丽,十里和煦春风。写了成行的心情,却不知该寄给谁。记得当时做客同醉,甚是疏狂。自分别后,再也回不到从前。旧地重游不见故人,感叹平生苦累,自己故作坚强。怕看见花开,清澈的流水经不起风浪。(这里的翻译存疑,待定)多希望像太乙真人的莲舟一样,纵然相隔千里也能飘然而至。不用发着愁念叨,满目青山,都在我的诗里了。
这里挑几处毛病,不当处还请见谅。
一,造境有些冲突,前有暖风十里后有多见风凉,虽然一个实景一个借喻但两个风,看起来还是有点乱。上片花开和下片怕见花开,上片赞美花营造丽景,下片怕花开,两者情调略有差异。
二,字句语意上稍嫌模糊尚待精炼,理解上造成难度。如“何几从前,多见风凉”“重来已是烟云散”“清流不奈矜张”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1

帖子

117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76
27#
发表于 2022-10-17 05:52:17 | 只看该作者
研一桃蹊组第十二讲作业:
桃蹊22-阳光灿烂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渔家傲
朱服(宋代)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于东阳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翻译:
小雨绵绵,和风细细,千家万户掩映在青濛的烟柳里。雨中飘零的落花留恋着故枝,却粘在地上再不能飞起,生命伴着春天随流水东去,这情景真令我忧愁无际。
三春好景能有几许?频频沽酒也挽留无计。请告诉东阳的酒肆,我要尽情喝个酩酊大醉,今天的乐事将来回想时,都会化作伤心的眼泪。

简析:这首词书写惜花伤春的情绪,上片“恋树湿花飞不起”句饶有韵致。作者通过对春天落花的感受,认识到美好时光的的短暂,抒发了忧愁无奈的情怀。手法细腻巧妙,生动形象,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下片书法作者有感于好景不长,因此借酒消愁的情状。尤其欣赏“而今乐事他年泪”之句,可谓一意化两之法。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高阳台》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桃蹊38-无言
《高阳台》 秋日有思
残叶堆阶,凄风扫径,昨朝一雨秋深。天色微茫,莺燕飞去无音。粉黛乱草连池畔,似浮梦、着雾来侵。正堪嗟,游侣嘻声,又惹芳心。
三年千里他乡路,奈昔时欢悦,终付空沉。闲里窗前,时有清泪沾襟。离情未了头先白,把思愁、挽上云簪。又何妨,往事成尘,只话当今。

阳光灿烂读解:
凋残的树叶堆满台阶,凄凉的秋风扫荡着小径,昨天早上的雨使秋天更增加了几分秋意。天色迷蒙不清,莺燕静静地飞去。池畔的乱草地上落下粉色的花,像梦一般,还有淡雾笼罩。正在暗自叹息,旁边游伴的戏闹声,又惹芳心萌动。
在异乡三年,和故乡隔着三千里,奈何过去的欢愉的景象,都消失无处寻觅。在窗前有时的想起此事儿 就会泪湿衣襟。多少年来没有忘记离别的感情,但是我的头发已白了,只有把因愁丝思而白的头发 用像云样的簪子挽起来。又能怎样呢?往事云烟一样的消失,只有珍惜当下吧!

试评:老师这首《高阳台》格律韵字均没有问题。主题是羁旅之愁。下面说说一些看法。
先看上片,天空老师先从景物开始起兴,就是昨朝一夜秋深之句让人费解 昨朝二字有待于斟酌,有点在时间上不明所以 ,昨朝改为晓晨比较合适。第二拍,莺燕飞去无音,不知何意 ,莺燕指代不明啊!语言组织存在异议。第三拍的“粉黛乱草连池畔”句中的粉黛一词属于用词不当,粉黛在古词当中,应该是指i佳人,丽人之意,第四拍“游侣嘻声,又惹芳心”之句搭配不协调,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下片的第一拍“三年千里他乡路,奈昔时欢悦,终付空尘”中的三年千里他乡路存在用词不准,句法上也存在问题,此拍有堆砌辞藻的嫌疑。第二排的闲里窗前是不知何意?词句搭配存在问题。第三拍的离情未了头先白,情未了和头先白之间的词意不搭配,第四排拍“又何妨,往事成尘,只话当今”和第三拍在结构上连贯不畅。缺少联系,需要补的太多。
总体来说这首词立意谋篇结构应该有雏形,还注重过片,但是由于有些句子句法问题,表意模糊意,导致情感抒发混乱不畅,主要还是句法没掌握好,在炼字炼句还距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俺这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望无言老师不要介意,有待复评老师斧正,谢谢!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98

帖子

36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62
28#
发表于 2022-10-17 10:23: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风起的地方 于 2022-10-18 14:00 编辑

