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1052|回复: 34

古典学院词研一期李径组第十六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192

主题

530

帖子

17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63
发表于 2022-11-7 21: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世凡 于 2022-11-7 22:05 编辑

第十五讲作业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望海潮》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望海潮》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08

帖子

152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0
发表于 2022-11-8 16: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径25-水榭听香第16讲作业
1.古词鉴赏解析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1)翻译:
梦醒只见高高楼台阁门紧锁,酒意消退但见帷帘重重低垂。去年冬天惹起的恨恚来恼我,恰是落花纷坠斯人孤独伫立,细雨霏霏之中燕儿翩翩双飞。
依然清晰记得初次见到小蘋,穿着绣有两重心字的小衣衫。拨弹琵琶舞弦诉说相思滋味,当时月光是那样的皎洁如玉,她像一朵美丽的彩云翩然归去。
(2)赏析
这是晏几道词的代表作。在内容上,它写的是小山词中最习见的题材,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并寓有“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在艺术上,它表现了小山词特有的深蜿沉着的风格。可以说,这首词代表了作者在词的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此词上片用两个六言句对起。午夜梦回,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梦后”“酒醒”二句互文,写眼前的实景。对偶极工,意境浑融。“楼台”,当是昔时朋游欢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楼空。词人独处一室,在阒寂的阑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独与空虚。企图借醉梦以逃避现实痛苦的人,最怕的是梦残酒醒,那时更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了。《小山词》中常见“梦”“酒”等语,多有深意。这里的“梦”字,语意相关,既可能是真有所梦,重梦到当年听歌笑乐的情境,也可指“悲欢合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小山词·自序》)。如作者《踏莎行》词云:“从来往事都如梦,伤心最是醉归时。”也许,此时已是“君龙疾废卧家,廉叔下世"之后了。起二句情景,非一时骤见而得之,而是词人经历过许多寥寂凄凉之夜,或残灯独对,或酽酒初醒,遇诸目中久矣,忽于此时炼成此十二字,始如弥勒弹指,得现“华严境界”(《艺蘅馆词选》引康有为评)。所谓“华严境界”,是说它已进入佛家的空寂之境,这种空寂,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反映,是真正的“伤心人”的感受。
“去年春恨却来时”,一句承上启下,转入追忆。“春恨”,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一种莫名的怅惘。点出“去年”二字,说明这春恨的由来已非一朝一夕的了。同样是这春残时节,同样恼人的情思又涌上心头——“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孤独的词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又见双双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美的景色,在此词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美好的事物即将消逝,有着至情至性的词人不能不黯然神伤。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因而引起了绵长的春恨,以至在梦后酒醒时回忆起来,仍令人惆怅不已。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
