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世凡

古典学院词研一期桃蹊组第二十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429

主题

656

帖子

345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54
发表于 2022-12-10 15:20: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词研一期第20讲作业
桃蹊02-心无悔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登上小船。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赏析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月满西楼”写月夜思妇凭栏望眺。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盼望音讯的她仰头叹望,竟产生了雁足回书的遐想。难怪她不顾夜露浸凉,呆呆伫立凝视,直到月满西楼而不知觉。
这首诗的结拍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出,这三句从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脱胎而来。这说明,诗词创作虽忌模拟,但可以点化前人语句,使之呈现新貌,融人自己的作品之中。成功的点化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变化原句,而且高过原句。李清照的这一点化,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李句别出巧思,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两句来代替“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平铺直叙,给人以眼目一新之感。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就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吸引力。当然,句离不开篇,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首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非一枝独秀。它有赖于全篇的烘托,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同时,篇也离不开句,全篇正因这些醒人眼目的句子而振起。李廷机的《草堂诗余评林》称此词“语意超逸,令人醒目”,读者之所以特别易于为它的艺术魅力所吸引,其原因在此。

二、互评
《东风第一枝雪》
桃蹊-山谷幽兰
雪韵空山,琼花万树。东风阻断难步。枝间笔底生花,水面梅妆添妩。乘云访客,飘飘下、满庭轻雾。暗惹起、一缕冰凉,换做谢家吟絮。
送百福,佳人秀句。润大地,铅华素赋。歌惊粉蕊齐开,曲伴霓裳起舞。围炉绿酒,便是惧、年芳流去。凝双眸、洁白无瑕,似春在香深处。

译文:第一拍在空旷的山谷里,雪的世界透露出的无穷的韵味,万树琼花。
第二拍春风阻断难步(凑了)
第三拍,枝间笔底生花,水面梅花更添妩媚。
第四拍,乘云飘飘而下,满庭像薄雾一样。
第五拍,偷偷惹的一缕伤感,换来谢家咏雪。
下片
第一拍,送来百福,引来骚客佳人咏诗做词,
第二拍,雪滋润着大地,用素笔轻赋。铅华这里是不是指雪还是比喻虚浮粉饰之词。
第三拍,梅花被美妙歌声惊艳了,舞曲伴随着轻柔的舞衣飘动。
第四拍,在这样的环境下,围炉吃酒,便是怕,年华流去。
第五拍,凝双目洁白无瑕,好像春在香深处!

简评:第一拍和第二拍衔接出现了断裂,第一拍感慨雪之韵,万树琼花。第二拍突兀滴阻断了难步(这个词凑了)。
第三拍,和第一拍衔接还是可以滴,把第二拍直接送走。雪之韵,枝间笔底下生花,水面:下着大雪还有水吗?第四拍,和第三拍衔接上也有问题,雪,翩翩而至,满庭轻雾。第五拍衔接上还可以,飘飘的雪花惹的一缕伤感,换做谢家咏雪。
上下片过度还可以,由谢家咏雪到送百福,佳人秀句。润大地,铅华素赋。但是第三拍、第四拍感觉有点突兀了,突然转了镜头,歌伴舞围炉喝酒,感慨年华似流水,这样感觉结的也无厘头了。整体上感觉有点乱哈!跳跃度有点大可能是文化程度有限吧!理解错的地方见谅哈!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6

帖子

169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92
发表于 2022-12-10 16:35: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呆呆2 于 2022-12-10 16:36 编辑

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东风第一枝(为梅溪寿)
宋代:高观国
玉洁生英,冰清孕秀,一枝天地春早。素盟江国芳寒,旧约汉宫梦晓。溪桥独步,看洒落、仙人风表。似妙句、何逊扬州,最惜细吟清峭。
香暗度、照影波渺。春暗寄、付情云杳。爱随青女横陈,更怜素娥窈窕。调羹雅意,好赞助、清时廊庙。羡韵高、只有松筠,共结岁寒难老。  

翻译: 冰清玉洁,英姿俊秀的梅花开始了天地间的早春。记起从前在江国的盟约。如今在溪桥独步,看梅花有着如仙子般的容貌。又想起何逊扬州的妙句,很是爱惜那些吟诵梅花的诗句。
香气暗暗传送着,倒影在波光渺渺中。春天气息也暗暗向云彩投寄。不管在白天还是晚上,都一样惹人爱怜。岁寒之中,梅的雅韵和高洁,只有松筠才能和它媲美。  

简析: 咏物之作,所咏为溪边之梅。上片描写了梅的气质内涵,准备过片运用典故,何逊在扬州,表达了看到梅花早开的喜悦之情。 下片联系到溪,写波光照影的梅花。通篇咏梅赞梅,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词人对美好事物或者品性的怜惜和赞美之情。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东风第一枝》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东风第一枝
文/心羽
砌下梅花,门前老树,望时堪堪无语。恰逢凉露初生,乱绪盈襟难去。临阶目断,风漠漠,霜封来路。怅此际,身似飘蓬,犹在异乡羁旅。
问且问,归期知否?念往昔,华年空负。三番远别亲慈,数回关河摆渡。家山遥隔,凭谁说,生平甘苦。且将那、雪意千般,趁夜付于残雨。

