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世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学院词研一期桃蹊组第十六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429

主题

656

帖子

345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54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1 17:13: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桃蹊02-心无悔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鹧鸪天 桂花
李清照 宋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阑 通:栏)

译文:
此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它在中秋的应时花木中无双无俦。大诗人屈原啊,可真叫无情无义,在写到诸多花木的《离骚》里,为何岩桂不被收?
赏析:
上句重在赋“色”,兼及体性;下句重在咏怀,突出“香”字。据有关记载,桂树花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为丹桂。它常生于高山之上,冬夏常青,以同类为林,间无杂树。又秋天开花者为多,其花香味浓郁。色黄而冠之以“轻”,再加上“暗淡”二字,说明她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泽和秾艳娇媚的颜色取悦于人。虽色淡光暗,却秉性温雅柔和,像一位恬静的淑女,自有其独特的动人风韵。令人爱慕不已。她又情怀疏淡,远迹深山,惟将浓郁的芳香常飘人间,犹如一位隐居的君子,以其高尚的德行情操,赢得了世人的敬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形神兼备地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她的颜色并不艳丽,“暗淡轻黄”,与很多名花相比,外表逊色得多。她的社会声望也很一般,“情疏迹远”,并没有得到什么荣耀和宠幸,更不会有人给她热捧恭维。但是她的体性温柔,香留天地之间。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从这两句起直至歇拍,都是以议论的方式行文。这两句是议论的第一层。花当然是以红为美的。至于碧牡丹、绿萼梅之类,那就更为名贵了。这些都是桂花没有具备的。但是作者认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为重要。“何须”二字,把各种名花一笔荡开,突出了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断定她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这是议论的第二层。梅花既有妍丽的外美,更有迎霜雪而开的高洁的内美。菊花更是人所共同认可的“君子之花”,兼具内外之美。但是这两种名花,在桂花的面前都自叹不如,都产生了羞愧和妒忌的心理。经过这样的比较抑扬,桂花的定位就很清楚了。所以作者论定:桂花是众多的秋季名花之冠。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这是议论的第三层。“骚人”,指屈原。屈原在《离骚》中,用褒扬之笔,列举了各种各样的香草名花,以比况君子修身美德,可是偏偏没有提到桂花。所以作者抱怨他“可煞无情思”。屈原的人品和才德,是人所共同景仰的,这也包括作者李清照在内。对这位先贤的抱怨,更突出了作者对桂花的珍重。

二,互评
《望海潮》冀南太行
峰延京冀,山连晋豫,太行自古威名。层嶂叠峦,巉岩绝壁,插天锷剑于横。云海绕群嶒。翠涛郁林静,珍卉妍争。绿隐红墙,户盈村墅半崖亭。
地幽天巧人灵,有三潭点布,雪瀑飞腾,仙洞入云,禅房栗树,君台老冉修行。碧水棹舟行。秦湖听鼓磬,吟看新晴。异日更将好景,百里燕莺鸣。

互评:
第一意群,峰延京冀,山连晋豫,太行自古威名 。直接点题说明冀南太行所在位置。
第二意群,层嶂叠峦,巉岩绝壁,插天锷剑于横 。对冀南太行整体描述,但是两个四字句措辞欠佳,层嶂、叠峦两个词组意思重复,巉岩、绝壁两个词组意思重复。插天锷剑于横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
第三意群,云海绕群嶒,拓展描述
第四意群,翠涛郁林静 , 珍卉妍争,近景详述
第五意群,绿隐红墙 , 户盈村墅半崖亭 。进一步细述
第六意群,地幽天巧人灵,标点有误,转地杰人灵。
第七意群,有三潭点布 , 雪瀑飞腾 ,标点有误,第六意群没转动又回去了,依旧只是描述景色,
第八第九意群,重韵字,仍旧没有宕开,
第十意群,秦湖听鼓磬 , 吟看新晴 。秦湖还是溱湖?秦湖不知道在哪,溱湖在江苏吧?
第十一意群,异日更将好景 , 百里燕莺鸣 。结拍感叹,
总之,措辞上重复有点多,平淡没有太大起伏,陈述多!个见哈!说错的地方见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5-16 22:48 , Processed in 0.10345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