谭献谓“落花”二语“名句千古,不能有二”(《谭评词辨》卷一),颇引起近人议论。论者谓此二语出自五代翁宏《宫词》(一作《春残》):“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帷?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愁向夕,萧飒暮蝉辉。”其实,宋词袭用前人成句,已成惯例,毋须指摘。好句往往是要与全篇融浑在一起的。翁诗全首平庸,“落花”二语在其中殊不特出。小晏一把它化入词中,妙手天然,构成一凄艳绝伦的意境。以故为新,点铁成金,具见词家手段。
换头一句,是全词关键。“记得”,那是比“去年”更为遥远的回忆,是词人“梦”中所历,也是“春恨”的原由。小蘋,是《小山词·自跋》中提到的“莲、鸿、蘋、云”中的一位。小晏好以属意者的名字入词,以纪其坠欢零绪之迹,而小蘋更是他所深深眷恋的:“小蘋若解愁春暮,一笑留春春也住(《木兰花》),“小蘋微笑尽妖娆”(《玉楼春》),可想见她是个天真烂漫、娇美可人的少女。此词中特标出“初见”二字,用意尤深。也许,尔后的许多情事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淡忘,而相识时的第一印象却是永志于心的。梦后酒醒,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依然是小蘋初见时的形象——“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她穿着薄罗衫子,上面绣有双重的“心”字。宋代妇女衣裙上每有图案,类似小篆的“心”字(见宋画《女孝经图》),欧阳修《好女儿令》词也有“一身绣出,两同心字”之语。小晏词中的“两重心字”,还暗示着两人一见钟情,日后心心相印。小蘋也由于初见羞涩,爱慕之意欲诉无从,唯有借助琵琶美妙的乐声,传递胸中的情愫。弹者脉脉含情,听者知音沉醉,与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同意。“琵琶”句既写出小蘋乐技之高,也写出两人感情上的交流已大大深化,不仅是目挑眉语了。也许小晏的文名,使小蘋在见面之前已暗暗倾心。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一切见诸形相的描述都是多余的了。不再写两人的相会,幽欢,不再写别后的思忆。词人只选择了这一特定镜头:在当时皎洁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又,白居易《简简吟》:“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彩云,因以指美丽而薄命的女子,其取义仍从《高唐赋》“旦为朝云”来,亦暗示小蘋歌妓的身分。结两句因明月兴感,与首句“梦后”相应。如今之明月,犹当时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怀已大异于当时了。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彩云不在。在空寂之中仍旧是苦恋,执着到了一种“痴”的境地,这正是小晏词艺术的深度和广度上远胜于“花间”之处。
在结构上此词也颇具特色。上半阕写“春恨”,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皆来时的情境;下半阕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过片二句是全词枢纽,最为吃紧,虽与首二句对称,字数平仄俱同,而作法各别:起处用对偶,辞语致密;过片却用散行,辞旨疏宕,另起新意。全词以虚笔作结,自有无穷感喟蕴蓄其中,情深意厚,耐人寻味。
2.作业互评
望海潮•游桃花湖遐想
李径02—龙鱼儿
山光凝翠,溪沟如练。远空鸥鹭衔霞。烟笼画廊,香飘曲径。依稀空绝琵琶。秀水映桃丫。野莺歌绮榭。处处清嘉。欲放兰舟,碧波深处舞霓纱。
此时合醉天涯,纵青春易老,两鬓霜斜。懒问浮华,超然物外。悠闲煮酒烹茶。牧鹤侍梅花。望平沙落雁,古渡蒹葭。云水烟霞闲事。蓬岛泛灵槎。
问好龙鱼儿老师哈!这首词描写游览桃花湖,看到的景象和体会,是比较适合望海潮这个词牌的。上片写景,起句山光凝翠,就把人带到了那种空旷俊秀的感觉中,“溪沟如练”不过题目是桃花湖,后边还有鸥鹭、秀水、兰舟和碧波深处等词语,因此感觉这里溪沟不太合适。鸥鹭在水边栖息,用 “衔霞”正常,但“远空”稍有不妥。12句感觉天气应该晴好,但34句又有傍晚的表述,678句又晴朗开火起来,时间安排上显得有点不好。下片由眼前美景转到抒发心中感情,也有情绪变化不定之嫌,特别是“平沙落雁,古渡蒹葭”,与前后情绪有出入。另外“懒问浮华”一句,此处应为“平仄仄平”。上下片结句落到了同一个事情上,也需斟酌一下。浅浅读来,领会不够深刻,说得不妥之处还请见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3