读解:我望着门前的梅花和老树,它们都沉默不语。正是凉露初生时候,我的心绪也很乱,难以平静。站在台阶前远望,寒风漠漠,有霜凝结。很是感伤,此刻我身似飘蓬,还在异乡羁旅。 问啊问啊,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呢?我多想念从前啊,只可惜美好的年华都被辜负了。几次三番远别慈亲,又几回在关河渡口送行。如今家山遥远,我去向谁诉说生平的悲喜呢?且将那千般的寒意,在夜里抛洒在残留的雨中。

试评:问好心羽学友!这是一首描写羁旅情怀的词作。首拍两个四字句写景,承接六字句写情,正是情景交融,布局不错。第二拍两个六字句,依然是一句景,一句情。这个地方有点小瑕疵,就是两句没有对偶。第三拍开始进入主题:羁旅。准备过片为下片做好铺垫。 下片的扇面对不太工整。(凭谁说)感觉有点不太通顺,如果换成(向谁说)我就能看明白了。结句的(雪意)和(残雨)不明所指。上片有霜和露,似乎不太该出现雪或者雨。 因本人阅读能力有限,理解不对的地方请作者多谅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1

帖子

13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00
发表于 2022-12-10 16: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讲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东风第一枝·倾国倾城
吴文英 〔宋代〕
倾国倾城,非花非雾,春风十里独步。胜如西子妖绕,更比太真澹泞。铅华不御。漫道有、巫山洛浦。似恁地、标格无双,镇锁画楼深处。
曾被风、容易送去。曾被月、等闲留住。似花翻使花羞,似柳任从柳妒。不教歌舞。恐化作、彩云轻举。信下蔡、阳城俱迷,看取宋玉词赋。
译文:
词人心中有一个倾国倾城的美貌佳人,似花团团,似雾渺渺,十里春风不如她。胜过西湖美景,更比真人杨玉环清秀,超凡脱俗。词人想与她幽会,但她标格无双,锁在画楼深处,无缘相见。
这个佳人住在画楼中,风可以拂她的面,月可以照亮她的倩影。言这位佳人似花鲜艳而胜于花,如柳婀娜更比柳飘逸,所以花为之羞闭,柳也心生嫉妒。不愿意让她偏偏起舞,恐怕她飞走了。最后总结其美,用宋玉的“惑阳城,迷下蔡”为情之衷,做为对美女的歌颂。


赏析:
“倾国”两句,点出“情”系何物。此言情之所衷,则“情人眼里出西施”,自然她定是倾国倾城貌,天下第一美女之尊号也非她莫属矣。情,似花妖艳而非花,似雾朦胧而非雾,情实是为一种发诸心端的感性表现矣。“春风”三句,承上继续发挥。言情之所衷,故心上人理应比西子妖娆,比玉环更显得宁静脱俗。她在情人心目中有如“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诗)的处在独步群芳的至尊地位。“铅华”两句,继续承上发挥。说在情人眼里,她虽不施脂粉,却是“清水出芙蓉”,所以即使是传说中的巫山神女,洛水宓妃也比不上她的美貌。“似恁地”两句,点明系单相思。言词人心目中这样一个标致无双,完美无缺的绝代佳人,却被人为地深藏在画楼深处,使之无缘相见,只能以单恋、梦想聊解相思耳。


  “曾被风”两句,设想“画楼”中人的生活起居。言这位佳人住在画楼中,春风却可以轻易吹拂她的面容,秋月也可以随便照亮她的倩影。这也是对己之不能一见其面,作无奈的感叹。“似花”两句,再赞其美照应上片。言这位佳人似花鲜艳而胜于花,如柳婀娜更比柳飘逸,所以花为之羞闭,柳也心生嫉妒也。“不教”两句,臆想也。言心中的美人啊千万不要叫她歌舞,恐怕她翩翩起舞时化作彩云飞升而去。“信下蔡”两句,总结其美,为她作词而歌之。“信下蔡”一句,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句意“惑阳城、迷下蔡”。“阳城、下蔡”都是楚国贵公子的封地,这里泛指纨绔子弟。“宋玉”,屈原弟子,词赋家,这里借代词人自己。词人说:情之所衷正如宋玉所说可以“惑阳城、迷下蔡”,左右一切矣。因此我且填上这首《东风第一枝》词,作为对她的歌颂吧。
第二题   互评
东风第一枝
文/秋叶
绡裁剪红,轻匀碧树,婷婷袅袅温婉。深牵催子重来,还待刘郎再返。其华灼灼,想初遇、桃花人面。暗惹起、久闭心弦,别后总期相见。
时入梦、故园溪畔。漫记得、那年春半。伊人幽径相欢,宋玉东墙不羡。流光易逝,终不过、今生缘浅。愿来世、牢系红绳,东风早醒春院。