第十二讲作业:
桃蹊08—风起的地方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高阳台》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简译:春天回到哪里去了?到处都是一片寂静,看不到她的足迹。如果有人知道春天去哪儿了,记得喊她回来和我们一起住。谁都不知道春天的踪迹,如果想知道,只能问问黄鹂,可是黄鹂婉转鸣叫,又有谁能听懂它的意思呢?一阵风吹来,黄鹂鸟又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赏析:此为惜春之作。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上片直接入题描写了词人因为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以及对春天的离去的惋惜之情,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下片转到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但是又希望黄鹂鸟能知道春天的去向,却又不知道黄鹂鸟的叫声,最后黄鹂也飞走了。全词构思精妙,采用了拟人化的写法 ,给了春天以人的特征,作者的惜春之情在近乎口语化的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高阳台》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高阳台》 秋日有思
无言
残叶堆阶,凄风扫径,昨朝一雨秋深。天色微茫,莺燕飞去无音。粉黛乱草连池畔,似浮梦、着雾来侵。正堪嗟,游侣嘻声,又惹芳心。
三年千里他乡路,奈昔时欢悦,终付空沉。闲里窗前,时有清泪沾襟。离情未了头先白,把思愁、挽上云簪。又何妨,往事成尘,只话当今。
试评:问好老师。这是一首怀人之作。通过残叶,凄风,秋深,乱草等等物象描写,传达了一个比较忧伤的基调。游侣嘻声,又惹芳心,那那一对对游玩的情侣的欢笑声又缭乱了寂寞的心,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学习了。似浮梦、着雾来侵,没看懂,抱歉啦。
下片起拍感觉过实了,回忆过去的欢乐,终究还是空空。因为思念,时有清泪沾襟,头发也白了,,终于能洒脱一点了,往事就让她随风而去吧,只活在当下吧。
全词脉络清晰,取景合理,衔接的也比较紧密,只是有个别地方需要打磨。

高阳台 暮春
玄汐
蕙草流芳,楝花浸秀,暖风十里悠扬。拈字成行,不知心向谁忙?那时同醉皆宾客,把酒斟、甚是疏狂。自飘零,何几从前,多见风凉。
重来已是烟云散,叹平生多累,佯作坚强。怕见花开,清流不奈矜张。青莲一叶江湖底,纵汪洋、仍见周郎。莫愁吟,满目青山,尽在诗床。
试评:问好老师。全词格律无误。这是一首感怀兼怀人之作,起拍蕙草留芳,楝花浸秀,暖风十里悠扬。此景应是春光明媚为乐景。接着就直接说自己写了很多书信,却不知心是为谁而迷茫。感觉过渡有点快了,何几从前,感觉凑字了。叹平生多累,累字有点实了,不知能否用多是来换一下。青莲一叶江湖底的“底”能否作“去”呢?试评不到之处,请老师见谅哈!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7

帖子

6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3
29#
发表于 2022-10-17 19:10:25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讲作业 乐土

第一题,赏析古词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张志和-小学75首必背古诗

少年头条 - 小学75首必背古诗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注释

渔歌子: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西塞山:浙江湖州。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箬(ruò)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蓑(suō)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不须:不一定要。


第二题,互评
高阳台·咏桂
桃蹊03-呆呆
色不关春,神无恋夏,秋风一扫成金。小朵轻柔,天香自在人心。黄昏院里悠闲处,悄纷飞、拂上衣襟。步犹疑,怕踏仙姿,揉碎知音。
鹧鸪一曲缘清照,记菊羞梅妒,墨客常吟。俗子依然,千年厚爱而今。西窗偶遇孤单夜,把花儿、融入杯斟。酒香醇,隔断闲愁,更阻寒侵。l

乐土简评:小词叙事加抒情,上片描写桂花,惜花。下片从历史人文方面续写桂花。爱之切,入酒进一步享受它的美。语言流畅明丽,情再深些就更好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9

帖子

2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2
30#
发表于 2022-10-18 15:19:08 | 只看该作者
桃蹊39-玄汐  第十二讲作业
一、解析古人之作: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译文:此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它在中秋的应时花木中无双无俦。大诗人屈原啊,可真叫无情无义,在写到诸多花木的《离骚》里,为何桂花不被收?
《鹧鸪天·桂花》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咏物词。此词盛赞桂花,以群花作衬,以梅花作比,展开三层议论,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由衷赞美。全词自始至终都像是为桂花鸣不平,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风格独特,笔法巧妙,以议论入词,托物抒怀。
二、互评
高阳台 重阳
桃蹊10—江沉鱼

月上西厢,屏间夜色,临屏低唱清弹。
不是相思,偏惹愁煞无眠。
多情正是无情客,纵天涯,何处身安。醉更深,放酒长歌,孰唤先贤?

摊书漏断烟尘里,更天风着力,好到蓬山。
别是孤怀,独享片刻清欢。
蒹葭十里轻舟路,暮沉沉,欲向凭栏。梦何时,花落溪桥,一自潸然。
解析:玄汐问好鱼鱼!起拍点名时间地点,人物,月上西厢,屏间夜色,临屏低唱清弹。”句子古色古香,屏字重了,倒也无碍,一帘月色上西厢,一首曲儿轻轻弹,景造出来了,夜深人静,曲起,思飞,下一拍无缝衔接;
不是相思,偏惹愁煞无眠。”此时作者用了一个否定句,不是我相思,为何还愁起无眠呢,下面为此拍做了解说,很棒的立意,上片句句之间感情线的流淌...循序渐进,中规中矩,值得赏学。
  过片的衔接有些些断裂,不如上片来的舒服,但句子仍然是好看的。整篇作者落字轻快,情调婉约,惆怅之中又兼和豁达。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4-24 04:26 , Processed in 0.13057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