帖子

152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8
发表于 2022-11-8 16: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词研一第十六讲作业:
李径30~清荧
虞美人·梳楼
蒋捷〔宋代〕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译文:丝丝杨柳低垂,绵绵细雨轻飞。远处一片朦胧。这楼阁真的太小了都藏不住“我”的缕缕愁思。几次随着行云寻找归家的小船。
老天怜悯异乡的游子。借“我”一株海棠花来消磨时间。海棠花被雨淋湿显得更加娇艳,有意像绿栏杆靠近。“我”才卷起窗帘观赏却又碰到寒冷的晚风。

浅析:上片以绵绵细雨轻抚柳丝,营造春景的迷蒙也是指作者对前景的迷茫。用楼小反衬“自己”忧愁之多;“几度”“觅归舟”一词渲染了词人对思归的执着。
下片以“怜”“借”二字自我安慰委婉的诉说他乡孤独之苦;借雨中的海棠花娇艳姿态跟“自己”的处境形成对比。
以乐景写哀的反衬手法。

望海潮 呈业师百年孤独
李径35—临风听暮蝉
恩师驾鹤仙去已数月,恰逢古典二十词班毕业盛宴,意颇感慨。郁郁不得舒,今赋望海潮寄之以消心中块垒。

狮门求学,经年期许,愚顽不惑从游。凡鸟自来,倾心向若,投师夫复何求。孺子沐清流。网屏幸识汝,从此幽悠。仰首高山,初心捡拾醉春秋。
光阴未许停留。谢传经笔下,解惑楼头。滋物噤声,雕花有道,千番百说方遒。古典久凝眸。二十翻旧忆,百种难休。懿范宗风久驻,俗世雨风柔。

问好暮蝉小姐姐:
此词依正格格律句式无误;主题以“逢二十毕业盛会忆仙师”为意亦是首悼亡词。
如这类词无论写得好与坏都是对故者的一份想念与尊敬;无论评的多与少都是对作者的伤害。希望咱们词研的同学以后尽量别填这一类词当作业,谢谢!
上片叙述与尊师结缘,投的门下的点点滴滴。换头接着述说尊师传授学问。到古典句带回忆的伤感。结句祈望仙师的风格能传承下去。
倾心向若,投师夫复何求不太明白。
就这么多吧。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3

帖子

9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81
发表于 2022-11-8 20: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浣溪沙·苏轼 〔宋代〕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这首词是苏轼在徐州作官的时候写的。按照当时的迷信风俗,一个关心农事的地方官,天大旱,要向“龙王爷”求雨;下了雨,又要向“龙王爷”谢雨。这首词就是苏轼有一次途经农村去谢雨,记下的见闻之一。
  此词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著特色。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
  “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簌簌”之声传来耳际,并好像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
  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村南村北”概括“缫车”声,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多么细心,多么兴奋。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牛衣古柳”,作者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
  三句话,三个画面,似乎东鳞西爪,毫无联系。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一组画面,不仅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缲车声,还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望海潮》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望海潮】咏金都招远
     词/墨苑幽兰
北连沧海,西邻群岭,胶东一颗明珠。晴雨晚天,银涛翠壁,风烟望里如图。
绝美似蓬壶。最桃花瑶岛,水榭龙湖。逸兴佳时,车流攘攘,挤通衢。

且看今日仙都。有轮胎产业,矿石资储。天府物丰,人间境胜,民生怎不丰腴。
平舍换新居,高楼连寰宇,妍比姑苏。历历家乡好景,寸笔岂能书。

台灯评:俺自然不熟招远,“晴雨晚天”,似乎不会是某地独有特色;
【最】桃花瑶岛,水榭龙湖,这个最字觉得不好,不能直接带宾语。
风烟“望里如图”,告诉读者如图;“绝美似蓬壶”,告诉读者绝美呢。
“仙都、人间境胜、历历家乡好景,寸笔岂能书”;…也是差不多呢。
“逸兴佳时,车流攘攘”,应该对偶为宜,但词中往往不是绝对要求。
没有看到历史或其他方面的描述之类,……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7

帖子

296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65
发表于 2022-11-9 19: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闲坐门前 于 2022-11-9 19:48 编辑

词研一第十六讲作业
李径01-闲坐门前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宋代〕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翻译:离别京城转眼已经三年, 你远赴天涯尝尽人家的各种滋味。我们再见面的时候,你依旧是笑语盈盈,像温暖的春天。而你的心如古井一样,没有任何波澜。整个人似秋天挺拔有节的竹子。
你连夜将要坐着小船要出发了,心里一片惆怅。送行的时候,天上有淡淡的月色微微的云。送行的酒席前,那些侍酒的女孩们不用皱起眉,人生就像一段接一段逆流而上的旅行,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行人。