解读:秋叶老师好!这是思人的词作吧,没有题目。我就按自己的理解解读了。
“绡裁剪红,轻匀碧树,婷婷袅袅温婉。”是写美丽的春花,像是用红绸子剪裁的一样,匀匀的挂在碧树上,像美丽的少女体态轻盈,温婉可亲。“深牵催子重来,还待刘郎再返。”催子是指崔护吧,应该是姓崔的崔吧,用崔护的人面桃花的故事。是花的美,更是人的美,情牵着崔护重来寻找,刘郎是指情郎,刘郎再返,与崔子重来意思是一样的。可能是为了对仗吧,有点意重。“其华灼灼,想初遇、桃花人面。”词人看到桃花美丽的样子,想到了初遇心上人时的美丽画面。“暗惹起、久闭心弦,别后总期相见。”暗暗打开久闭的心弦,久闭心弦是不是与总期相见有点矛盾呢。
下片,“时入梦、故园溪畔。漫记得、那年春半。”词人经常梦到昔日与心上人见面的时光。“伊人幽径相欢,宋玉东墙不羡。”秋叶老师又用了典故“宋玉东墙”。·东墙 【出典】 见“东邻女”条。 【释义】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的东邻美女曾隔墙窥视宋玉三年,宋玉不为所动。 看来词人是单相思啊!过去这么多年了,还是念念不忘这个人,最后,把希望寄托在来世。真是个多情的女子!
总的来说,词写的脉络清楚,章法合理。由上片的眼前景,引出来下片的回忆。情思绵绵。说的不对的地方请老师谅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41

帖子

114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42
发表于 2022-12-10 19: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羽 于 2022-12-10 21:05 编辑

古典学院词研一期桃蹊组第二十讲作业
桃蹊06-心羽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临江仙
苏轼 〔宋代〕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译文:夜里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三更。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声如雷鸣。反复敲门都全不回应,我只好独自倚着藜杖倾听江水微波荡漾的声音。
长恨身在宦途,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么时候才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奔走钻营!趁着这夜深风静江波坦平,驾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

简析: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下片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
下片作者一声慨叹,引出情感和心声。以议论为词,化用哲学语言入词,冲破了传统词的清规戒律,扩大了词的表现力。这种语言上的特色正表现出词人的独特个性。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东风第一枝》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东风第一枝
君雨墨
雪里洇红,枝头沁玉,晓风拂过庭院。暗香是处潜流,幽艳眉间偷展。溶溶月下,漫窥得、寿阳伊面。更谁个、新岁来时,懒与百花争羡。
君莫问、此生何恋。君莫问、此生何患。泠泠烟水翩然,漠漠轻寒不管。美人千古,于尘世、自封长卷。却有那、笔墨灵犀,每向腊前依遍。



解读:雪中露出红色,枝头蕊心如玉,晨风就吹过庭院。这时暗香浮动,那梅花静静的就开了。更于溶溶月色之下,看见了你美丽的样子。而更是谁,在新年来时,从不与百花争艳。
你不要问,今生有什么是所爱的,更不要问,今生有什么是忧虑的。纵烟水清冽静好,阵阵的寒意也不理会,品德高尚的人古往今来,在世间,都有很多写照,更引有那,笔墨间的心思,每每向寒冷处落笔。


浅评:墨墨的笔力一向很不错,这阕词读起来,词句,感觉很有味道,也流畅。只是也许的我的解读方式不对,所以作品读起来感觉句子之间的衔接,不是很连贯,这也许是和我填词的方式不一样吧。像上片,前句刚写了早上梅开,后句又说在月下看见她美丽的样子,接着又说她春来不争艳,这都是梅花的特征和美好,只是这样放一起,读着感觉起起伏伏的,思想不在一个层面。
下片也是,泠泠烟水翩然这句感觉好像挺突兀的,后面的几句也是,读着稍感费解!词的解本不是唯一的,评析的不正确的地方,请原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22

帖子

262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28
发表于 2022-12-10 22: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词研二十讲作业
桃蹊29-静默纤尘

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1)阅读:
念奴娇·中秋 苏轼 〔宋代〕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2)翻译:
中秋月夜,置身层楼上远眺,长空万里,云尽散,没留下半点痕迹,天空显得更空阔无边。月亮的光辉倾泻下来,使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月中的玉宇琼楼上,仙女们乘着鸾凤自在往来,她们在清凉的国度,令我心驰神往。月光下,江山秀丽如画,树影婆娑。
此刻,我举杯邀月,对影三人,风露中拍手狂歌漫舞,一时间忘却了今夕是何夕,也忘却了一切烦恼忧愁。月宫上的美好令我向往。我欲乘着风,翩翩归去。在明净的月宫里,一声横笛,吹彻云霄。
3)简析:
这是一首写中秋夜登高远眺的长调。上景下情,尽情驰骋对月宫之幻想和对月光下的秀丽山河的依恋。表达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气质和向往美好现实而不得之苦闷心里。表现出作者对自由生活、美好现实的追求。
上阙描写,夜空之空阔,江山之秀丽,和想象中月宫里的生动景色。虚实相间,所创造的意境令人向往和渴望。
下阙描写,举杯邀月,对影三人,风露中拍手狂歌漫舞。醉里忘却了时间,忘却了人事烦恼忧愁,向往着月宫上的美妙,便“欲乘风归去”,在明净的水晶宫里,一曲美妙的笛声吹彻云霄。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东风第一枝》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1)阅读:

东风第一枝·重逢
桃蹊03-呆呆
柳眼萌新,草堤翻绿,东风乍到江水。悠然野鸭嬉游,自在黄莺歌醉。长亭倚客,半羞涩、归舟将至。秀额低、倒影春波,摇曳白裙柔媚。
正暗忆、枫桥旧事。忽听唤、小名那是。情多恰是无言,带笑犹然含泪。相思莫问,但悄嗅、别来滋味。待余生、月下花前,慢慢话成明细。

2)解读:

柳眼萌新,草堤翻绿,东风乍到江水。
柳枝发芽了,堤上的草也泛出新绿,东风乍暖江水。“到江水”,到字后面可以是方位词组。“春江水暖”的暖字应该比较适合。

悠然野鸭嬉游,自在黄莺歌醉。
野鸭悠然地嬉戏,黄莺的歌声醉人。
长亭倚客,半羞涩、归舟将至。

当初送别的长亭处,伊人轻易栏杆,半含羞涩,望向载着离人即将归来的行舟。“长亭”,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亦称“ 十里长亭 ”。供行旅停息。近城者常为送别之处。与“归舟”搭配不适合。津口津头适合。“半羞涩、归舟将至”前四后三缺少勾连,句意不好理解。

秀额低、倒影春波,摇曳白裙柔媚。
秀额低、倒影春波,摇曳白裙柔媚。美丽的面庞低垂、倒映在春波中,白裙在风中舞动,无比轻柔迷人。

正暗忆、枫桥旧事。忽听唤、小名那是。
她正在回忆着枫桥处曾经的往事。忽然听到有人轻唤,是呼唤她的小名。正是正是日夜思念的恋人出现在眼前。个人觉得“枫桥”有些突兀,前面没有铺垫,后面也没有与之勾连之事。

情多恰是无言,带笑犹然含泪。
(长久分别)日夜思念,相见时却是无言,泪眼含笑相看。

相思莫问,但悄嗅、别来滋味。
分别后的思念和幽怨涌上心头,百感交加,却欲说不能。

待余生、月下花前,慢慢话成明细。
那份别后的林林种种的相思,留待此后的岁月里,一起在花前月细数。结拍很有回味。但觉得结拍脱了。

3)小结:

纤尘浅评:问好呆呆老师,纤尘浅评您的佳作,多有不当望师海涵,您就权当纤尘献丑了。
这是一首描写恋人久别重逢场面的长调。布局合理,意脉清晰,描写生动形象,很有代入感。首拍景起二拍景承,景铺合理到位。歇拍“秀额低”引出过片。流转自然。结拍很有回味。优点不多说。

探讨处:
1.上片第三句的“到江水”,到字不适合。2.第六句的“长亭”不适合,“长亭”,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亦称“ 十里长亭 ”。而非码头或泊船处。3.第七句前四后三缺少勾连,如果前三“半羞涩”放到歇拍,与“秀额低”共同引导歇拍的“正暗忆”觉得会更适合。4.枫桥来的突兀。5.结拍个人觉得跳出了重逢时的情绪。6.重字:是(11、12句),然(4、13句)。纤尘个见哈,解读简析多有不当,呆呆老师见谅,以补刀老师点评为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57

帖子

211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16
发表于 2022-12-11 08:21: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桃蹊37—小小草