赏析:其实,早就看过这首词,不过,真正对这首词有感觉还是在最近。读一首词就如听一首歌,听过千百遍不一定有感触,但某个偶然的时候,它却可能不经意地打动我们的心。
作者起拍写朋友离开京城转眼就三年了,这三年远在天涯,踏遍红尘。上阙打动人的就是下面连续用的三个比喻句“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这三个比喻句,把钱穆这个人物的形象就非常生动地刻立起来了。它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物刻画,而是抓住最能反应人物内在形象的特点,“笑”像温暖的春天,虽然这个比喻是虚的,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实实在在能感受的。我们如果说某个人的眼睛像深不可测的古井,那么,我们就心领神会,那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经历过大风大浪,阅历丰富,才会如此地宠辱不惊。也正因为前面有了那句“天涯踏尽红尘”,才顺理成章地出现“无波真古井”,而阅尽千帆之后,不但没有颓废,依旧“有节是秋筠”,让人由衷表示敬意。
下阙写分手送别的场景,先抑后扬,“惆怅孤帆”,“淡月微云”,本来以为又是一次黯然销魂的分离,谁知道结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反而表达出一种旷达洒脱的情怀,让人心里不由得为之一振,对作者那种达观的人生态度由衷表示佩服。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望海潮》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望海潮•游萆山
文/心雨

太行龙脉,萆山胜地,欣游历赏雄姿。峰树接天,溪泉绕壑,参差气势称奇。八百畝高畦,五千年要塞,尽显神威。数景闻名,先踪灵洞列珠玑。
当年韩信兵危,借一招背水,几处逢夷。抱犊隐身,飞龙画壁,均留青史名垂。方信竟来迟,留连追古迹,新貌凝眉。可叹兴怀未了,不觉日偏西。

点评:问候心雨老师,经检测,“抱犊隐身”的“抱”应该是用平声字,其他格律无误。文中几处对偶句都很不错,领字句也符合要求。
作者在这里写了游览萆山(即抱犊寨)的所见所闻以及感触。我曾想先解读一下这首词,可惜,连蒙带猜,写到多一半还是停笔了,因为有些传说,有些景点真的不了解,无从解读,希望作者有必要做一些注释。
整首词上景下史(或典故),整体结构比较合理。开头点名地点:太行龙脉,萆山胜地,但接下来“欣游历赏雄姿”就有小小的瑕疵,一“历赏”是历代共赏的意思,用在这里可再斟酌,二“游”与“赏”是并列关系,这句读起来就不是很顺畅。第二拍“峰树接天,溪泉绕壑”具体描写景色,“峰树”不好,不如用“绝顶”之类的词与“溪泉”相对更合适。“参差气势称奇”作为对前两句景色做出的结论,有待商榷。“参差”是不一致的意思,参差应该是同类事物做类比,比如各个山峰之间比试高低,而且“气势”形容山可以,修饰“溪泉”就不合适轮。第三拍进一步写景并且过度到“史”,只是“尽显神威”这句话出现的太突兀,前面虽然提了一句“五千年要塞”,但对于这一拍的第一句“百畝高畦”,“尽显神威”就毫无意义了。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前三拍的内部结构都是“分-分-总”关系,而那个“总”没有很好地概括前两个分句,需要作者再进一步提炼。上阙的结拍“数景闻名,先踪灵洞列珠玑”,应该是“几个景点都很闻名,它们就像珍珠一样串联在一起”的意思,“先踪”应该怎样理解?有凑字的嫌疑!
下阙基本上是写史(或典故),我查了一下,据说抱犊寨是韩信背水一战的古战场所在地,所以说,作者才有“当年韩信兵危,借一招背水,几处逢夷”,“一招背水”对“几处逢夷”有些勉强。“抱犊隐身,飞龙画壁”是景点还是典故?我不知道,解读也是到这里才写不下去的。“方信竟来迟,留连追古迹”,“方信”让人有些费解,而“新貌凝眉”,这里为什么用“凝眉”两个字?因何不高兴?因结句“可叹兴怀未了,不觉日偏西”,意犹未尽吗?感觉不是很好。
水平有限,理解起来真的很吃力,不妥之处,多多包涵。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9

帖子

9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6
发表于 2022-11-10 08: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芒果 于 2022-11-10 08:52 编辑

《少年游》   宋代   杨亿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寿阳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赏析:杨忆是西昆体诗的代表作家,往往以堆砌词藻,玩弄典故微能,这首词也运用了一些典故。不知道典故,读不懂这首词,不看宋词赏析也读不懂这首词。这是一首咏物词,歌咏的对象是梅花。“飞雪”中“一枝芳艳”应该想到就是梅花了。千寻翠岭,一枝芳艳。用的是对仗,寻,与“千寻塔”中寻的意思是一样的。寿阳妆用了是寿阳公主的梅花妆典故。“等闲风雨又纷纷”“又”字体现出作者和梅花有同样的遭遇。水昏云淡,昏字写的是水面烟雾弥漫的画面。




望海潮
李径21-凝思
暮云归棹,秋山逝水,西风吹老蒹葭。霜漫浅滩,枫红古渡,寂寥寒透栖鸦。都换了年华。岁岁饮霜露,浪迹无涯。落落深闺,归来旧梦已成奢。
当时谁弄琵琶。伴盘香瑞兽,嫩桂新花。今怨别帆,时凄永夜,闲看屏暗枝斜。萤火点窗纱。浪鼓惊回我,正渡轻槎。落日长河空阔,缥缈起胡笳。


初评:
整首词的格调是沉郁的感觉。上阕比下阕好理解。提起胡笳想到的是边塞、沙漠、西北,放到长河这个环境里,不知道搭不搭?最喜欢“西风吹老蒹葭”“枫红古渡”“寂寥寒透栖鸦”这几句,有味道,值得细细品一品。“岁岁饮霜露,浪迹无涯”似乎在写一个男子。“落落深闺”似乎在写一位女子,人物在这里不明确。
“今怨别帆”是我如今非常怨恨那个让我们分别的帆,“时凄永夜”是什么意思呢?屏暗和枝斜,屏在室内,枝在室外,不能够成并列。这些都是我的理解,肯定有不对的地方,希望能共同探讨。
经查,格律按钦谱准确无误。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3

帖子

5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8
发表于 2022-11-10 12: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径39-温婉第16讲作业
1.古词鉴赏解析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欧阳修〔宋代〕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翻译:端起酒杯向东风祈祷,请你再留些时日不要匆匆离去。洛阳城东郊外的小道已是柳枝满垂。大多是我们去年携手同游的地方,我们游遍了姹紫嫣红的花丛。
为人生短暂的相聚和分别所苦,离别的遗憾久久激荡在我的心田。今年的花红胜过去年,明年的花儿肯定会更加美好,可惜不知那时将和谁一起游览?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忆春的小词。写自己独游洛阳城东郊,饮酒观花时而产生的愿聚恐散的感情。这首词为作者与友人春日在洛阳东郊旧地重游时有感而作,在时间睛跨了去年、今年、明年。上片由现境而忆已过之境,即由眼前美景而思去年同游之乐。下片再由现境而思未来之境,含遗憾之情于其中,尤表现出对友谊的珍惜。“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将三年的花季加以比较,融别情于赏花,借喻人生的短促和聚时的欢娱心情,而并非“今年”的花真的比“去年”更鲜艳,但由于是用乐景写哀情,使词的意境更加深化,感情更加诚挚。上片回忆昔日欢聚洛阳,同游郊野之乐趣。下片写惜别之情,感伤气息浓重。。结尾两句“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更以今年花胜去年,预期“明年花更好”,映衬明年朋友聚散之难卜,不知与谁一道重来洛城游芳,更进一层地深化了这种人生聚散无常之感,然而,在人生聚散无常的伤感之外,所幸尚有“明年花更好”的希望在,良辰美景总能多少慰藉词人怅惘失落的情怀,减轻了心头的伤痛。故而词人并无剧痛深哀,只是一种淡淡伤感而已。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望海潮》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望海潮•梦里水乡
     李径12-无关风月
诗中常见,心中常慕,悠然梦到江天。烟柳画桥,高墙黛瓦,红花绿柳河前。水荡过篷船。软语绵绵。红袖佳人,恍如西子一般颜。
潇潇暮雨悠然。看零星灯火,细语桥边。风淡雾轻,幽幽夜笛,天边隐隐青山。吾梦已斑斓。有楼前小雨,慢扣窗轩。此意唯求莫醒,一醉正堪眠。