古典词研一期第二十讲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木兰花慢.断桥残雪
周密
觅梅花信息,拥吟袖、暮鞭寒。自放鹤人归,月香水影,诗冷孤山。等闲。泮寒现暖,看融城、御水到人间。瓦陇竹水更好,柳边小驻游鞍。
琅玕。半倚云湾。孤棹晚,载诗还。是醉魂醒处,画桥第二,奁月初三。东阑。有人步玉,怪冰泥、沁湿锦鹓斑。还见晴波涨绿,谢池梦草相关。
翻译:
为了把梅花的信息寻觅追赶,我低声吟哦,双袖紧掩,暮色苍茫,连马鞭都浸透了冬寒。自从放鹤的诗人永逝之后,月下的暗香,月中的疏影,这诗句也似被冷冻在湖里的孤山。但,总有一天寒冰消解,阳光璀灿,到那时,看满城春色融融,伴随御沟的流水来到人间。还有这碧瓦陇中,竹根篱边,美好的残雪纵然为期短暂,而我却要在垂柳边畔解鞍小驻,尽情饱览。
翠竹一片,半倚布满浓云的水湾,天色将晚,看扁舟一叶,正满载诗情归来靠岸。即使醉魂梦魄到此也该清醒,因为这里有画桥第二,还有镜匣般的湖水漾动着初三的月船。是谁在东边的花园里踏出珠玉般声响?却嗔怪冰冷泥滑,溅湿了锦鞋上绣下凤乌似的图案。而我见到的却是晴空辉映新涨的绿水,还有,谢灵运梦中的春草池塘,听园林里乌儿的鸣声正在变换。
赏析:
 开头六句,前三句情调高昂,后三句则婉转曲折,今昔情景相较,显得跌宕有力。词人感情起伏荡漾,反复咏唱之间,更觉它韵味悠远。难怪《介存斋论词杂著》中说该词谓“敲金戛玉,嚼雪盥花,新妙无与为匹”,可谓贴切。
  换头,承上写景。翠绿的竹林“半倚云湾”,是格外清雅的境界。接下来,“孤棹晚、载诗还”,拍到游人自身。上应“吟”字,钩锁紧密。向晚湖上之悄寂,全从“孤”字透出。“醉魂醒处”,由痴而惊,由惊而醒,写美景透过一层。也隐隐可见少年词人诗酒风流的神貌。“画桥第二,奁月初三”,玲珑剔透,正是所谓“敲金戛玉,嚼雪盥花”的妙句,把一种承平公子流连风物的华美诗情写得委婉尽致。2、互评
东风第一枝.冬雪
安然
白发冰肌,素衣玉貌,空中飘下如絮。重逢绿水蒹葭,留梦白鸥沙渚。融泥黏草,随寒风、零零无处。怕一番、逆旅孤行,凝露浥尘前去。
小楼冷、试灯已误。芳径断、闭门尚阻。依然湛洁山林,偶尔澄清院宇。静期春早,那一刻、梅枝欣遇。愿独对、蕊香腮红,化作绿烟春雨。
小小草作业点评:
首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三句接的随意了些。首三句读了几遍,有种感觉是:前面袅袅婷婷的一个美女,近看原来就一普通妇人,在视觉上有种让人失望的感觉。
融泥黏草,随寒风、零零无处。这句,零零无处与融泥黏草矛盾。
怕一番、逆旅孤行,凝露浥尘前去。这里,感觉凝露浥尘不是怕一番的结果。多数对雪歌颂的地方也有浥尘的功效。
下片:芳径断,闭门尚阻。闭门又不是开门,阻的是什么呢?
安然师这是仿的蒋春霖的《春雪》。这首作业我读了几遍,与我写作业有一样的感觉。有时候仿着写,因为没有很好的融入自己的感受,只是单纯的跟着原作的句子走,所以,脉络、语句都不是很完美。我乱说一通,不当处勿怪哈。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8

帖子

246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6
发表于 2022-12-11 10: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婳兮紫若 于 2022-12-11 20:38 编辑

第二十讲作业
桃蹊36-婳兮紫若

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东风第一枝·腊雪犹凝
佚名 〔宋代〕
腊雪犹凝,东风递暖,江南梅早先拆。一枝经晓芬芳,几处漏春信息。孤根寒艳,料化工、别施恩力。迥不与、桃李争妍,自称寿阳妆饰。
雪烂熳、怨蝶未知,嗟燕孤、画楼绮陌。暗香空写银笺,素艳谩传妙笔。王孙轻顾,便好与、移栽京国。更免逐、羌管凋零,冷落暮山寒驿。

试译:冬雪还没消尽,春风已经送来暖意,江南的梅花便早早开了。一枝破晓的芬芳传递出多少春天的消息。应该是造化特别的眷顾才造就出如此孤绝冷艳的梅花。全然不同桃李争艳,只与寿阳为妆。
梅花生于风雪之中,蝴蝶不知道她的美丽,燕子只穿梭于春天的画楼绮陌之中也不识得梅的清丽。梅的幽香空留于诗笺上,她的清丽也只存于诗人的笔下。如果有王孙不经意看到,便可以移栽到京城,免得在玉笛声里冷落凋零于暮山寒驿中。

简析:这首咏梅词不同于大多歌颂称赏的咏梅词,上片描景主要写了梅的特点,下片抒情表达了词人对于梅花命运的怜惜和担忧,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应该是一位孤独寂寞怀才不遇渴望被关注的落魄之人。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东风第一枝》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二·试题一首《东风第一枝》
桃蹊24-阳光灿烂、

《东风第一枝》·咏梅
仙蕊心苏,冰魂梦醒。是谁造就冬俊。凌寒尽显天真,傲雪守诚芳信。黄昏江国,疏影秀、乾坤根本。墨客赏、吟醉花容,走笔雅怀高论。
断桥边、玉洁红晕。孤岭畔,魂清痴隐。雪中塑玉仙姿,月下寄情神韵。虬枝铁骨,暗香度、早春初引。慕精灵、摩拜寻真,时时润修方寸。

紫若试译:梅花从梦中苏醒过来,是谁造就冬天这美丽的精灵?于寒冷中绽放尽显天然本色,不惧风雪肆虐守信而开。黄昏中的江边,梅花清姿秀丽是天地中最美的风景,引得文人墨客前来观赏,吟诗作赋赞美梅花高雅的品质。
断桥边白梅花如玉红梅似霞,孤岭畔梅花神韵清绝。白雪映衬下仙姿如玉,明月中神韵卓绝。虬枝如铁,缕缕暗香透露出春的消息。我仰慕梅花高洁的灵魂,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我一直以她为榜样,时时注意修养自己的内心。

紫若学评:问好阳光老师,这是一首咏梅作品,从梅的色香形神等各方面描绘赞美表达作者自己与梅一样高洁清雅的心地。下面我来试着品析一下:
“仙蕊心苏,冰魂梦醒。是谁造就冬俊。”第一意群四字对偶景起直接点题写梅花初绽。词中句号一般有两种,一是韵字处,二是一拍处,醒不是韵字用句号不合适。
“凌寒尽显天真,傲雪守诚芳信。”第二意群六言偶句从梅花开时的时间环境描写梅花的特色。“守诚”应该是为了平仄而颠倒,守诚和诚守的结构与意思根本不同,这样用是否合适有待商榷。“芳信”个人觉得不如春信更明确,诚守报春的信诺。
“黄昏江国,疏影秀、乾坤根本。”第三意群从姿态上进一步描写,“乾坤根本”和前三的意脉衔接有些滞顿,这四字表现得力度和意境于梅花也有些过了。
“墨客赏、吟醉花容,走笔雅怀高论。”第四意群过渡到人事,梅花的种种好处引得墨客称赏不已诗兴大发。起到了收束前文引起下片的作用。豆读句前三后四同样感觉衔接不畅。
“断桥边、玉洁红晕。孤岭畔,魂清痴隐。”第五意群过片两个扇面对按说应该由准备过片的意或承或转进一步入情,阳光老师这里却又描写梅花的色韵了,虽是描写不同的地点,感觉写着写着又回去了,这是我初读时的感觉,琢磨了半天才想这应该是用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林和靖因爱梅孤山隐居的典,这样就完美的衔接并拓展了煞尾的意,不过表达上还有提升空间。孤岭畔后面是顿号不是句号。
“雪中塑玉仙姿,月下寄情神韵。”第六意群两个六言偶句作者想从雪中月下来描写梅花高洁的风姿神韵,个人觉得这两句有些费墨。
“虬枝铁骨,暗香度、早春初引。”第七意群描写梅花的形和香,个人觉得这一拍完全可以和上一拍合起来描写。
“慕精灵、摩拜寻真,时时润修方寸。”第七意群由梅入己收束全篇,结的还算有力。
总结:阳光老师笔下的梅花形态色香神韵描写的都很到位,意脉顺畅,架构也稳重,个人觉得用词造句上有些刻意,豆读句气脉也略感滞顿,下片过于拖沓,上片把梅花描写的已经很详尽了,再就是不规则重字特别多。
水平有限,以上纯属个人的陋见,评错处望阳光老师勿怪,并请复评老师斧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164

帖子

92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28
发表于 2022-12-11 20: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学院词研一期桃蹊组第二十讲作业
桃蹊25--月光曲

一、自选一首古人词翻译并简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翻译: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有人带着雨具先走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而行。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骑马还轻便,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竹杖”、“芒鞋”是苏轼用来表达平民生活的重要意象,在其诗词中经常使用,如《初入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东坡》:“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寓居定惠院》:“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尽管苏轼是一位士人和官员,但却是一个平民艺术家,常常深入民间,并过着平民般的生活。“竹杖芒鞋”就是苏东坡典型的平民形象,也是其平民人格的真实写照。
雨,哪里有什么晴。所谓风雨,所谓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这里苏轼进入到了佛教所说的“无差别境界”。在佛教看来,“万法惟心所现”,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出的。如果心静,世界自然清静。其实世界万物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我们有了分别心才有了世界万象。如果我们内心进入到了无差别的境界,世界万物哪有什么分别呢?因此佛教劝人“无执”,一切都不要执着,不要被外物所系缚。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不要太在乎,所谓“宠辱不惊”。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归去之后(可理解心灵的皈依),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他在此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这看来似乎有些唯心的色彩了,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是一种了悟宇宙、人生之后的大超越。这也反映出了苏轼的人格境界,应该说苏轼的一生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晚年他流放到海南岛后,又把这三句稍一改,写入了另一首诗《独觉》:“潇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可见,苏轼是以此来磨砺自己的人格境界,并贯穿在他一生的生命历程之中。全词以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收尾,韵味无穷,令人深思。
二,对上一讲作业进行读解并简析:
   东风第一枝·梅
文/过
古渡桥边,荒亭垄上,玲珑独抱仙骨。浓妆淡抹含香,翠袖斜拖凉月。逃禅老笔,却难画、纱窗飘忽。更惹得、偷眼霜禽,影动失魂狂蝶。
情有寄、岭南花发。春暗递、村前一抹。须惊君子风流,尚有小蛮攀折。琼枝腻蕊,惯做得、尘间奇绝。倚北风、酡面嫣然,争向九霄飞雪。

翻译:天气渐渐寒冷 ,北风也凛冽起来,古渡栈桥,一枝独放。暮色悄悄的降临。(我)独倚西窗,向远方遥望,朵朵梅花在暗夜中尽情绽放,幻化出千万缕清香。
笔尖流淌的是优美的句子。杯中酒难抵思念。想那人偏偏又是在他乡,对着圆月思念心上人。眼前的梅花又忽然成了绝妙佳人。令人黯然销魂,我愿如梅般美好,做个世间奇才,寻觅自我的价值。

月光初评:问好过师!这是一篇以花寄情之作。全词语句通顺,情感深沉,气脉顺畅,下面我们逐句分析一下:

首拍【古渡桥边,荒亭垄上,玲珑独抱仙骨】,开篇景起,交代时间,地点,四字句对偶工整。
接拍【浓妆淡抹含香,翠袖斜拖凉月】花枝描写由近及远,将时空拉近。承句靠近主题一些,赞。