温婉初评:问好无关风月老师,此词不符合词牌。上阕少了个五言句。灯字出律。
整首词以水乡为主线,写出了江南的特色,给人一种视觉的享受。学习了!
不足之处,二处出现悠然,雨词,且悠然词在二处用的不精准,建议斟酌,整首词物象堆积的有点杂乱。建议重新捋一下,换头脉络衔接的不是太好,个见,若有不妥见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6

帖子

164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44
发表于 2022-11-10 12: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讲作业作业:李径31-爱你一万年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望海潮》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望海潮·秦峰苍翠
秦观【宋代】
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千岩万壑争流。鸳瓦雉城,谯门画戟,蓬莱燕阁三休。天际识归舟,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茂草台荒,苎萝村冷起闲愁。。
何人览古凝眸。怅朱颜易失,翠被难留。梅市旧书,兰亭古墨,依稀风韵生秋。狂客鉴湖头,有百年台沼,终日夷犹。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州。
爱你一万年浅析:(远处)看了秦望山,又望了若耶溪,千岩万壑都在争风流。(近处)女墙上的鸳鸯瓦,画戟的谯门,蓬莱燕阁的位置很高。站在高处很想去天际游玩,泛舟五湖,带上心爱的人。姑苏台已经荒草丛生,苎萝村已经冷落成闲愁。
谁人览古凝眸呢?恨青春易失,好的东西难留。只有梅市旧书,兰亭古墨这些依稀老了。想学四明狂客归老鉴湖。自由自在的。最好还象以前那样金龟换酒过着隐居的生活。
这首词透露了词人恹世的消极心态。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望海潮》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望海潮》*南澳岛
李径30-清荧
粤东屏障,华南冲要,由来地势天然。山水半分,林岚迭绕,堪称瀛海雄关。古道结根源。有碑留宋韵,三井甘泉。胜境钟灵,嘉名做伴度清闲。
月眉相嵌银湾。与星辰对语,白浪交欢。云岫卷舒,晴波荡漾,正宜水暖时鲜。斜照映沙滩。合潮音袅袅,欧鸟翩翩。安得尘心尽醉,渔火共成眠。
爱你一万年浅析:作者是广东人8这首望海潮写得真好找找毛病!使其更健第一拍写得很大气,突出了南澳岛的特殊地理位置。是站在祖国大好河山情况下说的4第一拍属于总起。第二拍是南澳岛的具体特点:山水半分,林岚迭绕。古道结根源。这句怎么解释?这句不是对前二拍的收朿,反而是递进了一层,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发源地,是吗?三井甘泉,在宋代就留有碑。这是岛上古迹。上片尾句,说明作者经常住在这里。
下片写夜色,白浪交欢,晴波荡漾。有点重!可选其一,可以尽量扩展空间,下片感觉写得不利索。下片首拍写得好。第二拍略改一下,云岫卷舒,晴波荡漾——云岫卷舒,风微荡漾。有意避开上句白波,下句“正宜”感觉不如用“还有”,“安得”不如“赢得”!个见
这首词上片好于下片,总体来说。能写出这样效果已实不错了!只望同学更上一楼!毕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0

帖子

8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88
发表于 2022-11-10 16: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词研第十六讲作业
李径26~六道
一、阅读
望海潮
宋  秦观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试译:梅花稀疏,色彩轻淡,冰雪正在消融,春风吹拂暗暗换了年华。想昔日金谷胜游的园景,铜驼街巷的繁华,趁新晴漫步在雨后平沙。总记得曾误追了人家香车,正是柳絮翻飞蝴蝶翩舞,引得春思缭乱交加。柳荫下桃花小径,乱纷纷将春色送到万户千家。
西园夜里宴饮,乐工们吹奏起胡笳。缤纷高挂的华灯遮掩了月色,飞驰的车盖碰损了繁花。花园尚未凋残,游子却渐生霜发,重来旧地事事感慨吁嗟。暮霭里一面酒旗斜挂。空倚楼纵目远眺,时而看见栖树归鸦。见此情景,我油然而生归隐之心,神思已暗自随着流水奔到天涯。

二、试填一阙《望海潮》
望海潮 春游
李径09~心萍
三江回暖,东君献瑞,江南又是春朝。双燕剪帘,池边倚翠,青青垂下丝绦。风过舞纤腰。正莺啼草长,叶绿花娇。飞瀑流泉,一泓碧水映溪桥。
春光洗却尘嚣。看征帆点点,彼岸迢迢。思绪入云,人间盛况,河山分外妖娆。心事也逍遥。赞如诗如画,难写难描。留待归来,梦享美景在今宵。

六道浅析:问好心萍老师。
起拍,献字用的不妥,因东君的代入感而属高位,献是低位者对高位者的进献。
二拍,双燕(偏正)→池边(主谓)失工。短语上,池边倚翠缺少主语,就形成了双燕(主语)→池边(谓语)
三拍,略过。
四拍,动静上看,飞瀑太急,流泉略缓。不大和谐。
五拍,尘嚣句后应直接入情为好,征帆尤显突兀。
六拍,四言无对仗。妖娆拉低了盛况。
七拍,心事逍遥与思绪入云两境稍重。
八拍,梦享美景在今宵这句没读懂。
一家之言,不妥之处见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5

帖子

7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6
发表于 2022-11-10 18: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词研李径组-细雨微尘第十六讲作业贴
一、阅读简析古诗词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朱淑真  宋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简析:这首词写一位闺中女子,在明媚的春光中,回首往事而愁绪万端。词笔触轻柔细腻,语言婉丽自然。作者用鸟语花香来反衬自己的惆怅,这是以乐景写哀的手法。下片词的自问自答,更是妙趣横生。以听觉写鸟声的流动,使人辨别不出鸟鸣何处,词人的春愁,也像飞鸣的流莺,忽儿在东,忽儿在西,说不清准确的位置。这莫可名状的愁怨,词人并不说破,留给读者去想象,去补充。
二、互评

望海潮 初冬
文/百合
初冬时节,新寒天气,一望山水迢迢。幽鸟倦飞,黄花欲谢,暗香隐约城郊。江上响惊涛。陇头迎飞雪,扮作琼瑶。不逊仙台,悠悠思绪上重霄。
纵然年代遥遥。记曾经少小,家住蓬茅。冬日露侵,晴天火烤,时闻野兽哀号。改革起狂潮。有浓香美酒,柔软轻貂。纵使天寒雪厚,室内胜春朝。

问好百合老师!
一拍,直接入题点明时节,后六言应承新寒天气下笔。
二拍,幽鸟倦飞,黄花欲谢是荒凉之景,暗香隐约是欣然之态,基调上前后有所冲突。
三拍,冬季水势略缓响惊涛有违常理,以飞雪喻琼瑶不妥。
四拍,逻辑上是先上重霄再看到仙台,所以仙台已含盖重霄,后面就显得赘述了,悠悠思绪句和下片的回忆相承接,因此这里七言的后三极为重要,上重霄未起到上下片之间流转的作用。(建议琼瑶,仙台两句着手,开始铺垫)
五拍,转写儿时回忆。家庭样貌。
六拍,冬日露侵,冬露?没见过。晴天火烧,冬日的晴天有那么热吗。小时候听野兽哀号还会感觉有些吓人。
七拍,改革转的有些急了。
八拍,结句拉回当下。亦赞扬当今之美好。
整体上结构:今→昔→今,层次分明,拍与拍之间的关联不强,组词成句,物象安排不大合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4-17 00:26 , Processed in 0.12469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