三拍【逃禅老笔,却难画、纱窗飘忽】梅花出场,铺垫到位。

过片【更惹得、偷眼霜禽,影动失魂狂蝶】切入主题,呼应下文。

过片【情有寄、岭南花发。春暗递、村前一抹】对偶工整。

下片接拍【须惊君子风流,尚有小蛮攀折】承接上一句,六字句对偶工整有序,有提升的空间。

下片三拍【琼枝腻蕊,惯做得、尘间奇绝】宕开一笔,厚积薄发 ,引出心中感慨。

尾拍【倚北风、酡面嫣然,争向九霄飞雪】情景交融,笔法细腻,加入挑战色彩此句是全篇枢纽,压抑,堆积的情感由此喷发。
纵观全文,行云流水,布局谋篇合理,立意鲜明。用词凝练。意象丰富,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6

帖子

8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02
发表于 2022-12-12 21: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词研第二十讲作业
桃溪 22--阳光灿烂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1、阅读
《西河》金陵怀古
宋:周邦彦

佳丽地,南朝盛世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涯树,犹倒倚,莫愁艇子谁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2、译词
好一片佳丽之地,和繁华的南朝旧事,又还有谁记忆?故都依然是青山环绕,清江畔,发髻般秀美的山峰对起。寂寞孤涛拍打孤城,远水的风帆,像是在天际游移。
古老的树木,还在断崖边倒倚,莫愁女的小艇曾在这里牵系。如今,空留下旧时踪迹,茂密的山树一片苍翠,半边营垒沉埋在浓浓的雾里,深夜,月亮静静越过城上的矮墙,把空寂的古都照临,东望晴柔声息的秦淮河,不由人触目伤心。
当年热闹的酒楼戏馆,如今究竟在哪里?想那廖落的街巷,或许曾是王谢大族的故居,燕子飞进普通百姓之家,并不懂得今天是什么时代,他们在斜阳中相对细语,像是诉说着历史的兴衰。


3、简析:
这首怀古词、主要根据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乌衣巷》两词隐括而成,却能妙用化境,浑化无迹。 词中不搬动史实而只从虚处传神,与寓无限历史兴亡之慨,写景清奇壮伟,格调高古沧桑,隐隐地流露了作者对于大宋末世的哀感。

  词的首句“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马上就把人带入怀古的一个境界当中,很有力度和深意啊!写了金陵环境,词中写客观环境的事物有:故国、清江、怒涛、孤城、风墙、天际,这些感情色彩的景物,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感受,创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
第二段,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谁系?都对历史进行回顾,想到了过去的莫愁女纯真的感情。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用了一个空字,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感伤和怀想。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在深夜感怀秦淮河过去的那种繁华旧梦。
第三段,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此段是从虚处着眼,回忆过去。化用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飘渺传神,高古苍桑,隐隐地流露出了作者对于大宋末世的感叹和哀伤。

二、互评:

东风第一枝 冻蕊初开
桃蹊08—风起的地方

冻蕊初开,寒花渐著,冰肌遥向南陌。素衣不减风姿,粉面更添颜色。琼枝虚晃,送几许、暗香清溢。可记否、疏影横斜,凉月旧曾相识。

想和靖、梅妻孤寂。思寿阳、梅妆巧饰。弦翻三弄吟风,晓发一枝高逸。怜卿玉骨,浑不染、半分尘迹。漫说道、沐雨经风,只为送春消息。

1、上篇 冻蕊初开,寒花渐著,冰肌遥向南陌。起拍两个四言句对偶,把梅花的高雅情态神态描述的不错,就是冰蕊和寒花对仗需要打磨。素衣不减风姿,粉面更添颜色。对仗较好。琼枝虚晃,送几许,暗香清溢。描述了梅花的清纯雅真。可记否,疏影横斜,凉月旧曾相识。此段的"可记否“用得不太合乎情理,有突兀的感觉,词句连结不畅。

下片,想和靖,梅妻孤寂。思寿阳,梅装巧饰。这一扇面对不太理想,梅妻孤寂对仗梅装巧饰梅字重复,孤寂与巧饰词性不相对。需打磨。弦翻三弄吟风,晓发一枝高逸。对仗较勉强,且和前句不太搭配。意境较乱。怜卿玉骨,浑不染、半分尘迹。这句还不错,写出了梅花的清洁高雅不入俗的品格。漫说道,沐雨经风,只为送春消息。其中的沐浴清风和开句的冰蕊以及寒花不太相称,需要打磨。 意境还有提升的空间。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2

主题

791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669
发表于 2022-12-12 21: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词研班第一期第二十讲桃蹊组01-过@作业

作业一
如梦令·点滴空阶疏雨
近代·王国维
点滴空阶疏雨。迢递严城更鼓。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
无据。无据。斜汉垂垂欲曙。
点滴空阶疏雨。迢递严城更鼓。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无据。无据。斜汉垂垂欲曙。
简译:
零星的雨点洒落在台阶上,传来远方城池上催更的鼓声。刚进入梦乡,却又被一阵寒风吹醒。梦刚开始就被这一阵风吹散。窗外天空中的银河已经低垂,天快亮了。
简析:  这首小词写一夜失眠的感受,较注重构思与技巧。它是《人间词甲稿》里的第一首,当是王国维的早期之作。

  古诗写失眠比较直率,像《关睢》的“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像《古诗十九首》的“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都是直接说出来的。词人写失眠就不大喜欢直说,如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不言失眠而失眠自见。王国维这首词,也采用了温庭筠那种委婉曲折的表现方法。

“点滴”的“空阶疏雨”和“迢递”的“严城更鼓”都不是足以影响人睡眠的声音。然而在寂静的春夜里,这两种若有节奏的声音一近一远互相应和,不免使睡不着的人更加心烦意乱,从而也就更加难以入睡。这两句是写景,但景中已触合有人的感受。

“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是说,好不容易才朦胧入梦了,可是一下子又从梦里惊醒。作者不直接说自己从梦中惊醒,而说梦被东风吹去。把抽象的、无形的梦说成似乎是有形的、可以被风吹动的东西,这又是一种故作曲折的技巧。“无据”,是“没有凭据”。这里所指的是“被东风吹去”的那个初成之梦,刚开始就结束了的梦。那么这是一个有关爱情的梦还是一个有关理想的梦。梦见的是“众中不惜搴帷问”的“天人”还是“摘得星辰顷满袖行”的“萦回岛屿”。诗人没有说,似乎也来不及去想。因为这时候窗外天空银河已经低垂,天很快就要亮了。

  这么短的一首小词,能用比较委婉曲折的表现手法,来写出彻夜失眼的感受,可见作者在构思与技巧上下了一番工夫。但若论感情的分量,则显然不如《乙稿》中同样写彻夜失眠的那一首“恨来迟,防醒易。梦里惊疑,何况服时际”(《苏幕遮·倦凭栏》)。当然,《苏幕透》是一首悼亡词。作者在经受了生离死别的巨大打击之后彻夜悲恸以至恍惚迷离,那种感情并不需要任何巧妙的修辞技巧。

  构思安排,只耍直接说出来就足以深深地感动读者了。另外“梦境无凭而梦亦难成”的这种构思其实也不是王国维的创造,它来自宋徽宗(燕山亭)词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正如一些学者曾指出过的,王国维有时喜欢套用或改造前人的句子。对于套用和改造的效果,我们当然要看具体的作品。但就这种做法来说,则显然也是一种对技巧和文采的刻意追求。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王国维论词虽然尚五代北宋词的“天工”,但他在自己的创作中却并不排斥,有时还在刻意追求“人巧”。

作业二:


月光曲
一寸清幽,墙头独秀,探头谁与同契。粉红淡点银妆,疏影回眸琼月。寒风料峭,但见那、新枝频发,伴雪舞、不输芳华,共赴岁寒时节。
断桥边、好友集结。消永夜、小炉火彻。芦花暗恋东君,故地重游仙阙。闻香归去,单是那、漫天杨屑,密密织、似水如烟,相看白堤春雪。

简译:
孤独的梅花绽放在墙角,有一枝伸出了墙头。月光洒在红梅上给她穿上银色的衣服。寒风料峭,雪花飞舞,梅花发了新枝与雪花来一场约会。
在西湖断桥边,约三五好友故地重游,围炉夜话,把酒到天亮。

过试评月光师的这首东风第一枝,按照词牌要求应当是咏物词,但是没有题目,看了几遍觉得是首咏梅词。格律也没问题。

首拍(一寸清幽,墙头独秀,探头与谁同契)景起,交代地点与梅花清幽之姿与孤傲高洁之品格,按要求四字须对仗吧,月光师没做到,还有就是跟在后面的一句探头谁与同契个人感觉是败笔,与独秀有违和感不说入情过早了。(墙头,探头。是不是有点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意在里面了。)
接着(粉红淡点银妆,疏影回眸琼月)这上句是说红色梅花披上银妆,联系下句的回眸琼月,应该是之月光照在梅花上。
接下来再看下一拍哈(寒风料峭,但见那、新枝频发,伴雪舞,不输芳华,共赴岁寒时节)
这几句还是写梅花在寒风中开放与雪共舞,最后两句应该是说梅与雪共赴岁寒吧。但是有一处(新枝频发,伴雪舞)与前面一句有冲突了,(疏影回眸琼月),频发的频字须斟酌。
过片(断桥边、好友集结。消永夜、小炉火彻。)描写作者与好友在断桥边围炉夜话的情景。在这寒冷飘雪的夜里在断桥边围着火炉喝酒确实有点浪漫哈。
下一拍的(芦花暗恋东君,故地重游仙阕)这里的芦花作者是想借来比喻雪么。芦花出现的有点突兀与整体有违和感。联系后面的句子看(单是那、漫天杨屑)杨屑是想用谢道韫咏絮比喻雪花么,还是为了平仄呢。又不是雪花。因为结尾(相看白堤春雪)个人感觉上下片地点跨度太大过片处没有链接词出现。以上都是个人愚见哈,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月光师海涵,也可以小窗交流指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3-28 23:58 , Processed in 0.12468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